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军事撤退行动。1940年5月21日,德军直趋英吉利海峡,把近40万英法联军围逼在法国北部狭小地带,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仅有万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为海上退路。形势万分危急,敦刻尔克港口是个极易受到轰炸机和炮火持续攻击的目标。如果四十万人从这个港口撤退,在德国炮火的强烈袭击下,后果不堪设想。1940年5月25日,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行动使英国最终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虽然这次大规模的撤退行动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英国本土地面防卫发生严重的问题。此次撤离,意味着欧洲大陆落入法西斯势力之手。

  1940年5月10曰凌展4时30分,希特勒向西线发动了蓄谋已久的闪电战。德军兵分A、B、C三个集团军群,先以右翼B集团军群的伞兵部队和突击队一举攻占或摧毁中立国荷兰、比利时防线上的主要防御工亊、桥梁、交通枢纽和作战司令部、军火库,吸引了盟军的全部注意力。

  左HA集团军群7个装甲师汇成一股骇人的钢与火的洪流,仅用三天时间就出其不意地越过地势陡峭森林密布的阿登山区。5月13日,纳粹将古德里安指挥的第19装甲军率先渡过马斯河,并于次日突破色当防线,把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联军与法国中央部队的联系拦腰切断。

  接着,古德里安的兵锋转向英吉利海峡沿岸,于5月20日抵达阿尔布维附近的海边后,又调头北上,扑向海峡各港口,致使从比利时战线后撤的40万英法联军退缩在法国北部的敦刻尔克海边一块狭长的三角地带,陷入徳军的霣兵包围。

  5月24日,古德里安装甲军由阿尔布维北上,攻占和包围了布伦加来这两个重要港口,一直冲到离敦刻尔克仅10英里的格拉夫林,在他右侧的德军赖因哈特装甲军也赶到了艾尔运河线。所向披靡的徳军A集团军群坦克部队沿着艾尔运河摆开阵势,准备投入最后的厮杀,彻底歼灭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夺取这次战役的最后胜利。

  就在这关键时刻,希特勒却于5月24日晚上给A集团军群坦克部队下达了一道奇怪的命令停止前进!”这道命令给了陷入绝境的英法联军一个意外的喘息机会。待到5月26日夜间,希特勒又取消停止前进的命令,同意A集团军群坦克部队向敦刻尔克进攻,但此时惊魂已定的英法联军已构筑成一道配有重炮、反坦克炮和三个步兵师的坚固防线。

  “主宰种族”的德军坦克令人丧胆地在法国境内驱驰300英里之后,距离他们的目标——敦刻尔克港□仅6英里处被遏止住了。被围的英法联军一边抵抗,一边开始实施代号为“发电机“的敦刻尔克撤退计划。英国共动员850多艘各种类型的大小船只,集中到敦刻尔克附近海面,冒着敌机的轰炸和猛烈的炮火,把敦刻尔克的残兵败将一批又一批地运过英吉利海峡。

  从5月26日下午6时27分到6月4日下午2时23分,经过九个昼夜的苦战/发电机”撤退计划一共将33.8万盟军官兵,其中英国远征军22.4万人,撤出敦刻尔克,渡过海峡,平安地在英国登陆。

  战后,历史学家一致认为,敦刻尔克大撤退之所以取得惊人的成功,主要应归功于5月24日晚上希特勒下达给A集团军群坦克部队那道“停止前进”的奇怪命令。但对希特勒为什么要命令坦克部队停止前进的问题,历史学家和纳粹的将军们各有解释,众说纷纭

  说法之一,是希特勒忧虑的情绪。自从A集团军群冲入法国后,希特勒一直处于髙度紧张和心惊肉跳的状态,进军的异常顺利反使他心神不宁。他莫名其妙地担心強大的法军会从凡尔登和马思河畔的夏龙地区发动一次出人意外的有力反攻,导致第二次马恩河亊件。

  5月17日,希特勒竟被古徳里安坦克部队的辉煌战果吓住了。他狂怒嚎叫,指责参谋总长哈尔德驱使坦克部队快速推进是“在尽力破坏整个战役”。在他的命令下,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停止前进了一天。直到第二天深夜,哈尔徳向他保证,接应的步兵部队正沿着埃纳河布成屏障,希特勒这才准许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飞速推进。

  5月20日,古德里安率坦克群冲到阿尔布维,希特勒接到电话报告,简直不敢相,“激动得语不成声”。可是到了第二天,英军在阿腊斯对调头的徳军坦克部队发起了一次失败的小反击,希特勒又大为恐愧,担心南面法军的夹攻,并再度要求坦克部队停止前进。由于逋到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和参谋总长哈尔德的反对,希特勒便于5月24日早展来到A集团军群司令部,直接插手指挥。

