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与国民军:冯玉祥自此成为北方的重要势力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5-02-05 09:14:43编辑:zouyijun

1924年10月24日,冯玉祥及胡景翼、孙岳在北京政变后,他们的军队组成了国民军。

国民军虽然仅存在两年多的时间,但在1925~1927年间对中国政局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冯玉祥及国民军代表了当时摇摆于中间状态的军政力量,其向背对北伐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北伐战争的胜利,还得益于冯玉祥的国民军?参与和支持。

冯玉祥的人生辉煌人们并不陌生,他曾被美国《时代》周刊于1928年7月2日选为封面人物。

这期《时代》周刊关于封面人物冯玉祥的报道的开场白是这样的:

“他站起来足有6英尺高。他不是纤弱的黄种人,而是个头魁梧、古铜色皮肤、很和蔼,《圣经》拿在手上或者放在口袋里的虔诚的基督徒,神枪手,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军队--19.5万人--的主人。在今天,这样的人就是中国的一个最强者:冯玉祥元帅。”

冯玉祥聪明绝顶,练兵的招数很实用。

他的做法是土法上马,练兵而不练官。军官就从行伍中提拔,这样的结果更能团结士兵,同时易于管理。

冯没有什么政治纲领,按照他的“真爱国,真爱民”原则,就是强调两点,一个是“爱民”,一个是“官兵待遇平等”,这是很朴实也很容易为普通百姓和士兵所接受的简单道理。

国民军的力量迅速扩大,其主要干部队伍,也在此时形成。

国民军成为一支具有鲜明特色的军队。宣布北伐胜利后,国民军后整编成西北边防军,简称西北军。

如果看当时国民军的照片,你会发现其高级将领都是粗衣陋食,大多以廉洁奉公的形象示人,像宋哲元、赵登禹,和一般士兵难以区别,冯玉祥本人不穿将军服,从来就是一套二等兵的服装,其朴素不亚于朱德。

看看北京时代的国民军上层,可谓将星云集,群英荟萃。

国民军的主要力量是国民军第1、2、3军,三个军长冯玉祥、胡景翼、孙岳号称三巨头,冯成为西北军的灵魂,也有一些巧合。

冯玉祥的国民军第一军是以后西北军的核心,源出第十六混成旅,他的部下多有后来成名的武将,比如鹿钟麟、宋哲元、孙连仲、冯安邦、韩复榘、石友三、佟麟阁、刘汝明、孙良诚、梁冠英等等,有趣的是,这些人多半是冯玉祥的亲兵出身,比如韩复榘是他的卫士出身,冯安邦是冯玉祥当营长时候招的兵。

从大字不识的行伍中提拔将官,冯可谓慧眼独具,还很少有他看走眼的,这些人后来都是封疆大吏,虽然文化不高,但是治理起地方政治来,一点儿都不含糊。

后来西北?主流的将领,多半来自第一军。

胡景翼的第2军仅次于冯,是护国战争中反陆建章起家的,和冯玉祥(陆建章与冯玉祥有亲戚关系)有很深的矛盾。

胡景翼的干部班底,来自于早年胡在自己家里搞的“华山聚义”。华山聚义派的人物后来也有不少名将,比如井勿幕、邓宝珊、续范亭、岳维峻、董振堂、高桂滋等。

胡本人是老同盟会会员,胆大心细,政治手腕高超,要说西北军中能媲美冯玉祥的,也就是他了。

孙岳的第3军实力也不弱,在后来?西北军中却默默无闻,这和孙岳本人的性格有关。孙的祖先是抗清名将孙承宗,那是袁崇焕的师傅呢,名字又有一个“岳”字,部下皆视他为岳飞岳鹏举之流,这些奇怪的联系给他平白增加了不少威望。

但孙岳本人与其说是一个政治人物,不如说更像是一个武林豪侠。

孙岳做事有点极端,他少年时看一老者受欺压,不由分说就提刀来打抱不平,并声言如果拒绝他拔刀相助,就把这老者杀掉。

结果他飞檐走壁干掉了老者的仇人,人家对他这个恩人却避之犹恐不及。

冯玉祥称孙岳为“孙二哥”--孙是山东人,山东出了个武二郎,故此乐于被称为二哥,孙岳对这个称呼十分满意。

孙岳因为“三一八”惨案(记得刘和珍君么?)感到国势渺茫,愤而辞职下野,后来虽然还因为义气跟随冯玉祥到西北,但是已经不愿与闻国事,不久就借口治病,到上海去了,据说是开武馆。

孙岳的主要干部是徐永昌,这是一个长袖善舞的老将,后来成为蒋介石政府的军令部长、国防部长,一度比冯玉祥的知名度还高。日本投降时代表中国签字的,就是这位徐永昌将军。

再有,就是庞炳勋了。

关于孙岳,有一段时间因为他号召杀富济贫,被怀疑是共产党,冯玉祥一句话就给他解了围:“有一天抽二两大烟土的共产党么?”

国民军序列里还有一支短命的东北国民军,就是郭松龄的部队,他在冯的支持下倒奉失败,所以这支国民军很快消失。

只有魏益三部算是他的遗产,魏这个人没有什么名气,但是继承他的两个人就有名了,一个是“郝拼命”郝梦龄,一个是“刘抓瞎”刘家麒,1937年,两位将军同时战死在忻口和日军的恶战中。

他们虽然不是西北军,但是和西北军也有这一点儿特殊的关系。

当时西北军幕中还有蒋介石的义兄--亲日派头子黄郛,中国两个半军事家之一的“杨大炮”杨杰,这都是南方派来的。

北京政变后,冯玉祥因“倒戈”行动为北洋人物所不容,在政治上非常孤立。

国民军第一军控制着北京,由此为奉系所嫉忌而承受巨大的军事压力。

该部所占据的地盘大多土地贫瘠,故经济十分困难,且因直隶保大地区为李景林所占据而与国民军第2军地盘隔绝,在战略上处于不利的地位。

此外,国民军缺少一个对外的港口,无法从海上补充急需的军火。

所以,冯玉祥为与张作霖逐鹿中原,同时出于对孙中山《建国大纲》的粗浅认识,冯?祥只能向国民党势力靠拢,以摆脱自己在政治上的被动地位。

北伐战争之所以势如破竹,固然是国共两党的军民浴血奋战的结果,但与国民军在北方的配合作战也有很大的关系。北洋集团的分化给北伐提供了一定的有利的条件。

国民军地处西北内陆,没有从海上补给武器的来源,从地缘政治考虑,只能从与之相邻的苏联想办法。

冯玉祥对苏联有一定的看法,对沙俄曾侵占中国领土及外蒙古受其控制不满。

所以,冯玉祥在此接近苏联的目的并?是完全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

而冯玉祥也早在1925年就开始聘请苏联军事顾问帮助教练他的部下了。

5月初,第一批苏联教官组就到了张家口,在国民军第一军工作。一个月后,另一组顾问被派到国民军第2军工作。

鉴于冯玉祥的国民军将要与奉系军阀展开决战,苏联政府甚至特别派遣在苏联国内战争中担任过西南战线司令员,有着突出战绩,战后就任苏联红军总参谋长的叶戈罗夫来华担任驻华武官,以便就近协助冯玉祥的国民军。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