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既是开国皇帝,又是亡国之君的帝王都是哪些人?

2021-08-02 17:06:27 首页

  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各朝各代由于早殇、累于政事或沉溺淫乐,短寿的皇帝很多。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那么,历史上既是开国之君,又是亡国之君的皇帝,又有多少呢?

  1、新始祖王莽。王莽出身魏郡王氏,凭借西汉末年外戚身份,王莽在汉成帝时开始进入朝廷中枢,历任黄门郎、射声校尉、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大司马等职。在击败外戚卫氏家族、敬武公主、梁王刘立等政敌后,王莽开始独揽朝中大权。汉哀帝去世之后,王莽拥立刘婴为皇太子,自己则代理天子朝政。初始元年(9年)十二月,王莽迫使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刘婴禅位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篡位本就遭到不少人反对,再加上其建立新朝后全面推行革新,而与此同时又屡屡爆发旱、蝗、瘟疫、黄河决口改道等灾害,结果激化了社会矛盾,各地起义纷纷爆发。地皇四年(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兵败被杀,立国仅十余年的新朝就此灭亡。

image.png

  2、武悼天王冉闵。初名石闵,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冉闵果断敏锐、勇猛无畏,因而石虎对其极为宠爱,如同对待自己的孙儿一般,历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封修成侯。石虎去世之后,太子石世即位,冉闵则拥立石遵夺取皇位,冉闵被任命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录尚书事,辅佐朝政。后石遵与冉闵矛盾爆发,冉闵遂杀石遵,拥立石鉴即位,冉闵又升任大将军、封武德王。后石鉴与冉闵同样矛盾激化,冉闵又杀石鉴。青龙元年(350年),冉闵即位称帝,改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不过,冉魏建立仅仅两年,因其内部战乱不断,结果遭到前燕进攻,冉闵兵败被杀,冉魏灭亡。

  3、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元善见是孝文帝元宏的曾孙,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元修与权臣高欢决裂,遂逃离洛阳,前往关中投奔宇文泰,高欢于是拥立元修为帝,建立东魏,实际只是高欢手中的傀儡罢了。武定五年(547年),权臣高欢去世,长子高澄继承其位,相较于父亲高欢而言,高澄对待元善见可就没有那么客气了,不仅时常对其欺辱,甚至一度将元善见囚禁在了含章堂。然而,就在高澄准备杀掉元善见时,自己却在武定七年(549年)九月被刺身亡,结果就当元善见以为自己好日子即将来临之时,高洋却继承了兄长的权势。比起高澄,高洋更加凶残,元善见只好继续做自己的傀儡。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孝静帝元善见被迫禅位于高洋,东魏灭亡。

  4、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因“容止美”被召入宫,为唐太宗李世民才人,获赐号“武媚”。唐太宗晚年,久不受宠的武则天开始与太子李治眉来眼去,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短暂进入感业寺出家,二次入宫后被唐高宗封为昭仪,击败萧淑妃王皇后之后获封皇后。李治晚年因病无法理政,武则天开始参与朝政,逐渐掌握朝中大权,唐高宗李治去世之后,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后又废除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最终于天授元年(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史称武周。武则天在位早年尚算勤政,但晚年或许因年龄太大,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神龙元年(705年),“神龙政变”爆发,武则天被迫禅位于唐中宗李显,还政于李唐宗室,武周至此退出历史。

image.png

  5、大中皇帝高升泰。高升泰出身于南诏、大理高氏,乃是当地最为重要的几大家族之一。高升泰文武双全,因此被赐封大理清平官,兼职九爽,后官至布燮(国相),封鄯阐侯。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大理权臣杨义贞发动政变,杀国君段廉义自行称帝,改元德安,号“广安皇帝”,高升泰随后起兵讨伐,攻灭杨义贞后,拥立段寿辉为大理皇帝。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大理皇帝段寿辉在高智升、高升泰父子的压力之下,以自己在位其间灾难频发为由避位为僧,禅位于自己的从兄弟段正明。段正明在位十三年,人心逐渐归于高升泰,高升泰接受段正明的禅让为帝,改年号为“上治”,改大理国国号为“大中”。高升泰在位仅一年,次年因病去世,其子遵从父亲遗志,将皇位还于段氏,“大中”国便也就此退出了历史。

  实际上,除了以上这些皇帝之外,还有一些乱世的临时政权,由于也曾称帝,因而其实也可以算入其中,例如窦建德的大夏、刘守光的燕、刘豫的伪齐、黄巢的大齐、陈友谅的大汉、徐寿辉的天完、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洪秀全的天平天国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