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前往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脸虬髯的东洋浪人宫崎滔天在典礼上情绪激动,伏地大哭。众人问之,答曰:“恨我生不是中国人!”
1
就职典礼上的浪人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从上海坐小火车前往南京,抵达两江总督署辕门,于晚10时开始举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
总统府大堂灯光明亮,前檐悬挂有横幅:“吾大中华民国吉期良辰”,两边立有一对竖幅:“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在整个典礼现场,播放着激昂的《马赛曲》,孙中山等人略带疲倦,但神情庄重。
参与此次就职典礼的两个外国人很受瞩目。其中一位,是曾因驼背矮小而被西点军校拒收的美国兵法天才荷马李(Homer Lea),另一位,就是一脸虬髯的东洋浪人宫崎滔天。
次日,新总统孙中山设宴招待宫崎一家,宾主相谈甚欢,并忆及十多年前落难日本时的旧事。孙中山不忘赞扬宫崎夫人槌子厨艺好,称,“荒尾村的生鱼片真好吃”。生鱼片,是日本人招待宾客的最高礼节。
1897年,避难日本的孙中山到访熊本县宫崎老家荒尾村,受到了宫崎夫妇的盛情款待。生鱼、酱汤、炖鱼、醋饭卷、鳗鱼等等,凡是乡下能弄到的,宫崎夫妇竭尽所能。孙中山爱吃鸡,宫崎夫人每日必以鸡入菜。不过,孙中山似乎不习惯生鱼片,在荒尾村,着实泻过一阵肚子。
在荒尾村款待孙中山之时,宫崎一家,生活颇为拮据,招待一桌好菜,实为不易。
2
三兄弟的革命梦想
1897年之前,宫崎滔天对孙中山并不了解,只隐约知道孙于1895年曾在中国南方策划了一次革命,在日本媒体偶尔对清国现状的报道中,孙被称为是“广州暴徒巨魁”。
宫崎滔天1871年出生于九州武士浪人之家,父亲是剑道教师。1877年西乡隆盛举兵反对明治政府时,主张自由民权的兄长宫崎八郎加入并战死战场。八郎之后,宫崎三兄弟皆走上体制外的自由平权道路。哥哥民藏,热心于土地平均,日后影响了孙中山“平均地权论”的形成;二哥弥藏,主张“去中国结识英雄,共同复兴中国,恢复人权,创世界新纪元”。弥藏为实现理想,身体践行,剃发易服,混入在东京中国商人群体,并结识了孙中山挚友陈少白。
弥藏与兄弟滔天皆认为,唯有复兴中国,才能引领亚洲对抗白种人的霸权。在认识孙中山之前,宫崎滔天就两度访华,希望结交中国革命志士,同图大业。
1897年5月,宫崎滔天在横滨拜访了陈少白。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临别,陈少白赠宫崎一小册子,称“这就是那个人”。
陈少白所赠英文小册,即孙中山所著《Kidnapped in London》(《孙逸仙伦敦蒙难记》)。此前一年,孙中山在伦敦误入中国公馆,遭清廷拘押,其英国老师奔走相救,由于英国外相的强烈干预,清廷不得已释放了孙中山。此书在英语世界引起巨大轰动,声名远播。
宫崎滔天急欲结识革命家孙逸仙。
3
与孙逸仙结刎颈之交
1897年7月,滔天得知孙中山在8月16日抵达日本横滨,寓陈少白居所。滔天从香港紧急启程,前往横滨。
滔天抵达寓所,女仆说客人尚未起床。滔天立庭院等候,良久,听“嘎吱”开窗声,一穿睡衣的绅士向外探视,正是照片上之孙中山。两人互相致礼问候。滔天见“他刚刚起来,口未漱,脸也未洗”,感到“有点轻率,不够稳重”,心中疑虑“我帮助这个人究竟能否完成一生的志愿呢?”
