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历史事件 晋朝重大历史人物事件介绍

2021-09-26 15:36:49 首页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265年司马炎自立为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此后是绵延16年的“八王之乱”。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灭西晋,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中文名称:晋朝

  英文名称:the Tsin Dynasty

  简称:大晋

  所属洲:亚洲

  首都:洛阳,建康

  主要城市:建康,洛阳,幽州

  官方语言:洛阳官话

  货币:圆形方孔钱

  政治体制:贵族共和制

  国家领袖:王马共天下

  人口数量:5000万

  主要民族:汉族,鲜卑,匈奴,羯

  主要宗教:佛教、道教

  主要事件:五胡乱华,八王之乱,淝水之战

  政治体制:门阀世族政治

东晋地图

  晋朝历史事件

  司马炎篡魏

  自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始,司马氏掌握魏的大权,至司马炎手篡魏的机会成熟,司马炎篡魏,吞并吴、蜀而有天下,国号晋,是为晋武帝,传至愍帝,为前赵所灭,史称西晋。司马炎于公元265年,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史称为西晋,晋王司马炎成了晋武帝。

  西陵之战

  西陵之战,讲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遭到吴军沉重打击。吴大将陆抗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

  秃发树机能扰凉州(鲜卑)

  秃发鲜卑族首领。“河西鲜卑”秃发部首领匹孤的四世孙,他在祖父寿阗死后接替大首领位置。率部反抗西晋王朝,先后大破晋的封疆大吏胡烈、苏愉、牵弘、杨欣,攻陷凉州,威震天下,晋武帝惊呼:“虽复吴蜀之寇,未尝至此。”咸宁三年十二月,秃发树机能为晋将马隆所败,旋即为叛徒所杀。

  晋灭吴之战

  晋灭吴之战是公元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取建业(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一举灭吴国,实现统一的战争。公元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发兵二十余万,分六路进军攻打吴国,第二年二月初,攻克丹阳城(今中国中南部湖北省秭归东)后,攻破吴军横断江路之铁锁铁锥,船行无阻,后来又擒获吴西线统帅、都督孙歆。在东线战场,吴国丞相张悌率领三万军队渡过长江迎战,被晋国的军队夹击大败而归,晋军当机立断,挥师直指建业,吴军惊恐怯懦,不战而降,士卒闻讯逃散,于是吴国宣告灭亡。此战,西晋准备周密充分,善择战机,兵分多路,水陆并进,发挥强大水军作用,临机果断,一举获胜。吴主昏庸,防务松弛,将士离心,缺乏统一对策,招致节节失败。晋灭吴后,东汉末年以来分裂数十年的中国复归统一。

  名称:晋灭吴之战

  地点:荆州、扬州一带

  时间:279年十一月-280年三月十五

  参战方:西晋、东吴

  结果:西晋灭吴,统一中国

  参战方兵力:晋军约二十万;吴军约五万人

  主要指挥官:杜预、王濬、唐彬、王浑、周旨

  主要指挥官:孙皓、张悌、沈莹、孙震、陆景

  太康之治

  太康盛世是指晋武帝统一全国,经济繁荣,在西晋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呈现政治繁荣的局面。西晋政府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出现了四海平一、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史称“太康盛世”。

  八王之乱

  我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并引发了亡国和近300年的动乱。其最终结局是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对统治造成了严重破坏,被认为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这场动乱从宫廷内权力斗争开始,而后引发战争,祸及社会,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也加剧了西晋的统治危机,成为西晋迅速灭亡的重要因素。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只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八王之乱”。

  名称:八王之乱

  地点:中原(司豫冀兖雍地区)

  时间:291年~306年

  参战方:司马宗室藩王成员

  结果:东海王司马越攫取朝纲

  伤亡情况:50万以上

  后果其一:大批开国名将、股肱废除

  后果其二:导致西晋灭亡的内部原因

  郝散起兵(匈奴)

