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二六事件

  二二六事件,又名“帝都不祥事件”或“不祥事件”,是指1936年2月26日发生于日本帝国的一次失败兵变,日本帝国陆军的部分“皇道派”青年军官率领千余名士兵对政府及军方高级成员中的“统制派”意识形态对手与反对者进行刺杀,最终政变遭到扑灭,直接参与者多被处以死刑,间接相关人物亦被调离中央职务,皇道派因此在军中影响力削减,而同时增加了日本帝国军队主流派领导人对日本政府的政治影响力。二二六事件也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乱行动,也是19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发展的重要事件。

  二二六事件发生在1936年2月26号,所以称为二二六,是皇道派的青年法西斯军官制造的军事政变,也是陆军内部皇道派与统制派的一次对决。政变的起因是因为皇道派的青年将校受到了日本法西斯主义的鼻祖北一辉 思想的影响。

blob.png

  北一辉这个人物很不简单,他原本只是一个初中都没有毕业,后来全靠自习进而成为了善于冒险的三流落魄作家而已,但是却因为1919年8月的时候在上海的一所公寓里面完成了一本名字叫做《日本改造方案》的书而一举成名。这种感觉就好像- -一个二三流的作家,在网上发表一篇爱情小说从而开始出书炒作自己是一个道理。不过他比起这些网上作家来说,更融入了一种极端的愤青主义,因为当时社会主义在世界各地蔓延,他怕他自己的祖国日本也出现什么社会主义之类的玩意儿,于是四处游说那些日本军人有有志之士,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动军事暴动,夺取政权,从而达到改造日本建立军部独裁政权的目的。

  也许是北一辉的书正好触动了当时非常苦闷彷徨的日本少壮军人。于是他们纷纷将北一辉书中奉行的主张视之为经典、金科玉律,他们把北一辉奉为教祖。不过三流作家必竟是三流作家,功底不够又怎么能出来卖弄?混得了一时混不了一世,一本《日本改造方案》发展下去终会力不从心,好在中国文化佛道儒法占卜术数等博大精神,也被这人学了点皮毛,于是就开始装神弄鬼了,这一招最能骗人了。他骗别人说自己的妻子神灵附体。

  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想北一辉是何许人也,一个流落在上海的落魄书生罢了,又能有又作为?却不料有这么一个叫大川周明的人物,此人正是日本右翼理论家,他觉得北一辉不错,非常有利用价值,于是立马亲自来上海把北一辉接回了日本,参加右翼革新团体"犹存社",这一招恰到好处,马上就让右派的势力大了起来。

  这两个巴掌一拍,"啪"的一声,响了。于是决定策动日本的暴力革命来,当年日本的少壮军人分为"统制派"和"皇道派"。统制派强调稳重,而皇道派则比较激进。统制派尊军务局长永田铁山中将为首,皇道派的首脑是参谋次长真崎甚三郎大将。

  在昭和9年,也就是1934年11月23日的时候,正当日本的内阁们在讨论预算案时,10多名青年军官们冲进了首相冈田介的官邸中,要求增加陆军预算。不过这一皇道派的小阴谋并没有成功,反而导致了“昭和肃军”, 1935年陆军大臣林铣十郎把真崎甚三郎大将给撤了。这下可不得了,马上就发生了“相泽事件”,何为相泽事件?当时皇道派的相泽三郎中佐深信,把真崎炒鱿鱼的主谋一定就是军务局长永田铁山,于是就在光天化日之下,冲进军务局长室一刀就把永田铁山给做了。

blob.png

  而此时的大川周明却和北一辉分手了。因为两个人的立场不同,大川支持“统制派”,在军部内部的权力非常重。可这北一辉则是被皇道派奉为了教祖,又怎么能甘心落后?北一辉这人活动能力极强,常和政府首要财阀巨头们关系密切(又是拉关系,经常向他们提供政治方面的意见,传达军部要人意向,妖言惑众。

  终于,在昭和八年(1936年)2月26号。著名的“二二六”事件暴发了。那天清晨,安藤辉三、村中孝次和栗原安秀等皇道派军官,伙同步兵第一、三连队、近卫步兵第三连队的22名少壮军官,抽调大约1400左右的士兵在东京起事,高喊着“昭和维新”、“尊皇讨好”等口号,袭击政府首脑们的官邸或家里,一口气干掉了内阁大臣斋藤实、大藏大臣高桥是清和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重伤待从长铃木贯太郎,误杀了冈田启介首相的秘书,占领陆军省、参谋本部、国会和总理大臣官邸、警视厅及附近地区,并要求陆军首脑果断实行国家改造,任命荒木贞夫为关东军司令官,以压制苏联,逮捕或“统制派”军官。

  陆军当局本已预计到发生兵变的可能,希望利用这一机会建立新体制,因此颁布《戒严令》。但政界、财界和海军部不支持政变,民众也逐渐了解事件的真相,事态的发展遂转向武装平叛。2月29日,陆军首脑正式下达镇压命令,调遣地方部队抵达东京。叛军首脑有二人引咎自杀,其余均囚禁于代代木监狱。真崎大将等人亦因涉嫌叛乱暂遭监禁。3月4日陆军部遵照天皇敕令特设特别军事法庭,在不公开无辩护的情形下,一审判决,村中、矶部等13名低级军官,以及幕后主持人北一辉等被判处死刑,但被认为背后策划者真崎大将被判无罪,多方庇护叛军的香樵、山下奉文等将领未受审判逍遥法外。

  上起裕仁天皇,下迄日本平民,几乎每一个日本人都被“二·二六事变”的暴行所震惊,对国家命运忧心忡忡。日本的舆论工具也不敢向这些跋扈嚣张的少壮军人公然挑战,各报纸各电台只对此不幸事件略表遗憾,《朝日新闻》说了几句公道话,马上就受到袭击。从此以后,日本军部控制了全国舆论。

blob.png

  二二六事件是日本法西斯少壮军官发动的最后一次军事政变。以该事件为契机,冈田启介内阁辞职,军部以血腥的镇压手段加强了他们在政治上的发言权。广田弘毅组阁后,在陆军大臣侯选人寺内寿一大将的强硬要求下,同意恢复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皇道派和统制派开始进行了融合最终统一在了一起,军人遂掌握了随时可以使内阁倒台的大权。此后,日本迅速走向军部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而在1937年7月7号,就暴发了卢沟桥事件。(附:近代中国屡受日本欺凌,然而国人对于日本历史,尤其是近代日本历史知之甚少,相反日本对于中国的研究却非常细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面对不安于室的东邻,我们当少一些无意义的谩骂,多做一些有用的研究,以期将来不致重蹈覆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1936年2月26日清晨,超过1400名全副武装、高喊“天诛”口号的日本陆军官兵出现在东京街头,他们拉开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二·二六事件”的序幕。

