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朝代,历经十帝,享国一百八十九年。
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 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采取连辽抵宋的方式,陆续占领兰州与河西走廊地区。宋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称帝建国,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国。 西夏,本名是大夏,简称夏,又自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西朝。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西夏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大致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后,大权掌握在皇帝的太后与母党手中,史称母党专政时期。西夏因为皇党与母党的对峙而内乱,北宋趁机多次伐夏。西夏抵御成功并击溃宋军,但是横山的丧失让防线出现破洞。金朝崛起并灭辽、北宋后,西夏改臣服金朝,获得不少土地。两国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间发生天灾与任得敬分国事件,但经过改革后,到天盛年间出现盛世。
然而漠北的大蒙古国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后拆散金夏同盟,让西夏与金朝自相残杀。西夏内部也多次发生弑君、内乱之事,经济也因战争而趋于崩溃。最后于西夏保义二年(1227)亡于蒙古。
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踪到唐初。党项是羌族的一支,隋书上载"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旧唐书》载:"党项羌……汉西羌之别种也。魏、晋之后,西墙微弱,或臣中国,或窜山野。自周氏灭宕(tàn)昌、邓至后,党项始强。"唐朝时,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党项羌和吐谷浑经常联合起来对抗吐蕃。唐高宗时,吐谷浑被吐蕃所灭,失去依附的党项羌请求内附,被大唐安置于松州 ,后党项羌逐步繁衍成数个大部落,其中盟主部落拓跋氏大概只占据今天的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等地。唐开元年间,居于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的党项羌非常恐惧四处劫杀的吐蕃军队,向唐玄宗求救,被迁至庆州 。安史之乱起后,郭子仪怕这些异族闹事,建议唐代宗将当时在庆州的拓跋朝光部迁至银州 以北和夏州 以东地区, 这一地区即是南北朝时匈奴人赫连勃勃的"大夏"旧地,当时称为平夏,所以这部分党项羌就成为平夏部,即日后西夏皇族的先人。
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黄巢起义有功,一度收复长安,再次被赐姓李 ,封夏国公。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这部分党项羌武装也被称为定难军,其势力范围以夏州为中心,包括夏、绥、宥、银四州 广大地区皆称为拓跋氏的私人领地。
五代十国时期,不管中原是何人当政,李氏(拓跋氏)皆"俯首称臣",换来该地的统治地位和大量的赏赐。在这段时期,西夏十分谨慎地处理着与后唐、后晋、后汉等沙陀政权,与耶律阿保机于唐天佑四年(907)建立的辽国,以及与赵匡胤于宋建隆元年(960)建立的宋朝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外交关系。
经过200多年建设,平夏地区非常富饶,以鄂尔多斯南部地斤泽地区为核心的肥美牧场,以夏宋交界的七里平为代表的农业区为西夏提供了大量的牛羊粮草,同时鄂尔多斯此时还盛产当时可当货币使用的上好青盐,每年产量可达15000斛左右,因此平夏部党项羌可以说是有兵有马有粮有钱,天时地利人和均占,势力逐步膨胀起来。不过一直以来李氏一族野心并不大,无非是甘愿当一方诸侯,宋太祖虽削夺藩镇兵权,但对西北少数民族依然宽宥,"许之世袭"。当夏州节度使李继捧上台后,情况有所变化。