  元康四年(294年)五月,郝散于上党郡縠远县故地率领部众叛乱,并进攻上党郡治所潞县,杀害郡中官员。至八月,郝散又率部众向朝廷归降,但在经过冯翊郡时被该郡都尉杀死。

  两年后,其弟郝度元又在三辅地区与当地胡族叛变。间接促成齐万年叛变。

  齐万年起兵(氐)

  齐万年, 西晋时期氐族首领。自从曹魏时代,很多少数族内迁后自立。元康六年(296年),匈奴人郝度元联合羌胡二族起兵反晋。当时关中大饑,秦、雍二州的羌人纷起响应,推齐万年为帝,拥兵七万。他率兵围泾阳(今甘肃平凉西北),威慑关中。晋朝廷派安西将军夏侯骏、建威将军周处征讨,受梁王司马肜节制。

  当时齐万年屯兵梁山(今陕西乾县),周处以五千精兵出击,梁王与周处有旧怨,断其后路,周处孤军深入,被齐万年大军包围,从清晨激战到黄昏,杀敌一万,在六陌兵败阵亡。

  元康八年,张华、陈准等荐左积弩将军孟观出征。次年齐万年军败于中亭(今陕西武功西),兵败被杀,此乱前后共四年始平。江统有鉴于此,作《徙戎论》。

  流民起义

  西晋时,大量少数民族内迁,受到封建士族政权的压迫。内迁各少数民族人民纷纷破产,沦为流民。301年,巴氏人李特为首在绵竹起义,屡败官军。长江一带的流民也纷纷起义,延续了十几年,有力地打击了西晋的统治。史称流民起义。

  《徙戎论》

  徙戎论是西晋陈留圉人江统的一部政治论著,鉴于当时游牧民族大量内迁杂居,后齐万年等在边关作乱的情况,提出“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羇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的主张。《徙戎论》在当时西晋朝廷由贾南风当政时期,自然无法采纳,不到十年即发生五胡乱华。

  贾后弑君

  张昌起兵

  张昌改名李辰,于太安二年(303)五月在安陆北面的石岩山起义。各地不愿远征的丁壮和就食江夏(今湖北云梦)的饥民,都踊跃参加。义军首先攻克江夏郡,又大败司马歆派来镇压的大军,立原山都(今湖北谷城东南)县吏丘沈为天子,更名刘尼,冒充汉朝后代。张昌以相国掌实权,其兄弟皆领兵。江汉人民纷纷响应,旬月之间,众至三万。义军头著绛色巾,上插羽毛,作战非常勇敢,分四路进攻。一路黄林率两万人向豫州进发,继而东下,破武昌(今湖北鄂城),斩太守。一路张昌亲率大军西攻宛(今河南南阳),败豫州刺史军,并于樊城一战斩司马歆,直逼襄阳。一路别帅石冰东破江、扬二州。临淮(今江苏盱眙东北)人封云起兵响应,占领徐州。一路陈贞等南破长沙、湘东、零陵、武陵诸郡(今湖南境内)。这样,义军迅速占领了长江中下游的荆、江、徐、扬、豫五州的大部分地区,多以下层人民担任州郡牧守。

  刘渊举兵(匈奴)

  西晋惠帝时,朝廷腐败,发生八王之乱。永兴元年(304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今属山西省),国号汉(后来的前赵)。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刘渊死,其子刘聪继立。次年四月其将石勒歼晋军十余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在今河南省鹿邑县),并俘杀太尉王衍等人。同年刘聪又遣大将呼延晏率兵攻洛阳,屡败晋军,前后歼灭三万余人。六月呼延晏到达洛阳,刘曜等人带兵前来会合,攻破洛阳,纵容部下抢掠,俘虏怀帝,杀太子司马诠、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余人,并挖掘陵墓和焚毁宫殿,史称“永嘉之乱”。

