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士祸
朝鲜中宗李怿是成宗李娎的第二个嫡出的儿子,但是他和李娎的嫡长子却并不是同一个母亲,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李娎有过三任的王妃,李娎嫡出的第一个儿子是李隆,而李隆在废除之后也就让朝鲜中宗李怿继承了王位,那么朝鲜中宗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呢?他又做出了什么样的事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朝鲜中宗李怿在出生之后因为是次子,所以并不具备继承王位的可能,在开始的时候被封为了晋城大君,他的母亲是第三任王后贞显王后,在1506年因为李隆的残暴引起了众怒,所以大臣们集合起来发动政变,在废除李隆之后拥护朝鲜中宗李怿,那个时候的晋城大君继承了王位,这就是朝鲜中宗由来的过程了。
当时有许多的大臣都是儒学臣子,在他们的拥护之下朝鲜中宗李怿开始推行全新的治国方针和策略,当时的问题还是很多的,三浦倭乱也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而朝鲜中宗也向之前的国王一样继续推行铲除佛教的政策。除此之外朝鲜中宗李怿在位统治时期,还和大明王朝发生了冲突。
朝鲜中宗李怿在位时期一些朝鲜的使臣让明朝政府无法忍受,于是便将这些人拘禁起来,这件事让朝鲜中宗十分的恼怒,他开始下令不让朝鲜的国民使用明朝的物品,不管是奢侈品还是日用品都被明令禁止。但是朝鲜中宗李怿自己却十分的喜欢炼金这种事情,总之朝鲜中宗李怿在位时期发生了许多的祸乱。 ...查看更多
1519年朝鲜王朝发生的士祸。朝鲜朝燕山君时儒学衰退纪纲紊乱,中宗反正,起用赵光祖等少壮道学者,奖励朱子性理学。赵光祖以儒教为政治教化基础,欲实现三代王道政治,大事改革,终与保守派功臣郑光弼等互相对立,因此赵光祖剥夺四分之三功臣的勋位,是为士祸原因。
中宗26年,世子派(尹任派)金安老与尹任专权,假借世子派的力量肃清最后功臣派代表花川君、判义禁府事沈贞,中宗29年文定皇后生下庆源大君,文定皇后一派以其弟尹元衡为主与同宗族的尹任一派因王位继承问题相斗,称为大尹与小尹之争,后由尹任一派(世子派)获胜。重用柳灌,李彦迪等士林派大臣,并追复赵光祖等人的职位,士林派儒士就此卷入大尹与小尹的斗争。
中宗死后,世子继位即朝鲜仁宗,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就死去(死因不明),由庆源大君继位,即朝鲜明宗,当时只有十二岁,就由母后文定太后垂帘听政,其弟尹元衡逐渐得势专权。
明宗元年,尹元衡与同党郑顺明等人诬告尹任及柳灌等士林势力叛逆谋反,结果尹任等人以叛逆谋反罪被赐死,大尹派被斗垮,史称"乙巳士祸" 。
背景--中宗反正
燕山君在两次士祸之后以为暴政能够镇压臣下﹐继续恣意施行暴政。燕山君荒淫失政,国政混乱的源头产生于内廷。官婢出身的淑媛张绿水获得燕山君的宠爱,为博取张淑媛欢心,燕山君不惜践踏国家纲纪满足其要求,两人成为暴虐政策发出的源头。此外﹐燕山君别出心裁的行径即使与中国古代的有名暴君相比也过之而无不及。燕山君为满足私欲,向全国派遣采红使广征美女,甚至放逐儒生改成均馆为宴会场所,废名刹为妓院,夷平京畿三十里为猎场等等,简直是闻所未闻之事,堪称是燕山君别出心裁的创造。