  关于这场兵变的过程,已有许多中文书籍或者文章均不厌其烦重述过。这些士兵——他们大多来自第1师团——以“尊皇讨奸”为旗号,主张通过武装政变建立由天皇直接行使统治权的“昭和维新”。

  在持续四天的叛乱中,日本的首都东京市区一度被叛军占领,陆军教育总监、大藏大臣以及首相的住宅遭到血洗。除了首相冈田介和铃木贯太郎死里逃生外,其他刺杀目标均殁于这次武装叛乱。

  这一事件以天皇坚持下令平乱、叛乱组织者遭到处决为结局。这些激进的青年爱国者,感于日本的贫富分化、国际上遭受的孤立地位以及官僚主义者的强势,同时受到皇道派高层人物的挑拨与无政府主义者的引导,掀起了一场准备不足的暴力政变,最终归于泡影。

  叛乱平息后,作为叛军讨伐对象的昭和军阀更加直接的掌握了全日本的大权,而对叛乱行为拍手称快的皇道派将领被清理出陆军决策层。这场事件后,以东条英机为首的陆军统制派借机巩固地位,可以说从根本上确立了日本未来的国运。

blob.png

  在“二·二六事变”前后数日,日本关东地区下起了百年一遇的鹅毛大雪。这让不少参与兵变的军官想起来“赤穗四十七浪人”和“樱田十八士”的历史故事,加重了他们为日本前途而牺牲的信念。

  早在1931年,俳句诗人中村草田男就写下了名句“降?雪や明治は远くなりにけり(雪落而明治渐远)”。后世无数人因它感慨,在中村草田男、司马辽太郎这些作家看来,1930年代的日本,早已失去了明治时代的昂扬进取、勃勃生气,也丧失了大正时代的民主政党氛围,进入了财阀与军阀联合、侵略和专制并用的黑暗时代。1936年2月的大雪与鲜血,正是为青年日本递上的最后挽歌。

  但历史果真是如此吗?我们梳理了关于二·二六事件15个不为人知的细节。也许会为读者增加一些看待这次事件的角度。

  1.事变前,日本兴起大量恐怖刺杀活动

  根据爱德华·德瑞《日本陆军兴亡史》记载,从1930年到1936年2月,日本国内发生了20起重大恐怖袭击案件、4次政治暗杀、5次有计划的暗杀、还有4次未遂政变。此外,日本军方在中国东北和华北持续开展的阴谋活动破坏了当地稳定。

  2.叛乱发生的原因极为复杂

  通常人们愿意渲染这场叛乱的理想主义情节,或者北一辉的思想宣传作用,尤以五社英雄1989年导演的电影《二二六》最为闻名,影片中的青年军官均以一腔热血的面貌出现。但事实上,叛乱的直接导火索在于驻守东京的第1师团将被调往中国东北,远离政治中心,这是皇道派人物无法接受的;同时,与统制派的斗争到了最激烈的时候,其时,第1师团军法处正在审理相泽三郎刺杀统制派领袖永田铁山事件。

  3.事件爆发在永田铁山遇刺案审判期内

  永田铁山不仅是统制派的灵魂人物,还被称作日本军中“第一大脑”,石原莞尔、东条英机均是其追随者。永田致力于改革日本陆军,并打算在未来的大战中实施长期总体战。这些主张受到皇道派仇视,被视为“官僚法西斯”的化身。

  1935年,皇道派实权人物真崎甚三郎受政治打击下台,低级军官普遍视永田铁山为幕后黑手。一个月后,真崎的密友相泽三郎中佐闯入陆军省,拔刀杀死永田铁山。

  有关相泽的审判在1936年进行,随着“二·二六事件”的爆发,审理一度中断,4月22日恢复审理。最终相泽三郎被处以死刑。

  4.叛乱军人并非完全忠于天皇

  参与叛变的皇道派官兵并非像历史上人们以为的那样完全忠于天皇。普林斯顿的历史学家Ben-Ami Shillony在他的著作Revolt in Japan: The Young Officers and the February 26, 1936 Incident.中证实,他们曾计划若有必要,将会扶持裕仁天皇的弟弟秩父宫雍仁亲王即位。

  5.士兵声称没有拒绝加入叛乱的余地

  据信夫清三郎写作的《日本政治史·第四卷》描述,参与判断的士兵基本都是新兵,他们中70%的人接受军事训练不到一个月,并且大部分士官在事后都辩解称自己根本没有拒绝加入的余地。他们在事变爆发前几个小时才被上级告知真实的计划。

  事实上,在叛变发生后,这些士兵既没有去动员市民阶层或郊区农民,也对激进军官的种种口号感到漠然。

blob.png

  6.《朝日新闻》社在事件中受到打砸破坏

  在2月26日上午,栗原安秀中尉率领近卫步兵第3连队士兵来到朝日新闻社总部,命令职员离开,栗原还吆喝道:“国贼朝日新闻多年来标榜自由主义,拥护重臣集团,此次行动乃天诛。”接着他们破坏了印刷用的活字板以阻止了报纸的发行。叛军随后散发了檄文《蹶起趣意书》。

  7.叛乱者得罪了海军势力

  在“二·二六事件”中遭遇刺杀的元老重臣里,冈田启介、斋藤实、铃木贯太郎都是海军将领出身,这使得海军省对于陆军的行为感到愤怒。于是,米内光政海军大将迅速下令海军陆战队严守海军省大楼,并在东京湾集结军舰,协助平乱。

  8.陆军中仍存在第三大派系

  在一般读者所接触到的关于“二·二六事件”的文章中,陆军内部的斗争普遍被简化成统制派与皇道派的二元对立。根据川田稔所著《日本陆军的轨迹:永田铁山的构想及其支脉》记载,在1935年至1936年,陆军内部最有势力的政治团体分为3派:以永田铁山为首的统制派、以真崎甚三郎为首的皇道派、以南次郎为首的宇垣派。

