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 》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 》,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 》。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春秋时的卞州人仲由,字子路,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他侍奉父母却是极尽孝心,即使家徒四壁,也要竭尽所能让父母吃好穿好,而自己往往只随便吃些粗粮。有一次,家里没有粮食吃了,卞州的粮价却一路飞涨,家里仅剩的那些钱已无法维持下去。子路听说百里之外的某地粮价较低,便不分昼夜地亲自赶往那里买了米,扛着回 家。看着父母又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他心里乐滋兹的。

  两位老人过世后,子路游学到南方,得到楚王的重用。每次外出随从的车子都有上百辆,座位上的垫子铺得特别厚,每次宴饮都是丰盛的佳肴,在当时声势极为煊赫。子路却一点也不高兴,面对着自己拥有的一切往往黯然神伤,叹息着对人说:“我现在虽然高贵了,可我的父母在哪里?虽然我还想吃粗粮,还想像当年一样肩扛米袋步行百里回家,可是这一切都没有机会了。”

  【原文·出处】

  子路见于孔子曰:“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复得也。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若过隙。”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孔子家语·致思》节选

  仲由“负米奉亲”的故事提醒我们:侍奉双亲应当趁他们健在的时候,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足,都应当尽心尽力。如果想等条件好了再奉养他们,那时他们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即使想再回到从前过苦日子也得奉养双亲的日子,也不可能了。

  后来人们就用“负米”表示外出求取俸禄钱财等以孝养父母。例句——宋·司马光《送伯淳监汝州酒》诗:“惟知负米乐,不觉抱关卑。”清·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家刻》:“乾隆五十三四年间,始出门负米,初为毕秋帆尚书刻《经训堂帖》十二卷,又自临汉碑数种。”

  以“衔索”为不得孝养父母之典。例句——北周·庾《哀江南赋》:“泣风雨于梁山,惟枯鱼之衔索。”唐·陈子昂《临卭县令封君遗爱碑》:“枯鱼衔索,疾风过牖。匪降自天,谁执其咎。”《晋书·孝友传序》:“聚薪流恸,衔索兴嗟。”《梁书·元帝纪》:“惵惵黔首,路有衔索之哀;蠢蠢黎民,家有桓山之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闵子骞卒于何时,史无记载。北宋时,在济南华山脚下发现了闵子骞衣冠冢。据明崇祯《历城县志》记载:“在华山前,黄郡守浚河,掘出闵子石棺,盛其首,移至高原。今华山下,石椁尚存。”济南当地百姓也有传说:北宋年间治理黄河时,人们在华山脚下挖到闵子骞石棺。为了石棺不至于被水湮没,人们便欲将闵子骞墓迁往济南城南高阜之处。当人们抬着石棺路过城东五里之处时,绳子断了。按照当时习俗,棺材落到哪儿,就要埋在哪儿,于是就有了现在的闵子骞墓。据苏辙《闵子祠记》记载:在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以前,“历城之东五里,有丘焉,曰闵子之墓。”只是当时“坟而不庙,秩祀不至”而已。熙宁七年,河南濮阳人李肃之来到济南当“父母官”,遂于第二年在墓前修建了闵子祠,才使得闵子骞墓“百年之废,一日而举”。

  闵子骞的卓著孝行,受到了后世人们的普遍赞扬。清初著名诗人田雯曾亲往济南城东拜谒闵子骞墓,并写有《拜闵子墓》一诗,诗云:“菰芦花未吐,菱荷叶已香。日夕下山椒,归鸦乱回翔。石桴在溪侧,无风响白杨。”《续修历城县志》收有清代诗人吟咏闵子骞墓的诗十数首之多。应当说,闵子骞墓作为济南优秀的名士文化遗产,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古墓丛祠垂姓名,孝哉闵子死犹生。行人叹息华阳路,芦荻花飞见性情。”(陈永修《鲍西楼诗草·过闵子墓》)闵子骞的孝行孝德,即使在今天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和发挥闵子骞墓园这一景观的文化功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不然,闵子骞留给世人的形象,只能是单薄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郯子是我国东周时期郯国这个小国家的国君,他的孝名远近传播。他的父母已年迈,都患了很严重的眼疾,为此,郯子非常焦急,为了救治父母的病他想方设法四处求医。