公元1506年﹐在位十二年的暴君燕山迎来了末日。九月,知中枢府事朴元宗、副司勇成希颜、吏曹判书柳顺汀、水原府使张珽、司仆寺佥正洪景舟等人密谋举事,反抗燕山君的暴政。朴元宗指使下的反正军袭击了戚族慎守勤和任士洪的府邸,诛杀二人之后挥军进攻燕山君所在的昌德宫。而此时的燕山君早已失去了人心,在为难之际左右相继叛离无人施以援手,昌德宫内入直的军士以及承旨纷纷逾墙而走、逃散一空,朴元宗所率的反正军至此已经不必多此一举进攻昌德宫,遂结阵于景福宫阙门之外,与百官入宫准备迎立晋城大君。之后﹐经过朴元宗等人与慈顺大妃(晋城大君生母)的商议,传令燕山君交出大宝让位于晋城后流放江华岛乔桐,晋城大君李怿遂即位于景福宫勤政殿。当年的十二月,一代暴君燕山君被赐死,终年仅三十岁。
中宗反正为荒唐的燕山时代画上句点,但是朝鲜中宗君临三千里江山的本领并不比其兄长燕山君高明,士祸持续蔓延,将近半个世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1519年朝鲜王朝发生的士祸。朝鲜朝燕山君时儒学衰退纪纲紊乱,中宗反正,起用赵光祖等少壮道学者,奖励朱子性理学。赵光祖以儒教为政治教化基础,欲实现三代王道政治,大事改革,终与保守派功臣郑光弼等互相对立,因此赵光祖剥夺四分之三功臣的勋位,是为士祸原因。
士祸始末
如果说燕山君是朝鲜王朝的一代暴君,那么中宗无疑是与之齐名的一代昏君。依靠反正功臣坐上大位的中宗没有驾驭邦国的才能,处处受功臣勋旧之制约,却不忘建立王道政治、追随三代美政的痴想,大批起用士林儒生,企图一扫燕山时代的弊政、浸淫在成为与朝鲜世宗并驾齐驱的明君的迷幻当中。中宗一方面盲目支持士林派激进的改革,一方面又无法调解固有的士林勋旧之争,在关键时刻为求自保抛弃士林派,终于又酿成一次大范围的士祸。
尝过燕山时代戚族谗言所带来的苦头,勋旧功臣们终于了解在君王身边安插眼线的必要性。因此,在反正之后,朴元宗等功臣立即着手废除中宗王后慎氏、转而安插功臣之女为新王后。中宗的第一任王后慎氏的父亲慎守勤,是燕山时代府中派(外戚)的头号人物,在反正中不顺从反正军而被杀害。有着这种不良记录的慎氏王后无疑无法长久居于后宫,在反正之后不久,朴元宗主导下,以反正功臣的力量迫使中宗废除王后慎氏。此后,功臣们趁后宫空虚,纷纷安插自己的女儿入宫:朴元宗之养女(日后的敬嫔)、洪景舟之女(日后的嬉嫔)、尹任的妹妹(日后的章敬王后)……功臣们可以掀翻君王的宝座,也可以随意干涉大王的后宫,中宗由此终于看清功臣的力量以及对自己的潜在威胁。
出于力量制衡的目的,中宗大举起用新进士林制约功臣勋旧的跋扈,并且平反了大批燕山时代士祸中受害的士林,摆出建立清明政治的姿态。朝廷再度出现士林派与勋旧派对立的局面,中宗朝的士类争斗因章敬王后的早逝而白热化。中宗十年(公元1515年)﹐产下世子李岹(仁宗大王)不久的章敬王后病亡,中宫之位空虚,而此时反正的首席功臣朴元宗、柳顺汀、成希颜等已经逝世,急于在朝廷争取一席之地、重振燕山时代士祸以来权势失落的士林势力,决意利用此次机会打击对头勋旧派、重夺朝廷政治的主导。