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万历朝言官们齐上阵:骂皇帝全都上瘾了!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5-03-21 15:02:54编辑:lijian

言官,又称谏官,职责是“讽议左右,以匡君失”,这些人的任务就是提意见,主要是对皇帝进行讽谏。秦朝开始有谏大夫,东汉叫做谏议大夫。在明朝行使这一权力的是御史台。朱元璋建国之初,仿照元朝制度,建立御史台,后来改名为督察员,其长官称左右都御史,主要官员为督察御史。督察御史共设有十三道,一百一十名,派往各地监察。这些人官阶较低(一般为七品),但权力很大,这叫以下督上,而且办事一向认真而死板,甚至连皇帝发出的诏令,只要认为不妥就敢退回。

朱元璋就吃过这些人的苦头,周观政是洪武年间的一名做巡城御史的言官,一次正赶上周观政值班巡城,遇见一群太监正领着一伙女乐往奉天门内走去。根据大明朝的内宫制度,女乐是不准进入大内的,当即将其拦下,坚决不让女乐进去。没办法,领头的太监回宫禀报。朱元璋传出口谕:不再让女乐入宫。但周观政还是不依不饶,坚决让皇帝出来亲自给他说一下才肯回去休息。朱元璋气得哭笑不得,无奈之下穿上朝服出宫进行安抚,周观政这才罢休。而历来的封建王朝也形成了一个传统——不杀言官,即使有时皇帝一边听,一边恨的咬牙切齿,一般也不会对言官怎么样,言官也就我行我素。

给人挑刺儿恐怕是最容易的事情了,明朝算是言论颇为自由的朝代,由于推行的言官制度,于是大臣们就可以放开来给皇帝挑毛病,这就导致了明朝“骂皇帝”成了独特的风景线,大臣们敢于骂,并且还毫不留情。《明史·冯从吾列传》卷243中我们可以看出,御史冯从吾上书道:“谓圣体违和,欲以此自掩……天下后世,岂可欺乎?”认为万历皇帝故意装病,说他每天晚上都要喝酒,还以喝就醉,醉了以后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大臣实行廷杖,还用装病来欺骗天下。

《明史》卷237中记载,户部给事中上奏皇帝:“陛下专志财利,自私藏外,绝不措意。中外群工,因而泄泄。君臣上下,曾无一念及民。空言相蒙,人怨天怒,妖祲变异……”认为皇帝自私贪财,欺骗大臣们,导致上天发怒,妖气弥漫。听了以上言论,可以看出,大臣们对万历皇帝一点面子都不给,可谓声色俱厉。大理寺评事雒于仁上奏折痛斥万历皇帝“贪酒”、“好色”、“爱财”、“暴虐”等等。

刚开始万历皇帝和群臣因为册立太子的问题,就产生了分歧,结果这位皇帝最终输给了群臣,没有达到另立太子的目的,可谓心灰意冷。万历一生宠爱郑贵妃,就想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可是按照规矩,要实行长子继承制,在朝臣的强势反对之下,万历找不到合理的理由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就找各种借口拖延,一拖就是十年,后来,由于大臣们的极力催促,皇长子被立为太子,在这个过程中,万历经历了极大的舆论压力,大臣们不断上书,一个个言辞恳切,丝毫不顾及万历的面子。面对这群软硬不吃的大臣,万历为发泄愤恨,做起了宅男。

大臣们期初对皇帝的劝谏,也是遵循祖循而已,但是后来,“骂皇帝”竟然成风,成了当官谋取名声的途径,于是很多并不符合实际的空穴来风竟然也栽赃到万历皇帝头上,而这位皇帝又不像朱元璋和朱棣他们那样能够采取严酷的手段,这些对朝政毫无建树的文臣,竟然骂皇帝成了习惯,导致万历皇帝遭到一片骂声,而万历也逐渐失去了耐性,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万历皇帝消极怠工,甚至罢工,有二十余年不见朝臣,可以说总是挨骂是原因之一。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