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爱情还是骗局 为其巨额嫁妆?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4-12-18 11:51:12编辑:xuyajun

司马相如为何要琴挑卓文君?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在中国戏剧史上是一个传奇,很多后世的年轻人都把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之间的爱情奉若教科书般的经典爱情。

明代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在《古今杂剧·卓文君私奔相如》特别提到了卓文君为了爱情和司马相如私奔的情节,让后世人非常钦佩。而清人舒位《瓶笙馆修箫谱》中有《卓女当垆》一剧,说卓文君认可和司马相如过穷困的生活,承包酒垆,随夫卖酒,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可是,历史和戏剧是有差距的,戏剧是要靠票房说话的,如果观众不能接受的话,再真实的戏剧也是失败的。

而我一再说过,本人的书不是讲戏剧的书,而是一本彻彻底底的历史书,而历史书的最大作用是想尽可能的告诉大家,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而且还想让大家跟我一起思考,真相背后的寓意是什么样的?

司马相如其人

很多人都以为司马相如很穷,其实并不是如此。

司马相如,字长卿,四川成都人。

他年少时是一个比较上进的青年,虽然家中富裕,但是他不养尊处优,而是好读书,也爱击剑,是个文武全才的人,但是唯一的不足是他有点口吃(《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口吃而善著书。”)。

他一开始的名字比较不靠谱叫犬子,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父母怕他有灾给他取得小名,因为中国人有传统,给孩子取个贱名容易成活。其实不然,狗是五畜之一,在汉朝时是一种招人喜爱的动物,取这个名字是长辈很爱怜司马相如的意思。

而司马犬子同志,显然不喜欢这个名字,他有个偶像,就是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的故事深深地刺激了司马犬子,他立志要当了蔺相如那样的人,所以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司马相如。

而富裕的司马家给孩子买了个郎官当,后来在汉景帝做了个武骑常侍,这是个六百石俸禄的位置,不过这个工作并不轻松,要“常侍从格猛兽”,相当于汉景帝的保镖。汉朝时的皇帝大部分都好打猎,都喜欢和猛兽格斗,所以能给汉景帝当保镖,可见司马相如并非柔弱之人,而是个武艺高强的人。

而且这个职业是个比较有前途的职业,纵观大汉王朝的历史,很多丞相并非正统的士人,而是皇帝身边的下人,驾车的当上丞相的就有好几位。

可是,司马相如少时习剑,却不好这整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的工作。司马相如一直很喜欢写赋,而且对写作很有天赋。而问题是汉景帝不像刘邦,他不喜欢辞赋。而且他也不相信,一个保镖能做出什么样的好辞赋来。

本来,司马相如就要在他不喜欢的这个位子上耗费自己的青春年华的时候,一个人的到来改变了他的命运。

汉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来京城朝拜,随同他来的有邹阳、枚乘、庄忌等名士,这几位都是当时著名的辞赋高手,司马相如和这几位志趣相投,非常谈得来。

司马相如终于做出了决定,他决定为了理想而放弃他原先的工作,所以他称病辞去了那个比较有前途的保镖工作,然后到梁国去游历。

很明显,梁王刘武是个比较喜欢辞赋的人,所以他安排司马相如跟那几位名士住在一起,这可以说是司马相如最快乐的一段时间,生活上有人供养,无拘无束,而文学造诣上来说,他写出了著名的《子虚赋》。

对于这篇辞赋,它的艺术价值,我不想多做评论,因为和今天的故事没有多大关系,所以,就不费力摘录给大家了。梁王爱才,于是便赐给司马相如一把绿绮琴,上面刻有“桐梓合精”四字,实为琴中之宝,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名贵乐器。

艺术上有成就,生活上有人照顾,司马相如无比快乐。

可是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梁王刘武因为后来没有可能再做储君而无比郁闷,所以先于汉景帝死去。

由于司马相如在梁王那里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宾客,没有任何俸禄和官爵,所以当梁王死后,已经没有任何收入的他只能回到了成都老家。

但是,到家他才发现,那个原本富裕的家已经败了,至于败家的原因,史料无载,但是可能和给司马相如捐官花费很多有很大的关系。

司马相如不知道此时是不是后悔辞去俸禄颇丰的公务员工作,而到梁国去从事自己爱好的事呢?