  当永田遇刺后,皇道派被痛失核心的统制派赶出陆军中枢,但宇垣派并未趁势崛起。而当“二·二六事件”被平息后,宇垣派和皇道派一道被统制派彻底清除,其主要人物如南次郎、阿部信行等都被编入预备役。

  9.皇道派与统制派领袖原为志同道合好友

  1921年,在德国南部的温泉疗养地巴登巴登,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东条英机四位青年军官暗中结盟,提出了以改造日本陆军、建立现代化“总体战”体制为目标的“巴登巴登密约”。随后他们先后成立了二叶会、一夕会等少壮派军官团体。

  1932年,已经成为皇道派核心人物的小畑敏四郎在陆军领导权上与永田铁山、东条英机决裂。而此时思想日渐成熟的永田则被后起的少壮派军人视为“官僚法西斯”代表。

  10.叛乱彻底葬送大正民主

  大正时代被视为日本政党政治的黄金时代,那一时期日本推行对外不干涉的政策,与中国、苏俄修好。192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泡沫、股市大跌、关东大地震影响,产生了“昭和金融恐慌”。同时,少壮派军人开始不定期在中国东北大暴走,议会内阁制在日本变得岌岌可危。

  从1931年开始,三月事件、十月事件、血盟团事件、五一五事件,滨口雄幸、犬养毅等政治家们相继遇刺身亡。“二二·六事件”后,政党政治家人材耗尽,贵族出身的军国主义者近卫文麿上台,大正时代的民主气氛彻底消亡。

  11.恢复佩戴日本刀、使用“皇军”一词均出自皇道派领袖

  明治政府在1876年下令禁止佩戴日本刀,此后自1889年起陆军军官使用的都是法式军刀。这直接削弱了日本传统刀具工匠的技艺。

  皇道派领袖、陆军大将荒木贞夫在1931年就任陆军大臣后,大力鼓励恢复日本传统。1933年,一家铸刀坊在靖国神社开业,次年,荒木修改了行业规定,要求所有刀具都要回归镰仓时代的样式标准。同一年,荒木下令中队级军官恢复佩戴日本刀。

  除此以外,荒木还在全军中推广“皇军”、“皇国”这些词汇。

blob.png

  12.受叛乱牵连的失败者开启了台湾“皇民化”运动

  “二·二六事件”后,海军大将小林跻造被认为在事件中负有责任,被编入预备役,后来被派往台湾,成为第十七任台湾总督。小林跻造在台湾实施开启了“皇民化运动”,开始强烈要求台湾人说国语(日语)、穿和服、住日式房子、放弃台湾民间信仰、改信日本神道教并参拜神社、同时也要每日向日本天皇的居所膜拜。1940年,更是颁布更改姓名法,推动台湾人废除汉姓改日本姓名的运动。

  13.裕仁天皇表示从不后悔

  昭和天皇在二战后曾对此事做出回应:“我只有两次积极地执行自己的注意,一次试这件事(指“二·二六事件”),一次是终止战争。”

  14.二·二六事件在战后讳莫如深

  在二战战败前,日本政府禁止被处刑者父母、遗孀、子女以各种形式纪念被处死的叛军成员。二战后,描述这一事件的文学作品开始涌现,例如1950年代出版的《叛乱》、《贵族的楼梯》,三岛由纪夫对于这个话题尤其感兴趣,先后创作了《忧国》和《英灵之声》。

  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电影导演试图还原这一事件,小林恒夫、森谷司郎、五社英雄均有作品问世。但由于涉及昭和军阀时代,以及有严重的军国主义内容,有关“二·二六事件”的文艺创作远不及《忠臣藏》。

  15.阿部定与《感官世界》的故事在同一时期发生

  在“二·二六事件”被镇压后的1936年5月18日,东京仍然处于戒严中。日本爆发了中野地区“吉田屋”女侍者阿部定杀死情夫石田吉藏事件,阿部定在杀死石田后还割下其生殖器。这一案件轰动日本,阿部定在被逮捕后露出的灿烂笑容让日本国民深受震动。后世许多电影导演对这一命题进行挖掘探讨,最有名的则是大岛渚的《感官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二二六事件,又名“帝都不祥事件”或“不祥事件”,是指1936年2月26日发生于日本帝国的一次失败兵变,日本帝国陆军的部分“皇道派”青年军官率领千余名士兵对政府及军方高级成员中的“统制派”意识形态对手与反对者进行刺杀,最终政变遭到扑灭,直接参与者多被处以死刑,间接相关人物亦被调离中央职务,皇道派因此在军中影响力削减,而同时增加了日本帝国军队主流派领导人对日本政府的政治影响力。二二六事件也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乱行动,也是19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发展的重要事件。

  1936年2月26日,数位青年军官率领士兵分别前往东京各地展开刺杀,并取得相当成果(其中有两名前内阁总理大臣遇害身亡),还一度占领了东京市中心。然而叛军并未成功杀害时任内阁总理大臣冈田介和占领皇居,他们也并未成功争取到高级将领的支持,加上天皇对于本次政变行动的愤怒等因素,进而导致叛军无法实现政权的替换,最终于2月29日缴械投降。

  有别于先前数次类似的青年军官刺杀政府要员的从轻发落判例,二二六事件中的主谋起事者多被判处重刑。在历经一系列的非公开审判后,共有19名叛军领导人物被处以死刑,另有40人被判处监禁。日本陆军中的“皇道派”势力就此衰落,日本国内曾一度流行以刺杀方式达到政治诉求的活动也就此终止,军方对于政府决策的影响力也大增。

blob.png

  事件起因

  自从1934年以后,由于统制派的主张得到日本陆军大多数中上级军官的支持,他们在与皇道派的斗争中逐渐占据了上风。

  1931年12月荒木贞夫就任陆军大臣后,皇道派的青年军官曾期待他实施“革新”,荒木也成为这些人的后台。正是由于这样的人缘,才得以阻止青年军官卷入血盟团事件和五一五事件;但是在另一方面,这也造成了这些军官有恃无恐、言行动辄越轨的后果。

  1934年1月,荒木贞夫辞职,由林铣十郎大将接任陆军大臣。他得到宇垣派和南次郎派的支持,把统制派中坚人物永田铁山提升为军务局长和少将,这是仅次于陆军大臣和次长的实权职位。至此,统制派取代皇道派,确立了对陆军的绝对支配权。

