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的两次兵变:三国时代曹魏集团最大一次内乱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5-07-19 14:30:37编辑:xuyajun
一、毌丘俭、文钦之乱

毌丘俭,字仲恭,魏国大将,魏国镇东将军,都督扬州军事。文钦,字仲若,魏国大将,魏国扬州刺史、前将军,封山桑侯。《三国志》将毌丘俭(文钦和毌丘俭合传)和王凌、钟会等人合传,其实是因为想让人们认为他们和王凌、钟会一样,都是魏国的叛臣。其实,我觉得这未必完全是陈寿的本意,但是陈寿作为亡国之臣,又面对着司马氏白色恐怖式的黑暗统治,不得不在著史时对司马氏家族的篡逆之行曲笔回护。至于这几个所谓的“谋反”之臣,在我看来,不过是在魏国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败在司马氏手下的人而已。除了钟会、王凌确实是谋反以外,其他的人几乎都是因为反对司马氏专权、希望加强曹魏君权而被冠以“谋反”之名的魏国忠臣。我们不必因为陈寿曾为司马氏曲笔回护而怀疑他的著史态度,其实陈寿还是很认真的,曲笔之处实在是迫于政治压力的无奈之举,他也不想这样写。他的这种矛盾的心情从书中章节的安排就能寻找到蛛丝马迹。在《三国志》中,陈寿遵照常例将钟繇、钟毓父子二人合传而书,把钟繇的幼子钟会和其他“乱臣”合传而书。这当然是合情合理的,因为父子本应合传,所以钟繇、钟毓合传,而钟会确实是魏国的叛臣,所以被从父亲的传记中“扫地出门”和同为魏国叛臣的人同传而书也很正常。然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魏国名士太常夏侯玄身上,情况就大不同了。夏侯玄和中书令李丰、国丈光禄大夫张缉等人一起发动了所谓的“叛乱”(其实不过是反对司马师专权的政治斗争),最后被司马师问斩东市,然而这位中土名士却没有被“请出”其父夏侯尚的传记。除此之外,司马懿的政治对手曹爽兄弟也没有被请出他们父亲曹真的传记。夏侯玄和曹爽等人和他们的父辈一样都被收录在《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中,合为一卷记述。从这个细节,我们不难看出陈寿对于曹爽、夏侯玄的微妙态度,至少陈寿并不认为他们是造反叛乱。曹爽最终的结局完全是咎由自取,司马懿除掉他或许还有几分公心。那么其他败在司马氏手下的人呢?我想陈寿比我们心里更明白。特别是魏国太常夏侯玄,陈寿还对他赞赏有加。陈寿称“玄格量弘济,临斩东市,颜色不变,举动自若”,还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的。所以,推而广之,和钟会、王凌同传的毌丘俭、文钦也未必真的就是什么叛臣贼子。

(一)毌丘俭、文钦起兵的经过

我们一起来详细回顾一下毌丘俭、文钦起兵的全过程。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自从正元二年正月观测到了彗星的出现后,毌丘俭、文钦便开始了起兵的谋划,他们起兵的时候距离曹芳被废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起兵的全过程很简单,也很传统。首先是矫诏,假托太后的名义讨伐司马师,在法理上为自己找到充分的起兵依据。接下来是上表问罪,向朝廷递上弹劾司马师十一大罪行的表文,争取朝廷上更多人的支持,离间司马氏集团,也借机找个理由给自己“便宜从事”的权力。然后就是胁迫淮南诸将入寿春城,和他们筑坛盟誓共同讨贼,逼迫他们就范。

在这一系列表面文章做好后,毌丘俭、文钦便开始了军事部署:他们将军队中的老弱兵士裁汰下来,留作守卫寿春城的城防部队,自己亲率五六万兵马渡过淮河,向西进兵至项城。到达项城后,毌丘俭负责坚守城池,文钦则率军在外游击,作为接应,伺机进兵。

