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西方战史的朋友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军队的表现确实不咋的,远不如日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那么牛。别看一战中的老毛子人多势众、骑兵第一、咋咋呼呼,貌似凶悍,但实际战绩却很不堪,在东线打了不少丢人现眼的烂仗,也没几个值得称道的名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俄国军队也并非一无是处,它曾在1916年搞了一次惊天动地的超震撼军事行动,不但严重影响了一战战局,而且还被后世兵家所借鉴,被誉为经典之战。这次超震撼军事行动的总导演就是勃鲁西洛夫将军——俄罗斯在一战中唯一的名将——他的成功可是间接毁掉了三个皇帝和他们的帝国。
勃鲁西洛夫是一位出色的沙皇骑兵战将,大鼻子下蓄着俄式大胡子一身戎装,腰悬佩剑,战靴铮亮,虽然这套行头看上去挺威猛,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他长得其实并不威猛,和一般的俄罗斯壮汉相比,他显得非常瘦小,甚至有些文弱。
勃鲁西洛夫的脾气和他们国家的特产伏特加一样,那叫一个烈!又刚直又倔强,凡是他认准的事谁都无法阻止。他的脑子和其他多数俄国将军不太一样,当时俄国将军的战略战术头脑基本都“锈”掉了,打起仗来只知道让大批大批的士兵去送死却无法赢得胜利,而勃鲁西洛夫思维敏捷,很有战略眼光,从不打那些没意义的战役。有时候聪明人站在傻瓜堆里就会被排斥,勃鲁西洛夫就这样,加上他秉性太烈,所以很多俄国将军特烦他。不过幸运的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看上他了。
话说俄国自加入协约国参加一战以来,基本没打过什么漂亮仗,反而被德国的两位名将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打得损失惨重,俄国大兵是上万上万的壮烈,东线形势一塌糊涂!1916年,德国总参谋长法金汉上将猛攻法国的凡尔登要塞,法军请求俄军赶快发动攻势牵制一下德军,否则法军就撑不住了。而德国的盟友奥匈帝国对意大利阵地也发动了猛攻,意大利急了,也让俄军发动对奥攻势来帮帮忙。
几乎所有的俄国将军都坚决抵制这个要求——咱们死的人够多的了,那些可恶的盟友们还让咱们帮忙,万一再打败了咋办,咱可不能为别人卖命!沙皇尼古拉二世很犹豫,怎么办呢?这时身为军团司令的勃鲁西洛夫跳出来了——陛下,这仗交给臣来打吧。沙皇很高兴,就命令他指挥西南方面军对奥军发动进攻。其他俄国将军不高兴了——我们都说不能打,你凭什么能打?显得你比我们都强啊?于是他们拒绝给勃鲁西洛夫提供任何支援和武器。
别看勃鲁西洛夫缺武器、少支援,但人家智商高,他想出了一个妙招——“一点主打,多点同打”。啥意思呢?就是说在一条宽广战线上用一拨军队集中兵力实施主要突击,再让其他好几拨军队各自选好地点同时实行突破,这样就能把敌军“忽悠”得神志混乱,搞不清到底哪是主攻,以此分散他们的兵力!奥军果然中招,很快就招架不住了。到这时俄国那些浑蛋将军还是不帮勃鲁西洛夫的忙,反而更嫉妒他,他们拒绝按照命令进攻德军阵地。这帮混人的龌龊行为致使德军腾出手来帮助奥军,勃鲁西洛夫的部队虽然累得快吐血了,但还是坚持与德军血拼,直到彻底精疲力竭,再也无力进攻。俄军在这次攻势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挂掉100万!不过德奥军的损失更惨重——挂掉150万(其中41万被俘)!协约国的压力减轻了,意大利的战局也稳定了,德国被迫转入防御。最戏剧的是,这场战役在欧洲各国引发了一连串超轰动的连锁反应:
德国——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由于调兵援助东线的奥军,所以没有更多的兵力在西线进攻凡尔登要塞,结果德军受挫,他被德皇威廉二世炒了。随后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上台,他们很快就架空了德皇,成为德国的主宰,威廉二世完蛋了。
奥匈帝国——奥军由于惨遭重创,帝国一片悲哀,君主制摇摇欲坠,奥皇约瑟夫?弗兰茨一世心情郁闷,撒手归天。不久,这个帝国就坍塌了。
俄罗斯帝国——虽然勃罗希洛夫很成功,但毕竟俄军死伤惨重,而且在此之前,俄军已经损失了五百万,再加上这次的损失,俄国君主制已千疮百孔。不久俄国爆发了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也完蛋了。
这就是“一次大攻击,毁了仨皇帝!”
勃鲁西洛夫由于本领了得、威名极高,所以历任俄国领导人都很看重他。他也属于那种脑子比较“开化”的将军,谁能重振俄罗斯,他就跟谁混。所以当沙皇倒台、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上台后,他马上站在临时政府一边;而临时政府垮台、列宁的布尔什维克上台后,他又转而为红军服务。人家可不是“三姓家奴”,此乃“识时务者为俊杰也”。1924年,这位“毁掉仨皇帝”的俄国名将退役,两年后在莫斯科去世。
勃鲁西洛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出色的俄国将军,也是拿破仑战争之后到苏俄建立之前这段时间最具影响力的俄军名将。他制定计划时极严谨,发动进攻时极迅猛,他实施的那场以他名字载入史册的攻势对一次大战的进程和结局乃至整个欧洲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开创的“一点为主,多点同时突破”的新战法也对后世军事家影响极大。二战苏联名将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曾说这次攻势“对我作战观点的形成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在进攻期间得到的锻炼,对我后来很有帮助,在各种分队范围内组织战斗行动的经验,在卫国战争时都派上了用场。”
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勃鲁西洛夫生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毕业于俄罗斯帝国贵胄军官学校。参加过1877—1878年的俄土战争。一战爆发后任第八集团军司令。1916年任西南方面军司令。1917年任俄军最高司令。十月革命后任红军总司令下属的特别会议主席。1921—1924年任工农红军骑兵总监。1924年退役。1926年3月17日在莫斯科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