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时期传位制度是什么?“禅让制”只是其中一种!

2021-09-26 16:02:45 首页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尧舜禹时期传位制度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韩非子.说疑》:“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

  只要是我们中国人,对于“禅让制”这三个字一定不陌生,尤其是它又和上古的三位圣王唐尧,虞舜和夏禹联系在一起,于此同时还伴随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甚至是神话故事——比如《西游记》中大闹天宫的孙大圣最重要的武器如意金箍棒,其实就是大禹治水之后留下的“定海神针”。

image.png

  而在儒家文化逐渐成为官方思想的后世,对于“尧舜禹”这三位其实很可能只是早期氏族部落的首领,都被大肆赞颂和渲染变成了如希腊神话中的“半人半神”式人物,“禅让制”这种大公无私代表了“仁义之道”的传承制度更是被捧上了天,让包括孔夫子在内的许多士大夫读书人都充满了憧憬和仰慕,这里面当然也包括太史公司马迁

  《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当然了,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完美的东西——这“完美”本身其实就是一种不完美,用老子的朴素辩证观来说,物极必反,一旦完美反而就要开始向坏的方向转化了,因此后世也有不少智者对于三位圣王和禅让制表示了质疑,这里面态度最激烈名望也最大的,莫过于战国时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子。

  韩非子是韩国的公子(和后来的“公子”不是一个意思,指的是有王室血脉的贵族),但由于天生口吃所以不善言辞,换句话说在那个擅长辩论的年代等于自毁武功,他一句话还没说完呢人对方都说了十七八句了,这就算再有才学和见识人家光用唾沫就把他打败了,所以不得上面重用。

  韩大公子一怒之下就化悲痛为力量开始愤而著书——我不是说不过你们吗?那我就写书,看看到底谁才厉害,而且他心中一直有着一股怀才不遇的激愤(其实也不能说不遇,就是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却倒不出来,和那种出身贫寒无人推荐的又有所不同),所以无论思想还是措辞都颇为尖锐甚至激烈,和鲁迅先生倒有几分神似,他的文章也像是匕首一样的锐不可当,不要说政敌了,就连远在秦国的秦王嬴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看了他的文章都不能自已,甚至说出如果能见一见这个人死而无憾的话出来。

image.png

  而在韩非子眼中,儒家所说的三圣王和禅让制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正如我们最上面的引言所说,他根据商汤夏桀和周武王伐商纣的史实,大胆的推断并非是尧禅让舜,然后舜又禅让给禹的;而是舜逼迫尧退位,然后自己又被禹逼迫,完全都是“以下克上,大逆不道”的逆臣!

  这个言论太过惊世骇俗,自然引起了儒教无数徒子徒孙的愤怒,开始群起而攻之,当然了,由于上古三位圣王的时代直到现在都缺乏考古上面的证明,所以孰是孰非我们也没法判断,再加上在汉武帝时期的大儒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法家和儒家本还属于“竞争对手”的关系,为了争夺更大的话语权而争论不休,甚至要抹黑对方,这就像是如今西方世界的两党竞选一样——你们赞同的东西不管对不对,我先反对了再说,反之亦然。

  但不管怎么说,学术和思想这种东西最忌讳的就是“一言堂”和文化压制,不管什么意见都可以拿出来讨论才是王道,并在这种讨论和竞争之中才能互相成就,彼此都达到更高更完美的境界,比如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其实就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中思想哲学最活跃最灿烂的时代。

image.png

  所以今天我们也来讨论一下禅让制以及尧舜禹三位贤王,依据就是太史公的《史记》——大家都知道司马迁是一个治学十分严谨的史学家,他虽然对于孔子本人和儒教的仁义思想十分敬仰和推崇,但却绝不是那种无脑崇拜,始终都本着“不隐恶不虚美”的客观冷静的态度,因此极有参考价值。

