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是如何成为孔子门生的?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5-06-08 17:30:33编辑:zhaoxiaoyan

子路(前542年-前480年),名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期鲁国卞人(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毕生以政事见称。

子路性格豪爽,有勇力、有才艺,对待父母极其孝顺。拜师孔子之后,他不信权威,敢于指出孔子的错误之处。所以,孔子对其评价很高,认为子路“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是子路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子路曾先后任季氏家宰、卫蒲邑大夫,是孔子“堕三都”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

我们在读《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论语》之时,看到子路都在其中扮演了不少角色。那么,子路到底是如何认识孔子,又是如何进入孔门的呢,这里还有一段小故事。

子路从小家境贫困,但却性格直爽,志气刚直,喜好打抱不平。而且他的穿着也很有个性,在当时来说,也应该是很‘潮’的。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子路平时的衣着打扮——头上戴的是雄鸡式的帽子(这点很像济公师父),腰间佩戴的是公猪皮装饰的宝剑 (据说这是当时勇士的象征),一副‘古惑仔’的打扮。

由于没有正当职业,所以子路吃完饭就往外跑,到处溜达、游逛,随时准备着见义勇为!

说来也巧,不知哪天,上天吹了一阵怪风,就把子路和孔子二人给吹到一块啦。

茫茫人海,每天不知有多少人擦肩而过。但是就是在这一天,孔子和子路擦肩了,但子路没有让孔子过去。

为什么?

因为你撞着我啦!

子路非得让孔子给个说法不成。孔子是又赔礼又道歉,还给他说了不少好话,可子路就是不放孔子走。不光不放他走,而且由于自己兴致很高,还特意说了许多令孔子难堪的话,以至于后来差点没动起手来。

孔子一看不行,大街上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这样子有失自己的身份。于是他拿出了“诲”人的本事,开始心平气和地用礼教慢慢的诱导子路。也许是上天注定要二人成为师徒,不一会,子路还真被孔子说服了,最后还向孔子鞠躬道歉。

回到家中,子路想了很多,就是为了自己的父母,自己也不能再这样游手好闲下去。遇见孔子这样学识渊博之人,那是实属不易的,自己说什么也不能放过。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子路决定拜孔子为师。

几日后,子路穿着特意制作的儒家服饰,带着礼物(这个是必须的),通过孔子的门人来求见孔子。

经过二人的促膝长谈,孔子觉得子路本性还是很善良的,而且还很有慧根的,于是便收他为自己的学生。

孔子和子路因“擦肩门”而相遇,又因子路的“无理取闹”而相识,以至于成就了后来流传千古的师生情意。或许,有些事情是冥冥中就注定好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