  李雄称帝

  西晋到东晋的时候(公元304年—347年),由李特、李雄父子率领10万流民于西晋太安2年(303年)攻取成都,次年自称成都王,年号建兴。建兴3年(306年)正式称帝,国号大成(史称成汉)。成都第三次成为帝王都。李雄称帝后,任四川大族、道教首领范长生(今都江堰市青城山道士)为丞相,政策比较开明,史称“大成国境内出现了徭役稀少,人民富实,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兴旺景象。这在十六国时期是少有的。”李氏立国三代,计43年。

  杜弢之乱

  永嘉五年(311年),荆湘流民拥杜弢造反。次年,王敦遣陶侃与周访等镇压。陶侃派周访和赵诱为前锋,击败杜弢部众,后又成功营救被杜弢部众袭击的荆州刺史周顗,更大败杜弢军队。王敦得知胜利后亦说:“若无陶侯,便失荆州矣。”表拜陶侃为使持节、宁远将军、南蛮校尉、荆州刺史,领西阳、江夏、武昌,并先后驻屯沌口和沔江。但建兴元年(313年),参军王贡与杜曾叛变,袭击陶侃部众,陶侃在石城进攻杜曾又失败,于是打算退入涢中,但图谋叛变的部将张奕却劝陶侃停驻迎战逼近的杜弢部众,以免部众慌乱,陶侃停驻却于次年遭到来的敌军击败,陶侃所乘的船舰更被敌军钩住,幸有部将朱伺力战而得以逃脱。陶侃因此战而免官,王敦则上表请陶侃白衣领职,继续参与平乱。

  陶侃及后率领周访等进军湘城,派都尉杨举击破杜弢并驻屯城西,王敦于战后上奏恢复陶侃官位。后来王真领兵三千出武陵江,诱请五谿夷派兵支持并进攻武昌。陶侃派郑攀和陶延夜取巴陵,攻其不备,大破王真,王真亦回湘城。杜弢及后又怀疑并杀死张奕,更令部众恐惧,很多人归降。陶侃后来更于阵前劝降王真,成功令王真投降,杜弢败走,后又进兵长沙,俘获敌将毛宝、高宝和梁堪。

  苦县之战

  汉光兴二年(晋永嘉五年;311年)四月,汉镇东大将军石勒从许昌出兵,于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东北),截杀晋国王公大臣,聚歼东海王司马越势力。是歼灭战。

  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是指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的乱事。晋初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时入侵。永兴元年(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逐步控制并州部分地区,自称汉王。光熙元年(306年),晋惠帝死,司马炽嗣位,是为怀帝,改元永嘉。刘渊遣石勒等大举南侵,屡破晋军,势力日益强大。永嘉二年,刘渊正式称帝,四年刘渊死,子刘聪继位。次年,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歼灭十万晋军,又杀太尉王衍及诸王公。旋攻入京师洛阳,俘获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

  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亦作衣冠南度。语出唐史学家刘知几《史通》“邑里”篇。该文原仅指西晋末天下乱,中原士族相随南逃、中原文明或中原政权南迁。后衣冠南渡逐渐演化为熟典,代指缙绅﹑士大夫等避乱南方并落地生根的之事件。

  中国历史上有3次因动乱而发生的大规模人口南迁现象,分别是:西晋末晋元帝渡江,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唐 "安史之乱"后,中原士庶避乱南徙;北宋末,宋高宗渡江,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其中,史学界亦有只认可西晋末与北宋末这两次为“衣冠南渡”,但在文学应用上,三次都冠以“衣冠南渡”者比比皆是。

  中文名:衣冠南渡

  又作:衣冠南度

  出处:唐.刘知几《史通·邑里》

  类别:历史事件、典故

  大意:中原文明及士庶大规模南迁

  十六国纷立

  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破坏了中原的政权和经济架构,但也使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产生文化经济交往。由于汉族避难从黄河流域大规模进入长江和珠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进一步增进了南方的百越、三苗族裔与中原汉族的文化和经济联系。

