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高考”很烧钱:盘缠是大开支 试卷需付钱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5-06-09 13:31:52编辑:zouyijun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考季凶猛,自古如此。在古代,博得前途、获得良好的出路、改变自己乃至家人的命运,只能靠这“一考定终身”了。因此,古人对“高考”(科举)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

赶考一样很“烧钱”

许多影视剧里,穷酸的秀才遇到了赏识他的贵人,给予物质资助,考生高中后又回来报恩。侧面可以看出,古代的科举考试费用并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负担的。

首先是赶考费。大中四年(公元850年),赴举者刘蜕曾在一篇文章中诉说了赴举的辛酸:“家在九曲之南,去长安近四千里。膝下无怡怡之助,四海无强大之亲。日行六十里,用半岁为往来程,岁须三月侍亲左右,又留二月为乞假衣食于道路。……况有疾病寒暑风雨之不可期者,杂处一岁之中哉!是风雨生白发,田园变荒芜。”刘蜕所说的“半岁为往来程”,虽然诉说了赶考的辛酸,也吐露了其间巨大的经济压力。半年间不仅收入全无,还有旅途车马费、旅店费、饮食等盘缠,是一笔大开支。

古代考试还有一项开支,学生考试用的每套试卷都由考生来支付,加上置办一些考试装备,如脂烛水炭、餐器、衣席等,加起来不是小数目。

考前洗澡防作弊

预防作弊,相关措施与现代一样严格。洗澡曾是反考试作弊的重要方式。《金史》记载当时的科举考试之前,考生们都要由不识字的士兵搜身以防作弊。后来有人指出,“搜检之际虽当严切,然至于解发袒衣,索及耳鼻,则过甚矣,岂待士之礼哉!”遂向皇帝建议“使就沐浴,官置衣为之更之,既可防滥,且不亏礼”,并得到许可。通过考前洗澡并提供制式服装,既防作弊又不“亏礼”,真可谓有理有节。

对科举夹带作弊,历朝政府都严厉禁止。尤其是到了清代,科场作弊之风日益猖獗,为防范科场夹带作弊,清政府不仅对考生的衣着和携带器具做出了十分详细的规定,还就如何严格搜检颁布了一道道政令。

所有参加考试的士子,都得接受彻底的搜身检查,连考生头上的辫子也要解开来查,甚至还要查看臀部。但制度再严格,舞弊丑闻仍时有发生。

落榜生复读很常见

好多考生在京城考完试后,“多借静坊庙院及闲宅居住”,闭门苦读,投入到了下一轮备考复习中。这在考得不好的落榜生中表现最明显。

在唐代,考生考完试不离开京城回家,又称“过夏”,因为要在京城过夏天了,就在考地复习。这种在高温时节仍给自己安排学习,又称“夏课”。用唐人李肇《唐国史补》的说法是,“退而肄业,谓之过夏;执业以出,谓之夏课。”

在唐代,以夏课为代表的复读之风特别盛行。夏课主要的作业是“写作文”,进行诗文的创作。其实,古代考生考完后不离京回家,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在古代交通不便,条件差的要靠步行到京城参加考试,路途少的耗时月余,多者数月甚至半年。所以许多考生索性不回家,呆在京城,这样免了差旅费和旅途之苦,又有复习时间。

落榜生可查卷

古代阅卷的主观因素比现代要多,对考生的成绩影响很大,有不少落榜生是被不负责任的阅卷人员误了前程的。因此,有的责任心强的考官会抽查未考中的“落卷”,主考官也有权力调阅副主考官未“取”的荐卷进行复核。

此外,还有一条比较人性化的规定——允许落榜生查卷,这也是监督阅卷人员的一种好办法。如果把优秀的卷子评差了,考生一旦上访,麻烦就大了,责任人是要被朝廷治罪的。

一般在考试成绩张榜公布后10天内,落榜考生都可以查看自己的试卷。落卷上会有考官的阅卷批语,一看就明白为何未被录取,也算死个明白。

古代评卷看重“第一印象”

高考研究专家、长江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才生说,古代“高考”和现代其实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古代科举评卷是第一印象决定命运。为了加快阅卷速度,按时完成朝廷规定的工作,阅卷人员也是想尽办法,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手段就是看“第一印象”,也就是重点看考生的头场卷子,此即古人所谓“止阅前场,又止阅书义”。一般情况下,如果考生的头场卷考得好,阅卷时得了“高分”,基本上榜便有戏了。即便允许查分,也查不出来什么。