人总有自己的选择,无可厚非。而且,很多事情也是没有后悔药吃。

辞赋本来就是一种非常高深优美,适用于贵族享用的高级“奢侈品”,而百姓对其并不感冒,所以司马相如在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

司马相如这时才知道,闹半天自己得意的那些特长,好像只能在皇家才有用武之地,一旦离开了那个政治中心,自己竟然没有一技之长可以养活自己。

而此时,一个不起眼的人物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叫王吉,是当时的临邛县(今四川邛崃)县令,王县长和司马文豪两个人自小相识,是莫逆之交。见司马相如如此狼狈,王吉便书信给司马相如,让他来投自己。

司马相如无处可去,见有人收留欣然前往,王吉将他安顿在县城都亭里(相当于县招待所)。

而历史到了这里发生了分歧,各种记载都变得模糊起来。

琴挑文君

我先把大众广为知晓的故事给大家简单的说一说。

王吉对于司马相如非常谦恭,天天到宾馆来看望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开始每天还见见县令王吉,后来,县令来访,司马相如却谢绝不见了。司马相如越是谢绝,王吉越是恭敬,照样天天来访。

这事在小小县城之内轰动了,大县长天天往招待所跑,而且人家还不待见,这是个啥人物啊?

而临邛县虽小,却住着两户超级企业家,钢铁大王卓王孙、程郑。秦汉时期,中国已经告别了青铜时代,农民用的农具和战士们打仗用的兵器,大多已用铁铸成。

而大部分的制铁作坊都是官商合营,没有背景的商人是不可能取得钢铁的经营权的。而卓王孙也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因为到了汉武帝时,酷吏张汤就建议汉武帝下了盐铁令,把盐和铁的经营权全部收归国有,那时侯盐铁商人的好日子就将过去了。

但是当时来说,卓王孙、程郑还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垄断企业家,是当地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卓王孙家中的奴仆有八百多人,程郑家中的奴仆也有数百人。而卓王孙的富裕,《史记.货殖列传》有明确的记载,国家级的大富翁中,卓王孙排行第一。

而且在享受方面卓王孙比皇帝还自在,所谓“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

而这两位老总听说王县长天天去看望司马先生,非常好奇,想来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所以两大老总打算联手设宴,宴请王县长和司马相如。

设宴当日,王县长先来到卓总家。此时,除了王县长外,两位老总还请了上百位宾客,可是唯独不见司马相如来。

这架子越大,二位老总越不知道司马相如是何来历,便又派人去请,而司马相如托病不出。

这架子也太大了,而王吉也不敢动筷子说吃饭,只好亲自去请,司马相如这才唧唧歪歪的来赴宴。

可当司马相如往那一坐,他的气质,风采立即震慑了众人(一坐尽倾)。

酒宴的气氛非常热烈,就像明星迟到了的记者招待会,记者们见明星到了,再晚也给喊一句真值!

而当大家都喝到痛快之时,王吉拿了把琴来,放在了司马相如跟前,说道:“听说长卿的琴弹得极好,何不自娱一下。”(窃闻长卿好之,原以自娱。)

司马相如一再推辞,王吉一再鼓励司马相如弹上一曲,司马相如拗不过王吉,只好勉强演奏了一两曲。

而这琴音忽忽悠悠就到了堂后,一位美女听了这绕梁三日的琴声,春心已动,据说当时司马相如所弹得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凤求凰”曲。

《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凤兮凤兮从皇栖,得讬子尾永为妃。交情通体必和谐,中夜相从别有谁?”

