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项羽因为太重感情而导致其被刘邦击败?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5-03-03 14:39:31编辑:zouyijun

旷世英雄的千古传奇,刀光剑影的政治较量,军事天才的凄美爱情,英雄末路的悲怆选择

殉情美人,非亡国女色

在历史的记载和常人的印象中,项羽都是一个残暴的人;但是,人们都忽略了项羽的另一面——他也是一个非常重情的人。

项羽的重情,莫过于对虞姬了。

项羽的妻子是谁,史无明载。《史记·陈丞相世家》载:陈平曾对刘邦解释自己为什么弃项羽而归刘邦时说:“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据“妻之昆弟”四字分析,项羽肯定有妻子。因此,虞姬只能是项羽的妾。但经常伴随在项羽身边的女人只有这位虞姬,史称虞美人。项羽垓下被围时,虞姬还在项羽身边;项羽唱了著名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据《楚汉春秋》所载,虞姬也和了一首歌: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汉兵已经攻占了楚地,四面都是楚歌之声。大王的意气已尽,我还活着干吗?

今天的文学研究者都认为虞姬这首和歌是伪作,因为楚汉战争时期不可能出现如此成熟的五言诗歌。但不论这首歌的真伪如何,项羽行军中一直带着美人虞姬,垓下之围时项羽也带着虞姬,则可为明证。

这就是著名的霸王别姬。骓,是跟随项羽转战南北的宝马;虞,是项羽最宠爱的美女,一直追随项羽,在项羽垓下突围之后,虞可能自杀身亡。今天安徽灵璧县城东十五里的宿泗公路旁有虞姬墓,墓碑横额刻有“巾帼千秋”四字,两旁对联是: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自古英雄爱江山,自古英雄也爱美人。项羽是爱江山,还是爱美人?我看:项羽是既爱江山又爱美人。爱江山,他才南征北战,陶醉于西楚霸王的宝座;爱美人,他才随身不离虞姬。

这位虞美人对项羽的失败是否负有责任呢?

中国历史上历来有女色亡国论。作为亡国祸首颇受指责的有夏朝的妹喜、商朝的妲己。实际上,妹喜、妲己只不过是夏桀、商纣亡国的替罪羊。一代王朝的覆亡历来原因颇多,无论如何不能让一个女人去承担更多的责任。

虞姬并不是导致项羽败亡的主因。西楚霸王非常爱虞姬,这是事实;反过来,虞美人也很爱西楚霸王。项羽尚未自杀,虞姬已经自刎。

人们在历数中国历史上的“红颜祸水”之时,从来没有人提到过虞姬,就是对虞姬与项羽关系的最好评价

霸王别姬,战场败情场胜

有人说:不是霸王别姬,而是姬别霸王。

此言差矣!没有霸王别姬,何来姬别霸王?

虞姬的结局史书无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刘邦没有得到虞姬。如果刘邦得到了虞姬,吕后还不闹翻天?既然项羽兵败自杀,虞姬又没有下文,可能性最大的是虞姬自刎了。如果这个推测能够成立,那么,虞姬为什么自杀?从她自身来说,第一,是为了让楚霸王放开手脚去打,不必因为牵挂她而打不好仗。从虞姬对项羽的感情来说,她不愿意拖累项羽。第二,避免落于敌手。刘邦是有名的贪财贪色之人,虞姬当然不愿落入其手。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美人,在帝王亡国之后,另嫁他人者不少。很少有美人为了帝王而自杀。但是,虞美人很可能为项羽而自杀了。因此,项羽虽然在战场上失败了,但是,他在情场上没有失败。

话说回来,虞姬对项羽的失败也不能说全无影响。

霸王别姬之时,正是“四面楚歌”之时。当时刘邦还没有完全占领楚地,为了瓦解项羽的军心,刘邦搞了个“四面楚歌”,让楚地士兵齐声大唱楚歌,以示刘邦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在此危急存亡之际,项羽至少应当召开一个御前会议商议军机大事,不知是此会未开,还是开了此会司马迁没有写,反正没有这方面的任何记载。不仅《史记》没有,《汉书》也没有。如果项羽此刻连御前会议都没有开,却还要与虞姬儿女情长一番,那他多多少少有点为情所累了。

在各种史书的记载中,项羽从未因为虞姬而荒废军国大事;虞姬也从未因自己得宠而争权夺利。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霸王与虞姬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

宽严失度,未诛项伯惹后患

如果说项羽钟爱虞姬是爱情,那么,项羽对项氏宗族的特殊感情就是一种亲情了。项伯是项羽的堂叔,鸿门宴时担任项羽的左尹。左尹是楚国官名,“尹”在楚国官制中是丞相,“左尹”就是左丞相。此人屡屡帮助刘邦,当在必诛之列。可是,项羽却始终没有诛除这个项氏败类。

