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安南
安南,古称交趾,与我国云南、广西壤地相接,隔海与广东相望。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五代之后,才独立成国。元末,安南趁战乱从中国版图脱幅,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铜柱二百余里,霸占丘温、庆远等五县。洪武中后期,朱元璋曾颁诏晓谕安南国王陈日昆,命令归还,但陈朝此时已由国相黎季犛掌权,他胁迫国王陈日昆,称兵拒命。朱元璋因战乱刚平,重在安抚,不愿再起干戈,自此,安南处于半独立状态。
至永乐年间,由于矛盾的累积,加之安南国内发生一场政变--“陈黎之变”,双方战争一触即发。实际上,安南一直由当地陈氏家族世袭统治,世代受中国册封,史称“陈氏安南”。后来,国家政权被宰相黎氏家族操控。公元1400年,黎氏发动政变,杀王自立,改名胡一元,由其子任国王,而他却自封“太上皇”,幕后操纵。三年后,(永乐元年)他派使臣求见成祖,谎报安南国王陈氏病逝无后,自己以外孙身份登基,请求大明册封。
朱棣有些不相信,派杨勃前往安南“访问”,不料杨勃被胡一元糖衣炮弹攻下,归国后做了伪证。朱棣只好册封胡氏为安南国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久,安南旧臣吕伯奢暗中见到朱棣,并说出一切,还与新安南国使臣当面对质,真相大白。成祖感到自己被刷了一番,恼怒万分,不过当吕伯奢请求大明用武力助陈氏复国时,成祖却陷入两难之中。
朱棣也遇到了和老爹一样的情况,因此还是照搬经验,最后派御史李琦出使安南,表示严正抗议。那胡氏父子态度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愿意将功折罪,大政奉还。1406年(永乐四年)正月,成祖命广西副将军黄中,率军五千护送陈天平归国。但朱棣做梦都没想到:黄中等人刚进入安南不久,就被十万安南大军包围缴械,还当着明军的面,将陈天平咔嚓。这对于成祖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这一仗必须达!
朱棣正为了大明旁边的这些邻国“不听话”,而下决心要杀鸡给猴看,正好胡氏父子自己找上门来了。于同年七月,朱棣发布通告,朱能为征夷将军,沐晟和张辅为左右副将军,统帅三十万大军,从广西和云南兵分两路分头南下。仿佛隆隆南下的钢铁战车,向安南进发。三个月不到,明军就攻至安南原北部地区,但主帅朱能因为积劳成疾,病故于军中。消息一传,胡一元精神焕发,企图依托谅山地形,打击明军。此时两路明军已顺利会师。
谅山是整个安南的门户,过了这里就是一马平川,因此这是决战。胡氏父子还在这里修筑七座堡垒,囤积可用五年的军粮。据说,水陆兵力加上后勤民夫,达到二百万人。当然,还有一件神秘武器:象骑兵。据说胡一元将其当成杀手锏,不过后来证明,却是明军的“杀手锏”。面对这滴水不进的防御,和强悍的象兵,张辅冷静沉着,决定出绝招:特种兵突袭。先以小股兵力,吸引安南军的主力。至晚上,命五千精锐夜袭安南军薄弱环节,一举击破!突袭成功,明军全线出击,安南号称“九百里防线”迅速瓦解。最后,安南军不得不使出杀手锏:象骑兵。
但明军的表现也不同寻常:骑兵整齐的向两侧靠拢,中央密排了密集的火器。张辅一声令下,明军火器齐发,从火箭到铅弹,展开梯次攻击。密集的“火网”,将一排排战象“干翻”,那些侥幸没打死的大象,调头竟往安南军的军阵上冲来:安南军自相蹈籍及被杀者不胜计。
接着,明军长驱直入,至翌年五月,明军在富良江会战中彻底歼灭胡氏父子的水师,斩首近四万人,“溺死无算”。胡氏父子败逃后被捕获,押送京城斩首。至此,历时一年的平安南,就这样以大明的完胜载入史册。之后,反抗明朝的安南叛乱领袖黎利向大明臣服,以其扶持傀儡国王陈皓的名义请求大明册封,安南才得以复国。双方再次恢复宗主国关系,此时已距胡氏父子叛乱亡国整整二十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南征安南又称明入越战争,越南称之为明与大虞战争(越南语:Chiến tranh Minh - Đại Ngu),指的是明成祖征服越南胡朝(大虞国)的战争。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五代以后,方独立成国。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铜柱二百余里,霸占丘温、庆远等五县。