  他听医生说,治这种病最好的办法是食用鹿乳。但是,鹿乳在市场上不能买到,到哪儿去找?即使到深山里去找,鹿见到人,早—遛烟儿逃走了!怎么办呢?郯子冥 思苦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化了装,找来—张鹿皮披在身上,还在头上安了假角,然后趴在地上左蹦右跳的,远远看去,极像一头顽皮的小鹿。郯子就这样扮 成小鹿,学着鹿走路的样子,学着鹿“呦呦”的叫,骗取鹿的任,混进了鹿群中,取母鹿的乳汁给父母亲治病。

  有一次,混在鹿群中的郯子忽然发现林中有一支箭对准自己,顿时意识到,那是猎人的箭,猎人并不知道他是“一只假鹿”。慌忙中他赶紧站起来,迎着利箭大喊:“别射!别射!我是人! 我是来取鹿奶回去孝敬父母的。”猎人仔细一看,原来真的是一个人,幸好没有射箭。猎人得知郯子取鹿乳的事,非常感动,就帮他一起挤出鹿奶,并护送他出山。从此郯子鹿乳奉亲的孝顺故事也成了千古佳话,流传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这个老莱非常孝顺父母,对父母体贴入微,千方百计讨父母的欢心。

  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见父母脸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兴。

  老莱其实也不小了,也年过70岁。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

  老莱害怕父母担忧,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他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装着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

  一天,他为父母打水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他害怕父母伤心,故意装者婴儿啼哭的声音,并在地上打滚。父母还真的以为老莱是故意跌倒打滚的,见他老也爬不起来,笑着说:“莱子真好玩啊,快起来吧。”

  后来,“老莱娱亲”成了成语,形容子女想尽办法让年事已高的父母心情舒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那女子便辞别了董永。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遂下凡帮助他。 有诗颂曰: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 中,似以爱情传说色彩更浓,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刘彦昌与华山三圣母的故事等,同属于中华爱情故事中感天动地的精品力作。如今,年轻人对他更多成为敬拜,是因他对仙妻的贞,而七仙女为什么会对一个穷书生情有独钟,则是因为董永对父母的孝,这点似正被这个故事中爱情的光芒所淡化和掩盖。据说在中国,有好几个地方都在争着当董大孝子的老家,我知道的就有山东高青县、湖北的孝感市、江苏的丹阳市。其实啊,我说都别争,本来这个故事就是个神话,发生地在中国,属于每一个中国人、每一寸中国的土地。董永是个读书人,固守着贫穷,尽着一个穷书生所能尽到的孝道方式,其中多少有文人加工的理想主义色彩。古代的文人,大多除了会舞文弄墨外,别无长处。因此生计成了他们最大的心病。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是说现实中穷苦布衣可以通过读书考举,一日得中,富贵花开,从此不再为生计所愁;二是说理想中或干脆说幻想中、梦想中,那些总想一日得中的书生们一种自慰自安吧。董永读书能读到卖身葬父的地步,不知道这书还有何等的用途,且不如早早扔了书卷,学那先前的老莱子也好,杨乞也好,总不至于到了卖身地田地吧。

  如今的读书人,从物质这一角度来讲,真的是幸福到天上去了。莘莘学子,再也不用为读不起书发愁,愁的反而是书多了,不知道读什么书好。不管读什么书,我想还是先学会了做人,这才是第一重要的。读书不为生计,读书不名功名,读书只为成人,读书只为报国,读自己感兴趣的书,读对社会有益的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行佣供母的故事

  行佣供母的故事原文

  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贫穷裸跣。行佣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

