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善曾经两次接近皇位,却最终失之交臂

2024-10-07 12:00:03 首页

  历史上代善曾经两次接近皇位,是皇太极争夺汗位最强劲的对手,为什么最后却都和皇位失之交臂?并且皇太极为何如此善待代善呢?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01 太祖嫡子,战功赫赫,被封太子

  代善与长兄褚英都是太祖努尔哈赤原配妻子佟佳.哈哈那扎青所生的儿子,年仅16岁便跟随父汗一起南征北战,作战很是勇猛,先后跟随太祖征讨哈达部、辉发部等扈伦三部,因其军功卓著被封为贝勒。

  被封为贝勒以后代善便有了参与朝政的资格与权力,而且手握重兵。

  1607年东海女真斐悠城首领策穆特赫摆脱了扈伦四部之一乌拉部的控制,想要归顺与太祖努尔哈赤,但是担心在率部归顺的路上会受到乌拉部的埋伏,便请求努尔哈赤能派人迎接。

  努尔哈赤便让弟弟舒尔哈齐、长子褚英、次子代善以及大臣费英东、扈尔汉等人率领3000人马前往斐悠城。在出发的时候阴着天天很黑,突然在军旗上闪过一道道的白光,让诸位将士都感到非常的惊讶。

  舒尔哈齐说:“我自从就南征北战,打仗这么多年,从未见过这样的情景,恐怕是凶兆啊!”便以此为借口想要退兵,但是褚英与代善坚决不同意,坚决要带兵前往斐悠城。在斐悠城收降500多户,便打算回去。

  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乌拉部贝勒布占泰,率领一万多人潜伏在乌碣崖一带。

图片.png

  很明显褚英与代善在人数上并不占据优势,舒尔哈赤便并不打算出兵。褚英与代善二人鼓舞将士们:“我的父汗素来善于征讨,如今虽然不在这,我们二人领兵在此,大家也不要害怕。乌拉部贝勒布占泰曾经被我父汗活捉,用铁索索住脖子,大汗看到他态度诚恳才将其放回乌拉部;如今虽然对方人多,但是有大汗的威严在,有上天的庇护,我们一定能战胜他们。”

  虽然这番话用词不多,但是非常鼓舞人心。建州兵只有3000,而乌拉部多达万人,如此敌我悬殊的情况下褚英与代善的话确实振奋人心,众位将士喊到:“我登都愿意誓死效力,一起奋勇过河。”

  此战代善与褚英不仅赢了,而且是大获全胜、战果丰硕。

  努尔哈赤大喜,将代善封为“古英巴图鲁”。

  “古英”乃满文音译,意为“刀把顶上镶钉的帽子铁”,巴图鲁为满语中“勇将”之意。 [5] 既英勇,又硬如钢铁,更是勇士之最。

  勇士之最,在大清两百多年的历史上,唯代善一人有此称号。

  五年后长兄褚英被封为太子帮助太祖一起处理朝政,但是因褚英残暴、小气,与“四大贝勒”“五大臣”不睦,代善与弟弟莽古尔泰、皇太极、阿敏以及五位大臣(何和礼、额亦都、扈尔汉、安费扬古、费英东)一起状告褚英,努尔哈赤废掉褚英太子的身份,三年后将其处死。

  嫡长子褚英太子之位被废以后,在努尔哈赤所有的儿子中就属代善的威望最高、势力最强,手里掌管两红旗,而且努尔哈赤曾经对代善说:“等我多年后病逝,我的诸位幼子还有大福晋阿巴亥都要交给大阿哥来收养了。”

  俟我百年之后,我的诸幼子和大福晋,都交大阿哥收养。

  努尔哈赤此话有三个意思:

  将代善立为太子

  努尔哈赤病逝后由代善来继承汗位

  满族向来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说法,就是说努尔哈赤病逝以后,继承其爵位的儿子是可以继娶其继母的。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大妃,努尔哈赤将阿巴亥托付给代善,可见对代善的重视,也可见代善的地位有多显赫。

  1616年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后金国,将次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子莽古尔泰与八子皇太极封为四大和硕贝勒,此时褚英已死,代善成为实际上的长子,被称为大贝勒。