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曾颁诏晓谕安南国王陈日昆,命令归还,但陈朝此时已由国相黎季犛掌权,他胁迫国王陈日昆,称兵拒命。朱元璋以战争方息,重在安抚,不愿再起干戈,于是置之不理,安南从此处于半独立状态。后明成祖于1406年至1407年期间派兵攻打南安,最终安南独立,明封黎利为安南国王,从此朝贡不绝。这场战争最后以明朝胜利、胡朝灭亡告终,越南被并入明朝领土,标志着安南属明时期的开始。
自明朝成立以来,安南陈氏政权已趋衰微,一直内乱不断,14世纪末期,大越陈朝皇帝陈裕宗在位的时候陈朝开始逐渐走向衰落。而此时南方的占城正处于制蓬峨统治下的鼎盛时期,屡次入侵陈朝。陈睿宗亲征占城,最后没于阵中。黎季犛虽是此战中的统帅,但由于与太上皇陈艺宗的裙带关系而免于被罢官。此后占城势力更加强盛,甚至一直打到都城升龙城下,大越无法制止。
1380年,黎季犛率领陈朝军队第一次击败了制蓬峨。黎季犛凭借著军功完全掌握了陈朝的军政大权,将都城迁到了自己的势力圈顺化,随意废黜和拥立皇帝(共废立三帝:陈废帝、陈顺宗、陈少帝)。1390年制篷峨阵亡后占城逐渐走向衰落。在解除外患之后,黎季犛大肆屠杀陈朝宗室,为篡位铺平道路。1400年,黎季犛复祖姓改姓“胡”,废黜了陈少帝,篡夺了皇位,建立胡朝;并以虞舜的后代自居,改国号大越为大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南征安南又称明入越战争,越南称之为明与大虞战争,指的是明成祖征服越南胡朝(大虞国)的战争。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五代以后,方独立成国。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铜柱二百余里,霸占丘温、庆远等五县。
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曾颁诏晓谕安南国王陈日昆,命令归还,但陈朝此时已由国相黎季犛掌权,他胁迫国王陈日昆,称兵拒命。朱元璋以战争方息,重在安抚,不愿再起干戈,于是置之不理,安南从此处于半独立状态。后明成祖于1406年至1407年期间派兵攻打南安,最终安南独立,明封黎利为安南国王,从此朝贡不绝。这场战争最后以明朝胜利、胡朝灭亡告终,越南被并入明朝领土,标志着安南属明时期的开始。
就在越南衰落、政权更替的时期,其北方的明朝逐渐兴起,取代了元朝成为了中国的新王朝。明太祖试图建立华夷秩序和朝贡体系,在安南与占城发生战争时派遣使者调停;胡季犛随意废立君主引起了明太祖的不满,屡次拒绝了安南的朝贡。胡季犛篡位后,畏惧明朝来讨,长期向明朝隐瞒此事。不久胡季犛禅位给了次子胡汉苍,自称太上皇。1403年靖难之变发生后,胡汉苍以权理安南国事的称号向刚篡位的明成祖上表,诡称陈朝子孙绝灭,自称是陈朝皇帝之甥,受到群臣的推戴,请求受封安南国王。明成祖怀疑其真实性,遣使前往清化调查,但胡汉苍召集安南群臣联名向明成祖上书,最终明成祖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诏书中并告诫胡汉苍:“作善降祥,厥显有道,事大恤下,往馨乃诚。”
然而1404年,有一位名叫陈天平(一作陈添平)的安南人从哀牢(老挝)进入明朝,自称是陈艺宗的儿子,将胡季犛篡位一事告知了明成祖。明成祖派遣御史李锜前往安南调查此事。胡季犛害怕被发觉,派人追杀李锜,李锜成功逃回了明朝并将其全部告诉了明成祖,引起了明成祖的愤怒。而在胡季犛篡位后,安南趁占城国王罗皑新丧之际曾多次大举讨伐占城。占城国王占巴的赖(越南史料称“巴的吏”)多次向明朝求救,请求明朝讨伐安南,这也引起了明成祖的注意。
