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国变:义和团庚子国变是如何引发的背景原因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5-09-14 17:06:18编辑:lijian

义和团起于山东,初以拜神练拳为主,后因发生教案,逐渐演变为仇教团体,自诩有神助,能避炮火,有红灯照、蓝灯照等法术。戊戌政变后,慈禧以外人偏袒光绪,保护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分子,仇外情绪更烈,山东巡抚毓贤揣摩慈禧懿旨,暗中鼓励拳民,后毓贤调京,袁世凯署鲁抚,压制拳民活动,拳民遂转往直隶发展。直隶总督裕禄最初反对义和团,认为拳民乃恃众戕官之乱贼,应严行剿捕,以免致巨患。然而慈禧不允,裕禄逢迎上意,改变态度,招拳民“大师兄”张德成、曹福田等人,待以上宾之礼,并向清廷保荐拳民可用,时义和团大批人马在涿洲、保定一带拆铁路、毁铁路,局势严重。慈禧密召拳民入京,旬日之间,竟有十万之众入京,太后召见拳民首领,言多奖励,从此亲贵争相信从,庙宇府第,遍设坛场,拳民出入宫禁,横行无忌,大肆烧杀,北京陷入疯狂混乱中。

1898年夏天,慈禧太后废除了光绪皇帝尝试推行了103天的新政,再次剥夺了光绪的权力,并将他幽禁在了这里。光绪被幽禁后不久,慈禧便开始考虑要废黜他,但这却遭到各国一致拒绝,皇帝的“废立”也是举国震惊的大事,慈禧的决定在清政府内部也遭到了反对。最后,在大多数人的反对下,“废帝”一事不得不搁置了下来。 慈禧想用大阿哥取代光绪是想继续控制政权,但外国人的干涉导致废帝计划流产,使得慈禧认为外国人干涉了她的家务,这加深了他们和慈禧的矛盾。外国公使们在拒绝承认中国新皇帝的同时,向慈禧提出了一个他们更加关心的问题,他们联合照会清政府,要求其马上宣布镇压两个反对外国人的秘密社团, “义和拳”和“大刀会”。

19世纪下半叶,西方主要强国通过同清政府签订条约,使西方宗教获得了在中国内地建立教堂和传教的权力,大批传教士自由地进入了中国。可是,大部分传教士利用各种手段在传教地侵占田地、聚敛钱财,甚至越俎代庖干涉中国地方政府的政令;一些入教的中国教民也在传教士的庇护下横行乡里。这种的情况下,以义和拳、大刀会为首的诸多民间组织开始在山东、直隶等地率领百姓攻打教堂、驱逐传教士和惩处不法教民。这一类活动被清政府称为教案,八国联军侵华前的40年间,全国共发生了各类教案800多起。

随着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不断深入,“反洋教”运动愈演愈烈,到1900年,义和拳等组织逐渐有了统一的名字“义和团”,并却提出了“扶清灭洋”的统一口号。针对如何处理同外国人的关系和其最为关心的义和团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完全不同的两派意见:从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慈禧来讲,对于是否严厉镇压义和团,也一直是一种矛盾心理。她对义和团采取了剿杀和安抚并用的策略。在1900年战争爆发以前的数年间,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一直是模棱两可的,但是外国人却无法接受这种骑墙的政策,于是,各国此时强烈要求清政府马上明确表态。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