第一件事,鸿门宴前夜,项伯私访张良,泄露了重大军事机密,项羽竟然不予追查。

第二件事,鸿门宴上,项伯以剑护卫刘邦,使范增、项庄刺杀刘邦的计划未能实现。这两件事前后关联,都有项羽政治幼稚的因素在内,而且分量很重;但是,顾念项伯是自己的堂叔,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换成他人,谁敢在大战前夜私见敌军?如果真有人为了私交夜入敌营、夜见敌将,谁能保证他不会受到项羽的严厉处罚?项伯之所以敢于在大战前夜私见张良,就是因为他知道项羽重情念旧,对他这个官居高位的堂叔不会给予什么严厉的惩罚。

我们可以拿项伯和范增作一个对比。范增是项羽手下唯一的谋士,项羽尊称他为“亚父”。从年龄上看,鸿门宴时项羽二十七岁,范增已经七十多岁。但是,荥阳会战中陈平一施反间计,项羽马上疏远范增,并逐步夺了他的权。范增其实并未通敌,真正通敌的是项羽的堂叔项伯。可是,通敌的项伯并未因私见张良受到任何惩罚,没有通敌的范增却被项羽怀疑猜忌,愤而出走。

有人说:在鸿门宴上刺杀刘邦显得项羽没有度量,没有胸怀。项伯的话显出了项羽的度量。这纯粹是胡扯!项羽与刘邦在秦亡之后是争夺天下的对手,刘、项两大集团的利害关系严重冲突。谁杀谁,怎么杀,都是枝节,关键是杀。

第三件事,代刘邦求封汉中,这件事情性质就更加严重了。

刘邦最初被项羽封到巴蜀,后来刘邦和张良行贿项伯,项伯为刘邦说情,加封刘邦汉中之地。关中之地在整个楚汉战争中都是刘邦的根据地。刘邦得封汉中之地的好处是:第一,领土扩张。第二,便于出兵关中。关中自商鞅变法以来,非常富庶;又一直实行兵农合一的政策。因此,刘邦一有失利,萧何就从关中为他调集兵员、粮饷。特别是刘邦彭城大败,元气大伤,全靠萧何从关中补充兵员、粮饷,使刘邦迅速恢复元气,才有了与项羽继续周旋的资本。

第四件事,代刘邦救父救妻。

刘邦和项羽在荥阳对阵,项羽打算处死刘邦之父太公及其妻吕后,项伯劝项羽不要这样做。项伯说“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这里最值得玩味的就是天下事未可知。所谓天下事就是刘、项两家之事;所谓未可知就是刘、项两家到底谁可以得到天下还很难讲。想一想项伯所做的那么多事情,再想一想这句话,就知道这句话含有很深的含义。这说明项伯已经在考虑一件事了:“后项羽时代怎么办”(也就是假如项羽败给刘邦了,我项伯怎么办)。匪夷所思的是,项羽听了项伯的话,竟然就放了太公、吕后。实际上,项伯是帮助刘邦救了其父、其妻两条命。

项羽死后,项伯果然接受刘邦的分封,做了射阳侯。我不知项伯拿项羽的性命换来了个射阳侯,心中是否知耻有愧?

误用亲信失成皋

如果说项羽在爱情的把握上,还只是度掌握得不太好;那么他在亲情这个度的把握上就差得太远了,给他带来了绝大的灾难。在对待虞姬和项伯的问题上,显示出项羽对爱情、亲情的处理有失妥当。那么,项羽是如何处理恩情的呢?

曹咎和司马欣是对项梁有大恩的人,他们曾经救过项梁的命,项梁因此躲过了一场血光之灾。项梁对曹咎、司马欣一直非常感恩,所以身为侄子的项羽对他们也非常信任。

汉三年六月,项羽二夺成皋,刘邦狼狈逃窜。但刘邦夺了韩信手下的军队,重新振作起来,派两万士兵增援彭越,在项羽的软肋——后勤补给线上大搞破袭战。汉三年八月,彭越完全切断了项羽的后勤补给线,项羽不得不再次回援以打通补给线。临行之前,项羽把成皋战区的指挥权交给了曹咎、司马欣。曹咎当时是楚国主管军事的最高长官大司马。项羽行前再三交代,我十五天必定扫平彭越,你们要在这十五天里只守不战,保住成皋。但项羽挥师东进不到五六天,曹咎就受不了羞辱,震怒之下出兵作战,被刘邦打得大败,使项羽又一次丢失了成皋。

项羽重用曹咎、司马欣是一重大失策。

曹咎、司马欣不是帅才,根本没能力守住成皋。项羽出于对曹咎、司马欣的旧情重用他们两个人,导致辛辛苦苦才夺过来的成皋第二次失守,使自己在局部战场上也没有获得应有的胜利,不能不说这是项羽自己打败自己的重大失误。

重用亲信是人类无法克服的一种天性。因为,亲信为人熟悉,熟悉带来信任。但是,为了所谓的信任而重用无能的亲信,特别是在关乎事业成败、个人生死的重大问题上重用无能的亲信,那可就是愚蠢至极!