这个美女叫卓文君,《西京杂记》记载其:“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

她是一个比较不幸的女人,准确的说她是一个寡妇,死了丈夫后,便回到娘家,由卓王孙供养。

而卓文君也是个非常优秀的音乐家,她听得出琴声中的味道,也知道今天父亲宴请的是司马相如,所以偷偷看了司马相如。

而这司马相如翩翩风度,卓文君一见倾心。而司马相如也得知卓文君的才华,非常想接近她,所以就买通卓文君的侍者,也表达了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

两个人是郎有情,女有意,可是卓文君怕父亲不同意,于是奋不顾身,连夜从家中出逃,跑到司马相如的招待所。司马相如一见卓文君到来,当夜带她立即离开临邛,回到成都自己家中。

可是爱情有时也是建立在牢靠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卓文君随司马相如回到成都老家才发现,司马相如家徒四壁。

但是两个人爱情的所产生的热情还没有减退,这些物质方面的条件还没有成为两个人的障碍。

而此时的卓王孙却是气炸了肺,堂堂临邛首富之女,竟然跟情郎私奔,这咋说也是个笑话啊!

卓王孙气急,大怒道:“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

得,一分钱嫁妆也不给。而很多亲戚朋友都来劝卓王孙,女儿喜欢,就从了女儿呗,干嘛这么在意呢?但是卓王孙听不进去。

而在成都,生活的窘困,马上冲破了他们对美好爱情的憧憬,那卓文君的平日生活不次于王宫中的公主、娘娘。而这家徒四壁的生活,卓文君呆不久之后就感觉到非常的不爽。

据《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回到成都之后,生活非常艰难,卓文君只得拿自己穿的高档皮衣去赊一点酒,夫妻二人同饮。喝完酒,卓文君抱着司马相如的脖子哭着说:“我这一生过得都是富贵日子,现在落到了用裘皮大衣换酒的地步。”

然后她又对司马相如说道:“长卿你还是跟我回临邛吧,跟我弟弟他们借点钱就够咱们生活的,为什么在这里受苦呢?”

司马相如的反应,成为了日后各路史家对他争议的起点。

司马相如欣然答应和卓文君回到了临邛,从此便有一部分人给司马相如冠上了吃软饭的帽子。

司马相如变卖了自己的车马(还有车马?也不算穷人啊!),在临邛盘下了一处酒家。他让卓文君去烧酒,而自己穿戴上大围裙,当街洗碗。

而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卓王孙下不来台,卓王孙深感丢面子,因此大门都不敢出。

而卓文君的叔叔和弟弟实在看不下去了,劝卓王孙:“你只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家中又不缺钱,文君现在已经失身于司马相如了,而这司马相如又是个人才,完全可以依靠。再说他还是王县令的客人,你又何必让他们受辱呢?”

卓王孙不得已,实在丢不起这份人,分给文君一百名僮仆,一百万钱,及出嫁的嫁妆一并送给了他们夫妻俩,算是承认了这段婚姻。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拿到钱,也不见其前来致谢,立即关闭酒吧,打道回成都,买田买地,成为了成都的大富翁。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至此被后世传诵,说是爱情的经典。可是,有些人对此有看法。

骗局?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提出,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本身就是一个骗局,目的是为了骗色骗财,立时各历史论坛开始了激烈的辩论,有的说王教授说的有道理,有的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是真挚的。

其实,司马相如骗财这件事,并不是王教授最早提出的,在西汉末年的时候,就已经被世人所怀疑了。

西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扬雄在《解嘲》一文中第一次提出:“司马长卿窃赀于卓氏,东方朔割炙于细君,仆诚不能与此数公者,并故默然,独守吾《太玄》。”

杨雄提出司马相如是“窃赀”,是劫财。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文章篇》也说:“司马长卿,窃赀无操”。唐人司马贞的《史记索隐》评司马相如时也说:“相如纵诞,窃赀卓氏。”

而如果您细致去读《史记》的话,也可以发现很多不正常的地方。

首先说,卓王孙对司马相如印象不错,为什么他和卓文君要选择私奔,而不是明媒正娶;还有司马相如怎么知道卓王孙有个寡居在家的女儿,而且轻易的就能够和卓文君的近侍套上关系;司马相如为何在卓文君一劝之下就返回了临邛;而在那次宴会后,王县令却为什么没有再出现,这一切都是挺可疑的,如果简单的理解为司马相如骗财骗色,恐怕大家很难解释上面的疑问吧。