现代高考阅卷则更加严苛,全部都实行网上批改,试卷扫描到电脑里,连改卷老师都看不到原卷。客观题电脑评分,不可能有差错,主观题如写作至少两个老师批改,如果两个人批改的误差较大,就会转给第三个人或者复查组复核,这样误差可以争取到最小,“所以评卷作弊的可能性为零”。张才生说,现在要求查卷的考生并不多,个别有争议的,也是考试院组织专家复核试卷,再给文本通知。如果非要看试卷,只有走法律程序,但最后的结果多是不能看试卷。

科举历史沿革

在我国,早期的人才选拔主要采取的是举荐制,魏晋南北朝奉行的“九品中正制”是为典型。

由于“九品中正”举荐制被世家大族把持,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仕途垄断, 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朝廷为更好地选拔人才,实行开科取士,每年各州荐举贡士入京考试,不论贫贵,一律以成绩定胜负。是为科举考试的初始。

科举制正式确立是在开皇十八年(598年)。当时,实行分科考试,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

隋炀帝即位后,将考试科目扩大为包括文才、武艺、品德、治能等方面十科,规定有一艺可取即应采录,且随才升擢,同时设进士科,以诗赋、试策为考试内容。从这方面看,历史上残暴荒淫的隋炀帝并不是草包一个,还是很有才能滴。

唐承隋制,将科举考试制度化并逐步完善。唐初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岁考一次,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目;制科由皇帝主持,按形势需要临时下令举行,名目常见的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学宏词、才堪经邦、武足安边等科。从这些名目上看,制科更注重实用。

宋朝科举进一步完备,科目以进士为重,增加殿试,由皇帝亲策。

个人认为,宋代对科举考试的另一贡献是考录的公平公正——考试时“锁院”,严禁出入,防止内外串通舞弊;同时在唐朝“糊名”(密封考卷上姓名)的基础上,实行“誊录”,即另派抄书手将试卷用正楷誉录,使考官无法辨认考生笔迹,保证公正阅卷。

宋代科举还有一个创新——三年一考,允许落第举子复试。

明代是一个君主集权的时代,表现在科举考试中,仅设进士一科,并规定试卷以程朱理学观点指导作文,用八股文体写作,即将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从起股以下,每部分用两股排偶文字,限定字数,故称八股文。

“八股文”应该说是明代对科举制的一个“贡献”。

清代的科举考试,分初步考试和正式考试两个阶段。

初步考试有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正式考试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举人,取得做官资格,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会试在第二年的二月份到京城考试,又叫“春试”,考中者称为贡士。会试考完的第二个月,大概4月份前后是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直接做官。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近代科学文化的传入和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清廷被迫“停科举以广学校”,废除了行之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

历代科举名衔及待遇

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状元,但每个朝代状元的含义有所不同。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

榜眼: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

探花: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探花原本与登第名次无关。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便在曲江设“探花宴”,举行盛大宴游活动,宴席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郎只是一个戏称。南宋后期,将殿试一甲第三名改称为探花。元、明、清三代沿袭宋制。

贡士:自唐以后经乡贡考试合格的叫贡士。清代,会试考中的为贡士。

举人: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习惯上被人称为“老爷”。

科举考试的题目

隋朝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后,《诗》、《书》、《周礼》、《礼记》、《易》、《春秋》、《孟子》、《论语》、《大学》以及《中庸》等儒家经典以及从隋唐开始的诗赋等为考试内容,此后少有变化。

类型上,主要是帖经和策问,诗赋和杂文,经义和墨义,再加上宋初以前的诗赋。

帖经:简单地说就是主考官任意选择经书中的一页,用两张纸覆盖左右两边的字,中间开一行,另裁纸为贴,帖盖数字,让考试者写出读出,类似于现在的填空题。

策问:大部分涉及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吏治等方面的问题,命题形式和现代语文考试中的论述题或命题作文。

杂文:是以封建官吏所常用的篇、表、论、赞为体裁,让考生作文,类似今天的应用文写作。

经义:以儒家经典中的一段一句或不同章节同一主题的句子为题目,让应试者作文,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类似今天的读后感。

墨义:取儒家经典中的句子让应试者应答,或者要求对答这个句子的含义,或要求对答下一句,或要求对答注疏,类似今天的名字解释或简答题。

这是一份清末光绪年间凤阳府寿州文童胡敏修的乡试卷,黄宣纸,高26厘米,统卷无隙,全长2米余。右上角钤有“初复”和“第叁图名”字样,中间有竖长方格双线蓝框,内写“寿州”二字,其下有两个双线蓝圆圈,内注“文童”二字,再其下便是一贴糊于卷上并钤压有“关防换坐”四字的蓝框印戳记及考生姓名的一张糊名纸。在糊名上同时又钤压一枚凤阳府的朱墨厚边四方官印。从这份“文童”试卷的对策题上看,该试卷具有清末废科举制时改“试史论”为“时务论”的革新特点,并以“糊名法”与“誉录法”两种办法防弊。使该卷又极具文物价值。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