1405年,明朝与安南又发生边境领土争端。明朝方面声称安南强占了边境的禄州下属的领土,要求安南将这些领土交给明朝。胡季犛作出了让步,将这些领土归还明朝;另一方面则大举征兵整备军队,派黄晦卿加筑多邦城(今越南山西省先丰县古法社),在白鹤江(在今越南富寿省附近)埋下木桩,并在险要道路设下关卡重兵防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自明朝成立以来,安南陈氏政权已趋衰微,一直内乱不断,1400年,陈朝权臣胡季犛篡位,建立胡朝,改国号为“大虞”。不久後自称太上皇,由儿子胡汉苍即皇帝位。由於前朝陈氏原是向明朝称臣,世世受明册封,凭著篡夺得国的胡氏为免惹起明朝猜疑,便于1403年农历四月丁未(4月21日 )遣使赴明,向刚起兵夺位的明成祖声称陈氏“宗嗣继绝,支庶沦灭,无可绍承。臣,陈氏之甥,为众所推 ,欲藉此声称自己具有统治资格,要求明朝册封。明成祖派杨渤到越南观察後,当地陪臣耆老跟随他向成祖上奏称“众人诚心推??权理国事” ,明廷一时再没有怀疑的理由,便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
1404年农历八月乙亥(9月10日 ),陈朝遗臣裴伯耆到明廷,控诉胡季犛父子弑主篡位,屠害忠臣,要求明朝出兵“擒灭此贼,荡除奸凶,复立陈氏子孙”八月丁酉日(10月2日),有一位自称陈氏子孙,名叫陈天平的人,从老挝入明,亦向明帝诉说胡氏篡位的经过,要求恢复陈氏统治。其後,明成祖当著胡朝的来使面前,安排陈天平与他们会见,使一众来使都错愕下拜,甚至涕泣,适值裴伯耆在场,向来使责以大义,场面紧张。 明廷于是对越南政局多所干涉,派员查核实情,胡朝明白势不得已,唯有承认责任,要求“迎归天平”。
另外,明越两国又因领土问题出现外交风波。1405年,广西省思明土官及云南省宁远州土官向明廷控诉,辖境猛慢、禄州等地被越南所占。为此,明廷于该年农历二月,遣使责难胡朝,要求归还禄州,胡朝便被迫将古楼等五十九村交给明朝政府。
胡朝虽然愿意息事宁人,但两国关系仍然紧张。其后,胡朝所派到明廷的使节,都遭扣留,不许回国。明廷又派员入越,查探山川道路险要之地,以为日後南征的准备。另外,胡朝的南邻占城,曾於1404年遣使入明,声称遭到胡氏“攻扰地方,杀掠人畜”,并进一步“请吏治之”,这亦引起了明廷的注意。
不过,明成祖仍未敢轻言出兵。1405年年底,云南将领沐晟建议出兵,却遭明成祖反驳说:“尔又言欲发兵向安南。朕方以布恩信,怀远人为务。胡?虽扰我边境,令已遣人诘问,若能摅诚顺命,则亦当弘包荒之量。”至於陈天平的处置,明廷则决定送归越南,并要求越人“以君事之”,奉为国主。越南方面,胡朝有感於对明关系紧张,亦积极防备,重编军制,在多邦城(陈仲金说位于山西省先丰县古法社)加强防守,於各个河海要处装插木桩陷阱,整顿军库,招募人民有巧艺者入伍。但胡朝君臣对明主战或主和,意见分歧甚大,有官员认为只好“从他(明朝)所好,以缓师可也”,左相国胡元澄则认为只决定于“民心之从违耳”,对明作战并无十足把握。
1406年,明朝派镇守广西都督佥事黄中领五千士兵(《大越史记全书》称领兵十万),护送陈朝“前国王孙”陈天平(陈添平)回越南(《明实录》把事件列在该年农历三月丙午,即4月4日;《大越史记全书》则列入农历四月八日,即4月26日)。当进入越南境内的支棱隘时,遇上胡军截击,明军不敌,陈天平及部份士兵被俘。陈天平经胡朝审讯後,被“处陵迟罪”。明成祖得悉後大怒,便“决意兴师”。7月16日,远征军正式出师,朱棣亲往龙江饯行,这一天风和日丽,江面上百舸争流,旌旗蔽空,鼓角齐鸣,明军威武雄壮,军容之盛为开国以来所未有。 同年年中,明成祖派总兵官朱能加封“征夷将军”,配印信。
后来在行军时病卒,由副将张辅代替)、左副将军沐晟、右副将军张辅、左参将李彬、右参将陈旭等领兵(《大越史记全书》称共有八十万人,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认为可能有夸大),分兵两路,开进越南的白鹤江会师,一边向越南腹地步步推进,一边发出檄文向越人呼吁胡季犛父子的行为是“肆逞凶暴,虐于一国”,并列出胡氏“两弑前安南国王以据其国”、“贼杀陈氏子孙宗族殆尽”、“淫刑峻法,暴杀无辜,重敛烦徵,剥削不已”等二十大罪,又称明军的到来是“吊尔民之困苦,复陈氏之宗祀”,以使民心动摇。果然,不少越人“厌胡氏苛政,罔有战心”,有助明军前进更为顺利。农历十二月丙申十一日(1407年1月19日),胡军的主力退守多邦城,明军亦看准该城位於河边,有较大面积的沙滩可供抢滩,於是分兵进攻,成功以火铳击退胡军象兵。其後,明军攻入越南的重要城市东都升龙,并大肆掠夺,“掳掠女子玉帛,会计粮储,分官办事,招集流民。为久居计,多阉割童男,及收各处铜钱,驿送金陵”。