  其实大家如果仔细读书的话,就会发现这里面从来就没有真的“禅让制”,最多只是“父死子继,兄死弟承”血亲继承的一种重要补充方式罢了。

  尧——帝喾之子,传位于舜

  关于禅让制的记载,其实主要都在《五帝本纪》之中,这里面同时也记录了尧和舜的主要事迹,至于大禹则比较特殊——他既是禅让制的最后一位受益者,同时又一手开了“夏”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所以算是承前启后的一位人物,因此更多被作为夏朝的建立者而记叙在《夏本纪》之中。

  而在尧正式登场之前,我们必须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五帝”,其实关于五帝有多种传说和版本,比如《战国策》,《吕氏春秋》和《礼记》之中都有所不同,这里我们还是采用太史公的说法——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为什么要介绍这个呢?这并不是题外话,因为这五帝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换句话说尧舜禹其实都是轩辕黄帝的后代,都是同姓之国,只是“氏”不同而已(这里请注意,“姓氏”在如今几乎连在一起不再区分,但在当时“姓“和”氏”完全是两种概念)。

  《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而尧其实就是五帝之中第三位的帝喾的儿子,所以从这就可以看出,那个时候绝非某些学者所说的都是“让贤”,主要还是依靠血脉继承的,只不过还没有达到后世那种“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或者无嫡立贤,无子立叔”等极为严苛的传承次第而已,“父死子继”和“兄死弟及”这两种方式基本上并行之。

image.png

  而且那个时候的生产力还极为落后,大家必须报团取暖,一个优秀的带头人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大家的生活就更艰难了。

  尧并不是直接继承帝喾的位置,而是他的另一位同父异母的兄弟(是兄还是弟并没有明确记载)挚,然后挚死了之后他才继位,采取的是“兄死弟及”的方式,但也是血亲继承的一种。

  《史记.五帝本纪》:“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崩,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尧上位之的表现非常突出,让人根据星宿整理了历法,又鼓励生产,安排耕种,管理百官,上上下下都很满意。

  这幸福的时间过得就很快,转眼间尧就已经七十岁了(这也是后世对上古传说表示怀疑的原因之一,以那个时候的生产力,医学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人的平均寿命应该很短,不大可能动辄就都百岁以上的寿命),就开始和手下讨论接班人的问题,而大家一开始推荐的都是尧的儿子丹朱,可见这父死子继还是主流思想。

  但是尧确实是一位很贤明的君主,“知子莫若父”,他对儿子丹朱的能力和缺点都非常清楚,知道他不是一个合适的领袖,所以马上拒绝(但如果丹朱贤良的话很可能就同意了),然后又拒绝了如共工这样同样不称职的候选人,显示了他作为上位者的高明眼力——这共工确实不靠谱,后面果然闯了祸,甚至还被后世神话里黑化为怒触不周山导致民间洪水蔓延的罪魁祸首。

  《史记.五帝本纪》:“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尧又曰:“谁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

  而这个时候,我们的另外一位主角终于要闪亮登场了——他就是舜。

  舜——颛顼之后,传位于禹

  当时舜登场的时候,是作为一个隐居在民间的贤才被众臣推荐给尧的——但有心人可以发现,他的优先级别其实很低,位列丹朱,共工,四岳等诸位候选人之后,这里面只要有一个被尧接纳就没舜什么事儿了,哪怕他再优秀都没用。

image.png

  从这个角度来说,尧确实是个非常优秀的领袖,能跳过亲(儿子)友(亲近的下属)重重障碍选择了素不相识的舜,非常了不起。

  但是舜其实也并非真正的“草根”,人家祖上也是根正苗红,乃是五帝之中第二位颛顼的后人,只不过不像尧那样是帝喾之子,他乃是“第七代”传人,所以家道中落成为庶人,流落民间了,但也比刘备那种“景帝之后”又拿到三百年后说事儿的皇叔靠谱多了。

