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谁是中国历史上封禅泰山次数最多的皇帝?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5-08-12 14:03:07编辑:lijian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封禅泰山次数最多的皇帝,武帝在前后二十一年的时间,共到泰山封禅了8次,频繁程度大大超出“古者天子五年一巡狩,用事泰山”的古制。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公元前87年),西汉第六位皇帝,汉高祖刘邦之曾孙,景帝刘启第三子。 15岁登基,在位54年,开创了西汉自高祖以来的鼎盛局面。武帝一生在位期间,主要做了五件大事:

一是打退了匈奴对中原的入侵,中华民族获得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广阔生存空间。

二是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行察举、削王国、改兵制、设刺史、统一货币、专管盐铁、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而且体现着法家之“以法治国,不避亲贵”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

三是将儒学提升为国家宗教,建立了一套以国家为本位、适应政治统治的意识形态,从而掌控了主流舆论,并且为精英阶层(士大夫)和社会树立了人文理想以及价值标准。

四是彻底废除了西周宗法制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一套新的行政官僚制度、继承制度和人才拔擢制度。

五是设计制订了目光远大的外交战略,并通过文治武功使汉帝国成为当时亚洲大陆的政治和经济轴心。班固称之为“雄才大略”

汉武帝封禅

汉武帝在位期间,出现了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的局面。汉武帝好大喜功,对自己开创的天下一统的西汉王朝十分得意,便大规模地到泰山进行封禅活动,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封禅泰山必需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扫平宇内、一统天下;第二,必须天下太平、长治久安;第三,必须不断有吉祥的天象出现。

汉武帝第一次封禅泰山是在他即位后的第30年(公元前110年),公元前110年3月,汉武帝率18万大军从长安出发东巡。先祭中岳嵩山,而后东往泰山。命人立石于泰山顶,自己则转往海边巡游。四月,泰山草木已生,武帝返至泰山,自定封禅礼仪:至梁父山祀地神,在山下建封坛,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书行封祀礼之后,武帝独与已故将领霍去病的儿子登泰山,行登封礼;第二天自岱阴下,按祭后土的礼仪,禅泰山东北麓的肃然山(今莱芜市西北)。封禅结束后,汉武帝在泰山脚下的明堂接受群臣朝贺,并因首次封禅改年号元鼎为元封。

然后,武帝广赐牛羊酒布等,又免奉高、历城等地年租,大赦天下,而且诏许凡天子车驾所经之处,免除一切劳役。武帝又令,在泰山脚下为诸侯修建官邸,以备他们随驾迎驾封禅泰山之朝宿,泰山附近因此宫殿馆舍群起,常年有达官要人往来住宿,逐渐繁荣起来。最早建置在泰山附近的城镇,是春秋时的博邑(位于泰城旧县村),该城曾先后为鲁、齐两国所统属,秦统一后,在此设立博阳县。汉初在这里设立博阳郡(汉武帝时改称泰山郡)。自春秋至西汉武帝前的四百年中,博城是泰山南麓的政治、文化中心。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下令在泰山以东割瀛、博设立新县,以奉祀泰山,故名奉高(泰安城东故县村)。又将泰山郡治迁至奉高。奉高繁荣至北朝,历时六百年。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在前后二十一年的时间,到泰山封禅了8次。平均不到三年即有一次,频繁程度大大超出“古者天子五年一巡狩,用事泰山”的古制。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