太平兴国七年(982),赵光义削藩镇的兵权,把李氏亲族一锅端到京城,准备根除西北这一大盘盘踞势力。李继捧的族弟名叫李继迁,志向不凡,深知一旦入京,无异于蛟龙失水,再无翻盘可能。因此借故逃离,遁入茫茫草原。宋朝此时认为逃跑的小股匪帮没什么能耐,折腾不起来,但李继迁却很有政治头脑,连娶数位当地豪强的女儿作为妻妾,一下子与地方首领成了亲戚,势力渐盛。
雍熙二年(985),李继迁会同族弟李继冲诱杀宋将曹光实,并占据银州,攻破会州(甘肃靖远),与宋闹翻;又向辽国"请降",被契丹人封为夏国王。至道二年(996),李继迁截夺宋军粮草四十万,又出大军包围灵武城。宋太宗大怒,派五路军击夏,皆败北。宋太宗崩后,宋真宗即位,为息事宁人,割让夏、绥、银、宥(陕西靖边)、静(陕西米脂)给李继迁,事实上承认了西夏的独立地位。
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李继迁率诸部落攻陷宋朝重镇灵州,改名西平府,后又攻取西北重镇凉州,截断宋朝与西域的商道,截断西域向宋朝的入贡,同时禁止西域诸部向宋朝卖马,严重影响了宋朝的国防军力建设。与吐蕃会盟时,李继迁遭吐蕃人暗算,被劲弩射伤,后伤重而死,时年42岁。
李德明即位后,倾力向河西走廊发展,南击吐蕃,西攻回鹘,大大拓展党项羌族的生存空间,1019年,李德明选定怀远镇 为都城,改名兴州。他对外仍向宋、辽称臣,对内则完全是帝王气派。
宋天圣十年(1038)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 , 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讳为名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 在其后几年内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并颁布秃发令。并派大军攻取吐蕃的瓜州、沙州 、肃州 三个战略要地。这样,元昊已拥有夏、银、绥、宥、静、灵、会、胜、甘 、凉 、瓜、沙、肃数州之地,即宁夏北部,甘肃小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
宋宝元元年(1038)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宋廷上下极为愤怒,双方关系正式破裂。此后数年,元昊相继发动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并在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在河曲之战中击败携10万精锐御驾亲征的辽兴宗。此时,西夏总兵力约50万人。
漠北的克烈部与西夏十分友好,然而后来蒙古部在铁木真的领导下兼并不少部落。天庆十年(1203)克烈部被铁木真并吞,其领袖王汗之子桑昆逃奔西夏。两年后,铁木真率军入侵西夏,掠夺西夏边界城市而去。夏桓宗认为击退外患,改兴庆府名为中兴府,取夏国中兴之意,实际上西夏反而垄罩在蒙古的威胁之下。应天元年(1206)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即成吉思汗,后被尊称元太祖。成吉思汗为了要攻灭敌国金朝,势必要切断金夏联盟,所以西夏成为他的目标之一。隔年夏襄宗夺位不久,成吉思汗率大军攻破西夏要塞斡罗孩城(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境),因各路夏军奋力抵抗而击退之。应天四年(1209)蒙古降服高昌回鹘,河西地区也暴露在蒙古威胁之下。蒙古第三次征夏即自河西入侵,出黑水城,围攻斡罗孩关口。夏襄宗派其子李承祯率军抵抗失败,夏将高逸被俘而死。蒙军又攻陷西壁讹答守备的斡罗孩城,直逼中兴府的最后防线克夷门。夏将嵬名令公率军伏击蒙军,最后仍被蒙军击溃。中兴府被蒙军围困,夏襄宗派使向金朝金帝完颜永济求救,但是金帝拒绝,还以邻国遭攻打为乐而坐视不救。最后夏襄宗纳女请和,贡献大量物资,并且附蒙伐金。
