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那些你不知道的明朝皇帝虚心纳谏的故事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4-06-27 11:08:23编辑:jiangjingqi

我们知道,中国史上最乐于纳谏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自武德九年到贞观十七年(公元626年到643年),魏征为巩固唐王朝江山社稷,光明磊落,嫉恶如仇,犯颜直谏,前后向太宗谏奏二百多条,都为唐太宗采纳,对唐王朝的巩固和强盛起到了重要作用。魏征也受到唐太宗的器重。唐太宗纳谏如流,贞观业绩,为后世传为佳话。而在明朝,也有这么一位难得的一代明君,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恭仁俭朴,虚心纳谏”,“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明朝再度中兴盛世,他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朱祐樘。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1487年~1505年在位。孝宗在位18年间,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是明代历史上少有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他重用李东阳、谢迁、刘建等名臣,其三人内阁知名度仅次于朱棣时期的三杨内阁。执政期间,社会矛盾有所缓和,统治阶级内部亦较稳定,外患平定,史称“弘治中兴”。明孝宗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伟大的皇帝!因为他不但是明朝的中兴明君,采取种种措施减轻老百姓的徭役赋税,把本已经衰败的明朝再度复兴起来,而且还是中国历史唯一一个用实际行动实践男女平等的皇帝,因为母亲的悲惨遭遇让他深感皇帝拥有三宫六院的危害,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张皇后,不封贵妃、美人,过着平常百姓几乎一样的夫妻生活,作为一个拥有无上权力的皇帝,这真的是非同一般。下面就讲讲明孝宗虚心纳谏二三事。

弘治元年(1488年)三月,都御使马文升上疏言时政十五事,其中一条是:“节约费用,以解救百姓生活之艰难困顿”,他说:“宫中所供应的物品,如果陛下能节俭一分,则百姓受益一分。”言语极为尖锐、深刻。孝宗对这个建议非常赏识,嘉奖了马文升,并下令削减宫中开支。正统(1436~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年号)以来,皇帝每天只有一个早朝,大臣们为时间所限,晋见言事,不过片时。因此吏部尚书汪恕建议,除早朝之外,孝宗最好每天再在便殿召见大臣,谋议政事,当面阅其奏章,下发指令,这样可以使皇上加深对大臣们的了解,而且可以提高其处理政事的才能,使正确的意见得以贯彻执行。孝宗听后觉得很有道理,遂开始增加“午朝”,每天在左顺门接见大臣,倾听他们对政事的见解,做出许多重大决策。

弘治九年(1496年)闰三月,少詹事王华在文华殿向孝宗讲述《大学衍义》,趁机向他揭发太监李辅国与张皇后关系密切,招权纳贿。此事被李辅国知道后,马上报复,说王华有种种劣迹,应予驱逐。孝宗没有听信鬼话,反而哈哈大笑,传令中官赐食王华,以示亲近。弘治十年(1497年)二月,孝宗在后苑游玩的时间过长,传讲学士王鏊反复规劝,孝宗当时没有接受,事后却没有怪罪,而是对诱导他玩乐的太监说:“讲官指出这一缺点完全正确,是一片诚挚之心,完全是为我着急啊!”自此之后,孝宗不再到后苑游猎寻欢。

孝宗为了引导大臣们踊跃进言,孝宗还经常提起这件事情,请人们知无不言。他为打消讲官的顾虑,避免讲官为此观望、不敢大胆进言,特召来刘健等人,说:“讲书必须将那些圣贤之言,如此直言不妨。”进而又明确要求阁僚大臣们:“传我的话给诸位讲官,不必顾虑。”为了巩固统治,孝宗如此虚心,在明朝历代君主中是不多见的。

纵观弘治一朝,既无权臣、宦官及后宫的专权,也极少弊政。晚明学者朱国桢就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认为孝宗是夏商周三代以后,与汉文帝、宋仁宗相比肩的贤主,评价很高。《明史》对孝宗的评价也很高,主要有八字,即“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当年明月曾在《明朝那些事儿》中评价他说:“朱佑樘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