重情念旧无良将

刘邦和项羽一样,也搞重情念旧。但是,刘邦的重情念旧还没有闹到内无良臣、外无良将的地步。

刘邦搞任人唯亲最典型的莫过于卢绾。卢绾与刘邦是同乡,二人的父辈是至交,二人又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刘邦起兵反秦之前,曾因事被官府通缉,卢绾形影不离地跟着他东躲西藏。刘邦起兵反秦,卢绾马上以宾客的身份相伴。刘邦到汉中后,卢绾做将军;楚汉交兵,卢绾被任命为太尉,随同在刘邦左右。刘邦的卧室,别人都不能随便进出,只有卢绾可以自由出入。即使是萧何、曹参等人,也是因为有功而受到刘邦的礼遇;至于说到亲近宠信,刘邦手下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卢绾。刘邦一到关中,就封卢绾为长安侯。

汉五年(前202),刘邦消灭了项羽之后,带卢绾征讨燕王臧荼。燕王投降后,刘邦想封卢绾,就下诏在群臣中选人封燕王。文武百官都知道刘邦想封卢绾为王,就一齐上书,说卢绾追随皇帝平定天下,功劳最大,可封燕王。汉五年八月,在众臣的推举下,刘邦顺水推舟,封卢绾做了燕王。但是,到了高祖十一年,卢绾宣布造反。这件事对刘邦打击极大。

卢绾为什么会造反呢?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秋天,陈豕希在代地造反,刘邦到邯郸去攻打陈豕希的部队,燕王卢绾派兵攻打陈豕希的东北部。此时,陈豕希派人向匈奴求救。卢绾也派部下张胜出使匈奴,想阻止匈奴帮助陈豕希。

张胜到了匈奴以后,前燕王臧荼的儿子见到张胜就说:燕国所以能长期存在,是因为诸侯多次反叛,战争连年不断。您想为燕国尽快消灭陈豕希,但陈豕希被消灭之后,接着就要轮到燕国了。您为什么不让燕国延缓攻打陈豕希而与匈奴修好呢?战争延缓了,才能使卢绾长期为燕王。

张胜回来之后,把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全部告诉了卢绾。卢绾一听有道理,就让张胜成为匈奴的间谍;又暗中派人到陈豕希的处所,想让他长期叛逃在外,使战争连年不断。

汉十二年,刘邦东征黥布,陈豕希率军在代地驻扎,刘邦派樊哙攻打陈豕希并将其斩杀。陈豕希的一员副将投降后,说燕王卢绾派人到陈豕希处互通情报。

刘邦派使臣召卢绾进京,卢绾称病不敢去。皇帝又派御史大夫赵尧前去迎接燕王,并顺便查问案件。卢绾更害怕,闭门不出,对自己宠信的臣子说:异姓封王的,只有我卢绾和长沙王吴芮了。去年春天,淮阴侯韩信满门被杀;夏天,又杀了彭越,这都是吕后干的。现在皇帝病重,国事全都由吕后负责。吕后总想找个借口杀掉异姓诸侯王和功臣。于是卢绾还是推托有病,拒绝进京。

后来,汉朝又抓到一些投降的匈奴人,他们说张胜逃到匈奴,是燕王的使者。刘邦这才认定卢绾造反了,就派樊哙攻打燕国。汉十二年四月,刘邦病逝,卢绾也就带领部下逃入匈奴,匈奴封他为东胡卢王。

刘邦重用卢绾给自己带来的是一场叛乱。但是,比较项羽与刘邦的重情念旧,我认为有一点重要的不同:项羽是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搞重情念旧,重用曹咎、司马欣,结果丢失了费尽千辛万苦才打下来的成皋;刘邦是在统一全国之后才搞重情念旧,结果闹出了一场叛乱。

项羽太重感情,对虞姬,对项氏宗族,对有恩于项氏之人,项羽都表现得太重感情。如此重情,导致了项羽在军事斗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无可挽回地走向失败。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