  在制订日本全国“统制化”的计划时,需要军事以外的政治、经济知识,因此统制派幕僚曾向官僚、财界和学者求援,逐渐同政界和财界的上层建立了紧密接触。永田铁山就是这个接触网的中心人物。可以说,他就是统制派的核心。

  控制了军部以后,为保持军队上下一贯的统制、争取合法掌握政权,统制派不断寻找机会打击皇道派。1934年8月,混入皇道派内部的统制派间谍佐藤胜郎向宪兵队告发了皇道派军官的政变阴谋,致使皇道派成员村中孝次、矶部浅一、片冈太郎等人被捕。虽然此后陆军军法会议以“证据不足”为由未起诉这些人,但陆军省还是以“在士官学校散发怪异文书 ”为由免去村中和矶部的职务。皇道派对此极为不满,认为这是统制派一手制造的阴谋。

  统制派打击皇道派的行动并未就此停止。

  1935年7月,陆军大臣林铣十郎借人事调整之机,将一批皇道派军官转入预备役,或调离枢要部门、转任战地军官,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调动就是免去了皇道派头面人物真崎甚三郎的陆军教育总监职务。罢免真崎得到了昭和天皇的暗中支持,他长期以来一直不满真崎对少壮军官的危险影响,曾在私下表示“我一直希望他提出辞职,但他不干”、“连常识都没有”。

  真崎下台后,皇道派与统制派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皇道派少壮军官把矛头指向了永田铁山。

  1935年7月19日,驻扎在福山县的皇道派军官相泽三郎中佐来到东京陆军省,要求永田辞职,遭到拒绝。当他返回福山后,接到了调往台湾的调令,被激怒了的相泽遂决定刺杀永田。

  1935年8月12日,他再次返回东京,身佩军刀,直接闯进了永田铁山的办公室。当时,永田正在同东京的秘密警察头子会谈,见相泽杀气腾腾地闯进来,厉声喝道:“干什么的?”相泽并不答话,而是直接抽出军刀,向永田劈去。永田敏捷地避过了这一刀,跳起来向门口跑去,但是曾担任过剑道教官、精通剑术的相泽并没有给他逃生的机会,猛冲上去,一刀砍在永田的背上。当永田挣扎着去开门时,相泽又挥刀从背上直刺过去,贯穿前胸,将其钉在门板上,结果了永田的性命。大概是觉得永田的死相很难看,相泽摘下自己的军帽,盖在他的脸上,准备下楼再去买顶帽子,直到这时才被闻讯赶来的宪兵抓住,此次事件被称为“相泽事件”。刀劈永田铁山的事件令天皇极度震惊。当侍从长本庄繁向他禀报这一事件时,裕仁当即表示:“这样的事件竟在陆军中发生,真是非常遗憾。请进行调查,并把详情向我报告。”在为永田举行的隆重葬礼上,裕仁还令宫内省送去鲜花。

  政变策划

  永田事件之后,统制派幕僚军官为了打击皇道派的嚣张气焰,于1935年12月趁陆军人事定期调整之际,把第1师团长、铁杆皇道派成员柳川平助调任台湾驻屯军司令官,接着又命令驻守东京长达30年之久的第1师团调往满洲。第1师团是皇道派的大本营,这一决定无异火上浇油,一下子激怒了皇道派的少壮军官,促使他们加快了“异动”的步伐。

  1936年1月,冈田启介内阁因政友会提出不信任案而倒台,日本政局出现动荡。同时,第1师团军法会议开始公审相泽中佐。皇道派少壮军官错误分析了形势,认为公众舆论对公审持批评态度,趁此局势动荡之际,政变“有九成胜利的把握”。此外,第1师团将在3月开赴满洲,因此政变必须在2月底之前发动。

  为了获得上层的支持,政变集团骨干矶部浅一大尉两次拜会了新上任的陆军大臣川岛义之,从他那里得来的印象是“突然发生什么事件的时候,(陆军上层)不会实行镇压”。矶部还拜访了罢职在家的真崎甚三郎陆军大将,真崎对来者的意图甚为明了,但是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为了从将来的麻烦中把自己撇清,便在矶部开口前说“要是(因为这次谈话)引出什么事的话,我就什么也不跟你说。”矶部见对方避而不就,于是转口说为了帮助相泽的公审辩护,需要一些钱。真崎说,我穷,没有钱,但不知需要多少。矶部说,有1000日元就行。没有这么多的话,500元也可以。真崎爽快地答应了,说道:“就这些吗?如果这么多,卖些东西也给你凑上。”矶部将此看作是真崎等皇道派高层人物对他们行动的默许和鼓励。

  政变发生

  政变开始

  1936年2月25日,日本东京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大雪将被鲜血染红。有人向警方告密,说:“驻扎在东京即将调往中国东北的陆军第一师团一些青年军官要发动叛乱,刺杀政府要员。”日本当局十分紧张,草木皆兵。首相官邸的门窗用钢条加固,并安装了直通警视厅的警报器。

  1936年2月25日深夜,天降罕见鹅毛大雪,东京城一片寂静。26日凌晨5时,香田清贞大尉、安藤辉三大尉、河野寿大尉、野中四郎大尉等9名政变核心军官带领千余名官兵,从驻地武器库中夺取了步枪、机枪等武器,然后从位于皇宫外西侧三宅坂的第1师团驻地出发,踏着厚厚的积雪,分头去刺杀“天皇周围的坏人”。

  袭击首相官邸

  击杀冈田首相的步兵第1联队机关枪中队,由其中队长栗原安秀中尉率领,共4个小队。即栗原自兼小队长的第1小队,池田俊彦少尉的第2小队,林八郎少尉的第3小队,尾岛健次郎上士的机枪小队。该袭击队总共约300人,计有重机枪7挺,每挺子弹2000多发;轻机枪4挺,步枪100多支,子弹10000多发;手枪20支,子弹共2000多发,以及发烟筒。

  这个中队于26日晨4时30分从六本木以北的驻地向东,经溜池于5时到达首相府。各小队长命令部队上好刺刀。随之,栗原安秀指挥部队打开大门,林八郎的第3小队首先冲入院内,这时院内的警铃已响,担任警卫的村上嘉茂左卫门巡查部长、巡查馆喜代松、土井清松、清水与四郎即与攻击部队发生枪战,结果这4名警察全被林八郎的小队击毙。

