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之争:揭秘关羽是如何战胜岳飞走进国家祀典

2018-01-11 21:16:39 首页

  中国古代崇尚礼法,历代统治者都注重礼法对百姓的教化作用,而民间的“造神运动”又总是非常蓬勃。对于这些民间自发祭祀的神,统治者的态度也非常明确:不能保佑百姓、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神,坚决予以取缔;有助于安定民众,抵御重大灾祸的神,要纳入官方体制中去。历史上被纳入官方祭典的民间神不多,关羽是其中声名最显赫的一位,他从地方走向中央,也反映出民间和官方价值观趋同的过程。

  南北朝唐朝:当阳凶神

  陈寿《三国志》赞关羽“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有国士之风”。其最大的特点可以归结为“忠勇”二字,于万千人中取上将首级,身在曹营心念汉室。但他也有缺点,那就是刚愎自用,目中无人,这直接导致了他被吕蒙部所杀。作为一个武将,他有一些可供非议之处。首先,他死于敌人之手,死后身体被埋在湖北当阳,头颅被埋在河南洛阳,身首异处;其次,他的官位是敌人封的,而蜀国给他的荣誉乏善可陈,谥号也仅仅是“壮缪”,殊为不美;再次,他大意失荆州,对蜀中人民来说过错不可谓不小。这样的“瑕疵”使他在武将史上不能占据一个突出的位置。

  关羽死后,当阳地区陆续有人开始建庙祭祀他。民间祭祀分为两种,“祀厉”和“祀正”,前者祀凶神,后者祀善神。关羽在大功垂成之际为吕蒙袭杀,自然是满腔怨怒。荆州民间惟恐关羽将其怨怒发泄于人间,遂小心供奉,但愿免灾避祸。传说玉泉山上的关庙很灵验,有人偷吃他的奉食,地上就会出现一个大手印,有人在堂上对他不敬,就会有毒蛇毒虫跟随其后。也因为这样,天台宗智顗禅师在当阳地区传教,于玉泉山上修建玉泉寺,为关羽授“菩萨戒”,未尝不是出于抚慰凶灵的考虑,连关羽这样的凶神都能点化,还不能说明佛法的妙用吗?

  南北朝直到唐朝,官方对关羽都不很感冒。唐初为了强调政权的合法性,一方面祭祀文宣王孔子,其座下有十哲和七十二贤人,另一方面祭祀周朝开国功臣姜尚(太公),张良配享。姜尚奠定周朝八百年基业,其功绩可谓前无古人,连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假托自己是姜太公转世。安史之乱后,唐朝统治者崇尚武将,姜太公就承担起了以武立威的责任,唐肃宗追封太公为武成王,祭祀规模与文宣王孔子看齐,张良、白起孙武诸葛亮等人作为“十哲”陪坐。为了让武成王能有同样的威仪,朝廷选取六十四位武将从祀,关羽才正式进入国家祀典,但位置非常靠后,可见当时官方对他的重视并不很高。

  宋朝元朝:忠勇大将

  宋朝统治者同样面临合法性的问题。宋太祖赵匡胤夺取了五代后周的江山,为了证明换代是正确的,是承继道统的,就必须重新梳理之前的历史。要证明宋朝的合法性,对之前诸史的评价自然就变为汉朝正统,曹魏窃取政权。随着时间推移,百姓对关羽的凶恶之象已经淡忘,他忠勇的一面反而凸显出来。同时北宋时,市井文化发达,说书等行当诞生,其中有一经典篇章就是“分三”。民间好恶分明,对工于心计的曹操,偏安一隅的孙氏父子都没有对刘关张那样喜爱,久而久之,也形成了尊刘贬曹的舆论倾向。虽然宋初对武成王庙中的武将“重加详定”时,以“身死敌手”为由将关张二人请出庙庭,但随着时代价值观的变化,宋仁宗时,二人又被请回了武成王庙。而宋朝道教勃兴,皇帝又多信道教。所以在道教的传播过程中,一些在民间香火较盛的神也被吸纳进道教的神仙体系中去。

  如此一来,就要为这些神制造传说,以表明其功绩。关羽比较著名的传说是:在他的家乡山西解州的盐池中有一条恶蛟,阻碍盐业生产,道士们召唤出关羽斩蛟除魔,为国家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在宋朝,关羽在民间和官方的口碑都很好,所以“升官”也升得很快,但并没有后来那般声望尊崇。到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北地尽失,宋金对峙之际,朝廷借亡灵张大威势,继北宋封关羽王之后,又两次封其为王。不仅如此,普通民众的抗敌情感也寄托在关羽身上,对关羽的祭祀在民间普及开来。据《顺天府重修关王庙碑记》所载,当时全国各地都有关庙,每年五月十三、九月十三日都有祭祀活动。

  同时,在与北方豪强金国的抗争中,岳飞将军的声望逐渐显赫起来,后来成为关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元朝,因为岳飞是抗击蒙古人的敌人金人的英雄,所以官方对岳飞的评价并不低,称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增加“保义”封号。元朝统治者崇信佛教,因为关羽与天台宗有一段渊源,加上民间普遍祭祀关羽的局面已经形成,他的身价也就水涨船高。世祖至元七年(1270),忽必烈采纳国师八思巴建议,将关羽作为 “镇伏邪魔护安国”法事的“监坛者”,除佛之外,关羽是参与祭祀的惟一神明,风头一时无两。

  明清:压倒岳飞,终成武王

  明朝国家意识形态控制非常严格,一面大肆封王,另一方面,对神灵的审查却异常严格,“罢庙祭,去王号”,“天下神无功于民,不应祀典者,有司毋得致祭”。不仅关羽等人被请出国家祀典,连武成王姜太公也被削去王位。与此同时,朱元璋又非常强调忠臣的示范作用,所以他选出了历代三十七位名臣,把关羽和岳飞列了进去。

  经过明初的变动,姜太公再也没有进入国家祀典,武王的竞争者主要是关羽和岳飞,岳飞还有压过关羽的趋势。明神宗给关羽的封号是“协天护国忠义大帝”,而他给岳飞的封号是“三界靖魔大帝”,称其“精忠贯日,大孝昭天”。《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继承了话本中尊刘贬曹的价值取向,对关羽忠勇品质的描写无以复加,使其形象深入人心。而且《三国演义》还对清朝统治者产生影响,努尔哈赤皇太极在关外时就读过这部小说,对刘关张等人赞誉有加。他们向明朝请求赐予关帝神像,加以崇拜,并称关羽为“关玛法”(“玛法”意味“祖”)。

  在岳飞的问题上,清朝统治者的态度则非常复杂,毕竟岳飞抗击的是女真人的祖先,所以他们采取了提高关羽地位以打压岳飞的手段。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下令将岳飞移出供奉了几百年的武庙,追封汉将关羽三代,在全国普建关帝庙,自此对岳飞的祭祀就衰落了。此后乾隆帝还觉得刘禅给关羽的谥号“壮缪”不美,下旨改为“忠义”,连《三国志》的记载也一起修改。从此,关羽成就了民间和官方一致认可的完人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