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许多因为官方宣传或者各种原因被夸大的人物,其实在各个国家的各个时期都是存在的,今天就来介绍两位在日俄战争中封“神”的人.
何为日俄战争?日俄战争是指日本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战争。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日俄战争促成日本在东北亚取得军事优势,并取得在朝鲜半岛、中国东北驻军的权利,令俄国于此的扩张受到阻挠。日俄战争的陆上战场是清朝本土的东北地区,而清朝政府却被逼迫宣布中立,甚至为这场战争专门划出了一块交战区。
日本从甲午战争从得到了太多的好处,所以决定发动日俄战争,但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日本与俄国的军事实力的差距是明显的,胜算很低,输了话真的有亡国的危险,特别是俄国是属于西方的列强之一,日本是东方的后来国家,所以说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确实是在赌国运。这场战争最终以日本的胜利结束,这场战争对日本的意义重大,配合时局日本也在积极的宣传战争英雄。
乃木希典
此人在日俄战争之后属于日本的军神之一,但是观其一生毫无任何特殊的成就,之所以能成为军神主要还是对明治天皇无比尽忠,而明治天皇也是对其无比信任。直至明治天皇病死,乃木希典一直为其守灵。同年9月13日,明治天皇殡葬之日,乃木悲伤之极,为报恩和教育世人。于是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心双双自杀以追随明治天皇而去。这件事被知识分子批判,认为是过时的思维方式;但在另一方面却被“爱国贼”们大大利用,为日后的军国主义思想泛滥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素材。称其为人间模范、国之忠臣,并为其搞国葬、造神社、塑钢像,使之神格化。
且不说他之前的战争功绩,就拿日俄战争来说,他被称为“肉弹”将军,乃木以3个师团、2个预备团、2个野战炮兵旅团共5.6万人兵力和386门大炮,向旅顺3.3万俄军发起3次总攻,历时150日,日军狼奔豕突,血肉横飞,乃木用人海,地道,夜袭,甚至组织了三千五百名头绑白布的敢死队冲锋,均以失败告终,战死日本军人5万余人,连他的次子乃木保典也战死了,旅顺仍在俄军手中。当时实际指挥作战的第三军的参谋长,是出身萨摩藩的伊地知幸介中将,把伊地知派给乃木当参谋长,一是为了有个学习德国现代化经验的少壮派来补充乃木的不足,也是为了掌握萨摩藩与长州藩的平衡。这位伊地知中将很固执,经常和大本营对着干,而乃木由于指挥现代化作战经验不足,一味迁就参谋长,结果造成重大损失。对此,连大力举荐乃木的山县也主张撤乃木之职,追究其败因。然而,明治天皇从撤了乃木的职他必将为了武士的荣誉自杀。又一次保了乃木败将。后来满洲军司令官大山岩在保留乃木司令官的面子底下,悄悄派出了儿玉源太郎总参谋长,命令乃木希典暂时让出指挥权,由儿玉亲自督战第四次总攻旅顺,儿玉对炮兵的运用远远强于他这个只会用步兵冲锋的将军,结果靠集中炮火,昼夜不停的进攻和靠前指挥(乃木的军司令部始终躲在敌人炮弹所打不到的后方,完全不了解前线状况),仅打了八天,以战死战伤六千二百余名的代价便攻下了203高地。夺下203高地后俄军败局已定,日军又以要塞巨炮猛轰停泊在旅顺港内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此时,乃木还看不清形势,还要拼其全力与俄决一死战。