宫崎滔天与孙中山合影
话锋一转,进入中国革命的议题,孙中山词锋犀利,有条不紊,“一言重于一言,一语热于一语”,宫崎滔天大为动容,悔不该以貌取人,“从那一天我便为他倾倒”,“余于兹与孙逸仙初结刎颈之交”。
随后,宫崎滔天邀孙中山访问熊本,在荒尾村的一个星期,两人就中国革命之手段、前景,大亚洲主义等论题,彻夜长谈。宫崎滔天由是钦服孙中山之学识与见地,遂许以驱驰。
1898年,宫崎滔天将《Kidnapped in London》译成日文,定名为《清国革命党领袖孙逸仙:幽囚录》,在此书前言中,滔天称孙的革命党乃当今中国秘密会党中“最文明、最革命的组织”,一反此前孙中山被舆论界视为“反贼”的形象,为革命正名。
以后十年,孙中山数度亡命日本,两人相知相助。宫崎为孙介绍了日本政界相当有影响力的犬养毅等人,并帮助孙中山建立同盟会,并数度参与孙中山发动的革命。从军火筹备到作战方略的制定,甚至于亲临前线,数度涉险。
20世纪初期,宫崎滔天的家,往往是早期同盟会会员的活动据点,宫崎滔天与黄兴、胡汉民、汪精卫、戴季陶等人来往密切。
4
一笑相逢在此时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宫崎在日本从报上得知了这一消息,激动难当,称:“二十五年的辛苦,这才算看到了结果。被人们嘲笑成空想啦、梦想啦,总算成功了。”
十多年来,宫崎滔天一家倾其所有支持孙中山及其革命事业,等到中国革命爆发之时,宫崎滔天却没有盘缠前往中国。据宫崎夫人槌子回忆,宫崎滔天倾心为革命奔走,不顾家计,至妻儿愁苦。宫崎对妻子说:“为革命用的钱,我能弄到,可养妻活儿的钱却弄不到。你该自己想想办法了。”宫崎夫人不得已,便跟着荒尾村的农村一起烧贝为石灰,以求生计。
宫崎滔天贫病交加,忧愤难当。好在他邻居素知宫崎滔天之大气节,为他东拼西凑了一些盘缠,他的中国之行才得以告成。
宫崎与同盟志士
宫崎于10月18日到了上海。他在那里打听到孙中山仍在欧洲,便立即乘船沿长江上溯,去会见正在武汉指挥守卫战的黄兴。其时,黄兴败退回沪,在镇江遇上宫崎,于是相约同往上海,并赋七律《赠宫崎寅藏》:
“独立苍茫自咏诗,江湖侠气有谁知?千金结客浑闲事,一笑相逢在此时。”
一个月后,宫崎收到从东京转来的孙中山的电报,称其即将抵达香港。宫崎闻讯大喜,连忙乘船去香港。机缘巧合,宫崎等人在船上见到了孙中山。孙中山为纪念这次重逢,不单和大家合影留念,还特地挥笔作书赠给宫崎:
“纪念清之亡年十二月二十日重逢香港舟中,宫崎先生属,孙文书。”
人物名片
宫崎滔天(1871~1922)原名宫琦寅藏,出生于日本九州熊本县(今熊本县荒尾市)的一个武士寒门。1897年结识孙中山,从此跟随孙中山支持中国革命。1902年,写成《三十三年之梦》,描述追随孙中山的事迹。1905年参加同盟会筹备会议,1906年主持创办同盟会重要宣传刊物《革命评论》。1907年成功调和了孙中山、黄兴矛盾。1911年追随孙中山北上返沪,见证了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922年卒,终年51岁。
阅读延伸
孙中山评价宫崎
1922年12月6日,51岁的宫崎滔天与世长辞。1923年1月,孙中山在上海亲自发起并主持了“宫崎滔天先生追悼大会”,他称宫崎为“日本之大改革家”,对中国革命“有极大之功绩”,其逝世使中国人民“失去一良友”。他说:“为革命舍生忘死者,乃宫崎兄弟也。”
宫崎与毛泽东渊源
1916年10月,黄兴于上海病逝,次年2月其灵柩归葬湖南,宫崎滔天由日本来长沙参加黄兴葬礼,宫崎的到来吸引了两位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他们给宫崎写信,邀请他到校演讲。这两位学生是萧植蕃(萧三)与毛泽东。
孙中山赠宫崎的手迹
宫崎滔天慨然应允,赴湖南第一师范作了演讲,主题为“亚细亚的振兴,黄色人种的团结”,据说此番演讲,深受欢迎。
1956年滔天之子宫崎龙介访华,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主席提及了此事。宫崎龙介归国后不敢怠慢,遍找所藏,后来真的发现了这一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