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唐朝破坏如此严重 唐朝为何还能延续一百四十多年

2023-03-29 11:51:18 首页

  安史之乱唐朝还延续一百四十多年,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中原出现的又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这个王朝一共出现了21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后来在众多皇帝的共同努力下,唐朝变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image.png

  唐高宗李渊像

  据悉唐朝在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它作为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可谓是声誉远播。

  也正是因为唐朝的存在,海外在唐朝之后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如今我们在国外看到的“唐人街”,就是因为这些街道中生活的大多数是中国人而得名。

  既然提到了唐朝,那就不得不提及“安史之乱”。此次大暴乱对整个唐朝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不过在它结束之后,唐朝依旧延续了一百四十多年才彻底覆灭。

  这就使得人们好奇不已,该王朝究竟是为什么,能在暴乱之后延续一百四十年多年之久呢?

  安史之乱——因

  很多人在谈及历史的时候,都会想到“前事之因,后事之果”这句话。因此我们在讨论唐朝安史之乱后的延续之前,势必得先搞清楚安史之乱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就唐朝的前期发展过程来看,很多人应该会发现这样一点:从唐太宗时期开始,唐朝历任的皇帝们数次开疆拓土

  他们指挥大军先后平定了辽东、东、西突厥以及吐谷浑等地,虽然这使得唐朝迅速成为了一个疆域极其辽阔的国家,可同时也导致中央对边疆的控制被弱化。

  为了尽可能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李隆基干脆于开元十年的时候,在边地设立了十个兵镇,它们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

image.png

  唐朝节度使分布图

  后来随着节度使们手下的军力日渐强大,中央渐渐出现了难以掌控这些兵镇的情况。彼时安禄山一人便兼有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节度使之职,麾下共拥兵20万。

  相比之下,中央的兵力却只有8万不到,在这样的实力差距之下,野心勃勃的安禄山自然会选择起兵造反。

  当然了,起初因为唐玄宗分外关注国家建设,因此安禄山也不好磨刀霍霍向中央,可随着唐玄宗的岁数不断增加,再加上杨玉环的出现。

  这些均导致唐玄宗逐渐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受杨玉环、杨国忠以及李林甫等人的干扰,唐玄宗开始杜绝言路,排斥忠良,而这也给了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的机会。

  安史之乱——果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军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由在范阳起兵。

  由于当时各地已经安定很久,因此在看到安禄山大军的时候,很多州县长官都选择了投敌或弃逃。此时虽然有人向唐玄宗禀报安禄山造反一事,但唐玄宗并不相信。

image.png

  唐玄宗李隆基像

  等安禄山都快要打到长安城的时候,唐玄宗才终于相信安禄山造反了,于是他召来杨国忠等人共商大事,并进行了相应的军事部署。

  只不过因为杨国忠的无能,安禄山轻松攻入洛阳,并在公元756年攻破长安,唐玄宗不得不带领着杨玉环等人从延秋门出逃。

  后来到马嵬坡附近的时候,陈玄礼看将士们浮躁不堪,为了安抚将士们,陈玄礼请唐玄宗处死杨国忠以及杨玉环等杨家人。

  继而在高力士的劝说下,唐玄宗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随后大军离开马嵬坡,护送皇帝继续向川蜀地区逃去。

  公元756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太子李亨在朔方诸将的推举下自行登基为帝,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之后他命郭子仪李光弼二人为主将,前往讨伐叛军。

  经过一段时间的驰击之后,唐肃宗李亨成功收复了河北一带。继而雎阳之战爆发、安禄山被严庄与安庆绪、李猪儿等人谋害致死,安史之乱进入中后阶段。

image.png

  唐肃宗李亨像

  公元757年,邺城之战爆发,因为史思明的存在,唐军的作战节奏被打乱,再加上唐肃宗没有把握好作战时机,唐军部队的后勤供给工作也没有做好。

  这就导致唐军在此次战斗中直接溃败。后来到公元762年,唐代宗荣登大宝,在他与后来涌现出来的一众名将的努力下,长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彻底宣告结束。

