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的发展使网络动员成为军事动员的新形式。引起—了各国广泛关注。近期.美军情报人员在对“伊斯兰国”社交网络账号进行日常关控的过程中发现了—份极有价值的情报:一位成员在他们的总部大楼外拍厂一张自拍并将其传到网上。在发现照片22个小时后,美军战机发射的3枚导弹便把整座建筑炸平,随后,这一事件引发了媒体对中东乱局中网络动员及网络战的关注。
网络动员成香饽饽
一提到极端宗教势力.人们总是会想到保守。激进、落后等概念。事实上,“伊斯兰国”不仅在战略、战术上颇为灵活,在网络动员方面也十分现代化。“你不用做太多,不错的薪水,包吃包住。”这是该组织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的征兵广告。由于社交媒体具有传播快、难监控等特点,类似“伊斯兰国”这样的极端组织早就用上厂这种平台,网络动员成了他们动员方式的最爱。
与人们想象中的毁灭性的狂轰滥炸、大规模的军队交锋不同,叙利亚战场很多时候都是在打游击战。不过,无论是冲突中的政府军还是反对派武装,都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有加,因为谁修得快,谁就可能通过通信联络来指挥协调,获得战斗的胜利,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发布对己方有利的消息。网络,社交工具变得和真正武器同样重要。因此,即便是被战争阴影笼罩,这个国家网络基础设施还是运行得趋乎寻常的“正常”。
法新社曾报道:“社交网站、手机摄像头对中东政局影响深远。用手机记录的,无论是平静抗议还是政府镇压的画面,都被上传到网上,成为进一步示威的助燃器”。在利比亚战争中,反政府“网络活动家”也曾利用“险谱”和“推特”等,动员和组织各类反政府力量,作为攻击利比亚政府、改变其政治结构的工具,加剧了动荡局势。
“伊斯兰国”网络动员手段新潮
与其他极端组织只注重传播极端思想和信息不同,“伊斯兰国”在网络上还注重包装自己,并力图让自己的形象更加时尚、现代。在社交媒体“脸谱”上,人们发现“伊斯兰国”还销售玩偶。这种玩偶手持枪支,举着带有“伊斯兰国”标志,写有宗教口号的旗帜。另外,该组织像很多正规商业公司一样发布年度报告,用数字详细记录过去一年中实施的暴力活动。2013年的年报显示,该组织在伊拉克共发起1万次行动,包括1000次暗杀、 4000次安放炸弹、多次劫狱等。中东的一位分析人士表示,利用商业手段进行营销让“伊斯兰国”显得很“新潮”,并以此影响人们对该组织的看法,“这是‘伊斯兰国’惯用的手段。”
“伊斯兰国”的网络动员也出现了外溢效应。分布在北非多国的“沙里亚游击队”组织在网络上公开宣布支持“伊斯兰国”;近年来在埃及西奈半岛发动大量袭击的“耶路撒冷拥夏”组织,也成为了“伊斯兰国”的支持者;位于加沙地带的部分武装分子同样表达了对“伊斯兰国”的认可。不仅如此,“伊斯兰国”在招募人员方面也很有一套,他们通过“推特”等知名社交网站鼓吹圣战理念,吸引了大量来自西方国家的穆斯林青年加入。
叙内战双方网络交锋堪比实战
叙利亚政府军和反对派武装也曾在网络上无数次上演没有硝烟的战争。双方以未经证实的传言为炮弹,试图“助攻”现实战场。掘报道,在交战双方中,反对派武装最早在“脸谱”上发布战争画面,以期通过发布“正在受害”的照片和画面,博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和舆论支持。由此,政府军和反对派势力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之外,又展开了一场网络社交大战,争夺舆沦话语权,照片和画面成为战争的“武器”。
叙利亚政府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则精彩战例。政府军和反对派武装在叙利亚靠近上耳其的一个军事机场持续对峙,难分伯仲。由于叙利业运营商的信号没能覆盖这一地区,双方都很堆通过通信手段在短期内找到援兵。这时一位政府军士兵利用技术手段,用手机接通了土耳其一家运营商的网络信号,向政府军援军发送求救信号,最终率先等来战机支援,守住了重要的军事要塞。
美国及盟友网络围堵不遗余力
美国负责伊拉克和阿富汗情报事务的情报官员库斯特准将曾表示,互联网已成极端组织最重要的宣传、招募和动员工具,是恐怖组织开展不对称战争的非物质庇护场所,美军也面临着对手实施的网络反动员的挑战。
针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进行的网络宣传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以牙还牙,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反击。比如,美国在网络上推出“欢迎来到伊斯兰国土地。的视频,将“伊斯兰国”极端分子炸毁清真寺、处决穆斯林平民、掠夺公共资源等残忍画面公之于众。网络已经成为了美国政府反恐的重要战场,美国国务院“战略反恐传播中心”还以阿拉伯浯、乌尔都语、索马里语和英文,向“伊斯兰国”极端恐怖组织发动宣传战,并彻查网络上的极端言论。
为加强网络安全防御,美军不但专门成立了网络空间司令部,组建了三军网络战部队,还不断增加五角大楼网络技术专家人数。美军各大军种专门成立了负责网络模拟攻击、网络安全检查的“红队”和负责网络安全、防御信息战的“计算机应急反应分队”。近年来,英、韩、日等国纷纷采取包括网络反动员在内的各类应对措施。网络战指挥机构的逐步完善,标志着“制网权”将成为未来各国争夺的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