  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

  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行佣供母的故事评说

  江革(?-535),字休映,南朝济阳考城(今河南省民权县)人,故里在今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为南朝才子江淹之族侄。

  江革幼聪敏有才思,学习刻苦,史载其雪夜秉烛,弊絮单席,耽学不倦,感动得吏部郎谢朓撕下自己的毡袍为之御寒。弱冠举南徐州秀才。渊博的学识和犀利的文笔为梁武帝赏识所赏识,屡被重用。长期在一品大员、郡王的手下作幕僚,“历官八府长史,四王行事”。还担任过尚书左丞、司农卿、御史中丞、少府卿、都官尚书、度支尚书等中央机构高官,三次任郡守。

  东汉初年,王莽篡位,新朝的政治腐败,导致战争频繁,天下大乱。当时,临淄有个人名字叫江革,字次翁,从小失去了父亲,家里只有母子两人相依为命。

  那时各地战乱不断,盗贼四起。盗贼不仅抢财物,还常常把家中的男子抓去,逼着他们入伙。江革为了避乱,干脆背了母亲弃家出走去逃难。母亲年迈,腿脚不方便,为了尽量减少母亲的颠沛流离之苦,江革整天背着母亲奔波。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江革背着母亲,一路上风餐露宿,还要躲避盗贼。长途跋涉,一般人宁愿少带行李,以避免路途上的辛苦。而江革的母亲虽然年老体重较轻,但走一段长路之后,江革往往累得满头大汗。母亲心疼儿子,要下来自己走,江革却说:孩儿背着母亲,就像回到了小时候一样,感觉到母亲的温暖,孩儿心里很欢欣,感觉自己很有福,可以随时侍奉母亲,所以就会越走越有力气。

  走着走着,母亲渴了,江革马上到处讨水给母亲喝;母亲饿了,他竭尽所能为母亲准备可口的食物;天色将晚,他想方设法找住处,使母亲能踏实地安歇。在仓皇逃难的人群中,江革念念想到的是母亲的安全,全然忘记了自己的饥饿和疲劳。

  在逃难的路上,许多人见到江革都肃然起敬,但也有少数人对他不理解,因为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中,一个人连逃生都很难,更何况背负着白发苍苍的高堂老母。无论是称赞还是讥讽,江革都淡然处之,在他看来,一个人活在世上的头等大事是孝顺父母,别人的评价无足轻重,不用放在心上。

  逃难当中,江革多次遇到盗贼,想要把江革劫去。每当面临这种情形,江革便会在盗贼面前苦苦的哀求,痛哭流泪,对盗贼讲:我从小失去了父亲,孤苦伶仃,是母亲茹苦含辛,把我拉扯成人。如果没有母亲,哪会有今日的我。如果我随大王去了,留下孤零零的老母亲,兵荒马乱,举目无亲,母亲如何保全生命,如何度过余生。恳请大王念我有老母在,没有人奉养,能放过我们。

  盗贼看到江革如此诚心诚意的哀求,无不被他的孝心所感动,所以也不忍杀他,更不忍把他劫走。就这样,江革屡次感动盗贼,化险为夷。可见人之初,性本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沦为盗贼也不是他们的本性,都是因为一时之乱,为环境所迫。如果能够唤醒他们本性里的孝顺,盗贼也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查看更多

  后汉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怀橘遗亲读后感 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摘要:诗曰: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这首诗说的是黄庭坚奉母尽诚的事。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十四则故事。黄庭坚,北宋诗人、词人、书法

  诗曰: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这首诗说的是黄庭坚奉母尽诚的事。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十四则故事。

  黄庭坚,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二十三岁就中了进士,苏轼是这样赞他的:“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说他文章瑰玮超然,当世无可比拟;而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之美德,又可媲美古人。涤亲溺器,也就是说他亲自为母亲刷便桶,这在一般老百姓看来似乎也没有什么,但是一个人身居高位,刷一次便桶容易,难的是刷一辈子便桶。这还要从他小的时候说起。