我在写历史的书籍之前,是酷爱推理文学的,第一部中的《哀姜篇》,其实就是一篇历史解码性的文章,而且我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满有意思的考证和推理。

首先,王教授说司马相如骗财骗色是基于两点,司马迁在司马相如传中写下的“缪为恭敬”四个字,所谓“缪为恭敬”,就是王吉故意装出一副毕恭毕敬的姿态。

而在王吉去请司马相如赴宴的时候,《汉书》和《史记》记载有一字之差,《史记》写的是“相如不得已强往”,而《汉书》写的是“相如为不得已而强往”。比起《史记》,《汉书》多了一个“为”字,“为”是“伪”字的通假字。

王教授理解为司马相如故作清高,假装不愿去赴宴。所以王教授认为整个情挑文君的事件都是司马相如和王吉策划的一个阴谋。

但是我认为这事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就从史料之中,还有很多事情是说不清楚的,比如《史记》中有这么一句话,“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是什么意思?

现在比较流行的解释是,司马相如有意装出来为王县长抚琴一曲,实际上此曲绝非为县长大人所奏,而是为了挑动卓文君的芳心。

但是如果这么解释的话,司马相如和王吉合谋的事就坐实了。

但是我对这句话的解释并非如此,我的解释是这样的:“卓文君听得司马相如的琴声和王县令相似,还以为是他用琴声勾引自己。”

这么一解释是不是就变得有点门道了呢,这个“挑”字本来就不是什么正经的词,有轻佻,挑拨的意思。

所以我做出如下推理,想要阴谋娶卓文君的不是司马相如,而是那个县令王吉。

好了,我把我认为的事情真相给大家简略的说一下。

王吉在来到临邛县之后,就听说卓王孙有的是钱,官商勾结就变得顺理成章了。而王吉也很愿意和卓王孙攀门亲戚。

可是不巧卓王孙的两个女儿都出嫁了,不过还好,机会又有了,卓文君的丈夫死了。所以,王吉就一直在明里暗里的追求卓文君。

王吉也身负大才,否则也不会和司马相如是朋友,王吉一心想要追求卓文君却没想到,赋也做了,琴也弹了,人家卓文君估计是嫌王吉不是什么风流倜傥的帅哥,所以没看上他。

而王吉也颇为自负,认为一个寡妇还挑这挑那的,也许是嫌自己的才学配不上她不成。所以王吉才招来了司马相如,这个当年天下第一的做赋高手。

要不王吉大老远的把穷光蛋司马相如从成都招来,还为他阴谋骗娶卓文君,他有病啊?其实王吉把司马相如找来,是想让他给自己做几首赋,当个枪手,然后再去拿这些东西去勾引卓文君。

可是当司马相如来了之后才知道王吉不安好心,是让自己干这个来的,大怒,所以一直呆在招待所里不肯出去。

而当卓王孙听说这件事后,摆宴请王吉和司马相如赴宴的时候,司马相如仍旧不肯去,而因为卓王孙是天下首富,势力非常,所以后来司马相如还是去了。

在筵席上,大家都喝多了,王吉请司马相如抚琴,而司马相如果真来了一曲他曾经教过王吉的曲子,凤求凰。

这首曲子,被卓文君听到了,认为是王吉又在挑逗自己,门缝里一看,不是王吉,而是帅气的司马相如。

这个男人开始让卓文君神魂颠倒,卓文君开始和司马相如通密信,这也就是为什么司马相如能和卓文君的侍从搭上关系的理由。

两个人一来二去,通过书信交往,就好上了,卓文君可能都不知道司马相如是个口吃,所以说两个人的交往颇有点今天网恋的味道。

而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交往,卓王孙、王吉都不知道。

而司马相如一开始并没有什么信心和这位天下第一富有的小姐成婚,而人家卓文君乐意,你咋办?