此事又成为士林与勋旧交锋的焦点。士林派以世子年幼为理由,主张不应从原有后宫中选新王后,而应该恢复废后慎氏的地位,以抚育年幼的世子,实质上是借故打退勋旧派在后宫的影响力。勋旧派针锋相对,坚持从原有的功臣女儿中产生出新后。争论激化,朝廷最终一分为二,言官赵光祖、安瑭为首的士林与南衮、沈贞为首的勋旧士林之争爆发。两派之间势均力敌互相攻击,中宗无力调停,只好避开争议、对两方主张不置可否,另外从前王后的坡平尹氏当中选取尹任之女为新王后,暂时平息了两方的争端。然而此事仅仅是更大斗争的前奏,士林吹响了向勋旧进攻的号角。
踌躇满志的士林派儒生自以为自己的力量足以震动整个朝鲜、以为儒林的时代已经带来,于是在朝廷方面加大干涉的力度,力图在短时间内打倒不合儒家规范的事物、达到所谓的王道政治。其中最为活跃的当数静庵赵光祖。赵光祖自中宗五年(公元1510年)中举以来成为当世名士,享有崇高威望进而成为士林的中心人物,入仕以来迎合了中宗的政治需要而受到知遇。赵光祖试图按照自己的理念改造着朝廷内外,废止朝鲜成宗以来宫廷的佛事、废止道教色彩的昭格署、将高丽忠臣郑梦周供奉在成均馆文庙、刊印《乡约》、《理伦行实》、《三纲行实》等伦理书籍,再到招揽同志的贤良科考试......这些改革完全符合中宗梦想成为明君的心理,被一一应允。赵光祖的改革有由浅入深的倾向,逐渐触及到勋旧的敏感部位、为勋旧功臣所不容。勋旧功臣对士林人物呼风唤雨的本领感到万分恐惧,虽然士林的锋芒尚未直接指向自己。勋旧们不去除步步进逼的儒生就寝食难安,而沉浸于美政之梦的中宗似乎忽略了勋旧的力量,也没有估量过自己的实力,继续在做自己的春秋大梦,而将士林儒生一步一步推向死亡境地。
赵光祖在朝廷得势、平步青云,成为整个士林的中心人物,再者有倾向士林派的领议政郑光弼(守天)、右议政安瑭为靠山,士林一改以往被打压的被动地位,不断在朝中崛起。士林儒生为此冲昏头脑,急于加快驱逐勋旧势力、实现三代美政的步伐。在狂热儒生的簇拥下,赵光祖又主导着另一次革命,矛头直接指向勋旧派。己卯年十月(公元1518年)十五日,赵光祖、李成童等奏请中宗削除部份"反正功臣"的功臣名分。所谓"反正功臣"﹐即指中宗反正时参与反正的官僚,中宗即位后按其功绩分别授予一到四等的靖国功臣名分,然而当时参与勋位授予的武灵君柳子光(前面提及挑起戊午士祸之一人)不法受贿,从而导致二等功臣以下多有滥竽充数者,功臣们享受国家奉养十数年,成为中宗朝一大弊政。而赵光祖这次所主导的即是著名的"伪勋削除案"。在赵光祖等士林人物一再坚持之下,本来犹豫不定的中宗无法继续包庇拥戴自己登上大位的功臣,只好交付议政府处理,领议政郑光弼、右议政安瑭自然不会视而不见,当即通过了赵光祖的提议,削除二等功臣以下七十六人的伪勋。士林使用近乎逼迫中宗的手段再次凑效,士林势力在朝中的份量又再大增,不过,这一状况未能持久,不久之后士林势力又被打落到谷底。