  当然了,尧并不只是听闻了几句传言就直接“禅让”给了舜——这也太武断和草率了,他先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为妻,又让九个儿子跟着他做事,同时从低到高安排了许多工作给舜,以作为对他的考验。

  《史记.五帝本纪》:“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

  舜的表现无可挑剔,在家孝顺父母,照顾弟弟,在外礼让同伴,做事周密,周围的人都好评如潮,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谨守妇道,九个儿子也都更加忠实厚道,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舜者也都变得贤良,由此可见舜那是相当的优秀,出类拔萃,德艺双馨。

image.png

  尧对此自然也极为满意,但也足足考察了他二十年之后才放心把国家大权都交给他,然后八年后尧帝崩,舜在十一年终于正式登基,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里面还有三年的空档期,这又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因为舜要先把位置让给尧的儿子丹朱,直到众人都不去朝拜他而来朝拜自己,三年之后舜才正式上位。

  《史记.五帝本纪》:“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所以可以得知,当时的主流还是“父死子继”的继承方式,哪怕舜已经表现的如此优异也不例外,还要用这种方式来避免流言。

  禹——颛臾之孙,传位子启

  舜正式登上帝位已经六十一岁了,然后三十九年后驾崩——正好活了一百岁,非常圆满,而在临终前又把帝位传给了禹。

image.png

  禹大家也都很熟悉,但其实他也是五帝中的颛顼的后人——和舜算是一脉,只不过论血缘关系他其实更近,因为他就是颛顼的孙子,是第三代传人,远比舜的第七代更近,至于他们两人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和辈分,这就太复杂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考究一下。

  《史记.夏本纪》:“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

  禹的最大功劳就是治理洪水,其实他父亲鲧之前乃是尧的下属,也曾治理过洪水,只不过他用的是“堵”的方式——导致东边堵西边漏,南边堵北边漏,多年治理毫无效果,所以被舜给处死了,然后又用了他的儿子禹。

  然后大禹吸取父亲失败的教训,改“堵”为“疏”,又亲自带人在一线辛勤工作,还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谈,苦干了长达十三年才终于治好了泛滥的洪水,并且重新梳理河道,并划分了大名鼎鼎的九州出来(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可谓劳苦而功高。

image.png

  所以舜帝临终前也和百官讨论继承人的问题,伯夷、皋陶等人其实功劳也很大,但他们都推选更优秀的禹,然后舜就把帝位传给了他,但是禹在登基之前,同样效仿舜帝,先让位于舜的儿子商均,后来众人都选择他,这才三年之后才正式登基,可见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史记.夏本纪》:“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只不过在大禹驾崩之后,虽然也想要按照老规矩传位给贤臣益,只不过益无论声望还是实力都不及禹的儿子启,所以最后登上帝位的还是启,并且开启了“家天下”的夏王朝。

  红尘说

  这就是上古的“禅让制”和三位圣主尧舜禹的一些简单介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并非只有“禅让制”,其实还是以“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这两种血亲继承方式为主的,禅让制最多只能说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补充罢了。

  而在后世也有不少“禅让”——但正如韩非子所说的那样,大部分都是“被迫”让位罢了,比如汉献帝刘协禅让给魏文帝曹丕,而不久后魏元帝曹奂又禅让给晋武帝司马炎等等,这只是后者欲盖弥彰想要个好名声罢了,根本就没有什么禅让的味道在里面。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在封建王朝中禅让制其实也并不适用——人性本来就是自私的,在没有足够的民主自由的土壤之前,想要让统治者把权力让给一个毫无关系的人而不是自己的子孙,这无疑是相当违背人性的,而且肯定会引起无数的纠纷——毕竟贤不贤并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不少人都认为自己很优秀,那岂不是要更加混乱?

  而“父死子继”的血亲继承方式,能够最小范围的限定继承人,从而减少内讧和纷争,因此才成为后世几千年封建王朝的主流继承方式,毕竟说到底,生产关系必须要和当时的生产力相符合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