  暴乱后——延续

  尽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安史之乱的爆发似乎与唐玄宗和杨玉环等杨家人有着不容忽视的关联,可是从大的方面来讲:

  这场暴乱的爆发也是因为唐朝当时制定的藩镇管理政策不够完善。倘若唐朝中央不要将那么大的权力下放给各节度使,估计也不会发生尾大不掉、起兵谋反的事情。

  而唐朝后续能够延续下去,且延续时间还长达一百四十多年,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导致的:

  唐朝自从安史之乱以后,便开始对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进行削弱,并削减了藩镇的数量。

  在有关于唐朝的众多史料中我们也能够轻松得知,唐肃宗时期,唐朝的藩镇多达40个,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便痛定思痛,开始“以藩制藩”。

  所谓“以藩制藩”,其实就是将内地“藩镇化”,然后用他们的力量去对抗边疆藩镇。其中唐代宗时期的藩镇增加数量并不明显,可见当时代宗对藩镇的态度主要是“姑息”。

  后来等到公元807年,唐宪宗李纯在位期间,唐朝的藩镇则仅仅只剩下5个。没有了藩镇割据的威胁,唐朝自然能够延续下去,并且还足足延续了一百四十多年的时间。

image.png

  安禄山剧照

  安史之乱中长安虽然沦陷,但由于唐朝的经济中心逐渐南移,这导致唐朝遭受的损失虽然严重,但并不致命。

  从经济角度来看,国家的首都大多是经济重心,并且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古代王朝都不会选择迁都。

  而这也是如今为什么一些城市被称为“多朝古都”的原因。如果原来的首都不再适合国家的未来发展,或者是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这时候统治者才会选择迁都。

  当然了,影响迁都的原因还有很多,这得结合当时发生的具体时间来分析。虽说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国都依旧在长安,但彼时唐朝的经济重心已经逐渐南移。

  并没有受到安史之乱的江南地区完全可以给唐朝提供源源不断的赋税和粮食,这就使得唐朝有一定的资本延续发展下去。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仍旧有很出色的圣明君主出现,他们极大程度上延续了唐朝国祚。

  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与一个王朝的兴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王朝建立后出现的历任皇帝:

  开国皇帝对王朝兴衰的影响其实很多,这是因为古代王朝绝大多数重视“祖制”。可以说开国皇帝对待国家以及百姓等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来皇帝的态度。

  唐朝能够在安史之乱之后延续一百四十多年之久,与唐朝后来出现的那些堪比先祖的圣明君主也有很大关系。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唐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李忱,此人在位期间,对内遏制皇亲和宦官权力,对外收复河湟、抗击外族。

  在他的引导下,唐朝相对安定繁荣,后来一直到唐朝灭亡,百姓仍对李忱以及他所统治的那个时期思咏不已。

  后人们则将他统治的时期称为“大中之治”,将他本人称为“小太宗”。且除了唐宣宗以外,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以及唐武宗李炎等均是为国为民的好皇帝。

  小结

  总而言之,唐朝之所以能够在“安史之乱”以后延续一百四十多年,一来是因为唐朝在后来一直在想方设法地削弱藩镇势力;二来是因为唐朝后来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三来则是因为唐朝后期还出现了不少圣明君主,他们或许不像祖宗那样有名,但对唐朝延续做出的贡献绝对不容小觑。

image.png

  安禄山剧照

  补充

  最后我们再来补充一点关于安史之乱的内容。在安史之乱中,除了安禄山以及杨国忠以外,最主要的角色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了。

  这二人的爱情故事其实感动了很多人,毕竟在那个三妻四妾非常普遍的年代,李隆基能够为杨玉环一人而放弃后宫佳丽三千,这本身就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杨玉环剧照

  只不过他们在纵情享受的同时,也忘了自己身上所背负的那些责任。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会将他们的故事称为“爱情悲剧”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