  黄庭坚的父亲黄庶为人刚正,饱读诗书,曾中过进士,但一生未能发达,仅是州府的幕僚,后来到康州任了一官半职。康州地偏民困,暴乱不断。黄庶不畏艰难,鞠躬尽瘁,最后积劳成疾,中年卒于任所。母亲李氏,是着名藏书家、诗人李常的妹妹,出身于仕宦读书世家。父亲在临终前把年仅十三岁的黄庭坚叫到床前,对他说:“为父命不久矣,我儿长大了,不要只顾着读书,要好好照顾母亲,好好跟随舅舅。”黄庭坚含泪答应了。父亲不久便去世了,这让平素活泼好动的黄庭坚一下子陷入了沉默,常常一个人躲在藏书室里翻书度日。舅舅李常把他当亲儿子一样对待,耳提面命,尽心栽培。他看出端倪,便悄悄走进藏书室找了个机会安慰他。黄庭坚哀伤地说:“以前我只顾戏耍和读书,从来没有想过人会死去,父亲大人待我恩重如山,我却再也见不到他,再也没有机会帮他做事,为他尽孝了。”李常说:“尽孝不是感恩戴德忘乎所以,也不是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而是在平素点滴中学会关照至亲,在务正业的同时见缝插针利用闲暇满足家人所需,这两件事并不矛盾。”黄庭坚想起父亲的遗言,忽然意识到自己只顾着自己哀伤,忽略了此刻比他更哀伤百倍的母亲,于是便往母亲房间跑去。

  父亲死后,母亲思念成疾,身体抱恙,常常卧床休息。他走进母亲的卧房,发现母亲正在吃药,药汤极苦,母亲直皱眉头,恰巧贴身丫鬟告假回家探亲,母亲吃完药端起茶杯想抿一口水,杯里却是空的,杯沿上还有茶垢,她看了一眼就放下了。父亲在任时为官清廉,生活节俭,家中并不曾雇用过多的仆役婢女。黄庭坚立即自动请缨,跑去为母亲清洗茶杯并沏好茶。母亲看着干净的茶杯,喝着黄庭坚泡的茶,甚感欣慰地笑了。黄庭坚看看便桶还没有倒,又跑出去倒了。这一切做完后才去学堂。

  到了晚上,黄庭坚又来了。这次他是有备而来,他带了把刷子,来给母亲刷便桶。母亲爱干净,可便桶往往不能及时清洁,好脾气的母亲不愿为难婢女,他决定不劳烦别人,亲自做好这件事情。

  当他人到了中年,身为朝廷官员,公务十分繁忙,每天忙完公事回来,第一件事仍是去探望已经年迈的母亲,端茶递水,精心照料并陪伴,每天晚上依然为母亲刷洗便桶,从不让他人代劳。

  有一次,有人问黄庭坚:“您身为高贵的朝廷命官,家里又有仆人,为什么要亲自来做这些杂细的事务,甚至还亲手做刷洗母亲便桶这样卑贱的事情呢?”

  黄庭坚回答说:“孝顺父母是我的本分事,同自己的身份地位没有任何关系,怎能让仆人去代劳呢?再说孝敬父母,是出自一个人对父母至诚感恩的天性,又怎么会有高贵与卑贱之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王祥卧冰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故事,故事中的王祥是一个大孝子,后人把王祥和其他的一些人的故事编辑在一起,称作《二十四孝》。

  但是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非常值得怀疑。

  事情出自《晋书》。说王祥的父亲王融,娶了高平的一个薛姓女子,然后生了王祥。可是在王祥很小的时候,母亲薛氏就死去了,于是王融二婚,娶了一位庐江地区的朱氏。这位姓朱的女子,本来对王祥也勉强过得去,可是没一两年,朱氏生了自己的儿子王览,自然王祥就靠边站了。

