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三十岁时辞官归隐,背后原因是什么?

2020-11-30 14:21:40 首页

  对张居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考中二甲第九名进士,授庶吉士。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image.png

  张居正踏入政坛的时候,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已经四十一岁了。

  在嘉靖皇帝即位的早期,他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一时间,“天下翕然称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对政务感觉到厌倦,将一切的精力,都投入到对长生的追求。从嘉靖十八年起,嘉靖帝便不再上朝。从嘉靖二年起,他开始在宫中开始修醮,到了嘉靖二十年以后,更是无日不在修醮当中。

  因此,嘉靖二十一年,发生了著名的壬寅宫变,十几个宫女不堪忍受嘉靖皇帝的暴虐,准备勒死他,结果失败被杀。事后,嘉靖皇帝便搬到西苑的万寿宫,不敢住在紫禁城的寝宫里。

  不过,始终不变的,是嘉靖帝始终牢牢把持着权力的大柄,一步不松。也是从这之后,嘉靖皇帝变得更加专权暴躁,更加唯我独尊,谁触怒了他,谁就要死。

  张居正初入政坛时,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政治局面。

  嘉靖二十六年,内阁大学士只有夏言、严嵩二人。夏言为首辅,严嵩为次辅。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至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时任陕西总督曾铣见蒙古骑兵驻牧河套,逼近关塞,频频侵扰陕西、山西等地,深为北边之患,先后四次上疏修墙、复河套二策,计划三年内收复河套地区。夏言性格慷慨激昂,有志于建功立业,便支持曾铣收复河套的主张。但由于国家财政困难、军队腐败严重和明世宗的反对,复套之议以失败告终。严嵩早就觊觎夏言的内阁首辅之位,见皇帝不再支持复套,就趁机上疏攻击曾铣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强君胁众、专恂私情、专断朝政。最终,在严嵩的反复挑拨下,夏言先是被罢官免职。之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曾铣与夏言先后被弃市斩首。

  从此,严嵩当上了内阁首辅,开始了自己大权独揽的十五年首辅生涯。

image.png

  嘉靖二十八年,张居正升为翰林院编修。

  此时的张居正已经入朝两年了,他看到了夏言之死,看到了内阁的争权夺利,更看到了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

  这一年,张居正以《论时政疏》首陈“血气壅阏”之一病,继指“臃肿痿痹”之五病,系统阐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张。但奏疏却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反响。

  此后,在嘉靖一朝,除例行章奏以外,张居正没再上过一次奏疏。埋头于翰林文章,对于时政,再不更置一辞。

  嘉靖二十九年春间,张居正请假回江陵一次。当张居正回京的时候,正好遇上了著名的庚戌之变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鞑靼土默特部领袖俺答汗率军犯大同。大同总兵仇鸾重赂俺答,请求勿攻大同,移攻他处。明世宗即拜仇鸾为大将军,节制诸路兵马。兵部尚书丁汝夔请问严嵩如何战守?严嵩说塞上打仗,败了可以掩饰,京郊打仗,败了不可掩饰,俺答不过是掠食贼,饱了自然便去。因而丁汝夔会意,戒诸将勿轻举。诸将皆坚壁不战,不发一矢。于是俺答兵在城外自由焚掠,凡骚扰八日,于饱掠之后,得到明朝通贡的允诺,仍由古北口退去。因这年是庚戌年,史称“庚戌之变”。

  整个庚戌之变期间,“诸州县报所残掠人畜二百万”。其后明世宗追究责任,兵部尚书丁汝夔作为严嵩、仇鸾一党的替罪羊而被处斩。

  经过这一次变故,张居正彻底看清了大明朝的军备如何废弛,朝政如何败坏,嘉靖如何昏庸,严嵩如何误国。

  张居正是翰林院官员,在明朝,翰林院是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明代大学士均出自翰林,有所谓“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但翰林院官员本身确实彻底的闲官,没有任何实权,做的都是寻章摘句的工作。

  这一时期的张居正,看着朝局满心愤怒,但却无能为力。

  嘉靖三十三年,张居正的同年进士杨继盛上疏揭露严嵩十大罪、五大奸。嘉靖皇帝为此大怒,认为这是“恣肆渎奏”,杨继盛在诏狱被廷杖一百。

  在狱中,杨继盛创伤发作,于半夜苏醒过来,摔碎瓷碗,用手拿碎片割腐肉。肉被割尽,筋挂膜,他又用手截去。为他持灯的狱卒颤抖欲坠,杨继盛却意气自如。友人王西石托人送给杨继盛一副蛇胆,告诉他:“用此物可以止痛。”杨继盛收入袖中。一位苗姓校尉也送酒一壶,劝他:“可以此吃蚺蛇胆。”但杨继盛拒绝,曰:“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哉!”

  朝审时,观看杨继盛的人堵塞了道路,都非常叹息,甚至为他哭泣。后来杨继盛在西市被处斩,史载“天下共冤之”。

  张居正看着这一切,第一次感到了畏惧。他在《蒲生野塘中》一诗中抒发了自己的心境:

  蒲生野塘中,其叶何离离。秋风不相惜,靡为泉下泥。四序代炎凉,光景日夕驰。荣瘁不自保,倐忽谁能知。愚暗观目前,达人契真机。履霜知水凝,见盛恒虑衰。种松勿负垣,植兰勿当逵。临市叹黄犬,但为后世嗤。

  诗词中,张居正表达了自己的压抑和恐惧。他怨恨那些掌握朝政的奸臣,想要匡君辅国,挽救朝政。但是他很清楚,自己什么也不可说。在政治斗争激烈,凶险万分的朝局中,自己就像野塘中的水草一样脆弱,自己“荣瘁不自保”,只能闭嘴沉默。

  如果开口,夏言、杨继盛,就是自己的下场。

  张居正的文集中有《拟西北有织妇》一诗,大致为嘉靖三十二或三十三年所作:

  西北有织妇,容华艳朝光,朝织锦绣段,暮成龙凤章。投杼忽长吁,焉中自伤。绵绵忆远道,悠悠恨河梁,远道不可见,泪下何浪浪!春风卷罗,明月照流黄,山川一何阻,云树一何长。安得随长风,翩翻来君傍,愿将云锦丝,为君补华裳。

  诗中展现了他志在宰辅的抱负,以及空怀壮志无法施展的无力。

  也是在这一时期,张居正在个人生活方面,同样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他的结发妻子顾氏去世了。

  张居正和顾氏的感情非常深厚,张居正传世的诗集中,并没有多少抒情诗,其中专门写怀念顾氏的诗就有好几首,而且颇为动人。张居正在诗中写道:“蹇薄遘运屯,中路弃所欢。嬿婉一何促,饮此长恨端。”体现了张居正夫妻间的爱恋。

  政治上的不满已经达到了极点,内心的压抑也到了顶点:当朝的权奸无法扫除,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同年因言下狱,自己的老师徐阶唯唯诺诺诺,雌伏于严嵩的威势之下。而自己的爱妻也离自己而去。

  三十岁的张居正,正处于他人生中的“至暗时刻”。他开始感到无力,感到厌烦。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最终,嘉靖三十三年,张居正请病假告归江陵,离开京城,脱离了政治生活。

  从嘉靖三十三年至嘉靖三十六年,张居正开始了自己三年的隐居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