  首相冈田启介戏剧性地逃过了刺杀。叛军粟原中尉和一名宪兵一马当先冲到了首相官邸的正门,这时候,大门旁屋内的警察睡得正香,他们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已经绑了起来。暴乱士兵冲进官邸大厅,一阵乱枪,把厅内的吊灯全部打碎,枪声惊醒了首相的秘书(也是首相的妹夫),他急忙给警视厅打电话求援,不料警察早被叛军打退,逃之夭夭,首相秘书的电话半天没人接;秘书急得团团转,但是左思右想,除了求助,别无他法,只好再次给警视厅打电话,这次的电话倒是有人接,可惜那正是叛军。秘书马上又给附近的宪兵队打电话,可是宪兵队表示已经无能为力。秘书气得“啪”地一声把电话摔到地上。当叛乱军人大喊大叫地冲入首相官邸的院子时,这位早已听说过政变传言的73岁首相瘫在床上,宿命地说:“他们终于来了。”但是,冈田的秘书兼妹夫松尾传藏却不肯让他坐以待毙。松尾硬是把冈田从床上拽了起来,和一名警卫一起把他推进了洗澡间,然后跑到院子里,高呼“天皇万岁”。由于松尾长相与冈田相似,因此叛军将他误认为是首相,负责带队的栗原中尉当即下令开枪将松尾打死。他不放心,又找来女佣辨认,女佣确认死者就是冈田。第二天下午,在东京警视厅的救助下,冈田戴上口罩和墨镜,化装为吊唁人,混在送葬队伍中,从被叛军占领的首相官邸中逃脱。

  刺杀内大臣

  袭击内大臣住处的是步兵第3联队的第1、第3中队各1部,由第1中队长坂井直中尉指挥,约200人,有重机枪4挺,每挺子弹2000多发;步枪约130支,子弹约6000发;手枪10多支,子弹约500发,以及发烟筒等。

  这位77岁的海军大将在头天晚上刚携妻子出席了美国大使格鲁举办的晚宴,当政变军人冲进住宅时,他还在酣睡之中。政变军人破门而入,被斋藤实的妻子拦住。当斋藤醒来并穿好睡衣时,这些人已闯入了卧室。三名军官对准站在妻子后面的斋藤同时开枪,斋藤应声倒地。斋藤夫人见状扑在丈夫的尸体上,紧紧抱着,泣不成声。青年军官们无法把斋藤夫人拉起,便将枪伸到她的身下,向斋藤继续射击。斋藤浑身上下弹痕累累,一共中了47枪。凶手们得手后,高呼三遍“天皇万岁”,然后呼啸而去。5时15分,这批激进分子离开了斋藤的住宅,开向皇宫西南附近的陆军省。

  杀害教育总监

  日军中的激进分子认为,在陆军会议上辨明真崎甚三郎私藏政变计划,心怀险恶,并继真崎甚三郎出任教育总监的渡边锭太郎大将是“统制派”的有力人物,应当将他铲除。

  打死斋藤实以后,步兵第3联队第1中队的小队长高桥太郎、安田优率领部队约30人,带轻机枪4挺和若干步枪乘由市中心运送野战重炮兵第7联队人员参拜“靖国神社”的一辆卡车直开杉并区上荻洼的渡边住处。

  渡边住室是日本式木房,当纸糊的活门被拉开后,激进分子即以手枪、机枪一齐对着里面开火。渡边锭太郎这个62岁的枯瘦老人拿起手枪勇敢的还击,但被机枪打成马蜂窝,从楼上滚下来。高桥太郎少尉对已死的渡边怒气未消,拔出他的军刀砍下了渡边的头,然后才率部队去陆军省与在那里的坂井直第1中队会合。

  财政大臣被害

  财政(大藏)大臣高桥是清的住宅,在皇宫西南约两公里的地方,其东南距近卫步兵第3联队的营区仅400米左右的距离。高桥是清由于坚持削减上一年的巨额军费而遭到少壮派军官憎恨。

  担任袭击高桥是清住处的是近卫步兵第3联队之第7中队,由中桥基明中尉、今泉义道少尉以及炮兵学校的学生中岛莞尔少尉率领。他们于早4时集合,携带4挺轻机枪、100多支步枪,约120人,在讲解了所执行之任务与昭和维新的关系,并历数了财政大臣袒护财团、搜刮平民百姓等罪行之后,规定了执行任务的方法。随即将部队分为两部,一部由今泉义道指挥,向以东的皇宫方向警戒,以防皇宫内的近卫部队出动;一部由中桥基明、中岛莞尔率领,向财政大臣住处开进。

  晨5时,到达高桥住宅的第7中队在其院墙外部署了严密的警戒之后,其余人员翻墙入院,抓住高桥家的管事人员,迫其领至二楼的高桥卧室。当叛军冲进他卧室的时候,这个悲惨的老人还在打着节奏分明的呼噜。一名中尉一脚踢开他的被子,朝他一连开了数枪。紧接着另一名军官跳上去,挥起军刀一刀砍下高桥的右臂,既而又把刀刺进他的肚子里。恶狠狠地左右乱捅。中桥直冲入卧室,掀开被子,高呼“天诛”,对着高桥连开三枪;其他人也用刺刀、军刀在他身上乱砍乱捅。高桥当场气绝身亡,凶手们随后彬彬有礼地对造成的混乱向高桥的家属道歉,说:“真是打扰了。”

  侍从长被杀伤

  在激进分子的心目中,日俄战争的海军英雄,天皇的侍从长铃木贯太郎是和英美勾结的的代表。 击杀铃木贯太郎的部队是由步兵第3联队的安藤辉三大尉率领。该中队出动了150人,加上机关枪中队共为204人。携带轻机枪5挺、重机枪4挺、步枪130多支,手枪10多支。这支部队于晨4时50分到达麴町三番町铃木的住处。第1小队直接突至院内,第2小队则位于大门警戒,在院内及大门口各架起两挺重机枪。 他们在侍从长官邸门口遭到了卫兵的坚强抵抗,交火10分钟后才冲进去。叛军冲进来时,铃木镇静地要大家安静,并问道:“你们这样做必定是有原因的。告诉我是什么原因。”他和叛军谈了10多分钟,谈不下去了,铃木便说:“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安藤说:“没有了,长官。”铃木说:“那就打吧。”上士永田走上前去,说:“为了昭和维新,请阁下做出牺牲吧。”说完连开三枪,一枪打空,一枪击中下腹,一枪擦心脏而过。有人要求再补一枪,见铃木夫人扑到在丈夫身边高喊“别再打了,对老人你们也下的去手,把我也一起打死好了”,由于铃木夫人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还是昭和天皇的保姆,是天皇视若比亲生母亲还要亲的人物,士兵没人敢动手,加上平素敬佩铃木为人的安藤大尉说“那太残忍了”,然后喊道:“统统有,向铃木阁下行举枪礼”,说完就带队离开了铃木的官邸。安藤没有想到,身负重伤的铃木几天之后竟被人从死亡线上抢救了过来。