  朱氏对王祥很不好,经常刁难王祥,指挥王祥干这干那。王祥没有怨言,默默的做着。有时候连同父异母的弟弟王览都看不下去母亲折磨哥哥,总是和王祥一起做事情。可是朱氏看到亲生儿子都对自己有意见,就更加生气,加倍的惩罚王祥。后来,王祥终于长大结婚了,可是成家之后,升格成婆婆的朱氏对王祥的老婆也横挑鼻子竖挑眼,隔三差五的找茬。弟弟王览的老婆也看不下去,经常帮着苦命的嫂嫂。

  于是,全家的坏人就只有朱氏了。朱氏很郁闷,说,要想获得自己的原谅也可以,但是自己想吃鱼,如果现在能够抓到一条新鲜的江里的鱼,就原谅王祥。

  王祥很高兴,于是跑到河边,“祥解衣将剖冰求之”,然后再抓鱼,没想到冰破之处,两条鱼自己跑了出来。

“二十四孝”王祥卧冰的真相是怎样?

  于是,后人就发挥,说是王祥脱光了衣服,裸体着趴在冰上,冰融化了,感动了上天,鱼都自己跳到王祥手上了。这样的王祥,还不是大孝子吗?

  其实,几百年来,人们的理解是故意歪曲了晋书的本意。原书中的解衣,并非是完全脱下衣服,而是古人在冬天的时候都穿着厚重的棉袄,要想砸开江上厚厚的冰,穿着棉袄非常不方便。王祥是脱下了棉袄,然后砸开冰,不可能是脱光了身体用身体焐化了冰。至于那两条鱼,可能是冰层忽然破裂,光线忽然变强,鱼一时觉得奇怪,就跃起来悄悄。当然更大的可能是意外,是绝不可能因为什么王祥的孝顺感动了鱼,鱼主动献身什么的。

  其实,在《初学记三引师觉孝子传》曰:“王祥少有德行,失母,后母憎而谮之,祥孝弥谨。盛寒河冰,网罟不施,母欲得生鱼。祥解褐扣冰求之,忽冰少开,有双鲤出游,祥垂纶获之而归。人谓之至孝所致也。在这段文字中,就明确交代了,。王祥是考虑到大冬天的,在河里抓鱼用网不好抓,于是解开棉衣砸破冰,然后把鱼线放到冰窟窿里,在这时候鱼上钩了。这样的解释才符合常理。

“二十四孝”王祥卧冰的真相是怎样?

  据说,王祥还有许多孝行。比如,当后妈朱氏想要吃黄雀的时候,王祥刚想着黄雀多难抓啊,就看到几十只黄雀主动飞到了他的网中。又说,王祥家里面种了一棵李子树,接了一树的李子。后母朱氏经常让王祥好好看着李树,别让小孩啊,鸟雀啊,偷吃掉。有一天忽然刮起了大风,王祥看着李子树摇来摇去,李子掉了一地,担心被朱氏责打,急的抱着树大哭。朱氏看了之后也不禁惭愧。可是朱氏还不放过王祥,知道王祥在哪个房间睡觉后,晚上偷偷进入房间几刀想砍死王祥。可是,刚巧王祥出去小解,回来的时候看到被子被砍破了,知道后妈根本不想放过自己。于是王祥主动到朱氏面前请求一死。朱氏看到自己这么刁难王祥,杀害王祥,王祥都对自己没有怨言,渐渐的也就原谅了王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讲述的是刘恒守孝,行孝的故事,被收录在《二十四孝》中。

  引原文: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四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长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刘恒为汉高祖的第四个儿子,时候来的汉文帝,而当时刘恒被刘邦封为代王,在代国生活,而刘恒的生母薄妃一直不被刘邦宠爱,常年不被接见,因此刘邦允许薄妃出宫在刘恒所在之处生活,为代王太后。 

1_副本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恒对他的母亲向来很孝顺,一直以传统孝礼待之,从来不怠慢。有一次刘恒的母亲忽生重病,刘恒很是着急,亲自每天在其母亲床头照顾她,丝毫不敢怠慢。但是没想到他母亲这一病卧床不起数年,这期间刘恒不仅每天为母亲熬药并且每天都守护在母亲身边,贴心照顾,不敢有差池。

