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盗王”汪直:敢在日本称王的中国海盗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4-09-10 09:55:48编辑:zhaoxiaoyan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先是一个商人,后来做了海盗,再后来称王称霸,在日本控制的海岛上建立王朝,日本人不敢干涉他,甚至见了他点头哈腰,在他眼里,日本人就是狗,听从他的指挥,然而他却带领日本人攻打自己的祖国,有人说他是汉奸,可比起汉奸,那真是小瞧他了,因为他指挥日本人,这个人就是明朝的海盗王——汪直。

汪直(?-1559年),又名五峰,号五峰船主,安徽徽州歙县桂林人;明代海上贸易商人,著名海盗。在火枪传入日本的事件中为关键人物而有较大历史知名度。

小时候的汪直很聪明,而他的聪明体现在了他的行为上。作为封建时代的人,要想有出路唯一的选择就是读书。汪直的脑袋灵,读书应该还是有前途的。可惜汪直同志似乎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因为他觉得做生意更有意思。不过他作的这个生意却很特殊。汪老板对一般的货物流通没兴趣,因为他发现了更赚钱的行道,那就是走私。我们知道明朝虽然没有海关收税,但是却有“片板不准下海”的禁海令。汪直的行为其实就是杀头大罪。不过中国自古就有“宁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格言,此时在汪直的眼睛里装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杀头?恐怕还没有想过呢!

汪直的走私经历最早应该是在东南亚开始的,因为那些地方太穷了,汪直的商品都是他们的生活必须品。因此,在汪直领略到了走私带来的利润。从这以后,汪直也开始了自己的不归路。在东南亚尝到甜头的汪直并不满意现在的成就,因为当时的东南亚都是蛮荒之地,人口少市场小。而此时汪直聪明的头脑又一次的帮了他,汪直发现远在离大陆千里之外的日本才是他真正的舞台。于是,汪直放弃了苦心经营的东南亚市场,转而进军日本市场。事实证明汪直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在日本他赚到了更多的钱。

当时的日本,正好处于战国时代,军阀混战,什么东西都缺。而汪直却什么东西都有,而且不仅仅限于生活用品。因为汪直还有更牛的商品,那就是枪。有人会疑问:难道汪直有兵工厂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了,那么枪从何来呢?那当然是贸易了,因为汪直就是作商人生意的。当时的葡萄牙在全世界扩张,穷的叮当想,对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仰慕得不得了,但是又没有钱买,于是只好拿枪换了。而且还生怕汪直不要他们的破铜烂铁,不惜贱价出售。得了便宜的汪直马上把枪卖给了混战的日本人,从而获得了更高的利益。

此时的汪直财大气粗,俨然成了走私派的领袖。但是走私终究是走私,在海上航行的,最怕的还是海盗。面对海盗的抢劫,汪直从郁闷逐渐转为恼火。因为他的船队运的不是什么日用商品,而是军火。你们海盗他妈的瞎眼了啊?连军火也敢抢?于是汪直组织了自己的护船队,成立了自己的私人武装。但是慢慢的,汪直发现原来抢劫比走私来钱更快,于是汪直的成分便由一个商人变成了一个强盗。

成为强盗后,汪直的野心膨胀,他觉得以自己的实力应该要有一个办事处才行。但是大陆去不了,于是汪直把目标盯在了日本。准确的说是日本的冲绳岛。也就是我们中国的琉球群岛!(尽管现在被日本占了,但是我始终认为他是中国的。主权不属于日本,法理上属于中国)在岛上,汪直成为了实际上的皇帝。而且这还不是终结,因为他还创建了国号“宋”。面对汪直的这一举动,日本人似乎很平静。并没有派兵干涉,这是为什么?我敢肯定的说!在当时的日本没有一个诸侯是汪直的对手。而且汪直还是他们的军火供应商,拥有如此的条件,还有哪个人敢对汪直指手划脚的?

日本这种小国,本身实力就不强,再加上国内四分五裂。最强的诸侯也只有几万人,在汪直的面前那就是小巫见大巫。汪直的船队经常是耀武扬威的经过日本海,日本人见了根本连屁都敢放一个,反而还要派兵护送汪老板的船队。对汪直俯首贴耳,比见了天皇还要尊敬。而汪直也成为了事实上的领袖,倭寇们都必须卖他面子。因此可以说,汪直就是统帅十万倭寇的人。