但俄军已无斗志,他意外地收到了俄军的乞降书。1905年1月1日,俄驻旅顺要塞司令阿纳托利·米哈伊洛维奇·斯特塞尔派出军使,手持白旗,向日军递交投降书。翌日,乃木希典派第三军参谋长伊地知幸介与俄军达成协议,旅顺遂为日军占领。于是,被明治天皇力保的乃木希典司令官,就体面风光的完成了攻占旅顺要塞的战胜国司令官,接受俄军的投降,写了首著名的“水师营的会见”的歌词,称乃木威严深沉,对败军之将显出宽厚仁慈,彬彬有礼,而俄军司令官则衷心盛赞其盖世武功。该歌词不仅被选入小学生课本,而且被谱成曲,广为流传,塑造一个威严仁厚的日本军神形象。
其实,在这场攻防战中,乃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愚将、败将,战斗在进行之中,许多战死士兵的乃木部下家属,在东京向乃木住宅扔砖瓦,叫骂道“杀人鬼。战后乃木将203高地改名为尔灵山,建造了一座高大的炮弹形纪念碑,并赋诗一首:尔灵山险岂难攀,男子功名期克难。 铁血覆山山形改,万人齐仰尔灵山。战后,步兵第22联队旗手,战争中身中八弹不死的樱井中温中尉写了战争文学名作《肉弹》,给这场战争定性。之后,对指挥失误负有责任的参谋长伊地知幸介降职为旅顺要塞司令,乃木希典北上增援,参加日军主力与俄主力的会战。当时俄军已成惊弓之鸟,怕了日军了。一开始是为了在沙皇面前为自己开脱,谎报日军兵力,到后来连自己都信了自己的谎言。乃木希典带的第三军当时已经从6万人减员到了3万人,而俄军司令阿纳托利·米哈伊洛维奇·斯特塞尔居然估算光日军第三军就有十万人!这样,乃木一加入战线 ,俄国人自以为不敌,就开始全线后撤。
广濑武夫
广濑武夫在沉船作战中没有表现出超常的武功,甚至只能说是一次失败的作战而已。但广濑的临危不惧,爱兵如子的精神确表现出一名良将的素质。
广濑战死后,当时的海军军令部参谋小笠原长生少校向媒体介绍战况时,将广濑武夫视死如归等描绘一番,大叫道“那个人就是军神”,“他死时留在沉艇内,最后堕落海中……”在小笠原长生狂热的煽动下,举国的媒体炒作广濑武夫。仅三个星期,一本名叫《日落战争实记—军神广濑中佐》便结集出版了。广濑的葬仪在东京水交神社举行,不仅海军省高官云集,连天皇也派人参加,可谓死后哀荣。广濑的诞生地大分县竹田市建立起以广濑命名的神社。与此同时,民间还发起募金运动,经过六年募捐,在东京神田最享盛名的万世桥造起了一座大铜像,成为全日本学子修学旅行必定要去瞻仰的圣地。岐阜县高山市的飞驒护国神社等地也建立其铜像。一曲“广濑中佐”的歌不仅流传全国,还被选为小学教科书教化孩童的教材。在日本著名的日本江田岛海军军官学校,在展存有东乡平八郎遗物等“神物”的馆内,广濑中佐的肖像也被高高挂起。
战后,尽管在万世桥的广濑中校的大铜像被拆除了,但广濑作为第一号军国军神,至今仍被追悼。2004年5月27日,即广濑战死一百周年之际,一个由原首相中曾根康弘任名誉会长的“广濑武夫百年祭及战没者合同慰灵祭”在大分县竹田市广濑神社举行,共有一千余人参拜。
日俄战争结束后,为了宣扬闭塞战的战功,把参加过两次闭塞战葬身于海底的广濑武夫少佐追认为“军神”,晋升为中佐,并把他所指挥的“福井丸”号沉船上的锚打捞上来,以该锚为背景,在进旅顺港口左侧的大圆礁石上修建了一座纪念碑。东乡平八郎亲笔题写了碑名“闭塞队纪念”。当年,日本军舰出港时,都要高奏《军舰进行曲》等军乐,舰上官兵都要向闭塞队纪念碑敬礼。此碑在七十年代时被炸毁。碑和锚现存于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展馆内。
值得一提的是广濑武夫在俄国呆了十年之久,并有一位俄国恋人,俄国是他的第二故乡。但是战争是无情的,为了祖国与俄国兵戎相见确实有些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