饱尝士林儒生的苦头后,勋旧派终于决心发起反扑。后宫中忽然出现有"走肖为王"字样的树叶,明显有针对赵光祖的意味,于是暧昧的流言四起﹐赵光祖处境十分尴尬。而善变的中宗在伪勋事件后对赵光祖为首的士林已经产生厌恶之心,此时对士林派的倚重已经大大动摇,流言蜚语更是火上加油,中宗再次重蹈其兄燕山君的覆辙,为个人好恶所驱使、被弄臣所诱导利用,成为勋旧大臣铲除士林势力的手中利刃。赵光祖的末日就在他最为辉煌的那一年,己卯年冬。在"走肖为王"的背景下,勋旧派洪景舟、南衮、沈贞、金诠等借机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弹劾赵光祖等人,因为牵涉到自己的王权,中宗轻易地同意逮捕士林派下狱,赵光祖以及金净、韩忠、奇遵、金湜、朴世熹等同僚被捕获,经过简单的刑讯后即被处流刑。酝酿多时的异谋,爆发只在一瞬间,如此轻易地将如日方中的士林推倒,这距离士林获得中宗赏识不过两三个月光景而已。殿上虎一般的赵光祖,不明伴君如伴虎的道理,终于为中宗所吞噬。己卯年十二月,赵光祖在流放地全罗道绫城被赐药毒杀,终年不过三十九岁。而不仅是与赵光祖并肩携手的士林同僚,即使是郑光弼、安瑭、李长坤(判义禁府事)等声援士林革新的朝中重臣也被勋旧派一并牵连驱逐,勋旧势力纷纷添补原先士林所占有的位置,金诠、南衮等分别补领议政和左议政,沈贞判义禁府事......士类的争斗余波未了,辛巳年(公元1521年中宗十六年)勋旧派将士林的余烬熄灭,被罢职安瑭(永慕堂)被用同样的诬陷手段被赐死(辛巳诬狱),腥风血雨之后,勋旧派再次恢复了权势,而士林儒生再次被清除一空,改革的成果悉数废除。本来企图通过起用士林来抑制跋扈的勋旧的中宗,不知不觉地又落入勋旧大臣的掌控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赵光祖(1482年-1519年),朝鲜王朝前期政治家、思想家,朝鲜朱子学派的代表者。字孝直,号静庵,本贯汉阳赵氏。官僚家庭出身,历任副提学、大司成等官职,是朝鲜中宗时期与勋旧派对抗的士林派之领袖。1519年因提出伪勋削除案而遭权臣势力的忌恨被杀害,年仅38岁。他的著作有《静庵集》15卷。
赵光祖(조광조,1482年-1519年),字孝直,号静庵,是16世纪李氏朝鲜的著名思想家及政治家。他在己卯士祸中被朝鲜中宗赐死,后来在朝鲜仁宗登基后获平反。
1498年,赵光祖之父赵元纲赴任平安道熙川郡守,赵光祖随之前往,结识了因戊午士祸而被牵连流放于此的大儒金宏弼,拜他为师。1510年(中宗五年),赵光祖在科举中考取了进士;1515年殿试文科及第,进入朝廷任官,官拜至同副承旨。
赵光祖希望把儒学思想实践在政治上。在1516年,赵光祖与大批士林派儒生请求中宗废除主要供作进行道教活动的昭格署,获接纳。 1518年,中宗批准开设由赵光祖等人提倡的贤良科考试。 在这数年间,赵光祖受到中
宗重用,官位升至大司宪,并积极在国内宣扬儒学。后来赵光祖认为中宗反正的功臣过分滥封,要求削去部份"靖国功臣"的封号(史称"伪勋削除案"),中宗犹疑未决,在众多士林派官员威胁辞官后,中宗终于答应。赵光祖在政治主张上过分强调道学思想,令中宗开始反感。"伪勋削除案"激发勋旧派功臣联手反击赵光祖,中宗后宫熙嫔洪氏(勋旧派洪景舟之女)在王宫内制造上有"走肖为王"字样的树叶,再把它们呈上中宗,令中宗对赵光祖的信任开始动摇。 中宗后来写信给洪景舟,表示有意除去赵光祖。1519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洪景舟等人取得中宗诏书后派人捉拿了赵光祖及一些士林派官员。在领议政郑光弼等人求情下,赵光祖等八人暂时免死,被流放外地,然而赵光祖不久后在流放地被中宗以毒药赐死,赵光祖服毒后很久仍未死,使者把他缢死了。 此次士林派失势及遭受重大打击的事件,后世称为"己卯士祸"。