然而,他们的对手司马师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好对付。相比之下,司马师是棋高一着。面对毌丘俭、文钦的讨伐,司马师做出了周密的军事部署,具体可以归纳为三条:其一,派诸葛诞从豫州出发,率领豫州的军队向东经过安风津渡口直奔寿春,攻占淮南军队的大本营;其二,令征东将军胡遵率领青州和徐州的军队南下,攻入谯郡一带,切断淮南军队退回寿春的道路;其三,命监军王基率领前部先锋占领南顿,坚壁清野,固守不出,阻挡来犯之敌。这样一来,毌丘俭、文钦进不能与司马师决战,退又恐寿春已被偷袭,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而且淮南将士家多在北方,很多人不肯与之共谋,军心涣散,军队很快就溃散了,是投降的投降,逃走的逃走,剩下的军士都是淮南新进归附的农民。这些农民没有接受过太多正规的训练,战斗力很差。其实这个时候,毌丘俭、文钦败局已定。就在二人犹疑之时,司马师又为他们设计了一个巧妙地诱敌之计。他先派兖州刺史邓艾率领驻扎在泰山的一万多人进兵至乐嘉,故意向淮南军队示弱,自己则率主力随后而至。文钦此时正苦于无计可施,看到了敌军的破绽,未作详察便连夜进兵,准备首先向邓艾所部发起进攻。可是没想到天亮之后一看,司马师早已率魏国主力趋马赶到。文钦见势不妙,便率军撤退。司马师下令精锐骑兵追击文钦,大败文钦所部。此时,正在项城坚守的毌丘俭得知文钦兵败的消息,连夜出逃,军队也随之彻底溃散。毌丘俭逃到慎县时,左右之人逐渐弃他而去,只有他的弟弟毌丘秀、孙子毌丘重随他一起逃到了水边,藏于岸边草丛之中。最后毌丘俭还是被安风津的一个叫张属的农民(这个农民后来因功被司马氏封侯)用弓箭给射死了,毌丘秀、毌丘重则侥幸逃往吴国。而被司马师打败的文钦最终也选择逃亡吴国,还在吴国得到了重用。而淮南其他讨伐司马师的将士则都选择了缴械投降。这就是《三国志》记载的事件过程。由于淮南叛乱的结果是以司马氏的胜利而告终,所以对于战争过程,陈寿没有必要进行曲笔回护。但是淮南叛乱的原因,陈寿则说的支支吾吾。再看看《三国志》裴松之的注引,你就会发现其实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这并不是一起针对皇权的叛乱。根据毌丘俭、文钦上表魏国朝廷的表文推断,很显然这是一场企图除掉司马师的政变。更出人意料的是,在控诉司马师十一大罪状的表文中,毌丘俭和文钦还高度赞扬了司马懿(字仲达)的功绩,褒奖了司马懿之弟一直对大魏忠心耿耿的太尉司马孚(字叔达),甚至提出了废黜司马师、以“有高世君子风度,忠诚为国”的司马昭取而代之的提议,并向皇帝一并“举荐”了司马孚和司马望。很显然,以司马昭代司马师,这是一招离间计。从司马昭未来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比他的兄长更加心狠手辣,这并不是一次真诚的推荐,而是企图利用周公诛管蔡、石碏大义灭亲的故事来离间司马氏家族,最后将他们一网打尽。其实,毌丘俭、文钦淮南兵变不过是曹魏皇室故旧和司马氏争夺魏国统治权斗争的一次延续,并不是企图夺取皇帝宝座的叛乱。

(二)毌丘俭、文钦起兵的原因

既然毌丘俭起兵并不是为了反叛朝廷,那么他这样做又是为了什么呢?

关于毌丘俭起兵的原因,我觉得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毌丘俭起兵是出于对曹魏皇室的忠诚。据《三国志》记载,毌丘俭“以东宫之旧,甚见亲待”。由此可见,毌丘俭是龙潜之旧,是魏明帝曹叡的亲信。面对魏明帝之子曹芳被废的现实,我想作为先帝故旧的毌丘俭对司马氏的所作所为肯定是十分愤慨的,他不可能看着先帝的儿子无故被废而无动于衷。这是他起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也是他发动淮南兵变的法理依据,即讨伐专权、私行废立之事的司马氏集团。