  刘恒每天都是看到他母亲睡着了,才在旁边小憩一会,只要母亲稍有动静便会惊醒。其母见刘恒这样劳累很是心疼,但是刘恒去不以为然。还是细心照顾着母亲,毫无怨言,每次熬好药给母亲喝之前都会先喝一下,怕母亲苦着了和被烫到,感觉差不多才会让母亲喝。

  于是这件事情被大家广为流传,还有诗歌称颂刘恒为孝子。后世人称刘恒为人们学习孝道的楷模,为了纪念他的伟业和孝道便将此事收录为二十四孝的故事。 ...查看更多

  郭巨“埋儿奉母”的故事,由于入选郭居敬的《二十四孝》,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不为过。有人认为这个故事很残忍,其实需要看你读了故事的哪个版本。

  《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奉母”,原文是这样的: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龋民不得夺’。有诗为颂,诗曰:郭巨思供亲,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就这个官方认定的故事而言,郭巨的“残忍”很难成立。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人相食”也是正常的,让大家都活下来才是真“残忍”!

  问题的关键,是郭巨一家是不是到了要抢“生死牌”的地步。

  但要寻找真实的细节,又并非易事,因为《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大都取材于刘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而“郭巨埋儿”更有正史支撑,《晋书》所载与之并无二致,看来郭巨确实是个好人!

  东晋学者干宝《搜神记》中,也有一则“郭巨埋儿得金”的故事:“郭巨,隆虑人也,一云河内温人。兄弟三人,早丧父。礼毕,二弟求分。以钱二千万。二弟各取千万,巨独与母居客舍,夫妇佣赁,以给公养。居有顷,妻产男。巨念举儿妨事亲,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儿孙,减馔,二也。乃于野凿地,欲埋儿,得石盖,下有黄金一釜,中有丹书,曰:‘孝子郭巨,黄金一釜,以用赐汝。’于是名振天下。”

...查看更多

  《二十四孝》是元朝时期一位名叫郭居敬的学者根据民间流传和历史记载编录的一本书籍,主要讲述了不同朝代、地点发生的孝道故事,是古代宣传儒家孝道的通俗读物。然而其中却有些故事让人读来十分诡异,比如其中一个名为“刻木事亲”的故事。

image.png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丁兰,父母在他很小时就去世了。在他懂事以后,非常想念自己的父母,就用两块木头刻出了他印象中父母的形象。他对于这两个木像十分尊敬,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和木像商量,在吃饭前都要先供奉木像然后自己再动筷子。久而久之,木像变得栩栩如生,于是他对两个木像更加恭敬。

image.png

  后来,丁兰娶了一个妻子,要求妻子对木像必须尊敬。他的妻子一开始十分听丈夫的话,后来就慢慢懈怠了。一日,丁兰的妻子趁丈夫不在家,出于好奇,用针刺了一下木像的手指,木像居然流出了鲜血。等到丁兰回家,例行供奉木像时,发现父母的木像竟然在默默垂泪,而后他得知了妻子的所作所为怒不可遏,一纸休书休掉了妻子。而丁兰的行为也受到了周围人的称赞。

image.png

  这个故事在古代一直作为宣传孝道的题材,如今读来堪称是灵异故事。而《二十四孝》中还有众多如今看来匪夷所思之事,皆被看作宣传孝行美德。清代学者吴正甚至说出“二十四孝,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的言论。鲁迅曾经对此大肆批判,直言古代某些孝道故事令人不解。

  如今,我们摒弃了古代糟粕的“愚孝”观点,形成了新的孝道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二十四孝,讲的是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在不同环境下、用不同方式行孝的故事。鲁迅先生当年曾经点评过二十四孝图,他说,有些故事可以勉强效仿,有些照着做,会有丢掉性命的危险,还有的,会让人非常反感。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