司马相如本想先禀报卓王孙,让他把女儿嫁给自己,可是卓文君等不及了,因为如果卓王孙不同意,那么自己很有可能就再也见不到司马相如了,所以就下了决心和司马相如私奔了。

问题是挺多的,首先司马相如并没有告诉卓文君自己的缺点,比如口吃(这个很快就知道了),还有自己的家贫如洗。

而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的事很快传到了王吉的耳朵里,他比卓王孙还要愤怒,立即和卓王孙坐在一起谈及此事。

卓王孙才知道原来司马相如原来是个穷小子,而王吉也把司马相如说成是来骗婚一样。可是谁不知道,骗婚给骗成才行,现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可是啥都没要就走了。

而司马相如本身也有问题,这个人任性且爱占便宜,哪有便宜他去哪。当初梁王喜欢他,他就辞去自己家里倾尽家资所买的官,而家中穷困的时候,他还是愿意到王吉那里去吃白食,而卓文君跟他私奔时,他以为卓文君会带来大量的私房钱。

可是没有想到,卓文君啥都没带,而当卓文君提出回到父亲眼前的时候,要是个有点志气的男人,也会晓得娶了人家闺女,咋说也给混出来个人样来再回去。

可是司马相如就回去了,而且是顺利拿到了卓王孙给女儿的嫁妆,所以给司马相如扣上个吃软饭的帽子一点都不为过。

以上文字只是我的臆测、推理,可能也有偏颇之处,但是不管怎么说,司马相如吃软饭的水平真的很高,不过能吃上软饭也是门学问,人家行就必然有过人之处。

真正的发迹

司马相如有钱了,福气到了,人要是走顺了,咋走都是顺的。

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即位,这位天子精力极其旺盛,爱好极多,除了打猎外,所有好玩的,有品位的东西他都喜欢。

而文人的辞赋也不例外,一天,汉武帝读了《子虚赋》,读完后,汉武帝长叹了一声,说道:“朕没能和这首辞赋的作者在一个时代里简直是太遗憾了。”(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言外之意,汉武帝以为做这首辞赋的人已经死了。

而这时在汉武帝身边有个四川人,叫杨得意,他的工作是替汉武帝管理猎狗,所以他的官名叫狗监。

他笑道:“陛下,臣的同乡司马相如说这首赋是他做的!”

汉武帝很惊讶,马上派人召司马相如来京。而司马相如见到汉武帝后,承认《子虚赋》是他做的,但是司马相如告诉汉武帝,那篇赋是给诸侯做的,而今天我要给皇帝做了,我要给您做一首您游猎的赋,等完成后,我会呈报给您。

汉武帝非常高兴,封司马相如为郎官(官复原职),而司马相如的赋很快也呈上来了,这就是司马相如的另一个名篇《上林赋》,由于内容实在是太长,怕编辑怀疑我复制黏贴,占用篇幅,所以就不做摘录了。

而这篇赋主要是形容汉武帝猎场是多么华丽广大,还要表达给汉武帝一层意思就是:“皇上啊,打猎太危险了,为了老婆孩子,少来几次巴。”

司马相如这篇赋没有激怒汉武帝,但是汉武帝却看清楚了司马相如。此人无眼光,无远见,无胆识。

汉武帝最初打猎是为了训练新军,而摆脱窦太后的在军队上的诸多掣肘,而并非只是为了和猛兽去拼命。司马相如可能是做过汉景帝保镖的缘故和猛兽拼过命,知道这危险,所以才劝谏汉武帝的。

可是机会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就错过去了,从此之后,司马相如只是汉武帝的一个御用文人,很少参与政事。