夏襄宗附蒙伐金后,对金朝进行长达十余年的战争,使双方损失很大。国内方面,西夏百姓十分贫困,经济生产受到破坏,军队衰弱,政治腐败。夏襄宗本身也沉湎于酒色之中,整日不理朝政。皇建二年(1211)齐王李遵顼发动宫庭政变,废夏襄宗自立为帝,即夏神宗,史书称为状元皇帝 。夏神宗不顾国内大臣反对,仍然坚持附蒙抗金,金宣宗也多次反击之。此时西夏国内社会经济凋蔽,民变不断。光定六年(1216)因为西夏因不肯帮助成吉思汗西征,次年成吉思汗率军第四次进攻西夏。夏神宗以太子李德旺守中兴府,自己逃至西京灵州。最后李德旺派使向蒙古和谈才终战。乾定元年(1223)由于夏神宗不愿做亡国之君,便让位给太子李德旺,即夏献宗。此时夏廷已经认清蒙古将会灭亡西夏,夏献宗决定采取联金抗蒙的策略,趁成吉思汗西征时派使联合漠北诸部落抗蒙,以便巩固西夏北疆。当时总管汉地的蒙将孛鲁(木华黎之子)察觉西夏的意图,于乾定二年(1224)率军从东面攻入西夏,攻陷银州,夏将塔海被俘。隔年成吉思汗得胜返国,同时率军攻打沙洲。最后夏献宗同意蒙军条件投降,蒙古撤军。
保义元年(1226)成吉思汗以夏献宗没有履约为由,兵分东西向西夏夹攻,此即蒙古灭西夏之战。成吉思汗率主力部队至兀剌孩城(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西进攻陷黑水城,又迂回进军贺兰山(宁夏银川西北),击溃夏将阿沙敢不,最后屯军浑垂山(甘肃酒泉北)。西路军由阿答赤率领,与忽都铁穆儿、西夏降将昔里铃部、察罕等人借道西州回鹘,陆续攻陷沙州、肃州与甘州。但在围攻甘州时遭到守将和典也怯律顽强抵抗,最后成吉思汗亲自攻陷,并且降服凉州守将斡扎篑投降。至此河西走廊全数沦陷。夏献宗忧患而死,由其侄南平王李睍继位,即夏末帝 。
同年八月,成吉思汗率军穿越沙陀,进军黄河九渡,攻占应理(宁夏中卫)。而后分兵攻陷夏州,主力包围灵州。夏末帝派嵬名令公率军救援,双方于冻结的黄河决战。而后嵬名令公与守将废太子李德任会合,最后城陷被杀。蒙军包围中兴府,并且分兵南下攻陷积石州(青海循化)、西宁(青海西宁)等西夏领地,并驻夏六盘山。西夏只剩中兴府,保义二年(1227)夏末帝在中兴府被围半年后投降蒙古,西夏亡。成吉思汗此时已病死六盘山,但密不发丧,以免西夏反悔,拖雷按照成吉思汗遗嘱杀李睍。蒙军攻陷中兴府后展开屠杀,宫室、陵园付之一炬,后经察罕劝谏而止,但城中人口已经不多。
保义二年李睍投降蒙古,西夏终于全部沦陷,蒙古兵还在西夏王陵附近挖地三尺,尽皆破坏,以至于从明朝开始历朝均未在西夏王陵附近获得过多少有价值的物品。成吉思汗去世后,密不发丧,以免西夏反悔。李睍投降后按照成吉思汗遗嘱被杀,蒙古军将领察罕努力使银川避免了屠城的命运,并入城安抚城内军民,城内的军民得以保全, 西夏灭亡。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中兴府为宁夏路。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当蒙古铁骑进侵西夏,大肆蹂躏的时候,西夏居民向境外逃走,他们向着中国而去,经过数千里跋涉,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木雅地方(即今康定县拆多山以西,雅砻江以东,乾宁县以南,九龙县以北的地区)定居下来,建立了一个小政权,至今在当地的藏族居民中留下传说,他们把这个小小政权的首领叫做"西吴王",实际也就是"西夏王"的称号。这个小政权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被彻底消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当我们翻开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史时会发现没有一部《西夏史》,这是为什么呢?是本身就是无关紧要还是另有隐情值得思索,在我看来——西夏的历史之所以在历史上被抹去,是因为蒙古人曾在西夏手中吃过亏。
13世纪初期的蒙古帝国如一颗超新星,引燃了北部草原和戈壁。整合了原来分散的游牧部落的蒙古帝国迅速开始对南方的西夏进行讨伐,但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超出了成吉思汗的想象。蒙古大军消灭西夏整整用了22年,这是他们横扫欧亚大陆遭遇的最顽强抵抗,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都中了西夏人的毒箭。
可见西夏人的战斗力和坚韧都不是一般人可比,因为强悍的西夏,使得蒙古大军侵略宋朝的步伐慢了许多,尤其表现在守卫城池的坚韧血性上,西夏人在多地都重创蒙古,如肃州之战,中兴府之战。