其次,毌丘俭与先前被司马氏诛杀的夏侯玄、李丰等人私交甚厚,夏侯玄、李丰等人的悲惨下场肯定让毌丘俭如坐针毡。再加之司马氏对于异己打击范围之广,也让他不得不考虑一下下一个被收拾的人会不会就是自己。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

再次,在封建社会拥立之功是不世之功,如果能够击败司马氏集团拥立曹芳复位,毌丘俭未来的政治前程将是前途无量,封侯拜相自是理所当然。这恐怕也是促使毌丘俭最终下定决心发动兵变的最重要的理由。所以,毌丘俭和司马师之间的这场较量不过是一场权力的争斗,一方是捍卫皇权的皇室亲信,一方是大权独揽的一代权臣。

最后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据《三国志》记载,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正月天空中出现过彗星,毌丘俭和文钦很高兴,认为起兵的时机到了,出现彗星是老天的提示。关于这一点,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托词。彗星的出现作为起兵的依据,这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古人总是以天象的变化、祥瑞的出现作为政治变动或是改朝换代的先兆,为自己起事制造舆论基础,找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这个理由,只是毌丘俭起兵的一个心理因素,对毌丘俭起兵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绝不是决定作用,因为毌丘俭不会为了一个天象的变化就去承担被灭三族的政治风险。

那么文钦又为什么会追随毌丘俭起兵呢?原因基本上和毌丘俭相同,需要补充的是,文钦是曹爽的部旧和同乡,又和毌丘俭情同兄弟,私交甚密,这也是促使文钦参与毌丘俭谋废司马师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就是毌丘俭、文钦起兵的原因。

(三)淮南兵变的逗号

毌丘俭、文钦兵败之后,魏将诸葛诞率先攻入了寿春,之后便被任命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出镇淮南。吴国大将孙峻、吕据、留赞等人本想趁淮南之乱从中渔利,遂率大军和投靠吴国的文钦率军准备占领寿春。没想到达寿春时,诸葛诞早已严阵以待了。吴军见势不妙,放弃了攻城的作战计划,准备撤退回国。诸葛诞趁机派将军蒋班追击吴军,斩了吴国大将留赞,夺了他的印信。诸葛诞因功进封高平侯,升任征东大将军。文钦投靠吴国后,受到了在吴国当政的孙峻的重用。当然孙峻的所作所为和魏国的司马氏也不相上下。然而淮南兵变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诸葛诞出镇淮南、文钦逃亡吴国不过是又一场政治斗争的序曲。

二、诸葛诞兵变

(一)诸葛诞其人

诸葛诞,字公休,琅琊阳都人。从他的籍贯,我们不难推测出他和诸葛丰、诸葛亮一定存在着亲戚关系。的确,诸葛诞正是西汉以执法公正著称于世的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也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堂弟。诸葛诞在魏国名气很大,是当时在魏国与夏侯玄、邓飏等人齐名的中土名士,而且他与魏国上层保持着非常好的私人关系,这对他将来在仕途上步步高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要提到一种在魏晋时期实行的官吏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解释一下上面说法的原因。九品中正制是由魏国吏部尚书陈群在曹丕篡汉前草创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当时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笼络魏国的士族,获得他们的支持,借以巩固新生的曹魏政权。这种制度其实非常好理解,从这种制度的名称我们就可以对其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所谓“九品”,就是人才评选分九个等级(从“上上”到“下下”),所谓“中正”,就是负责选拔官吏的人事官员的官名。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最初的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且三者并重。但是由于中正一职长期被门阀士族出身高官所把持,才能的审查逐渐被忽视,家世出身则逐渐成为选拔人才的最重要标准。这样一来,上到中央,下到地方,到处都充斥着各大家族的人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看魏晋南北朝历史时,经常会发现某一大家族或几大家族把持国家朝政甚至最终取皇帝而代之的原因。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一诗中所提到的“旧时王谢堂前燕”就是在说东晋时的四大家族王谢庾桓,而这四大家族正是在晋朝南渡之后长期交替把持东晋朝政的门阀士族阶层的代表。所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人的出身对于他做官是最重要的。当然,诸葛诞生活的时代,门阀士族制度刚刚起步还没有发展到顶峰,但是不容否认的是,诸葛诞名门望族的出身,肯定为他尽快步入仕途扫除了很多障碍。随之而来的名气,更为他在士族中间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再加之,诸葛诞很喜欢与名士交结,更是对他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很大帮助。这些都为他在仕途上的步步高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至于诸葛诞是否像他的堂兄诸葛亮一样具有杰出的才能呢,这个就不能从他在魏国的名望简单地得出结论,因为在魏晋时期名望高不一定代表着有才华。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两件小事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探知一二。其一,《世说新语·品藻篇》中有这样一种说法:“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亮。”由此观之,诸葛诞之才不及他的两位堂兄,但也是一时豪杰。其二,《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记载,诸葛诞入朝做官后,有人弹劾他和邓飏等人华而不实、沽名钓誉,大开浮夸之风。魏明帝曹叡对这群纨绔子弟很是反感,于是就把诸葛诞、邓飏、夏侯玄等人一起给免了官。从这件事上看,至少魏明帝曹叡觉得这群拿着朝廷俸禄不干活儿、到处清谈的名士们对国家没什么太大的贡献。由上面两件事可以看出,诸葛诞的才能虽然不是徒有虚名,但是也有言过其实之嫌。至于是真名士,还是假名士,确实不好分辨。

