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的曹操为何会被称为奸雄:奸诈在哪里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5-04-30 10:44:42编辑:lijian

曹操这个人雄才大略,很有魄力。不过他也使过阴招,有些时候不只是阴,而且阴损的骇人。有人从曹操让张绣投降得出结论,认为曹操很大气,很能虚怀若谷,其实你不了解曹操,曹操有时候是玩阴谋的祖宗,就给人们经常说的话一样:把你卖了,你还帮他数钱。

根据《三国志武帝记》记载,曹操有一次带兵出征,和敌人相持很久。当双方粮草都接济不上的时候,管粮食的王垕是个热心人,三天两头跑来,曹操说:没事。后来眼看粮食更少了,曹操就说用小斛发放粮食。军士们一见,自然吵吵嚷嚷,几乎要酿成哗变。曹操立刻把主管粮食的官员找来,说:我现在只有把你杀了,才能稳定军心,至于你的家小我会妥善照顾好的。运粮官也没有办法,最后被曹操处决了,罪名就是“行小斛盗军粮”。士兵们一见,找到了症结,便把所有的愤怒都对着管粮食的发,便平静了自己浮躁的心情。

从这里可见曹操这个人心狠毒,不过不如此,自己就会一败涂地,谈什么克敌制胜。这个故事《三国志》的原文是这样记载的:(魏太祖)常讨贼,廪谷不足,私谓主者曰:"如何?"主者曰:"可以小斛以足之。"太祖曰:"善。"后军中言太祖欺觽,太祖谓主者曰:"特当借君死以厌觽,不然事不解。"乃斩之,取首题徇曰:"行小斛,盗官谷,斩之军门。"这里的管粮食其实是曹操的替罪羊。

不过《三国演义》里这段故事曹操的形象更奸诈:《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中说到这样一个故事,曹兵十七万包围寿春,每日费粮浩大,加上当时天旱,所以军粮接济不上。曹操手下仓官王垕禀告曹操说:“兵多粮少,怎么办?”曹操说:“用小斛装粮食。”王垕很担心士兵发现后引发兵变,曹操倒胸有成竹,结果果然军心不稳,皆言曹操欺众。于是要摆平这事,曹操密召王垕入内曰:“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垕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垕大惊曰:“某实无罪!”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垕再欲言时,操早呼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讫,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于是众怨始解。

这里曹操的奸诈在于:

其一,曹操摆圈让王垕跳。曹操知道必须杀王垕才能稳定军心,但王垕不知道,还死乞白赖的跟着别人瞎掺和。最后被曹操捉弄,还以为自己是曹操的心腹。

其二,王垕担心士兵们哗变,这是曹操的忠臣,自己以为自己效忠曹丞相,曹操会对自己奖励,哪里知道曹操却不急不躁,王垕还真以为曹操真的有妙计,便对曹操格外佩服,哪知道曹操是想杀了自己而稳定军心。

其三,王垕不想死,一个“大惊”,表明王垕对曹操的失望和痛恨。可是事已至此,已经没有退路了。

有人说假如刘皇叔也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接着往下编:刘皇叔密召王垕入内,哭曰:“先生救我。”垕大惊,问曰:“主公切莫悲哭,不知有何难事?”皇叔曰:“前者军粮不济,备吩咐先生以用小斛装粮,先生曾劝我不行此事,恐军心有变,悔不听先生言,今军心果变耳,备行此不义之事,愧对将士……”言毕,泣不成声。垕忙劝曰:“主公莫要悲伤,容某思良策以解此难。”良久,垕未得计。刘备拔剑起身,曰:“也罢,我刘备素以仁义待人,今既然先生为难,上对不起皇天后土,下对不起全营将士,就是对先生也无法交代。待我自裁以谢全军,可乎?”话音未了,剑已握在手悬于颈项,垕大惊,拦之曰:“主公乃全军统帅,安可轻生乎?王垕不过押运粮草的小人,得遇明公如鱼游大海,虎归深山。自此心愿已足。” 遂夺备手中之剑,后退三步曰:“主公之错,即臣下之错,今以垕之头颅以谢三军。”备欲阻拦,然终不及,垕自刎矣,备磋叹不已,哭之良久,方唤刀斧手进帐,斩垕首讫,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于是众怨始解。后人有诗赞王垕:“军无粮草马无鞍,龙主方知行路难,为报明君千秋业,何惜吾头悬高杆”;又赞曰:“感天动地刘皇叔,粮草不济欲自诛。军心多亏小王垕,千古流传大丈夫。”其实碰到这样的事,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都会用李代桃僵之计稳定军心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