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古塔、披甲人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为什么犯人宁愿自尽也不会去

2018-11-13 14:57:28 首页

  “笞、杖、徒、流、死”是中国古代的五刑,其中“流”代表的是流放,其刑罚程度仅次于死刑。而在各种火爆荧屏的清宫戏中,当一些臣子犯错后,龙颜大怒的皇帝经常会说一句话:“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那么听起来就十分神秘可怕的宁古塔、披甲人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呢?许多流放犯人宁愿自尽也不愿意去宁古塔?

image.png

  宁古塔是古地名,范围大约就是今天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是中国清代的东北重镇,是清政府在东北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在当时和盛京齐名。“宁古塔”并没有塔,它为满语,意思是“六个”,相传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曾祖父的6个儿子都在这里居住过,因此得名“宁古塔”。

image.png

  清朝顺治年间发生了一场震惊朝野“南闱作弊案”,顺治皇帝勃然大怒,将8名举人和家眷数百人流放到东北牡丹江边的宁古塔,揭开了一部宁古塔的300年流放史。宁古塔气候极其恶劣,常年冰封,野兽遍布,几乎就不是人间世界,许多流放者在半路上就被野兽吃掉了,而好不容易到了宁古塔不是苦难的结束,而是开始,许多被流放的人宁愿自尽都不愿去宁古塔。终清朝一朝,大约共有150万流人被流放到宁古塔,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清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家属、著名边塞诗人吴兆骞、佛学家函可等。

image.png

  解释完了宁古塔,那么什么叫“披甲人”呢?顾名思义,披着铠甲的人。我们都知道满族八旗制度,“以旗统军,以旗统民”,满族人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给披甲人为奴”,就是让流放的汉人成为宁古塔满人的奴隶,奴主有权随意打骂、甚至处死为奴的犯人,而不受任何追究,

image.png

  宁古塔气候恶劣,“宁古寒苦天下所无”,人迹罕至,荒无人烟,而这些来自中原和江南的流人们来到这里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里萧条荒芜的状况,流人们将内地先进的耕种技术带到了这里,粮食产量极大提高;而且这些流人中有大量因为清朝文字狱而被流放的知识分子、读书人,他们将文化传播到了这里,使未开化的宁古塔地区土著人认字读书,说是给他们为奴,其实是为师,三百年的流放史,流人们把灿烂的中原文明带到了宁古塔,促进了宁古塔的发展、民族的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