但是文人也有作用,司马相如最后的政治火花仍旧来自于他的文采。

我们熟悉的汉武帝刘彻的武功中有征伐匈奴,打通河西走廊等,其实汉武帝还做了对南夷的招抚和对西南地区的大开发。

而汉武帝的西部大开发,是以司马相如的老家蜀地开始的。而当时西蜀最为活跃的少数民族叫夜郎,也就是自大的那个夜郎。

估计是汉武帝知道夜郎太过于自大,不知道天外有天,所以派中郎将唐蒙征调了数万民工,修路,汉武帝想让夜郎看看外边的世界。

想法是好的,但是唐蒙把事给办砸了。

唐蒙不惜民力,修路的民工不知道死了多少,而唐蒙不以为然,死了外地的民工就在本地再招。唐蒙弄得蜀地民怨沸腾,这事都忽忽悠悠的传到了远在长安的汉武帝的耳朵里了,事态的严重性已经可想而知了。

出了事给有人去解决啊,想来想去,汉武帝看到了说话结巴的司马相如,一拍大腿,对呀,司马相如就是四川人。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看来这蜀地的局势非给派司马相如去不可。

司马相如马上弄清楚了这个并不复杂的问题,但是和民工们解释是需要一副好嘴的,可是司马相如口吃,说不好估计挨揍是肯定的,打你个生活不能自理。

所以,司马相如还是扬长避短,不说,咱写吧。

司马相如凭着一枝生花妙笔,写了一篇檄文,由于这篇檄文实在是太长,所以还是把大概的意思给大家总结一下吧。

唐蒙同志没有注意工作方法,这不是皇上的错,因为皇上并不知道这么个事,现在皇帝知道大家很苦了,我代表皇上对大家表示深深地歉意和由衷的问候,我们会尽量让唐蒙同志改变工作思路,尽快改善大家的工作环境。

一堆屁话,但是却比较实用,因为中国的百姓是世界上最柔顺的百姓,有口吃的就不会造反,说两句好话就两眼泪光。可是中国的起义次数又是世界上最多的,只能怨那些统治者们不让老百姓活,还不跟他们说点中听的话。

司马相如晓以大义,说明利害,并宣布了招抚政策后,巴蜀局势开始稳定了下来。汉武帝大喜,再拜其为中郎将(部级干部,俸禄两千石)。

而唐蒙也不再征用民夫,而是把蜀地的官兵都集合在了一起继续修路,当兵的不怕牺牲为民造福,那是职责,活了应该,死了活该,唐蒙就在这样的指责声中终于打通了汉地到西南夷之间的道路。

夜郎从此知道,外边的世界比他们想象的要大的多。随着路修通了,西南夷的各酋长国的国王纷纷向汉武帝上书称臣,因为他们觉得跟着汉武帝混,比他们自己瞎混要好得多。

而汉武帝就派了司马相如持节出使西南边陲地区,对蛮夷国王进行招抚,并且在西南重新设立郡县(秦朝时曾经设过,后因道路不通不好管理,而废弃)。

而司马相如这次任务,所走路线必会经过一个地方,这就是临邛,他老丈人卓王孙的老家。

当司马相如拿着皇帝的节杖回到老丈人的家中时,不知道卓王孙是个什么心情,也不知道王吉还在不在?

但是司马相如显摆过了,跟老丈人也炫耀过了,可是还有什么呢?

卓王孙的好日子快到头了(国家收回盐铁经营权的日子快到了),司马相如也是。

司马相如带着汉武帝的礼物,交给了西南夷的那些酋长们,酋长们感恩戴德,马上称臣,西南各国正式列入大汉版图。

而司马相如此风头出尽,人自然也飘飘然起来,男人在这时候思想里最容易开小差,而男人的拐点可能就会从此到来,而司马相如的下坡路也从此开始了。

司马相如在生活无比安逸之后,开始有了搞别的女人的心思,《西京杂记》:“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

司马相如本就风流倜傥,再加上现在俸禄颇厚,在外边有点想法,也属正常。

但是卓文君接受不了,因为司马相如是吃软饭起家的,没有桌文君就没有司马相如的今天。

所以卓文君写下了人生中重要的两篇作品,一篇是《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皓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竹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又写一篇诀别书,意思是你要是敢娶那个女人咱俩就一刀两段。

