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十二大将军争议:杨忠还是尉迟迥是其中之一?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5-04-27 16:17:04编辑:zouyijun

西魏的十二大将军的说法是在周书列传八赵贵?独孤信?侯莫陈崇中出现的: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少保、广平王元赞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淮安王元育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齐王元廓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秦七州诸军事、秦州刺史、章武郡开国公宇文导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平原郡开国公侯莫陈顺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雍七州诸军事、雍州刺史、高阳郡开国公达奚武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阳平公李远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范阳郡开国公豆卢宁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化政郡开国公宇文贵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荆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博陵郡开国公贺兰祥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陈留郡开国公杨忠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岐州诸军事、岐州刺史、武威郡开国公王雄

右十二大将军,又各统开府二人。每一开府领一军兵,是为二十四军。自大统十六年以前,十二大将军外,念贤及王思政亦作大将军。然贤作牧陇右,思政出镇河南,并不在领兵之限。此后功臣,位至柱国及大将军者众矣,咸是散秩,无所统御。六柱国、十二大将军之后,有以位次嗣掌其事者,而德望素在诸公之下,不得预于此列。

在北史的列传四十八中出现,与周书中记载一样。

周书中记载十二大将军是元赞、元育、元廓、宇文导、侯莫陈顺、达奚武、李远、宇文贵、贺兰祥、王雄、杨忠。

如果是“十二大将军”在史书上是有明确官职记录的。

元赞是元宝炬的侄子,元育是元雍的第十子,元廓是元宝炬的第四子后宇文泰杀元钦而立元廓为皇帝。这三个人都是元氏宗室而且是元氏在西魏统治阶层里的,宇文泰为了利用和安抚元氏势力,让他们进入“十二大将军”,所以他们三个在“十二大将军”是没有问题的。

达奚武以前是贺拔岳的部下,他和赵贵在贺拔岳死后拥立宇文泰为新统帅,说明他和赵贵与同是贺拔岳部下的宇文泰关系很好。既然赵贵为“八柱国”之一,达奚武是“十二大将军”也是没有问题的。达奚武在周书记载【四年, …… 久之,进位大将军】在大统四年公元538年进位大将军。

侯莫陈顺是侯莫陈崇的哥哥,侯莫陈崇是“八柱国”之一。侯莫陈顺和宇文泰关系好【顺与太祖同里闬、素相友善,且其弟崇先在关中,太祖见之甚欢。】侯莫陈顺和侯莫陈崇两兄弟都受到宇文泰的重用。侯莫陈顺在【十六年,拜大将军】在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进位大将军。

豆卢宁在宇文泰讨伐侯莫陈悦的时候和李弼一起归附了宇文泰,豆卢宁也是宇文泰第五子宇文宪的岳父,和宇文泰结为亲家。豆卢宁在【十六年,拜大将军】在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进位大将军。

宇文贵被宇文泰认作宗室而且也受到宇文泰的重用。宇文贵在【十六年,迁中外府左长史,进位大将军】在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进位大将军。

王雄以前也是贺拔岳的部下,和宇文泰以前是同僚,关系不错,周书和北史都没有写王雄进位大将军的具体时间,周书写【进爵武威郡公,进位大将军,行同州事】北史写【大统中,进爵武威郡公,累迁大将军,行同州事。】

李远是李贤的弟弟,李贤和弟弟李远、李穆在讨伐侯莫陈悦的战争中立了功【后以应侯莫陈崇功,迁高平郡守。太祖见远,与语,悦之,令居麾下,甚见亲遇】宇文泰让第十一子宇文达作李远的养子,可见李远和宇文泰关系密切交情深。周书北史没有写明确时间【太祖乃赐所乘马及金带床帐衣被等,并杂彩二千匹,拜大将军】。

宇文导是宇文泰哥哥宇文颢的儿子,是宇文泰的侄子。【少雄豪,有仁惠,太祖爱之。初与诸父在葛荣军中,荣败,迁晋阳。及太祖随贺拔岳入关,导从而西,常从征伐。】宇文泰喜欢这个侄子,宇文导经常征战,周书没有写明确时间【拜大将军、大都督、三雍二华等二十三州诸军事,屯咸阳。】

贺兰祥是宇文泰姐姐建安公主的儿子,是宇文泰的外甥。【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宇文泰也很喜欢他,【十六年,拜大将军】在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进位大将军。

上面都是和宇文泰关系好有很深交情的人,有的后来归附宇文泰,有的以前就是宇文泰的同僚和追随者。

再看看杨忠,杨忠的周书传里通篇都没有“拜大将军或者进位大将军”这几个字。只有在邙山之战以后【进车骑大将军】和【骠骑大将军】,这两个职位低于【大将军】,更不是【大将军】。而在周书里写的【进爵陈留郡公】在北史【进爵陈留郡公,位大将军】多了“位大将军”这几个字,既然周书里令狐德棻没有写的话,晚于周书参考周书内容的北史这个“为大将军”又是从哪来的呢?疑似史官为了给杨忠贴金造假对应“十二大将军”补上周书的“bug”。其他人有明确进位大将军的都是周书、北史里都有的。再看杨忠在西魏的发迹史,杨忠18岁到了山东,被俘到梁国,后跟随元颢入洛阳,元颢败了以后又在尔朱度律的手下,后来遇见独孤信,直到大统三年公元537年才和独孤信一起归附宇文泰,又随独孤信奔梁,总之,杨忠和宇文泰没有很深的交情和关系,他始终是和独孤信在一起的,是因为独孤信的关系才渐渐受到宇文泰和西魏的重用。如果杨忠是“十二大将军之一”他的周书传里是不可能不写的。

而尉迟迥是宇文泰姐姐昌乐公主的儿子,也是宇文泰的外甥。【迥通敏有干能,虽任兼文武,颇允时望。太祖以此深委仗焉。后拜大将军。】周书上没有写尉迟迥拜大将军的时间,北史上写尉迟迥【十六年,拜大将军】在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进位大将军。

尉迟迥和贺兰祥同样都是宇文泰的外甥,同样都是受到宇文泰的喜爱和重要,同样立下赫赫战功,怎么就一个是一个不是呢,按照和宇文泰的关系和立功表现,尉迟迥完全比杨忠有资格进入“十二大将军”,但是为什么周书、北史在尉迟迥的传里有明确记载而“十二大将军”里却没有尉迟迥呢?

另外,如果“十二”这个数目是活动的,周书里提到念贤及王思政【念贤及王思政亦作大将军】但是两人都【然贤作牧陇右,思政出镇河南,并不在领兵之限】。这两个人没有写入“十二大将军”的情况和原因周书也清楚的说明白了,所以“十二”这个数字是固定的,更没有加上杨忠的“十三”之说。

原因就是因为杨坚在策划篡夺北周的统治权的时候遭到尉迟迥的反抗,而且由于“十二大将军”人数众多,比起“八柱国”来说好造假冒充,杨坚为了给杨忠贴金,提高杨家在北周政坛上的地位和威信,看着尉迟迥战败被杀、败者为寇,于是把尉迟迥踢了出来,让杨忠冒认是十二大将军之一。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