  三定江南

  西晋末年,江东世族大地主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割据势力的军事活动。江东世家大族势力自三国时期以来一直不衰,对稳定江南有举足轻重之势。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江汉间爆发张昌起义。义军别帅石冰率部东攻,占据江、扬二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世族大地主周玘纠合地主武装配合晋军攻灭石冰,一定江南。永兴二年(305年)晋右将军陈敏乘内乱据有吴越之地,企图建立割据政权。西晋派兵讨伐,周玘又和江东世族顾荣等起而响应,俘陈敏,后斩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再定江南。永嘉四年(310年)晋建武将军钱(王会)奉命北援洛阳,行至广陵(今江苏扬州)惧敌不敢前进,杀晋官吏,自称平西大将军、八州都督,率兵南攻义兴。周玘又纠合乡里地主武装,与晋将军郭逸诗平钱(王会),三定江南。

  西晋灭亡

  西晋末年的少数民族势力可以分为三类:匈奴是灭亡西晋的策动者,匈奴贵族虽然没有老祖宗称霸草原三百年的雄风,却也有统治中原的野心。羌、羯、氐属于第二类,他们是受压迫的反抗者。羯族原是匈奴控制的西域民族,随匈奴人来到中原后由于生活贫困,很多羯人沦为汉族地主的隶农。羌人的苦难自东汉就开始了,昏聩官僚的压迫歧视导致羌人三度叛乱,叛乱后的羌人又由于狭隘的复仇心理屠杀汉人,接着是官军的大肆镇压而氐人多是“八王之乱”中与汉人一起逃亡的流民。第三类是鲜卑人,他们由于种种原因多在西晋末年对战争持观望态度。尤其耐人寻味的是后来称雄北中国的慕容氏、拓跋氏都是支持西晋政府的,其首领相继被封为大都督和代公,是西晋的盟友。

  对西晋首先发难的是氐族——李特流民起义和羯、羌的小规模反抗,然后是匈奴贵族的起兵,以下讲一下匈奴的情况:自东汉以来南匈奴基本上是中原王朝的附属国,到了魏武帝曹操执政时,将匈奴的呼厨泉单于留居邺城,派右贤王去卑返回南匈奴将南匈奴分为五部,每部设汉人司马掌握实权,匈奴基本上划入了中央政府辖下。而此时的匈奴贵族也开始学习经史子集,在政府中效力。例如匈奴汉国的皇帝刘渊就曾跟随上党儒生崔游学习,并在成都王司马颍手下供职。他的儿子刘聪也精通汉学,能熟背《孙子兵法》。匈奴贵族虽然在“五胡”中算是过的不错的了,但久居人下毕竟不是“天之骄子”们的作风,他们时刻等待着时机好征服中原,终于,机会来了。“八王之乱”中,并州刺史司马腾与将军王浚联合鲜卑贵族进攻司马腾驻守的邺城,司马腾不敌,刘渊献计说要回匈奴召集骑兵抗衡鲜卑人,司马颍同意。刘渊得以回到匈奴。

  永兴三年(304年),刘渊返回匈奴控制下的左国城,与匈奴权贵密谋起兵。刘渊的从祖父刘宣发表了起兵宣言:“昔我先人与汉约为兄弟,忧泰同之。自汉以来魏晋代兴,我单于虽有虚号,无复寸土之业,自诸王侯,亦同编户。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之此其时也。左贤王元海(刘渊的字)资器绝人,英武超世,天若不恢崇单于,终不虚生此人也。”也就是说,我匈奴要打倒你西晋,恢复权力,顺便替老亲家汉朝复仇(实际是要夺取中原),谁领着我们干呢?自然是俺大侄子刘渊啦!这一番话搞的匈奴人摩拳擦掌,意图起事。当时,并州境内的汉人大多因战祸而迁徙南下,胡汉势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而并州的官吏们还在热心内争。于是,刘渊称汉王,置白官,打败司马腾,招降山东起义的王弥等人,形成了各族人民共同反晋的巨大浪潮。永嘉二年(308年)刘渊称帝,都平阳。他分别于永嘉三年秋冬遣其子大将军刘聪率石勒、刘曜等进攻洛阳,西晋军队顽强抵抗,匈奴败退。后刘渊死,刘聪杀太子自立,又于永嘉四年冬三攻洛阳。永嘉五年西晋摄政兼最高军事统帅东海王司马越病死,王衍等人竟扔下晋怀帝率十几万大军公开逃跑。结果他们被石勒全歼。七月,洛阳失守,建兴四年(316年)长安失守,西晋灭亡[30]。而匈奴控制了几乎整个中原,长达一百多年的大动乱开始。