虽然诸葛诞的名气可能比才能高多了,但是他还是深得人心的,在部下和治下百姓中威望很高,这和他重义轻利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三国志》及裴松之注引记载了这样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这样的。有一次诸葛诞在做郎官时,和仆射杜畿在陶河下水试船,不巧遇到了大风,把船给掀翻了,诸葛诞和杜畿都落入了水中。军校们闻讯前去救援,诸葛诞对他们说:“你们先去救杜仆射。”诸葛诞则是自己一个人幸运地飘回了岸边,“绝而复苏”。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诸葛诞这个人真的很讲义气。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淮南兵变时,诸葛诞率军突围备战于马下,其麾下数百人都因为不肯投降而被斩。问他们为什么不肯投降,这些人说:“为了诸葛公而死,我们没有什么遗憾的。”没想到诸葛诞竟如此深得军心,可以和当年田横相比。所以,我们可以做出这样一个推论:诸葛诞的名气主要的是源于他对同僚、部下和百姓的忠义。由此也可以推测出,深受魏国皇恩的诸葛诞是绝对不会反叛曹魏皇帝的,他之所以后来发动兵变完全是因为反对司马氏专权,对于前事的兔死狐悲。

(二)诸葛诞的仕途生涯

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诸葛诞的仕途经历。诸葛诞最初进入仕途时是以尚书郎的身份做了荥阳的县令,按照当时的州郡县行政划分,诸葛诞算是从基层起家的。后来诸葛诞被调入朝廷做了吏部的一个郎官,虽然官儿不大,但却是一个京官,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当时的社会名流、权势人物,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所以这次调动对他的仕途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之后诸葛诞担任了御史中丞的职务,负责纠察弹劾官员的过失,后又选为尚书。随着官职的晋升和诸葛诞与名士的交往,他的名气在朝廷越来越大。然而就在春风得意的时候,诸葛诞却遭到了别人的弹劾,和他的那些名士朋友们一起被魏明帝免了官。公元240年,魏明帝去世,曹芳即位,由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由于和诸葛诞私交深厚的夏侯玄是曹爽的表兄弟,很快夏侯玄就再次入朝为官,诸葛诞也随之官复原职。之后诸葛诞又外任荆州刺史,加昭武将军衔,完成了从一个管辖弹丸之地的县令到州牧这样的封疆大吏的转变,还成为了朝廷的将军。此后诸葛诞又凭借自己在司马懿平定王凌之乱、司马师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时的战功屡屡升迁受封,从原来的昭武将军一直做到了征东大将军,成为当时魏国四大“征”字将军之一;从一个没有爵位的普通官员,成为了朝廷的高平侯(县侯)。然而尽管诸葛诞在仕途上节节高升,但是当他看到自己的挚友和其他曹氏皇亲以及那些忠于曹魏的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地被司马氏以各种手段铲除之后,诸葛诞也是深感不安。这种不安和对于曹魏皇室的忠诚最终促使他发动了淮南兵变。在淮南兵变时,诸葛诞向吴国求援,被吴国任命为左都护、假节、骠骑将军,封寿春侯。除此之外,吴国还给了他大司徒、青州牧的虚衔。大司徒是个虚衔而很多人都知道,那么为什么说青州牧也是虚衔呢?州牧相当于省长,怎么会是虚衔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因为青州根本不在吴国和诸葛诞的势力范围之内。只不过因为诸葛诞是青州人,吴国许诺他事成之后,封他为青州牧,让他做家乡的父母官。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纸空文,就是一种政治许诺。相对而言,其他的几个官职更加实际一些。遗憾的是,那些官职最终也没有落到实处,因为诸葛诞起事的结果很悲惨。

