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突然崛起:董卓余党的提拔和剿黄巾的战功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5-01-12 18:21:46编辑:zouyijun

李傕、郭汜二人把持朝政的这段时间, 各路诸侯都处于调整期, 天下暂时出现了少有的平静。

此时天下的格局为:名义上还是东汉一个政府, 实际上已是各霸一方。无论局势多么复杂,我们都可以用归纳法理出头绪:

东汉政府可以看作三大板块:

1.北方西部(约四分之一)由李傕、郭汜二人控制皇帝,号令天下。

2. 北方东部(大于四分之一)由关东联军的各路诸侯占据。

3. 南方(占二分之一)的各州郡相对比较安定。

在关东联军里面,各路诸侯的关系也是相当复杂的,但仍然可以归纳简化为三个区域:

1. 北派:以袁绍为中心,

2. 南派:以袁术为中心,

3. 中派:夹在中间的兖青徐豫四小州,是袁绍、袁术两股势力的缓冲地带。而豫州基本上已被袁术控制,因此,中派区域是指:兖青徐三州。

袁绍、袁术都是强势力量,都想进一步扩张,瓜分中部的兖青徐三州,形成南北两大派。

袁绍怕袁术的势力壮大了对自己有威胁,就暗暗联络袁术背后的刘表牵制袁术,袁术也怕袁绍的势力壮大了对自己有威胁,就暗暗联络袁绍背后的公孙瓒牵制袁绍。

因此,袁绍、袁术都有事做了,在“巩固”与“发展”之间,必然要先选择“巩固”,所以暂时都还没有精力向中派推进扩张。故中部的兖青徐三州暂时得以苟存。

当时,曹操的根据地在中派的兖州,生存在二袁的夹缝之中。不久, 中派的青州地区,又爆发了黄巾起义。地方上有人闹革命, 朝廷应该派兵去镇压, 李傕、郭汜二人派谁去好呢?

派谁去都会消耗自己的实力, 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 他们如果以朝廷的名义派关东联军的一路诸侯去,应该是最合适的,这样做,西北集团是不会受到任何损耗的。

如果指派袁绍或袁术去,也都不合适。首先,可以肯定,他们不会听从调遣去消耗自己的实力。再者,假如他们愿意听从调遣去平乱, 那么,结果一定是:

1. 派袁绍去,有或胜或败两种结果,如果袁绍胜了,袁绍的势力会更强大,如果袁绍败了,袁术就会失去控制,必然独大。

2. 派袁术去,变化、结果与袁绍相同。

3. 如果派袁绍与袁术一起去,肯定是胜,但提供了二袁瓜分中部的机会。

所以,派袁绍或袁术去都不好,如果派曹操去,会怎样呢?

1. 原先袁绍袁术曹操先后逃离董卓,二袁都封了官,但曹操没有,他是前期的最大不公平者,如果重用他,比用其他任何人都要经济划算。

2. 如果曹操失败了,与西北集团关系不大。

3. 如果曹操壮大了,关东联军就会形成三股势力。

在关东联军实力总合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只有袁绍一个主帅统揽全局,那么,对西北集团的威胁就是最大的,如果有袁绍袁术两个主帅分揽全局,那么,对西北集团的威胁就会小些,如果有袁绍袁术曹操三个主帅分揽全局,则威胁更小。

因此,朝廷有意起用曹操,是从西北集团的大局出发的。

曹操代理中央朝廷前去平乱, 就又从民营的身份变成国营的身份了, 领了圣旨, 发兵青州。

对于曹操来说,这一仗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但优势要偏多一些:

1. 他以前有过对付黄巾军的经验,

2. 这次用他,会提高他的积极性,

3. 他是代理中央朝廷去和青州地方政府共同平乱的, 因此,中央朝廷应该给他兵,如果不给兵,就给钱,如果既不给兵又不给钱,那就自己赚的利润自己得。

总之,是要给一定的好处的,否则,曹操拿什么去打仗呢?

战争的结果是:曹操捞足了油水, 把青州的黄巾军收编成自己的“青州兵”,约有三十几万, 朝廷因功加曹操为镇东将军。操自此威名日重。

曹操上次镇压黄巾的时候,因为兵力充足,所以采用的是灭绝政策。而这一次因为人手较紧,所以采用的是收容政策。因需而变,两次都对极了!

曹操当时的根据地在中派的兖州,在各大利益集团相互竞争制衡的环境下,抓住了机会,施展了本事,建立了自己的立足之本。他招贤纳士,广罗人才,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

青州的油水被他捞了, 兖州又被他占着,中三州还有一个徐州,如果徐州也能被他控制住,那么,他就可以成为一股仅次于二袁的新生势力,关东联军就会分成三瓣,尽管还比不上他们,但至少可以与之相争。

徐州,成为曹操的下一个目标。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