...查看更多

     敦刻尔克 战争史上的撤退奇迹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历时九天,总共有338226人撤回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但这些部队撤离时将重装备全部丢弃,带回英国的只不过随身的步枪和数百挺机枪而已,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法联军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

  在撤退中,英法联军有4万余人被俘,还有2.8万余人死伤,这些伤亡人员中,有的是在抗击德军进攻坚守至关重要的防线时战死的,有的是在海滩等待上船时丧生在德军空袭和炮火下,还有的是在海上随着被德军击沉的船只而葬身大海。英国共动员了861艘各型船只投入撤退,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击沉。英国空军为了掩护撤退,总共出动2739架次战斗机进行空中掩护,平均每天出动300架次,有力抗击了德军空袭,英军损失飞机106架,英军战斗机和地面高射炮火击落德机约140架。在德军地空火力猛烈轰击下,英法联军仍撤出了33.8万余人,被誉为“敦刻尔克奇迹”!

  盟军虽然遭受了损失,但毕竟保存了有生力量,为今后反攻欧洲大陆奠定了基础。

  2005年4月4日上午,敦刻尔克的天空有些阴郁,我从巴黎匆匆赶来拜会当地“战争回忆协会”的会长、也是敦刻尔克战争纪念馆的负责人卢西恩先生,他除了要引领我参观战争纪念馆外,还要给我展示一些有关那场战争的珍藏,更吸引我的,他还将介绍我拜望一位亲身经历过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法国老兵。11点整,留着两撇花白短须的卢西恩老人如约准时出现在火车站口,这位70多岁的老人有力地握紧我的手,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敦刻尔克是法国第一个遭到德军大规模轰炸的城市,却是最后一个得到彻底解放的城市,在3362座建筑中,有1524座被彻底炸毁,有805座被严重毁坏,战争已经使这座城市面目全非了。”

  “奇怪的战争”缘于三点原因

  记者坐上卢西恩老人的雪铁龙轿车穿越敦刻尔克市区往战争纪念馆去的路上,但见两边商店林立,行人穿梭,一派繁荣景象,卢西恩老人告诉我,敦刻尔克是从1949年9月4日才开始重建的,历时14年,直到1963年才完工,现在的城市面貌虽然焕然一新,但是战争的创伤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上,对于那些亲身经历过的人尤其如此。

  卢西恩老人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时整整8岁,现在又从事纪念馆和有关协会的研究工作,所以说起这段战争如数家珍。在敦刻尔克战争纪念馆,他一边引导我参观当年德军的摩托车、法军的迫击炮等实物,一边向我介绍这次战争的概况。他说,1940年5月法国不战而亡的“奇怪战争”主要基于3点原因:一是当年英法的兵力严重不足,仅相当于德军的2/3,同时法国过分相马奇诺防线;其二是1937年比利时宣布中立,为日后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入侵法国创造了客观条件;其三是德军当时的宣传策略使法国人误认为法德边境、法意边境、法西边境最需要防守,因此分散了兵力。

  卢西恩先生介绍说,在绕过马奇诺防线攻克了法国北部要塞色当之后,至5月31日,40万军队被孤立在色当以北一线,于是英国政府决定通过法国东北角的敦刻尔克海港由海路疏散兵力,撤回到英国本土。并把这次大撤退命名为“发电机行动”。

  历史上最艰苦的军事行动

  卢西恩先生说,这几乎是一次历史上最艰苦最英勇的军事行动,它所面临的困难来自3个方面:一是要随时清除海路中德军发射的鱼雷;二是要躲避德军在空中的疯狂轰炸;三是在荷兰沿海,德军的巡洋舰随时追击从苏格兰南下救援的英法船只。在这种围追堵截的境况下,敦刻尔克海滩上士兵们撤退的秩序仍然非常有序。与此同时,对敦刻尔克市区的大规模轰炸也开始了,卢西恩先生说,根据他从战争纪念馆搜集的材料,几天中德军共投下了30000枚炸弹和15000枚燃烧弹,时年8岁的卢西恩还清楚地记得,德军的“思图卡”战机向下垂直俯冲时发出令人恐惧的轰鸣,那种感觉是“让活着的人直接面对死亡之门。”卢西恩先生说,在德军最先摧毁了石油储备库之后,敦刻尔克中心市区已经成为一片火海。