(三)诸葛诞起事

我们先来看一看魏明帝去世后魏国内部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变动:

公元240年,齐王曹芳即位。

公元241年,王凌之乱。

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曹爽一党尽被翦除。

公元254年,夏侯玄、李丰等人谋废司马师失败,一党尽除。

同年,曹芳被废,曹髦即位。

公元255年,毌丘俭、文钦淮南兵变。

淮南之乱后,司马师病故于许昌,由司马昭接替大将军之位。

公元257年,诸葛诞淮南起事,次年兵败被杀。

公元260年,司马昭弑君,魏元帝曹奂即位。

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元帝曹奂,建立晋朝。

这就是魏明帝去世后魏国乱象丛生的政局。虽然很“乱”,但是有一条主线,就是司马氏和曹魏皇室、皇室宗亲及终于曹魏的大臣对于中央权力的争夺。特别是在高平陵之变后,这种争斗更加激烈和频繁。在夏侯玄政变失败、曹芳被废之后,我估计诸葛诞就开始另作打算了。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时,诸葛诞率军最先攻入寿春城,从此便开始镇守守春。在镇守寿春期间,诸葛诞广结人心,四处募集效忠自己的勇士,在扬州地区名声日显,威望渐高。甘露元年(公元256年)冬,吴国准备进攻魏国所辖的扬州地区。诸葛诞趁机向朝廷索求十万大军增援寿春,并要求朝廷准许他在淮河岸边筑城防备东吴进犯。诡计多端的司马昭感觉诸葛诞本部兵马足以御敌,开始对诸葛诞的企图有所怀疑。就在此时,司马昭的亲信贾充(贾逵之子)建议司马昭派遣官员去慰劳四征将军(征东、征西、征南、征北),而慰劳征东的任务就交给了贾充。贾充慰问回来之后报告司马昭说:“诸葛诞在扬州一带很有威望,民心归附,各方归心。如果此时征他入朝,他一定不离开淮南,不过即使他此时发动叛乱,也很容易解决;如果现在不征他入朝,任其在淮南壮大自己的实力,则必将成为大患。”于是司马昭决定召诸葛诞回朝。甘露二年(公元257年)五月,朝廷下达了征召诸葛诞回朝任司空的诏书。这个意图再明显不过了,不过是通过明升暗降的调动夺去诸葛诞的兵权,诸葛诞当然明白司马昭这一招的用途,也明白司马昭这是在投石问路。于是诸葛诞决定起兵,和司马昭一决高下。