事实上正是因为西夏人的顽强抵抗,让中兴府在投降后仍不免遭遇屠城。1227年的中兴府是西夏抗蒙的一个缩影。蒙古灭夏使得金失去了一个有力盟友,也没有了西北方的战略缓冲,为蒙古横扫中原奠定基础。
因为成吉思汗的遗嘱和长期的不顺,使得蒙古人对西夏的文化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毁坏,自然也就不会愿意为曾经的对手编修一部正史。有人也许会问那为什么金朝、南宋都有脱脱编撰的史书。其实这正是历史的吊诡之处,南宋据说也击杀了蒙哥汗但却篇幅很大。我觉得最大的可能性在于南宋、金朝的中上层有很多被纳入到蒙古的官僚体系中,对编修史书的题材选择起到了影响。
换句话说,官方看来,西夏根本不够格,即因为这个政权在主权上不具备独立性,曾多次向唐、宋、辽、金称臣。没有独立主权就没有官方修史的资格,而只能成为正史里的藩属国。大理国也是因为这个,没有被修史。在14世纪中期编修史书的汉人、蒙古人眼中,西夏根本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地方政权,没有自主性也不是正统所在,所以自然被选择性无视了。
历史上的西夏是西北地区的大国,有众多的民族分布,经营着河西、宁夏、阿拉善、湟水流域,多次抵御住蒙古大军的侵袭。西夏的文化本身很发达,从黑水城遗迹出土的8000多件文物可窥一斑,佛教尤其发达,但是因为长期战争导致大量西夏文历史文献的湮没、毁坏,懂得西夏文的人才也逐渐稀少,使得编写这样一部西夏史成为不可能。
所以今日我们对西夏了解的仍然很少,毕竟它的许多信息已经永远失传,甚至在数百年前的元代就已经不清楚了。未来人们或许能通过先进技术和新的考古发现推进对西夏历史的理解,但这一切仍有待未来学者的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要说哪个朝代外敌最多,宋朝绝对能排在前三,北宋南宋,边疆不太平。说起来,我们可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辽金,这两个是与宋朝冲突战争最多的。但是西夏呢?
这个国家并不如辽和金出名,但是实力也是需要重视的,在当时西夏也是有五十万大军的,而且他们也确实打过几场胜仗。
较出名的战役有三川口,好水川,麟府丰,定川寨这四场,宋军因此元气大伤,精锐被消灭数万。李元昊还在河曲击败过辽十万大军,辽国当时带队的是辽兴宗!
可是,当时那么嚣张的西夏,为什么不扩充它的西面版图呢?当时的西面是吐蕃和回鹘,那会的吐蕃可是很混乱的,没有统一的指挥,和西夏相比回鹘也只是个小部落,那为什么西夏不吃掉西域这块蛋糕呢?
我们先来看它的地理位置,西夏疆域不大也不算小,总的来说大概有两万里左右,北边是大漠,西边是玉门关,东的尽头是黄河,南边接着宁夏。当时与它接壤的国家有宋朝和辽国。
在金朝灭了辽国和宋朝时,西夏又和金朝做了邻居。
虽然西夏面积不小,但是一多半都是沙漠,并不像中土一样,所以当时他们的农业也不发达,远落后于宋朝。
不过西夏的地形很有利,有黄河和贺兰山作为屏障。
虽然有很多战事,但是总体上来说还不算太糟,处在这种连接四国的位置,冲突避免不了,对于比他们实力强的,自然是放低身段,自愿臣服,要是实力比他们低的话,就只能任他们欺负了。
因为什么原因导致西夏和宋朝没办法和平相处的呢?最主要的就是西夏突然宣布独立了吧,本来是宋朝的小弟,没想到却想和宋朝一样做大哥,宋朝当然是无法接受,并且承认他们的。毕竟在古人的观念中,君臣关系是乱不得的。
历史上西夏在很早以前,就是中原王朝的附属国了,最高的指挥者只能称王不得称帝。西夏在北宋初期,是拥护宋朝的,听从宋朝指挥者的命令,但是之后便和辽朝较好,和辽联起手来对抗宋朝,辽朝因此与西夏的关系快速升温。
历史上宋朝是给过西夏“岁币”的,没能降服得了西夏,只能承认它们的存在了。虽然当时名义上,西夏对宋朝称臣,但是这也是宋朝花费大代价换来得,而且并不被西夏方面认可。
西夏因为击败了宋朝几次,所以心态就有些摆不正了,这让辽朝感到了不满,因此双方也爆发几次冲突,不过均已西夏失败告终。双方战事也是时常发生,三足鼎立局面也因此形成。
其他的几个原因也很明显,宋和辽的牵制,让西夏无力西顾,还有就是当时的西域确实过于落后,不如中原地区发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古代条件下的战争,尤其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人口并不是决定战争结果的唯一因素。