  对元老的袭击

  前内大臣牧野伸显虽然已经75岁,又是明治维新功臣大久保利通的儿子,但激进分子认为他是昭和维新的死对头。当时牧野伸显住于东京西南较远的汤河原伊藤屋旅馆。击杀牧野的任务,由步兵第1联队之河野寿大尉组成八人的精干小分队前往执行。他们携带轻机枪3挺及步枪、手枪,于黑夜中乘两台出租汽车到达汤河原,随即在旅馆的前门、后门架上了机枪。

  刺杀西园寺公望公爵和牧野伸显伯爵的计划没有实现。由于西园寺是明治维新以来仅存的一位元老,享有很高的威望,许多政变士兵不愿加害于他;带队的坂垣中尉也不愿意执行这一任务,见部下拒绝从命,便取消了这一行动。牧野伸显伯爵,这位明治维新功臣大久保利通的后代,在政变发生时正在神奈川县的汤河原温泉休养。当叛军攻来时,牧野的卫士枪杀了领头的军官,叛军又枪杀了那个卫士,然后乘势放火烧旅馆,意在迫使牧野跑出来。在20岁的外孙女吉田和子的帮助下,牧野伸显利用士兵抵抗所争取的时间,溜出旅馆后门。旅馆后面是一座峭壁,这位老先生在外孙女的帮助下爬到岩面的突出部,就再也爬不动了。不久之后,火光照亮了峭壁,就像探照灯一样把牧野和和子照得清清楚楚。山下的叛军举起了枪。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和子展开了她自己的和服,挡到外公的面前。士兵们看到这种英勇的姿态,便把枪放下不打了。

  封锁陆军省、参谋本部

  日本陆军省,是陆军部队的军政机关,负责提出和实施国防政策,隶属政府;而参谋本部则是陆军的指挥机关,负责提出用兵方案和依照天皇旨意指挥调动部队作战,隶属天皇。

  陆军省、参谋本部,位于紧靠皇宫西南侧的三宅坂台地上,陆军大臣的官邸亦在其附近。实际这里是陆军的中枢地区,因而在日本国内,有把“三宅坂”作为军方的代名词,如“三宅坂”的态度,即陆军的态度,亦如“霞关”动向,即指位于三宅坂东南约1公里霞关的外务省的动向一样。

  包围陆军大臣官邸

  封锁陆军省、参谋本部和包围陆相川岛义之大将官邸的是步兵第11中队约170人,由其代理中队长丹生诚忠中尉指挥。第1旅团的副官香田清真大尉和安藤辉三大尉、竹岛继夫中尉,原大尉村中孝次、原主计矶部浅一、山本又也随其行动,准备与陆军的机关和首脑进行联系和会谈。

  这支部队携带两挺重机枪、4挺轻机枪、150支步枪。12支手枪,并带足了弹药。

  丹生诚忠率其部队于26日晨4时20分离开步兵第1联队的营区,在向陆相官邸前进途经溜池一带时,听到攻击首相府的枪声,于是即加速步伐,于5时左右到达了陆相官邸。随之即对就近的陆军省、参谋本部连同陆相官邸,进行了包围和封锁,在这些地区的大门口,架上了机枪,派出了哨兵和战斗小分队;对通向这里的各条路口均派出步哨,禁止行人通过,违者即予以射击。

blob.png

  包围警视厅

  考虑到警视厅的警察佩有武器,而且其位置在皇宫正门——樱田门的旁边,激进分子对该地使用了约500人的队伍,携带8挺重机枪,10余挺轻机枪,数十支手枪,数百支步枪。他们除了占据警视厅外,还准备根据情况突入皇宫。

  26日晨4时30分,步兵第3联队的第3、第7、第10中队,由野中四郎大尉率领离开营区,5时到达警视厅前,随即派出部队封锁樱图门与法务省附近的几处通道,架起了机枪;并向三宅坂、虎之门、日比谷公园方向派出步哨,还在警视厅周围的屋顶上架起了机枪。对警视厅进行了平面和立体的包围与封锁。进入院内的部队,当即占领了电话总机室,切断其对外、对内的联系,并向警察传达了起事的宗旨,要其停止行动。

  总之,激进分子所率约1500人的部队,在2月26日天明之后,已经封锁和占领了皇宫西南的三宅坂、平河町、霞关一带的日本政治、军事、警察等国家权力中枢机关。

  占领几处重要设施的计划在凌晨5时前就顺利完成了。政变军人先是占领了赤坂的山王饭店,清空了住在这里的客人,控制了饭店的电话交换台,将此地作为政变指挥本部。接着,政变部队顺利的控制了陆相官邸和霞关的警视厅。在陆相官邸,政变军人要求川岛陆相出来谈判,但川岛以身患重感冒需要休息为由,答应起床后再进行谈判。

  天亮之后,叛军的刺杀活动已经全部结束。他们占领了东京五大报纸的报社、要求各报刊登他们的《崛起宣言书》,在他们所占领的地区张贴“尊皇讨奸”、“七生报国”等标语,并勒令影院剧院关闭、电台停播文娱节目。整个东京笼罩在恐怖之中。

  日本上层的活动

  激进分子所率之部队形成上述占据态势后,即按预定计划,于2月26日早6时30分左右,派出第1旅团副官香田清贞大尉和村中孝次、矶部浅一大尉为代表,在陆军大臣的官邸与川岛义之进行会谈,这帮人不顾他们还在吃奶的时候,川岛已经在战场上为国流血的事实,像训孙子一样的教训陆军大臣,说明此次起事之目的;要求撤换惩治军内“统制派”人物;要求任命“皇道派”首领担任重要军职;要求召集在各地的“皇道派”人物入京共商善后;要求陆军大臣将起事部队进行昭和维新、忠君爱国之本意上奏天皇等等。在会谈过程中,门外的激进分子及杀死渡边后到达这里的一部与附近的各部队,不住地高呼天皇万岁和高唱军歌。矶部浅一大尉是一个思想缜密又能适应环境的人,所以他的实际作用等于起事部队的参谋长。

