在3000多年的历史里 古人为何一天只吃两顿饭

2017-09-11 15:44:09 首页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日三餐是大家都必须经历的。但其实一日三餐的这个生活习惯历史并不长,最多不过100多年的历史。直到清朝晚期,才开始形成一日三餐。在此之前,中国人一直是一日两餐。那么,为何会出现一日两餐的情况,又为何会延续3000多年的历史?

1.jpg

网络配图

  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非常发达的国家,在古代一直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也就是说,古人们起床和休息的时间,和太阳的规律差不多。一般来说,人们8点多出门下地劳作,到了晚上7点差不多就休息了。不但农民是这样,就连当时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是这个模式。人们一天都是吃两顿饭,一次是早上起来,另一次是下午两点左右。由于相隔时间长,所以当时都讲究吃饱。

  从商朝开始,人们逐步形成了一日两餐的生活习惯。这一习惯到了清朝晚期才被打破,而且在外力的作用下。当时早饭被称为朝食,也就是早上起来吃饭的意思。晚饭则被称为飱食,也就是吃完饭就睡觉的意思。这样的模式一直延续到了宋朝,由于宋朝的商品经济十分发达。晚上的宵禁取消了,人们出现了吃夜宵的习惯,这有那么一点第三顿饭的味道。

31e70002b5f48c875f3b.jpg

网络配图

  不过,夜宵是城内居民才有的待遇。对于,城外的农民来说,依旧吃完饭就睡觉。接下来的元明清三朝也都沿用了这个模式,直到鸦片战争的爆发。在鸦片战争以后,清朝被迫打开了国门。西方的文化开始向清朝内部渗透,其中就包括西方的饮食习惯。当时西方已经开始了一日三餐,清朝内部也开始出现变化,一日三餐开始逐步普及。

  其实清朝接受一日三餐也是实际需要,首先是近代化的开始,人们的劳动时间大大增加。之前一天两顿饭的模式,已经不足以保证人们劳动时补充体力。此外,夜生活逐步丰富起来,人们不再是吃饱就睡。就这样,在清朝晚期逐步形成了一日三餐。当然,并不是完全普及,有文人写游记时,发现西南、西北地区的百姓还是一日两餐。

  在当下这个社会,人们早就习惯了一日三餐。有的人还喜欢晚上出来吃掉宵夜,算是第四顿饭。当然,现在也有部分人选择一日两餐。有的人是为了减肥,所以不愿意吃。还有就是山中修行的道士们,不得不说,道友们至今还延续着一日两餐的习惯,尤其是全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