(四)第二次淮南兵变

在诸葛诞决计和司马昭分庭抗礼之后,诸葛诞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部署,主要可以分为五个方面(誓师、清党、调兵、筹粮、请援):其一,诸葛诞最先召见了手下众将,估计是进行了一下思想动员;其二,诸葛诞迅速除掉了与他异心的扬州刺史乐綝,解除了近在咫尺的危险;其三,诸葛诞调集了淮南淮北一带十多万官兵和扬州新近归附的四五万人,组织了一只总兵力达十五万人之多的大军,作为防守守春的部队;其四,诸葛诞派人囤积了可以供给大军一年的粮草。其五,诸葛诞派长史吴纲和幼子诸葛靓(jing)出使吴国请求外援,并将自己的幼子留在吴国以示与吴国同盟的诚意。,对于诸葛诞的请愿,吴国自然是欣然允诺,还派了全怿、全端、唐咨、王祚、文钦等将率领三万大军,前来救援,趁魏军未能合围之际突入寿春城。蜀国姜维也趁魏国分关中兵东下平叛之机,再次率蜀国大军兵出骆谷。吴国不仅派了援军,还给了诸葛诞一大串官职,并且封他为寿春侯。但是魏国并没有因为吴国的救援和蜀国的策应而大乱阵脚。司马昭派司马望、邓艾拒姜维于渭水,坚守不出,令姜维无可奈何,又派镇南将军王基率军围攻寿春。司马昭则是在四处调集兵马,准备率魏国主力亲征淮南。在准备了大概一个月后,司马昭亲率二十六万之众,抵达淮河沿岸,但是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先对寿春进行了战略包围。为了实现这一军事目的,司马昭进行了两项重要的军事部署:其一,他派镇南将军王基和安东将军陈骞将寿春城四面合围,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还修筑了大量的工事阻挡诸葛诞率军突围;其二,他令监军石苞率领兖州刺史州泰等人,挑选精锐士卒作为机动力量,阻挡吴军再次增援。司马昭则是选择静观其变,围而不攻。这主要是基于两点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淮南兵多将广,城池坚固,不宜急攻,如果有外援,内外夹击,就会使形势非常危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司马昭料定淮南守军必定自乱。果然不出司马昭之料,不仅后来淮南守军自乱阵脚,就连吴国的二次援兵都发生了内乱。先是吴将朱异率重兵去救寿春,被司马昭布置的机动力量州泰所部连连击败,结果在吴国执政的孙綝借机除掉了政治异己朱异,导致了吴国援兵迟迟不能增援寿春。随后诸葛诞的手下大将蒋班、焦彝因自己的军事见解不被采纳而投降了司马昭。随后司马昭又使了一招反间计,劝降了先前前来救援的吴国重臣全氏兄弟,还从城里带走了几千人的部队。经过这几件事后,虽然寿春城还在坚守,但是早已军心大乱,粮草也消耗了很多,众人都不知如何是好。甘露三年(公元258年)正月,诸葛诞、文钦、唐咨等人决定突围,连续向南进攻了五六天还是没有冲出重围,反而伤亡惨重,不得已又退回城中。此时城中粮草已不足,出降的人有数万之众。诸葛诞、文钦原本因当年淮南之事就有宿怨,只是因为吴国才站到了一条战线上。面对这样的危局,两人分歧加大,终因见解不同,上演了二虎相争的悲剧。虽然诸葛诞除掉了文钦,但是却将寿春城陷入更被动的窘境。文钦死后,文钦之子文鸯、文虎也出城投降了司马昭。司马昭趁机又使一计,对文氏兄弟以德报怨,对二人拜将封侯,并派数百名骑兵天天绕城向城中呼喊此事,告知守城将士,打起了人民解放军最擅长的攻心战和宣传战。此时,沉着老练的司马昭还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并下达了全力攻城的命令。诸葛诞无奈之下,再次决定率部下突围,结果被司马胡奋所部斩马下,其余守将随后尽数投降。至此,历时近十个月的第二次淮南兵变宣告结束。

(五)后记

第二次淮南兵变之后,司马昭为了收买人心,对于投降的淮南将士采取了十分宽大的政策,就连吴国的军士也都给予了妥善的安置。从整个事件的经过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历来受人诟病的司马昭(字子上[1])确实有过人之处,人如其名。昭者明也,上者高也,司马昭确实高明。面对东西夹击、内外交困的复杂局势,司马昭能够临危不乱,处置得当,让敌人无计可施,最终实现了既攘内又安外的政治目标。在司马昭生活的时代,可以称作一时之杰了。至于诸葛公休,说他背叛魏国皇帝是缺乏依据的,他只是不愿与司马昭为伍,和他一起共谋篡逆之事而已。所以,所谓“诸葛诞造反”,不过是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与大将军司马昭之间的一场较量而已。只不过最后的结果是诸葛诞失败了,吴国失败了,蜀国也失败了,唯一的赢家只有司马昭。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