  陆军大臣告示

  对日本陆军的领导,正常情况下由陆军大臣、参谋总长、教育总监负责。此时的参谋总长载仁亲王因病已回至东京西南的小田原,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刚被激进分子杀死,此时的陆军最高领导人,仅有川岛义之一人出面。

  川岛义之是继林铣十郎于1935年9月5日任该职,他是“皇道派”、“统制派”均可接受的人物。

  川岛义之接受起事部队代表的呈述,并于26日上午11时入宫上奏后,随之在宫内召开了军事参议官、三总部主要负责人、皇族代表会议,研究确定处理善后的步骤。下午3时20分,向起事部队下达了陆军大臣的告示,其内容为:

  陆军大臣告示

  2月26日午后3时20分 于东京警备司令部

  (一)关于起事之宗旨,已上达天听

  (二)承认诸子之行动,为基于体现国体之诚意

  (三)所提显现国体之真情(包括弊端)不甚惶恐

  (四)各军事参议官已一致商定,依照上述宗旨实行

  (五)其它有待圣谕

  接着下午7时20分,由第1师团下令,占据樱图门外政府机关、军事机关的起事部队,即由第1联队长小藤惠大佐指挥,担任该地区之警备。

  以上这些,对起事部队来说,似乎是向好的方面发展,而实际上参谋本部进行镇压起事部队的计划正在实施。

  “二·二六事件”发生时,日军参谋本部的工作由参谋次长杉山元主持。对该事件,参谋本部一开始就认为这是叛乱,是破坏部队的指挥和无组织无纪律的行动,因而定下了“断乎弹压”的方针。

  此时三宅坂的参谋本部,已被起事部队占据,杉山元知道这一情况后,即移至紧靠皇宫北侧的宪兵司令部内,并同意参谋本部作战课提出、由作战班长冈本清福中佐一再坚持的镇压计划,即调第1师团驻甲府的步兵第49联队、驻佐仓的步兵第57联队、驻习志野(东京东郊)的战车第2联队以及驻宇都宫市第14师团的3个步兵大队等,于当天先后进入东京市内。接着于2月28日又调驻仙台的第2师团一部与14师团另一部进入东京。27日上午8时20分,杉山元面见天皇,得到镇压的许可后,即以参谋总长的名义,向近卫师团、第1师团下达了起事部队须撤离占据机关,返回营区的命令。此时裕仁天皇在宫内亦表示:朕将亲率近卫师团以行镇压。

  起事部队在2月28日上午9时左右,先后接到了须返回营区的命令,因而开始紧张。有的主张抵抗到底,有的主张自决,但最后还是做了反击的部署。

  陆军犹豫

  政变爆发40分钟后,天皇侍从武官本庄繁大将就从副官中岛铁藏少将那里得知出事的消息,他让中岛立即给天皇的贴身侍从甘露寺守长打电话。甘露寺连忙叫醒尚在睡梦中的裕仁天皇,简要汇报了局势突变的情况。裕仁一边嘟哝说“终于还是干起来了”,一边穿上缀有四颗星的陆军大元帅军服,起身前往皇宫政务室。

  早6时,本庄繁、宫内大臣木户、内相汤浅、侍从次长广幡全都赶到皇宫,向天皇汇报情况。本庄已经吓得嘴唇上一丝血色都没有,他告诉裕仁,首相、藏相、内大臣和侍从长等重臣都已遭到袭击,生死不明。36岁的天皇皱着眉头,气愤地说:“这是从未有过的不祥之举。要立即平息,使军队恢复正常。”然而,本庄并没有按照裕仁的指示迅速镇压叛乱。这不仅是因为他在思想上同情叛乱军人,而且还因为他的女婿山口太一郎大尉也卷进了叛乱活动。

  上午9时,被香田大尉扣押在陆相官邸的川岛陆相在和政变军人谈得唇焦舌敝之后,终于获准赶到皇宫觐见天皇。他带来了叛军的宣言书,并转达了叛军的七条要求:必须恢复天皇的绝对权力;逮捕反皇道派的南次郎、小矶国昭、建川美次和宇垣一成等“元凶逆臣”;为威慑俄国,立即罢免林铣十郎,任命荒木贞夫为关东军司令等等。奏完之后,川岛趁势建议说,请陛下姑念起事者系奉陛下之名、秉承统帅之意去行动,完全是一片为国尽忠的赤诚,请陛下予以谅解。

  川岛的话还没说完,裕仁便以盛怒的口气说:“先不论他们的精神何在,他们之所为首先就有伤国体的精华。杀害朕的股肱老臣,如此残暴的军官,无论其‘精神’如何,也不应予以任何宽恕。我绝不允许凶暴的将校胡作非为。要尽快将这一事件镇压下去!尽快!”见天皇震怒,川岛只好咋舌而退。裕仁犹余怒未消地自语道:“陆军简直是在掐朕的脖子!”

  天皇下达的镇压命令没有立即执行,因为由陆军高级将领组成的军事参议官会议是由荒木和真崎所操纵的。川岛陆相根据参议官会议的决定,先是发了《陆军大臣告示》,要求政变部队自行返营,并伪称“关于崛起之意图,已上奏陛下,承认诸君的行动是出于谋求显示国体之诚意”。但是叛乱者坚决要求,在产生新内阁之前不能撤兵。

  对于皇道派的叛乱,统制派的幕僚军官们当然恨不得立即镇压而后快,但是由于无法直接调动部队,他们只得求助于天皇的最高权威。26日下午,枢密院决定由陆军宣布戒严,进行镇压。陆军虽不愿意,但还是在27日凌晨颁布了戒严令。东京警备司令官香椎浩平被委任为戒严司令官。此外,在外地的第二师团长梅津美治郎和第六师团的谷寿夫、关东军副参谋长东条英机明确表示了坚决镇压的态度。