比如说匈奴,巅峰时期的人口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面积非常大,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也非常大,一直到汉武帝时期,经过了五十年的积累,才有了进行大规模主动出击战争的能力。通过持续的主动打击,迫使匈奴分裂并导致一部分匈奴向西迁徙,才减轻了这个压力。
突厥也一样。隋唐时期突厥处于巅峰期的时候,人口大约在200多万,统治的面积也非常大,西到中亚,东到今天的海参崴,北到西伯利亚,南到长城,都是匈奴的地盘,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也非常大。贞观二年,突厥南下进攻唐朝,直达长安外围,最后达成了便桥之盟。之后,唐朝开始逐步进行反击,到贞观九年,才打垮了突厥,并迫使其臣服。
汉朝时期,中原地区巅峰期在汉武帝到汉宣帝时期,人口大约在六千多万。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的人口大约七八千万。如果只是从人口数量看,当然汉朝和隋唐都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但在战争过程中,中原地区的这种人口数量上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决定战争的结果,无论匈奴还是突厥,都能够通过扬长避短,与中原地区进行长期的拉锯战。
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对游牧民族来说,主动进攻中原农耕地区,只要攻破任何一个地区的防线,深入腹地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抢掠,都足够维持游牧民族好多年的基本生活。而农耕民族如果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主动出击,以犁庭扫穴的方式进行摧毁式打击,就只能分兵把守,在每个地方都驻扎一部分军队来进行防御,也就是被动防御。
西夏的地盘并不大,主要是今天的内蒙西部和宁夏,以及贺兰山以西的河西走廊,全盛期的人口大约200万到300万之间,其中是包含大量定居农耕人口的。如果只是游牧民族,这个地区是很难有这么多人口的。其中的农耕人口基本上是在安史之乱后,河西走廊失陷后,当地的汉人经过长期与吐蕃等少数民族杂居,逐步被同化的汉族。
但作为西夏统治主体的仍然是党项,党项早先是鲜卑人,后来在吐蕃统治时期,逐步被吐蕃同化,所以很多习俗都是吐蕃化的。到吐蕃帝国解体之后,党项才开始逐步崛起,占据了西北地区,成为当地的半独立势力。比如今天的天水地区,原本是农耕地区,在被党项占领之后,就逐步变成了游牧地区。
这个情况是从晚唐时期就已经开始的,持续了整个五代时期。宋朝初期,党项部落还是比较恭顺的,并没有公然挑战宋朝。从宋真宗到宋仁宗时期,党项的势力日渐强大,对宋朝的态度也变来变去,叛服无常,最后就发展成了干脆自己独立建国,公然与宋朝分庭抗礼,要求平起平坐。
西夏与宋朝的战争爆发之前,宋朝的禁军数量已经达到四十多万人,但其中的重点还是在河北地区布防,以防御辽国的进攻。在西北方向虽然也囤积了一些军队,但一开始数量并不多,是在战争规模越来越大之后,宋朝在西北方向的军队才越来越多。到北宋灭亡时,在西北方向与西夏对峙的宋军规模已经达到三四十万人,数量相当庞大,而且战斗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强的。
西夏虽然也统治着一部分农耕人口,但是在对宋朝作战的时候,还是以游牧的党项人为主,以骑兵为主。这对机动性相对来说比较差的宋军而言,就是很难对付的。而且,因为宋军是分区域防守,很难集中兵力主动出击,只能被动防御,西夏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报选择宋军防御比较弱的区域进行突破,宋军防不胜防。
但经过韩琦和范仲淹对秦州、庆州和延州这几个对西夏作战的前线地区的防线的重新整理之后,宋军基本上稳住了防线,并通过堡垒战,不断向西夏境内进行渗透,压迫西夏。最后则是西夏与宋军达成了协议,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和平时期。到王安石变法时期,宋军又在西线主动出击,收复河湟地区,对西夏的打击是比较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