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贬损曹操背后的政治偏见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5-08-27 13:35:58编辑:lijian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站在儒家的政治思想观上看待政治,评价人物,因此对刘备的所作所为作了充分肯定。同时可能是对法家思想有那么一点偏见,也鄙视曹操的人格,因此对曹操的政治行为作了较多贬损。但是,罗贯中在书中也赞扬了曹操的许多方面,同时反映出曹操是当代一个接触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表现出曹操的深谋远虑和接触的军事才能。对道家的谋略思想,罗贯中稍稍贬低其阴暗性,而赞扬其处世的豁达,保留了欣赏态度。《三国演义》通过政治发展的客观过程和结果,揭示中国儒、法、道等各中国主要政治流派的实践得失。

1、儒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刘备。刘备在政治上贯彻的是仁的思想,他在一切的政治活动中都以仁为本,这使他的政治活动中有以下的受益:他打起的“光复汉室”的旗帜,以此作为选择政治军事目标的总标准,从而使得整个刘备集团始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其次儒家中仁的思想使刘备与部下及百姓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刘备很会联络感情。现在有的人认为他虚伪,这实际上是刘备受到儒家仁的思想的影响而已,人们看了《三国演义》后再看《三国志》,就会发现刘备并没有《三国演义》所说的那么仁慈,因此产生一种逆反思想。言归正传,刘备广施仁义,因而获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但是,儒家的仁治思想也使刘备集团中产生了矛盾:①刘备集团中有明显的亲疏关系,如刘备在分封五虎将的时候,只有关羽、张飞封了侯,连刘备很喜爱的赵云也没有封侯;②这种思想与刘备的各种政治活动产生了矛盾,使刘备多次丧失实施目标,例如攻打刘璋的时候,刘备集团不但花费了很多光阴,而且庞统的丧命给了刘备集团予很大的损失。

2、法家:代表人物是曹操。法家思想主张不计亲疏,以法治众,因此曹操是一个唯才是用的人:他曾告戒儿子法不徇情,而且曾经割发代首;他论功行赏。一般来说,法家强调的是目的,不择手段,曹操正是这种善搞权谋、惯行诈术的人。法家思想是曹操成功组织了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而且使曹操不像刘备那样瞻前顾后的忧虑,是他可以干脆地实施自己的政治目标。但是,法家思使曹操没有深交者,荀yù晚年被迫自杀,司马懿的反叛,说不定,如果郭嘉不早死,可能也被曹操杀掉。只讲目的,不讲人情,使曹操缺乏社会的支持,人际关系也远不及刘备。

3、道家:道家主张人们逃避远离政治,但其中的大智慧、谋略为许多政治人物所吸收,司马懿就是典型的一位。司马懿的政治活动的许多次胜利,都采取了后发制人,正是道家的“知雄守雌、上善若水”的说法。

当然,这几种思想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有相互吸收的现象,如司马懿并不像司马徽、崔州平这些人一样远离政治,他和曹操同时也吸收了兵家的思想。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