  海军态度

  与陆军上层心怀鬼胎的观望态度相反,由于铃木贯太郎,冈田启介和斋藤实三名海军大将遭到袭击。海军在第一时间内就定下了对政变坚决镇压的方针。海军军令部总长伏见宫博恭王当天就召集幕僚,明确说明了镇压的态度。26日中午12时,联合舰队司令高桥三吉向正在土佐冲演习的舰队发布命令,要第一舰队进入东京湾,第二舰队进入大阪湾。当时任海军军务局局长的丰田副武咆哮“陆军没这个意思的话,就由我们来动手!”。海军省办公楼前摆了一地的高压水龙,以防万一。海军陆战队奉命加强对海军各岸上设施,包括海军领导机关办公楼和退役高级将领私宅的警戒,另外还打算把天皇接到舰上,以免受陆军叛兵的挟持。26日下午,横须贺镇守府司令米内光政的第一水雷战队把陆战队经芝浦送上岸,堆起了沙包工事,摆出准备战斗的态势。

  27日一整天,裕仁天皇都是在焦急不安中度过的。此时第一舰队已经在旗舰“长门”号战列舰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开进东京湾,各舰都将炮口对准了陆上的叛军阵地。“长门”号瞄准的是被叛军占领的国会议事堂,负责测定标的的第九分队分队长长光大尉用测距仪很细心地测出,从“长门”舰到国会议事堂的距离是19公里。加藤隆义统率的第二舰队也在旗舰“爱宕”号重巡洋舰的带领下于27日上午9时许抵达大阪湾,开始实施警戒。

  天皇愤怒

  虽然海军已经把舰队开进了东京湾,但陆军还是迟迟按兵不动。愤怒的天皇几次将本庄召开催问:“讨伐部队出发了吗?”“交上火了吗?”本庄含含糊糊地答道:“因为居民尚未撤离……”未等他把话说完,天皇便厉声喝道:“如果陆军大臣无能为力,朕就亲率近卫师团去平定叛乱!快快备马!”

  裕仁天皇的焦急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刚刚获悉,在弘前第八师团任大队长的秩父宫雍仁亲王已动身搭乘火车前往东京。秩父宫向来与皇道派军官来往密切,在思想上倾向与皇道派的主张,并因此与天皇对立,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叛乱发生后,叛军已公开宣称“秩父宫是我们的首领”。如果他站到叛军一边,形势将更加难以控制。日本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有天皇之弟干下的篡位之事,多得不胜枚举,例如神武天皇的后继者绥靖天皇就是弑兄自立的。为了防止出现这种可怕的情况,宫内省派东京大学著名的右翼历史教授、曾给秩父宫讲过两年《日本政治史》的平泉澄前去拦截雍仁。他在上越线的水上车站登上雍仁乘坐的火车,一路上向其详细说明了情况,并恳求秩父宫不可轻举妄动。秩父宫神色凝重地听着,一言不发。火车一达到东京上野车站,秩父宫就在大批军警“护送”下被带入了皇宫,与叛军隔离开来。见情势如此,秩父宫只好在当天晚上拜谒了哥哥,并做出了服从天皇的保证。

  政变镇压

  28日,在天皇的一再催促下,犹豫不决的军部终于下了镇压的决心。陆军次长杉山元得到天皇同意,发布了《奉敕命令》指示戒严司令官迅速使占据三宅坂的军官及部下撤离现场,归复各所属部队。奉敕命令随后正式传达给第1师团。戒严司令部决定29日完成镇压的准备工作,并开始讨伐叛军。

  参加镇压政变的部队有近卫师团和第一师团各7000人,另外从仙台和宇都宫调来了第2、第14师团所属部队6000人,总数近24000人。29日上午,荒木、真崎两位陆军大将为避免叛乱部队遭到武装镇压,前往戒严司令部进行交涉,但遭到拒绝,戒严部队参谋石原莞尔将两名大将赶出了司令部。在他们离开后,香椎司令官再次提出避免“皇军自相攻击”,但杉山元坚决不同意,要按天皇敕令以武力讨伐。东京街头的坦克车装上高音喇叭,不停地广播NHK著名播音员中村宣读的《告军官士兵书》。这份由戒严司令部发布的声明称:“现在归复原队,仍为时不晚;抵抗者全部是逆贼,射杀勿论;你们的父母兄弟在为你们成为国贼而哭泣。”与此同时,飞机在政变部队上空盘旋撒下《告军官士兵书》的传单,劝诱政变部队回归营房。

  叛军此时已在严冬中坚持了3天,疲惫不堪,士气消沉。在听到广播、拾到传单后,纷纷脱离了叛军,返回原部队。策动叛乱的军官见大势已去,也未加以阻拦。这些军官随后被戒严部队拘捕,集中到陆军省大院。关押他们的统制派的军官冈村宁次预想并期待他们自尽,已让第一卫戍医院的护士兵准备好消毒药水和脱脂棉,还准备了30多口棺材,但叛乱军官拒绝自尽,想要通过公审来“揭露军阀的阴谋”。

  政变处理

  陆军首脑部吸取相泽案件公审的教训,对政变主谋实施军法审判,审判过程不公开,不设辩护律师,一审即终判。由于二二六事件直接威胁到了天皇的统治权,因此对叛乱军官的处置也异乎寻常的严厉。7月5日,军法会议判处在政变中起领导作用的矶部、香田等17名军官死刑。有意思的是,宣判里一点没有提到谋杀罪,判刑的唯一根据是,这些军官犯了未经天皇批准而擅自动用皇军之罪。在幕后支持暴动的北一辉和西田税,以及砍杀永田的相泽三郎也被处死。其余的士官和士兵则被免予处分,因为他们只不过是遵从上级的命令。这次对政变军人惩处的严厉程度,远远超过了此前历次的处理,明显的带有彻底根除皇道派及北一辉影响的意图。在军部上层,在寺内寿一主持下,统制派也趁机进行了大规模人事“整肃”。荒木、真崎和川岛陆相被解除现役,所有倾向于皇道派思想的军官均被从陆军核心部门清除出去。至此,统制派彻底掌握了陆军实权,确立了对陆军的绝对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对于日本陆军在二二六事件中的角色,以及在随后日本法西斯化中的作用,抱有左派观点的井上成美海军大将在日本投降前曾经有过一番很有意思的讲话:“陆军动辄把自己大肆吹嘘成什么‘皇国的中流砥柱’,事实上,正是陆军……最终把日本拖入了灾难。所谓的‘中流砥柱’,就是中国的黄河上有几块挺立在河中、顽固阻挡潮流前进的顽石。从这个意思去理解的话,陆军也不愧是真正的‘中流砥柱’啊!”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