  听了纪念馆的资料讲解,我仍然想继续深入了解一些亲历这场战争的老兵们的具体感受,热心的卢西恩先生又引领我拜望了另一位亲历这场战争的法国水兵安德烈·瓦杜先生,电话里,已经87岁高龄的瓦杜先生听说来自北京的中国记者来访,当即爽快答应。

  已经满头银发的瓦杜先生和夫人在居所准时等候我。老人1937年11月在法国入伍,1940年3月被派到“雷霹号”鱼雷艇上服役潜水兵。瓦杜回忆说,1940年3月,德军已经开始在法国境内和英法之间的海域空袭,那时瓦杜先生所在的鱼雷艇正在苏格兰一带服役,在挪威海域的一些港口已经多次与德军发生了面对面的遭遇战。特别是一次在挪威附近的汉姆尼斯遇到德军的阻击,虽然瓦杜所在的“雷霹号”鱼雷艇未受损失,但同行的英国一艘“索马里”号舰船被炸伤。5月31日,“雷霹号”刚刚把“索马里”号护送回苏格兰,就接到盟军指挥部的指令,立刻挺进敦刻尔克,接送由此撤退的盟军。“雷霹号”作为执行任务的舰艇之一,从6月1日到6月4日先后4次执行了接送任务,最多一次运送了2500名士兵撤出敦刻尔克。

...查看更多

  如果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英国远征军主力无法撤回英国,对于英国而言,如此惨重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尽管英军失去了大量的装备和军需物资,但保留下一批经过战争考验的官兵,为以后的战争保留了一大批具有战斗经验的官兵,这些回到英国的官兵,绝大部分都成为日后反攻的骨干力量。敦刻尔克的意义就在于,英国保留了继续坚持战争的最珍贵的有生力量。正如丘吉尔在6月4日向议会报告敦刻尔克撤退时所说:“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

  敦刻尔克大撤退并不是一次战役,甚至可以说,是在德军的穷追猛打之下被逼无奈的逃亡之举,但正是这一逃亡,为盟军保存了日后反攻的主力为将德意日法西斯最终送上断头台奠定了基础。或许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决定刚刚作出的时候,会有大量的军人表示不解,甚至反对。在他们眼里,战斗,乃至是死亡,才是一名优秀军人的真正归宿。他们没有错,但有的时候,退却却是为了更好的前进,为了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此外,蒙哥马利在扭转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困局中,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虽然他当时仅仅是一名不为人知的师长,但历史给了他一个宝贵的机会,而他没有因为职位的低下而退却,相反凭借自己的才华抓住了这一机会,所以才成就了自己,成就了历史。

  英国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亨利·莫尔指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就是从敦刻尔克开始的!这绝不是一场奇耻大辱的败退。美国军事历史学家则把敦刻尔克撤退列为二次世界大战最著名战役之首。而纳粹德国陆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在战后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写到:“英国人完全有理由为他们完成的事业感到自豪!”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建起了一座纪念碑,以纪念在这场史诗般的大撤退中英勇献身的英法联军阵亡将士。这是后人对于那些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将士的敬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语:Dunkirk Evacuation,法语:Bataille de Dunkerqu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军事撤退行动。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行动使英国最终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虽然这次大规模的撤退行动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英国本土地面防卫发生严重的问题。此次撤离,意味着欧洲大陆落入法西斯势力之手。

  纳粹德国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西欧。当时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拥有147个师,300多万军队,兵力与德国实力相当。但法国战略呆板保守,且动员较为迟缓,只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自认为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上,对德国宣而不战。在德法边境上,只有小规模的互射,没有进行大的战役,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奇怪的战争”。

  然而,德军没有攻打马奇诺防线,他们首先攻打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并绕过马奇诺防线从色当一带渡河入法国。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不久又踏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1940年5月21日,德军直趋英吉利海峡,把近40万英法联军围逼在法国北部狭小地带,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仅有万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为海上退路。

  形势万分危急,敦刻尔克港口是个极易受到轰炸机和炮火持续攻击的目标。如果四十万人从这个港口撤退,在德国炮火的强烈袭击下,后果不堪设想。

  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他们的计划是力争撤离三万人。

  这支杂牌船队就在这样危险的情形下,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里,救出了三十三万五千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敦刻尔克大撤退并不是一次战役,甚至可以说,是在德军的穷追猛打之下被逼无奈的逃亡之举,但正是这一逃亡,为盟军保存了日后反攻的主力为将德意日法西斯最终送上断头台奠定了基础。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