主要成就
1515年赵光祖知遇中宗,中宗重用赵光祖为左右手,赵光祖实现政治的目的首先就是要中宗施行以道学为切入基础的"哲人君主主义"理论,重点是重用君子,远离甚至消除小人。认为天理不离人事,政事纯正清明,才能建立一个大同社会,如同中国上古尧舜之治。为改革养成国家之美风良俗,要打破迷信,首先就是要废止昭格署,同时颁布推行刊印有益教化之书籍。
赵光祖主张撤废昭格署,以其坚持儒家信仰治国有关,因为昭格署为道家产物,署中道士每日祭拜占卜祈福,诵念道教经书,赵光祖以为此为动摇国家以儒学为基础的迷信,因此与其他士林儒士上诉文请中宗废止昭格署,其上书之诚意以及论列之程度,使得原本反对废立昭格署的中宗回心转意。
不过昭格署最后在中宗朝并未被撤废,因为中宗的生母贞显王后生重病,于病中恳请要求昭格署不得废止,加上朝中大臣之谏言不断,所以代表道教科仪的昭格署直到壬辰倭乱后才废止。
1517年赵光祖坚持其理念,请求中宗替郑梦周入文庙从祀,并根据《吕氏乡约》之规定刊行成乡约于全国颁布,强力进行各地方以儒教主义的道德规范为准则的郷约运动,用意就是要建立以儒教伦理为主体的崭新社会秩序。
1518年科举方面増设贤良科,在120名新进士人中录用金净等新进儒士28名,授与言官、文书官等要职,进行以士林派为中心进行的至治主义的理想政治。
但是赵光祖等人认为文人之词章乃无价值之物,对于道学学思想过于强调,同时对于勋旧功臣彻底的排斥,无视政治现实状况而施行急进政策,是太过理想化的理想主义者。而中宗自身也因为赵光祖过度的道学言行感到厌倦。
赵光组等人以残留于中宗心中的鱼念,对于以沈贞、南衮为中心的勋旧功臣派进行伪勋削除问题,1519年其对于"中宗反正"后重用之功臣一不以为然,这些勋旧反正功臣中有76名实为滥授,应予与削除爵位,引发"伪勋削除案",引起勋旧功臣的强力反弹。
当时新进士林儒士也是轧争反目逐渐扩大,还必须正面面对勋旧功臣的挑战。中宗后宫嫔妃熙嫔洪氏之父亲洪景舟利用女儿在宫中之便,于宫中之花园小山丘的树叶周边涂上蜂蜜,涂上"走肖为王"字样后,再让虫去蚕食这字型,这叶子呈给中宗看后,原本支持"伪案削除案"的中宗心意开始动摇 。"走-肖"二者合在一起就是繁体的"赵"字,而当时一直流传着"木子将军剑、走肖大夫鞭"的谶语,暗示某位赵姓文官将取代李氏为王。
勋旧功臣沈贞与洪景舟趁机弹劾赵光祖有立为王之罪名,而新进士林儒士急进排他之态度也使中宗对新进儒士更加产生厌恶感,最后中宗决议将新进士林儒生驱除流放。
最后中宗为保卫王位,1519年赐流放在外的赵光祖死药,赵光祖享年39岁,留有《静庵集》一书, 1570年国家颁布《国朝儒先录》将赵光祖与金宏弼、郑汝昌、李彦迪列为〔朝鲜四贤〕。
1545年6月仁宗即位后将赵光祖等罪名平反,贤良科复设。
历史评价
"伪勋削除案"一事就此作罢。
仁宗登位后,平反了赵光祖的罪名,恢复了贤良科。1570年官方颁布的《国朝儒先录》把赵光祖列为"朝鲜四贤"之一。
赵光祖的墓在位于京畿道中部、距离首尔以南约40公里的龙仁市水枝邑,邻近韩国民俗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