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如何用几亿美元掏空了苏联70年财富的?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5-09-09 13:38:02编辑:zhaoxiaoyan

提示: 金融“可卡因”—美元保证票据是专门针对那些有大量美元的国家的公司和金融机构的。这种产品是以美元支付的,可以大量消耗一个国家的美元储备。它投资的是当初看起来最好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券,但是其实后来都会变成一钱不值的垃圾债券。

在看似光鲜且迷离的金融世界中,长久以来存在着不为大众所知的一些事实,在这些被人们遗忘的历史角落里,隐藏着极其强大的力量,在金融黑幕后的博弈才真正决定我们现实世界中金融的运行。

苏联卢布的骗局

苏联卢布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货币之一,自沙皇俄国到前苏联到现在的俄罗斯,其影响力随着其国际地位的变化几经沉浮。当历史的车轮滚动到1989年的时候,卢布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就是在这一年,苏联对外宣布进行汇率体制改革,从原来的固定汇率制转变为实行双重汇率制。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卢布的使命在俄罗斯联邦得以延续,但是其地位已经摇摇欲坠,大不如前了。再次发生动荡是不可避免的。果然,1993年俄罗斯政府进行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卢布改革,以新版的卢布代替旧版的卢布,1961年开始发行的旧卢布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金融不设防的莫斯科,在毫无准备和监管的情况下开始金融自由化,就是这一举措给苏联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被奉为西方经典的市场经济改革开始实施,毫无计划和标准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开始逐渐推广。在看似公平的条件下,苏联原有的国有企业被平分给了每个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时每个苏联公民大概分到了10万—15万卢布左右的国有资产,当然是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证券化的形式。10万—15万卢布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一大笔财富,约合4万美元左右。但是,当苏联人民集体狂欢的时候,他们却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拿到的只是账面的证券化的财富,而且更可怕的是,这些证券都是以卢布—苏联卢布计价的,看吧,一场财富的公开掠夺由此开始。

在进行国有企业和汇率改革的同时,苏联开始了无序的金融开放。各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开始蜂拥而入,其营业网点和机构在苏联及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遍地开花。现代经营管理、私人银行服务、国际标准结算、香浓的咖啡、高档的营业场所再加上“迷人”的微笑,一切看起来是那样美好。

各个外资银行通过在发达国家市场磨炼出来的一整套的营销手段,高息揽存和收买拉拢苏联企业的卢布储蓄。永远需要排队的苏联国有银行被抛弃了,苏联人民的存款发生了大转移。苏联解体后,变本加厉的金融投资者又通过其他工程从俄罗斯各金融机构大肆借贷卢布,并支付高额的利息。

 当俄罗斯人民、企业、金融机构甚至俄罗斯中央银行都短暂地享受了“免费的午餐”和香浓的咖啡,并呼吸了自由市场的新鲜空气后,一场真正的金融掠杀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收网了。当为大肆做空卢布而借贷来的俄罗斯储户和国有银行的卢布到位后,卢布的悲惨命运便开始了。大规模唱衰卢布和前苏联国有企业的“研究报告”开始充斥国际金融界—“前苏联国有企业根本没有自生能力”,“前苏联国有企业债券被严重高估”,“卢布需要重新定价”,“卢布应该采取更加自由的市场化浮动”。

一面是国际金融机构精准的研究报告和国际金融媒体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一面是不断快速下跌的前苏联国有企业证券价格。前苏联人民惊呼“怎么了”,但是已无力回天,只能加入卖出的大军当中,不停地“卖出、卖出、卖出”,而市场则“暴跌、暴跌再暴跌”。就这样,微笑的外资和金融投资者用借来的别人的钱(前苏联人民、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钱)收购了前苏联的国有企业。

在卢布汇率市场崩溃后,原来设下金融骗局的国际资本劫掠者仅仅用少得可怜的美元就结清了原来的巨额卢布债务,并且低价买入了前苏联的国有资产。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赚了,而且是大赚,是疯狂的掠夺。就是这样,美国仅仅动用了几亿美元就把前苏联人民积攒70年的财富—价值28万亿美元的财富赚到了手。

石油峰值与日本工业命断

让我们一起重新回顾日本被金融殖民的整个过程。在第一个层面上,利用美国石油需求的转移,提高日本企业的生产成本,最终导致了日本工业的衰落。

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在1973~1974年、1978~1980年以及1990~1991年。对危机的成因众说纷纭,而不经常被人提及的则是美国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对油价的涨跌进行分析,或许将获得不同于成见的全新认识。

从世界石油贸易史的角度看,1859~1970年,美国几乎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到了1970年,美国石油产量达到了顶峰,年产量达4.8亿吨。在这一石油产量峰值后,美国开始人为地降低本国的石油开采量,通过进口中东地区的石油来替代本国的石油生产。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向海外转移的石油需求,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这才是中东战争背后真正的经济推动因素。