  这四位和硕贝勒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其他贝勒的地位,尤其是被称为大贝勒的代善,是最有希望、也有威望继承汗位的嫡子。

  值得一提的是褚英在帮助努尔哈赤处理朝政的时候,跟长兄褚英完全不同,褚英被封太子可以说是众望所归,朝中自然无人反对(皇太极虽然向争夺汗位,但还不敢太明目张胆)。若是努尔哈赤不在,朝中一切重大的事情都会交给代善来处理,而且代善处理得头头是道,颇有作为一国之君的样子。

  这是代善接近汗位的第一次机会,若是能如此发展下去,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大汗;但事情往往发展的没有那么顺利。

  02 战功卓著,却因家事被废了太子之位

图片.png

  褚英作为代善同母胞兄确实也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但是却不是一位好的统治者,因为他的性格残暴、小气,骁勇善战中更多的是莽夫之勇,而代善则不同,不仅善战,而且非常具有谋略,在对战明朝的第一次战争—抚顺之战中代善的表现确实很不一般:

  1618年太祖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诏书,正式宣布与明朝决裂,开始征伐大明。

  并且亲自率领两万人马前去攻打抚顺城,代善与弟弟们一起跟随前往。但是大军行进了两天却突然下起了大雨,努尔哈赤想要退兵。

  但是代善极力地劝说父汗不要退兵:“我们的大军已经行进到了大明的边境,如果就因为下雨我们退了兵,就能跟大明的关系和好如初吗?既然军机已经泄露,便会后患无穷。虽然天下着大雨,道路也不好走,但是我们的将士们都有雨具,还是可以继续往前走的。更何况正是因为下着大雨,敌军有所松懈,不会猜想到我们会冒着大雨攻城,这不是更加有利于我们偷袭攻城,打的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吗?”

  努尔哈赤觉得代善说的非常道理,便继续前进,轻而易举便将抚顺城拿下。之后攻占东州等五百多城堡,俘获人畜30万。代善虽是大汗的儿子,但是身先士卒,总是第一个冲在最前边,在后金对战大明的第一战中大获全胜。

  之后明总兵张承荫等人率领上万人前来追击后金军,代善同四贝勒皇太极一同迎战。努尔哈赤派人前去制止,代善上奏父汗应当乘胜追击,努尔哈赤便同意了儿子的建议,张承荫、参加蒲世芳等人全部被斩杀,代善又立下大功。

  “彼若待我,我则与战。若不待,是必走矣。当乘势追袭,无使我兵寂然归,致谓我怯也。

  之后在与明军对战的萨尔浒之战中,代善照样发挥了自己超人的谋略,为父汗出谋划策,取得了萨尔浒之战的胜利。萨尔浒之战后,后金军攻占开源、进攻叶赫部,代善都表现非常英勇,成为努尔哈赤身边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代善不仅战功赫赫,在朝中的威望极高,而且还是努尔哈赤实际上的长子(此时褚英已被处死),努尔哈赤受汉文化的影响,想要让嫡子继承汗位。

  但对于女真族来说向来没有“立嫡立长”的说法,皇太极虽然在序齿上并不占优势,但也有争夺汗位的野心。况且代善确实有谋略,但论心智却不及皇太极。

  1620年发生在代善身上发生的两件事情,惹得努尔哈赤大怒,直接废了代善的太子之位:

  第一件事情:努尔哈赤最小的福晋德因泽告诉努尔哈赤,大福晋阿巴亥有两次给大阿哥送饭吃,大阿哥不仅吃了还夸大福晋的饭菜好吃;大福晋也给四阿哥(皇太极)送了,四贝勒碍于情面收下,但是并没有吃。

  而且大福晋经常派去大阿哥的府上好像是商量什么事情,有那么几晚上大福晋偷偷半夜出去,去了大阿哥的府上。

  代善与阿巴亥暧昧

  第二件事情:三四月份后金国迁居到萨尔浒城居住,努尔哈赤特地允许各位贝勒修建自己的府邸。代善看到长子岳托的府邸要比自己的还要好,便让自己的弟弟莽古尔泰与堂兄弟阿敏帮自己的说和一下,想要将长子岳托的房屋抢过来自己占有。

  代善的次子硕托因为不想再继续忍受父亲代善对自己的虐待而失踪,有人说硕托投靠了大明。在还没有定论之前代善就恳求父汗努尔哈赤将次子硕托给处死,但是努尔哈哈赤并没有听代善的,而是将硕托给放了。

  努尔哈赤也因此开始调查代善与前妻还有两个儿子的关系,才发现代善是因为受到后妻的挑唆一直虐待前妻的两个儿子。气得努尔哈赤直接训斥代善:“你也是我前妻所生的儿子,你怎么不想想我是怎么对你的?你怎么能被后妻懵逼来虐待你前妻的儿子呢?我将最好的部民赏赐给你,你为何就不能挑选好的部民分给你前妻的儿子呢?”