据历史记载,在汪直最顶盛的时候,他的贸易总量超过了当时倭寇频繁的浙江、福建省。估计身为总督的胡宗宪可以气死,自己乃堂堂的大明总督,管辖的地域却还不如一个流氓。而事实上胡宗宪也确实愤怒了,但是汪直势力太大,根本无法铲除这个混蛋。硬拼是不行的,于是胡宗宪想到汪直的家属,企图依靠汪直的妻儿来劝说汪直从良。可惜他的这招失零了,因为汪直比他聪明,汪直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只要自己对胡宗宪存在威胁,那大明就不敢拿自己的家人怎么样!如果自己一旦自投罗网,那么自己的全家就会被政府处决掉。

碰了壁的胡宗宪没有灰心,很快他的参谋徐渭(徐文长)就想到了另外一个妙计-招安!胡宗宪派使者请汪直的养子毛海峰上岸饮酒,胡宗宪假装喝醉,毛海峰将其扶回房内,看见许多讨伐汪直的文书,但在最后看见了胡宗宪的请求招安的文书,赢(实际上是骗)的了汪直的好感。作为商人汪直的野心并不大,因为只是想要一个地位,那就是自由通商的权力。

      虽然胡宗宪给不了他这个要求,但是并不代表不能糊弄汪直,经过长时间类似于打太极的谈判后,汪直终于同意招安。招安后的汪直登上了大陆,嚣张跋扈。而官府却不能奈他何,因为只有汪直还活着,他就有能力镇住倭寇,大明的海防也能得到喘息,而汪直一旦被杀,则倭寇们就是群龙无首。到时又将是四处流窜,烧杀淫掠。所以在当时来看,在明军没有做好准备以前,汪直不能死。

但是汪直终究还是死了,嚣张的汪老板自以为官府都怕他,可以却有一个二愣子的御使王本固把他捉住献给皇帝给砍头了。胡宗宪气的半死,自己花了半年的功夫好不容易把汪直稳住,没想到一个白痴御使自以为正义的行为把这一切都毁了。汪直死后,他的养子毛海峰立即起兵攻打大陆,于是倭寇又开始横行。百姓们又开始遭殃。但是却成就了大明的武将们,戚继光、俞大猷成为了民族英雄。而胡宗宪也属于有志青年。那汪直算什么?

毫无疑问,汪直的形象已经超出了我们对汉奸的理解,和以往在电视里面看到的那些对鬼子们狗尾乞怜的翻译官和伪军们相比,汪直无疑让我们大开了眼界,倭寇在他眼里就是狗。我们的历史学家把他作为汉奸来看待。

汪直他带着倭寇杀害自己的同胞的确是汉奸行为,但是汪直在倭人面前风光无限比起数百年后同样的一位汪姓家族成员俨然一世枭雄。

链接:

人物生平

汪直(?-1559年),误传王直,明朝人士,又名五峰,号五峰船主;明代海上贸易商人,著名海盗。徽州歙县雄村拓林人,在火枪传入日本的事件中为关系人物而有较大历史知名度。

生有异象,据明代万历年间《歙县县志》记载,相传王直在出生时,其母汪氏曾梦见有大星从天上陨入怀中,星旁有一峨冠者,汪氏遂惊诧地说道:“此弧星也,当耀于胡而亦没于胡。”“已而,大雪纷飞,草木皆为结冰。稍长后,汪直闻听母亲讲述关于他降生时的异兆,独窃喜曰:‘天星入怀,非凡胎也;草木冰者,兵象也。天将命我以武显乎?’少落魄,有任侠气,及壮多智略,善施与,以故人宗信之。”

嘉靖十九年(1540年)汪直乘明朝海禁政策松缓之时,与同乡徐惟学、叶宗满等人一同赴广东进行海外贸易,“置硝黄丝棉等违禁货物,抵日本、暹罗、西洋诸国往来贸易”,牟取暴利。由于海外贸易在当时为非法活动,一开始汪直加入徽州府歙县同乡的许栋集团,召“诱佛郎机夷,往来浙海,泊双屿港,私通贸易。”许栋和李光头相继被明军朱纨剿灭,汪直遂另起炉灶,自立为船主。“遂起邪谋,招聚亡命,勾引倭奴多郎、次郎、四助四郎等,造巨舰,联舫一百二十步,可容二千人,上可驰马。”汪直成为当时东亚一个大型武装海商集团的首领,并接受日本战国大名松浦隆信的邀约,以九州外海属于肥前国的平户岛(属今长崎县)并以日本萨摩国的松浦津为基地,从事海上贸易。后来朱纨任浙江巡抚后,推行严厉的海禁。无法充分进行贸易活动,特别是在走投无路时,迫于日本外商的压力,纠合亡命之徒,以宁波双屿为大本营,进行武装走私,号称“五峰船主”。明朝朝廷多次派兵围剿,都是败多胜少,收效甚微。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定居日本平户(今属日本长崎县),自称徽王。据田汝成《汪直传》载:汪直“据萨摩洲之松津浦,僭号曰宋,自称曰徽王,部署官属,咸有名号。控制要害,而三十六岛之夷皆其指使。”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汪直吞并福建海盗首领陈思盼。汪直将大本营移到日本的松浦津,自称徽王,并不时派部下引导倭寇袭击中国内地。当时“海上之寇,非受(汪)直节制者,不得存”。海禁严厉的明朝兼有海盗(倭寇)的活动,有大量是中国沿海居民,由商、民转为寇、盗。