《诀别书》: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司马相如看到卓文君的诀别书之后,害怕了。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司马相如良心发现,其实并不然,因为司马相如虽然是部级干部,确是闲职,汉武帝从来没有真正重用过司马相如。

汉武帝爱杀人,但是客观的讲他也会用人,司马相如并不是治世之才,他只是个能够长期在文坛上的常青树而已。虽然有名,但却对国家民生毫无作用。

司马迁在《司马相如列传》中,几乎列出了司马相如的所有作品,很多人说,司马迁崇拜司马相如,其实不是。

诗词中说“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相如和司马迁其实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但是很显然司马迁没有司马相如幸运,人家有美女追求,而自己却不能再近女色,同姓司马,我比你差哪?

所以在司马迁的意识中,大丈夫不应以这些不实际的诗文纵横天下,还是应该有治世之学,经纬之才,方可纵横天下。而中国自古文人也多是先有政绩,才有诗文。

而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只是配当个文人而已。所以说,司马迁在骨子里是看不起司马相如的,说白了也就是文人相轻。

而汉武帝和司马迁的看法是比较相似的,而司马相如本身也有病,史书上说事“口渴症”,很多医学家说这就是糖尿病。

而当司马相如纳妾不成后,可能是由于病患和始终不得重用的原因,他和卓文君选择了离开,安居林泉,又度过了十年恩爱岁月,两个人白头偕老。

而司马相如在人生最后的十年中,他不知道有没有感受出婚姻真正的意义?

四川邛崃文君井有一副对联:

上联:

“君不见豪富王孙,货殖传中添得几行香史;停车弄故迹,问何处美人芳草,空留断井斜阳;天崖知已本难逢;最堪怜,绿绮传情,白头兴怨。”

下联:

“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叹当年名士风流,消尽茂林秋雨;从古文章憎命达;再休说长门卖赋,封禅遗书。”

很多人都说这是在歌颂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伟大爱情,我要告诉大家这是不正确的,这副对联实际是在歌颂他们的伟大婚姻。

今天的故事其实不用把所有的一切上升到非常高尚的地步,我只是想藉此讨论一下婚姻的诸多问题,婚姻理论上说是应该有爱情作为基础的。

但是婚姻不同于爱情的就是他必须参杂进太多的额外作料,比如门当户对,比如彩礼多少,陪嫁多少等等。

很多年轻人不考虑这些因素,而盲目坠入了爱河,憧憬着自己的爱情会轰轰烈烈,这是不现实的,这种情节大多只会出现在琼瑶的言情小说中。

婚姻绝对是要以经济作为基础的,没有这个基础,是不可能有幸福感存在的。当然这种基础可以有更多的预期存在。

我想卓文君跟着司马相如跑之前,绝对不知道司马相如家贫如洗,但是她跑之后仍然愿意跟着司马相如,是因为卓文君知道司马相如胸中所学一定能够成功,这就是预期。

而司马相如一直以吃软饭饱受争议,而这对于男人来说也确实是比较郁闷的一件事情。可是司马相如是一个比较有自信的男人。

汉初的陈平和张耳都是靠吃软饭起家的,可是他们不同于一般吃软饭的,他们有志向,有目标,且付诸于努力,最终他们将美好的一切作为一种承诺又还给了妻子。

所以说吃软饭这个事,也分怎么理解,如果遇上一个软饭硬吃的男人,比如陈平、司马相如之流,也不失为女人的福气。

就怕那种把软饭喝成了稀饭的男人出现,这种男人一般只是相貌出众而已,并无别的才能,遇到这种男人的女人才是最可悲的。

所以啊,婚姻和爱情一定要适当时分开来看,适当时又要合起来看。

而卓文君,在司马相如死后的第二年秋天,也死去了,不管世人怎么评价司马相如,卓文君到死都爱他,这时候,我们可以把婚姻抛除了,而只陶醉于他们的爱情之中。

卓文君嫁给司马相如,值了!

而司马相如娶了卓文君,更值!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