  努尔哈赤特地下令让代善与前妻所生的两个儿子硕托、岳托分家,并且直接废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代善被废以后,特地杀掉了后妻向父汗谢罪。

  代善虽然已经不是太子,但他还是四大贝勒之一,参与处理朝政,成了跟皇太极一样的地位跟存在。

  代善被封为太子,若是自己不惹事的话,必然会成为众望所归的大汗;但这一次是代善自己将太子之位作没了,威望大减。

  03 拱手将汗位让给皇太极

  四位和硕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与皇太极,不论其排序如何,地位与权力是同等的,轮流按月来处理朝政,谁也不比谁低人一等,都得到同等的锻炼机会。

  代善被废掉太子之位后,努尔哈赤还是一如往常地重用代善,毕竟代善是自己实际上的嫡长子,能力非常强,自然不能因为一些家事而忽略了这个儿子。

  从1621年到1626年这五年的时间里,代善跟随父汗努尔哈赤几乎参与了所有对明战役之中;并且与蒙古各部落结为亲家,为后金“满蒙联姻”的国策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1626年太祖努尔哈赤病逝,因为努尔哈赤走的匆忙,再加上病逝时只有大福晋阿巴亥在身边,据说是没有留下遗命,在如此情况下,只能是通过“八王议政”的方式选出新的大汗。

  四位和硕贝勒都手握重兵,而且也有野心去争夺汗位。不过:

  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虽有继承汗位的资格,但他很清楚自己争不过努尔哈赤的儿子们,便主动退出,并不参与争夺汗位,不过阿敏确实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

  莽古尔泰跟褚英是一个类型的人,虽然骁勇善战,但是一个莽夫;竟然为了获得父汗的好感,而亲手将自己的生母富察氏(富察氏得罪了努尔哈赤而被废)杀死。如此嗜杀之人,又怎么适合做大汗呢?可以说,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支持莽古尔泰。

  剩下的便是代善与皇太极,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便是努尔哈赤的大福晋阿巴亥与她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但是在努尔哈赤病逝后不久阿巴亥便被逼殉葬了。也就是说真正争夺汗位的只有代善与皇太极。

  按理说代善与皇太极相比有三大优势:

  势力是最强的

  威望最高

  排序在前,是努尔哈赤元妃所生的嫡次子

  若是代善提出继承皇位的话,想必其他的大臣都不会反对。但是在儿子岳托与萨哈璘的劝说下,代善直接放弃了争夺汗位,而是转而支持皇太极。这次是代善距离汗位最近的一次,只要他愿意,若不出意外的话必定会成为新的大汗,但是他放弃了这次机会,原因有两点:

  第一、代善很了解自己的弟弟们:阿敏有野心不好约束,莽古尔泰生性鲁莽不搞管束,皇太极胸怀大志,阿济格生性好斗,多尔衮虽然年纪小但是也不愿一直屈居人下;更何况父汗宣布的是“八位贝勒共治天下”,代善确实没有把握能管得了这些弟弟们。

  第二、自宁远之战后,后金国可以说是内忧外患。父汗努尔哈赤对汉民的政策太过残酷引起了辽民的反抗,袁崇焕在宁远训练士兵、修建炮台,蒙古察察哈尔部也对后金虎视眈眈,就连朝鲜也在帮助大明为难后金。如此复杂的局面,代善自觉能力不足,实在是应对不了。