1407年年初,明军攻破升龙后,向胡朝的首都清化继续前进,胡氏皇子胡元澄领军退守黄江(在今越南河南省的一段红河),与胡季犛、胡汉苍会合。明将沐晟则进驻木凡江(在今越南河西省,与黄江相接)预备出击。农历二月,沐晟沿江两岸击败胡元澄军,追击至闷海口(在今越南南定省),因军中爆发疾疫,明军移师到咸子关立塞备战。农历三月,胡军集合水步大军七万,号称二十一万,与明军爆发咸子关之战。结果胡军溃败,大批兵士溺毙於该处河流,无数船只及军粮沉没,胡氏父子败逃,最终在农历五月十一日(6月16日)在奇罗海口(在今越南河静省奇英县)被明军俘获,胡朝灭亡,领土被明朝收复。据当时的统计,越南土地人口物产资料为: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六十八、户三百一十二万九千五百、象一百一十二、马四百二十、牛三万五千七百五十、船八千八百六十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1418年农历正月,清化梁江蓝山乡的豪族黎利发动起义,自称“平定王”,盘踞该地与明军对抗。明军征讨数年,还未能将之消灭,便尝试采取利诱策略。据《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实录·黎纪·太祖高皇帝》的记载,1423年农历四月,明将陈智、山寿等给黎利军送来大批牛、马、鱼、盐,及谷物农器,目的在于招诱黎利。黎利亦派人赠送金银回礼,并暗中作出防范。明军了解到黎利不愿妥协,便扣留黎军来使,此举反令黎利更坚定信念,“帝(黎利)怒,遂绝之,将士发愤,皆誓死战”。
1424年,黎利听从少尉黎只的建议,制定了“先取茶隆(在今越南乂安省),略定乂安,以为立脚之地,资其财力,然后返斾东都”的方略,在越中地区日渐坐大,包围西都,进占顺化、新平等地,明廷也不得不多派兵员赴越增援。1426年,黎利军进迫河内,明征夷将军王通会合十万大军迎敌。农历十月,在崒洞之役(又作??洞。《明实录》记载战事发生于农历十一月,《大越史记全书》则记载在农历十月)中,王通拟定设置伏兵,引诱黎利军队,但因军中的侦察人员被黎军所擒获,因而早有准备。黎利军便故意引诱明军,时值大雨滂沱,道路难行,明军遭黎利军四面夹击而大败。据《大越史记全书》所说,此役中明军阵亡者有五万余人,被俘者万余人。
明朝征夷将军王通在崒洞之役大败后,便争取机会重整军力,又佯作与黎利议和。黎利明白这一点,便继续进兵,攻取东都(河内)附近城池。到1427年正月务求把一部份明军部队围困在内,使之孤立无援。明廷派柳升再加兵十万前来增援。柳升抵达边境时,黎利曾要求“罢兵息民,立陈氏之后主其地”,唯柳升没有即时处理,只把信函原封不启,送交明廷,自己则领兵再战。黎利军则采取诱敌深入的方法,在支棱之役中击杀柳升,明军又遭黎利军从各路进攻,陷于总溃败的状态。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去世,太子朱高炽明仁宗即位,次年明仁宗去世,太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明宣宗皇帝考虑到“数年以来,一方不靖,屡勤王师”,便允许撤兵。黎利得胜後,就发布阮廌所起草的《平吴大诰》,称他自己的抗明斗争是“仁义之举,要在安民,吊伐之师,莫先去暴”;提出中越两国是“山川之封域既殊,南北之风俗亦异”,因而有必要脱离明朝统治,自行建国,于是建立后黎朝。
其后,明英宗正统二年(1431年农历正月五日),明封黎利为安南国王,从此朝贡不绝,黎利亦不愿与明朝为敌,从此直到崇祯十七年明亡,始终奉明朝正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