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战争”令日本武士阶层幡然觉醒
《日本新华侨报》:我了解到,您是山口县下关市的出身,所以想先从您的出生地谈起。下关曾经是尊王攘夷派的据点,长州藩是讨幕运动的主力。明治维新后,长州藩更成为政府的权利中坚,在政界和军界形成了派阀支配。作为日本武士阶层,长州藩是如何从地方走向中央的?
横山宏章:我父亲就出生在长州藩的支藩——长府藩的士族之家,所以我从父亲那里听说了很多活跃在幕末到明治维新期间的长州志士的故事。
在历史上,下关经历过两场著名的战争。第一场是大约1185年,源氏和平家在坛之浦的海战,胜利了的源氏在日本确立了第一个武家政权。第二场是1864年的下关战争。
德川幕府长期以来实行锁国政策,却被来自美国的柏利舰队打来了国门。1854年,日本和美国签订《日美和亲条约》,日本的对外政策由锁国改为开国。对此,日本国内有不少反对的,尤其是主张“尊王攘夷”的长州藩。尊王攘夷里的“攘夷”,就是排除外国人。1863年,长州藩炮轰在下关海峡经过的外国船只。1864年,也就是中英鸦片战争的20年后,英、法、荷、美四国联军共17艘舰船开到下关进行复仇,将下关海峡周边的前田、坛之浦、彦岛的长州藩炮台逐个占领、破坏。长州藩彻底失败。我要说明的是,当时的下关还叫“马关”,所以日本又称这场战争为“马关战争”。
这次失败,让长州藩受到了很大的教训和打击,长州藩藩士意识到,“尊王攘夷”不符合世界潮流,应该调整方向,改为“尊王开国”,积极学习海外的先进知识和技术,让日本成为能够对抗欧美的国家,日本的生存之路、发展之路,就在于建设近代化。与此同时,他们还认识到,光靠特权阶级的力量,是不能够与外国对抗的,要唤醒民众的意识,联合民众的力量。
真正实现这种想法的,是长州藩的一个年轻藩士,叫高杉晋作。他创立的“奇兵队”融合了农民和商人等阶层,并最终支配了长州藩的藩政,成为讨幕运动的主干。长州藩也就是这样由地方走向中央,并最终成为明治政府的中坚力量。
现在,下关的坛之浦炮台遗址还陈列着一些大炮的复制品,也就是战败纪念品。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将屈辱的战败纪念品放在那里呢?因为正是这场战争,让长州藩意识到自己愚蠢地选择了有反国际潮流的“尊王攘夷”路线,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长州藩才重新确定了开国、讨幕的道路。这是一场唤起觉醒的战争,那些战败纪念品陈列在那里的目的,不是提醒后人我们曾经被欧美列强攻击过,而是提醒后人我们要进行自我反省,及时觉醒。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于是一直谴责英国和欧美列强的侵略。但日本不这样做。日本反倒觉得是欧美列强让日本得以开国,得以调整方向,得以反省自己的不中用,所以才会快速推进明治维新,发展现代化国家。中国在谈到历史教训时强调的是被侵略,日本强调的是自我反省,以及反省之后的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