开始时,汪直仍对朝廷抱有极大的期望,在地方官员默许“私市”的暗示下,他主动配合官府,十分卖力,平定了陈思盼等多股烧杀掠夺的海盗,维持沿海秩序,逐渐确立了自己“海上霸主”地位,并试图在舟山沥港重建双屿港的繁华。然而明廷背信弃义,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一个深夜,总兵俞大猷率官军偷袭沥港围歼汪直。汪直遣徐海、陈东、萧显、叶麻等勾结倭寇,后败走日本。双屿港与沥港的相继覆灭,让浙江的国际海上贸易网络遭受重创。自此,明清时代的浙江沿海再无和平经营之海商的容身之地。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四月,胡宗宪受命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官至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督南直隶、浙、福等处军务,负责东南沿海的抗倭重任。为招降汪直,胡宗宪先将汪直的老母妻儿放出监狱,优裕供养,后遗使蒋州和陈可愿至日本与汪直养子王滶(毛海峰)交涉,遂见汪直,晓以理,动以情。当得知亲人无恙,他不禁喜极而泣,并向来使诉苦:“我本非为乱,因俞总兵图我,拘我家属,遂绝归路。”而对于通商互市的承诺,他更加无法抗拒。汪直表示愿意听从命令。汪直将蒋洲留在日本,为表示诚意,他命毛海峰护送陈可愿回国面见胡宗宪,具体商量招抚和通商互市事谊。胡宗宪厚抚毛海峰,使汪直消除了疑虑。

胡宗宪慰劝汪直至杭州谒巡按王本固,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二月五日被王本固诱捕,据《倭变事略》载:三司集议时曰:“汪直始以射利之心,违明禁而下海,继忘中华之义,入番国以为奸。勾引倭夷,比年攻劫,海宇震动,东南绎骚。……上有干乎国策,下遗毒于生灵。恶贯滔天,神人共怒。”《明世宗实录》卷478载:胡宗宪谓:“(汪)直等勾引倭夷,肆行攻劫,东南绎骚,海宇震动。臣等用间遣谍,始能诱获。乞将直明正典刑,以惩于后。宗满、汝贤虽罪在不赦,然往复归顺,曾立战功,姑贷一死,以开来者自新之路。”明世宗下诏:“直背华勾夷,罪逆深重,命就彼枭示,宗满、汝贤既称归顺报功,姑待以不死,发边卫永远充军。”

汪直至死也不肯承认勾结倭寇入侵之罪,早先面对胡宗宪的指责,他便反驳道:“总督公之听误矣!直为国家驱盗非为盗者也!”下狱时亦连声追问:“吾何罪?吾何罪?”还写下了《自明疏》,理直气壮地申辩:“窃臣直觅利商海,卖货浙福,与人同利,为国捍边,绝无勾引党贼侵扰事情,此天地神人所共知者。”历数自己剿贼的功劳后,他仍祈求皇上开放海禁,并承诺“效犬马微劳驰驱”,愿为朝廷平定海疆。”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斩首于浙江省杭州府宫港口,临刑前见儿子最后一面,子抱持而泣,汪直拿一根髻金簪授其子叹曰:“不意典刑兹土!”伸颈受刃,至死不挠。其妻子被赏给功臣之家为奴。毛海峰得知汪直下狱后,诛杀肢解人质夏正,噩耗传来,胡宗宪“亲临海边望祭之,恸哭不已,军将皆堕泪不能仰视。”

汪直被处死后,由于群龙无首,倭寇之患又严重起来。据《国榷》卷62载:谈迁云:“胡宗宪许汪直以不死,其后议论汹汹,遂不敢坚请。假宥王直,便宜制海上,则岑港、柯梅之师可无经岁,而闽、广、江北亦不至顿甲苦战也。”汪直死前所说的“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一语成谶,很快“新倭复大至”。闽广遂成倭患的重灾区。后来其义子毛海峰在岑港被明军所灭。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