  次日代善便跟弟弟们提议立皇太极为新的大汗,有了威望最高的代善的支持,皇太极便可以顺利继承汗位。

  04 压抑晚年

图片.png

  皇太极继承汗位后,不仅给了代善等三位和硕贝勒平起平坐的权力,而且给与三位和硕贝勒教训子弟的权力。代善等人跟随皇太极一起南征北战,对抗大明。

  从1626年到1632年是皇太极加强汗权的阶段,代善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皇太极颇有野心,怎么会愿意与别人分享汗权呢?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还有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便主动提出放弃与皇太极平起平坐,在代善一再地坚持下皇太极才同意让代善与莽古尔泰的座位比自己低一些。

  三年后却因为私下里款待并且赠与财物给哈达公主(莽古尔泰同母姐姐,是大清唯一一个被凌迟处死的公主),被皇太极质问到底是何居心?并且训斥代善不懂得如何拥护君主。皇太极在诸位贝勒大臣们面前将代善的罪责一一罗列后,直接闭门不出,让诸位贝勒重新选出新的大汗。诸位贝勒商议后给代善定罪,并且跪请皇太极重新亲政。

  最终皇太极只是将代善贝勒的职务给革除,从轻处理;不过自此以后代善开始有意退让,自居为臣而不是和硕贝勒或者是大汗的兄长。

  也是在这一年的十二月,代善与诸位贝勒一起拥戴皇太极称帝,在诸位贝勒发誓表忠心的时候,皇太极以“代善年迈”特地免了代善发誓,但代善仍旧坚持一起盟誓。

  “代善誓告天地,自今以后,若不克守忠贞,殚心竭力,而言与行违,又或如莽古尔泰、德格类谋逆作乱者,天地谴之,让代善不得善终。“

  次年四月皇太极正式建立大清,登基称帝。皇太极称帝后,将代善封为和硕礼亲王,将代善的长子岳托封为和硕成亲王,都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1643年皇太极突然病逝,没有留下遗言究竟让哪位皇子继承皇位,而且也没有正式建立“父死子继”的皇位继承制度。如此一来皇太极的儿子们可以争夺皇位,皇太极的兄弟们也可以

  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便是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睿亲王多尔衮,二人都是战功赫赫、颇有威望的人,两黄旗大臣坚决支持“拥立先帝的皇子”,而两白旗则是坚持拥立多尔衮,可以说豪格与多尔衮都不可能得到一致拥护。

  多尔衮便“以退为进”,提出将皇九子福临立为新帝,自己则与郑亲王济尔哈朗一起辅政。如此一来年仅6岁的福临,被推上了皇位,代善、济尔哈朗与多尔衮一起辅佐年幼的福临。

  之后代善的次子硕托与侄儿阿达礼一起密谋,想要拥立多尔衮继承皇位;代善大义灭亲,将儿子与侄子诛杀。

  福临虽然登基,但因年幼并不能亲政,一开始虽然是多尔衮等几位亲王辅政,但是多尔衮的野心越来越大。郑亲王济尔哈朗为了保住身家性命,主动示弱;多尔衮为了能独揽大权,排斥二哥代善,代善年纪也大了,干脆直接在家里颐养天年,不再过问朝政。

  1648年,66岁的代善病逝于礼亲王府,结束了自己南征北战、尔虞我诈的一生。

  结语

  代善从年仅16岁开始便跟随父汗一起南征北战,自此以后长达50年的时间不是在战场上就是在朝堂之上。他先后有两次机会可以登上汗位,一次自己作没了,一次却是主动将汗位拱手相让。

  虽说代善没有登上汗位有些可惜,但也可以看得出代善是一个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当时后金内忧外患,若是性格平和的他继承汗位的话,真不见得能帮后金渡过此次难关。

  在努尔哈赤诸多儿子中,代善的结局算是比较好的:

  褚英被太祖处死

  莽古尔泰被皇太极处死

  多尔衮被鞭尸

  代善66岁得以善终,已经算是不错的结局了。更何况代善一门除了三位铁帽子王,这在整个大清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代善被封为和硕礼亲王,世袭罔替

  代善的长子岳托被封为克勤郡王,此爵位被传了13世;

  代善的孙子(三子萨哈廉之子)被封为顺成郡王,此爵位被传了10世。

  代善虽然没有自己登上皇位,但是代善这一支在大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管是哪位皇帝继位,都不敢轻视代善的后代,后世子孙保得住荣华富贵,泉下有知的代善也算是知足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