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0年到1952年间发生的朝鲜战争可以说是中美两国军队以流血的方式进行的一次“军事交流”。 60年来,交战双方都在不断总结这场战争中的得与失。
靠数据分析得出志愿军“礼拜攻势”规律
志愿军的战略战术多来自中方高级将领的头脑,而美军则更依赖严密的战场分析体系。
美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刚上任时恰逢志愿军第3次战役进攻的高潮,美军出现潮水般的撤退。有关资料显示。当时,美第8集团军运筹小组通过收集志愿军入朝参战后与美军交战的全部战斗记录,发现了一组至关重要的数字:从1950年年底到1951年年初,中方军队3次大规模攻击持续的时间都是8天。
运筹小组敏感地意识到,出现这种状况并非巧合。通过查阅相关情报资料,运筹小组发现“8天“这一数字是由志愿军的后勤补给方式严重落后,加之美国空军强大的空中封锁,致使其战斗物资往往只能支撑一周的作战行动。一旦粮食和弹药消耗殆尽,攻势只能被迫停止。美运筹小组由此得出结论,志愿军从发起战役到战役结束最多持续一周时间。
李奇微头脑中随即形成对付志愿军“礼拜攻势”的有效方法:当志愿军凶猛的“礼拜攻势”接近尾声的时候,联合国军队再将强大的反击力量投入前沿,向弹尽粮绝的志愿军反扑上去,把志愿军死死缠住。按照这个思路,李奇微分别于1951年1月15日、25日、3月7日连续发起了代号为“猎犬行动”、“霹雳作战”、“撕裂行动”的3次进攻作战。最终重新占领了被志愿军夺取的汉城,一举扭转了联合国军队的颓势。
上甘岭战例同登两军讲台
在中美双方军事院校的教材中,“上甘岭战役”都成为经典战例。这场战役自1952年10月14日始,至11月25日结束,历时43天。美韩军共投入步兵10个团加两个营,共6万余人。志愿军先后投入了两个精锐野战军的9个团,11个炮兵营,一个火箭炮营,共计4.3万余人。
这次行动被命名为“摊牌行动”,其策划者为第3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计划伤亡人数为250人。但战役一打响便处于失控状态,大大超出了交战双方的预想。整个战役志愿军阵亡7100人,伤残8500人;联合国军阵亡11300人,伤13600人。战后,交战双方都在总结这场战役,而出发点却完全不同。我军从中总结出精神力量足以支撑血肉之躯对抗飞机大炮。美军则看到了机械化部队在“近战”、“夜战”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美军从此开始大力发展夜视技术和防弹技术,注重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避免消耗战。
经过数十年调整,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创造出以数百人伤亡代价摧毁伊拉克几十万军队的战争奇迹,其过程摧枯拉朽,没有一场消耗战。
美军的后方遮断与志愿军打穿插异曲同工
朝鲜战争中,交战双方都认识到后援和后勤的重要性,并围绕阻断对手后援展开了一次次较量。
受武器装备的限制,志愿军主要采取穿插迂回的战法,把目标选择在敌人后方安危相关的薄弱点上,通过占领这些要点打乱美军的部署。美军则凭借其空中优势,把破坏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作为其最重要的作战任务之一。
美军的具体做法是,在横贯朝鲜半岛的蜂腰部划定一个阻滞地带,以绝大部分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进行长时间毁灭性轰炸,切断志愿军的后方交通线,破坏志愿军的前后方联系,窒息其作战力量。美军把这种战略性轰炸称为“绞杀战”或“空中封锁战役”。美军实施的后勤“绞杀战”,实际是用火力切断后方支援和联系,孤立正面战场的志愿军,以获取作战优势。这种火力控制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对伊方通信系统的打击、在科索沃战争中对南联盟工业体系的破坏,都可以看作是火力控制思想的升级。美军正是通过对后方目标的打击,从整体上削弱了对手的前方作战能力和作战意志,从而在正面战场上取得了压倒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