 “两伊战争”打开了中东战争之门,直接引发了之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战争、随后的海湾战争以及对伊拉克10年的石油出口制裁,一直到后来的伊拉克战争。这些危机和动荡的背后,始终如一的是来自美国的巨量石油需求。在前两次石油危机时代,美国的石油消费量稳占世界总需求量的30%,近年来虽然有所下降,但是美国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5%左右,换言之,世界石油的1/4依然是美国消费的。

当石油危机产生后,美国的石油需求其实已经转移到日本,日本实际上为石油危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直接提高了日本的生产成本,挤压了日本的利润空间,而在美国需求转移之外,其货币政策也对石油价格上涨进行了“推波助澜”。

大宗商品价格一般是以美元计价的,降息促使美元贬值,促发了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冲高。在资本寻找增值的过程当中,石油无疑是最理想的品种。大量对冲基金的炒作是石油一路走高的主要驱动力。作为全球经济的血液,石油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兴衰。正本清源,其实历次世界石油危机都来自两大推动力量—美国的需求转移和美国过于放松的货币政策,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可能也在于这两大推动力的走向。

打一个比方,美联储打开利率的水龙头开始放水,美国财政部通过发债,不断将美元注入世界金融体系,导致石油期货价格越涨越高。这种图景下,石油就像是地震中形成的“堰塞湖”,而“堰塞湖”的下方就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

正如上文分析的那样,石油价格高涨形成的“堰塞湖”冲击下来,最终受损最大的就是当时的日本。日本在当时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核心的位置。美国的石油需求主要转移到了日本,促使日本的石油需求高涨。这种转移的石油需求全面推高了日本的通货膨胀。之后美国又不负责任地实行放松的货币政策,最终高涨的石油价格全面摧毁了日本的货币汇率体系,这相当于牺牲了日本的利益,最终解决了美国的问题。而美国付出的只是多印了些钞票。

美国放任货币政策和巨额的金融救援计划,转移的石油需求成为石油价格高涨的背后推手,而石油输出国组织减产的行为 “火上浇油”。通过石油价格高涨,带动粮食价格高涨,这一切最终摧毁了日本的经济。

金融鸦片

次贷危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为何美国投资银行高盛能借机发财?难道美国前总统布什和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真的不知道危机会到来吗?

在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全新年代,美国统治力量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替代战争的新方案。这时,美国房地产市场次贷危机出现了。是巧合吗?不,次贷危机就是这样的替代品。

金融“摇头丸”—本金与汇率连接证券实际上是一种有杠杆效应的外汇汇率赌博契约,而它将自己伪装成为一种债券,通过各种复杂的方式将对购买者不利的对赌汇率隐藏起来。它们的发行人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公司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机构。与其他债券不同的是,这种债券到期的时候不是直接偿付全部本金,而是通过一个复杂得不能再复杂的与各种汇率连接的公式来计算得出应付金额,这就为贩卖金融鸦片,坑害投资者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由于本金与汇率连接证券经常被金融殖民者包装成AAA级或者政府债券,这样对于手上握有大量现金需要投资的政府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大公司的财务投资部门吸引力巨大。这种金融毒品已经让中东、日本等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深受其害。

   金融“K粉”—非美元债券实际上也是一种结构性票据,金融殖民者会把这种金融毒品特别诱人地描绘成“对冲美元贬值”的最佳工具。在泰国发生经济危机前,金融殖民者就贩卖非美元债券-“泰铢联结结构性票据”,这种金融毒品在当初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是后来买了这种金融毒品的人,无不“粉身碎骨”。更为可叹的是,你不可能通过法律去追诉那些金融殖民者。在你签订购买上述金融毒品的时候,在厚厚的文件中,在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地方,用小得不能再小的字早就已经写好了免责条款,愿赌服输。

金融“可卡因”—美元保证票据是专门针对那些有大量美元的国家的公司和金融机构的。这种产品是以美元支付的,可以大量消耗一个国家的美元储备。它投资的是当初看起来最好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券,但是其实后来都会变成一钱不值的垃圾债券。以当年的墨西哥比索为例。当年的比索联结美元保证票据(PLUS)就是这样一种害人的金融鸦片。在墨西哥金融危机之前,比索联结美元保证票据看起来是多么美好的一种金融产品—可以用美元购买,又能分享新兴市场的成长,这一点欺骗了许多投资者,尤其是握有大量美元的投资者。记住,美丽的包装下其实是剧毒的金融鸦片。

金融“海洛因”—利率掉期交易是借利息支付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债权或债务的结构,双方签订契约后,按照契约规定互相交换付息的方式,如以浮动利率交换固定利率,或是将某种浮动利率交换为另一种浮动利率。订约双方不交换本金,本金只作为计算基数。这本来是一个避险的工具,但是一旦卖给了对其不熟悉的并非从事金融业务的实体公司,它的杀伤力就十分巨大。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