  士族背叛是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既然阶级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那么说士族背叛是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二者不矛盾吗?不矛盾。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是士族的骄奢淫逸,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导致士族地主为了维护自己利益而放弃西晋,建立东晋,将阶级矛盾转移为民族矛盾。事实上东晋的政治除了个别时期(比如谢安执政时期)之外,并不比西晋清明多少,东晋政权之所以能坚持一百多年,是因为民族矛盾的激化,使得人们不得不维护东晋王朝以抗击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袭击。

  东晋

  五马渡江

  又称五马浮江,五马渡江。具体是指西晋末皇族司马氏五位王爷(琅琊王、汝南王、西阳王、南顿王、彭城王)避战乱南渡长江 ,最后琅琊王司马睿于建邺 (今 南京 )建立东晋王朝事。所以民间说有“五马渡江去,一马变为龙”的说法。

  司马睿建国

  西晋虽然灭亡了,但一些晋朝的旧臣并不甘心亡国的命运,况且南方还在晋朝官员手里,于是他们就在各地积极活动,准备恢复晋朝的统治。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流亡大臣与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这就是晋元帝。

  王与马共天下

  永嘉之乱后,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集团辅佐琅玡王司马睿,王导的堂兄弟、王羲之的亲生父亲王旷认为:当时北方夷族太多,建议司马睿南渡,把首都定在南京,实施战略转移,而此前,王导、王旷已经南下“开辟”了根据地。

  公元313年,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永嘉南渡,整个中原地区的北方名门望族和精英,以及政府机构、官员、甚至士族家中的佣人和鸡鸭牛马都被带过了长江。这次以门阀士族为主要力量的大迁徙共有90多万人,琅玡王氏是其中最重要一支。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南京)重建晋室,史称东晋。

  由于对司马政权的大力支持和艰苦经营,琅玡王氏被司马睿称为“第一望族”,并欲与之平分天下,王氏势力最大时候,朝中官员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真正的是“王与马,共天下”。

  祖逖北伐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雅 ,汉族,东晋名将,民族英雄。河北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另据《定兴县志》载,为今河北省定兴县祖村店人。父亲祖武,任过上谷(今河北怀来县)太守。祖逖的生活由几个兄长照料。祖逖的性格活泼、开朗。他为人豁落,讲义气,好打不平,深得邻里好评。他常常以他兄长的名义,把家里的谷米、布匹捐给受灾的贫苦农民,可实际上他的哥哥们并没有这个意思。著名的“闻鸡起舞”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后因朝廷内乱,北伐没有成功。

  庾亮辅政

  南顿王司马宗和右卫将军虞胤向来获明帝任和亲近,更掌禁军,聚集很多勇力作为党羽,甚至将宫门的钥匙也交给他们了。这都令王导和庾亮两位权臣不满,对此很有意见。次年,晋明帝患病,庾亮夜间有事要向明帝上表,于是向司马宗取宫门钥匙,但遭拒绝,更被叱责:“你当这是你家门,可随意出入呀?”庾亮因而对司马宗更为不满。后明帝病重,不愿见人,群臣都不能和他接触。庾亮又察觉司马宗、虞胤与太宰西阳王司马羕趁机打算作乱,于是直入明帝卧室,并向明帝陈说司马宗等的图谋,自求辅政,言辞深切,终令明帝感悟,引庾亮升御座,与司马羕、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壸、车骑将军郗鉴、领军将军陆晔和丹杨尹温峤一同受命辅政。并加庾亮给事中,转任中书令。

  不久明帝就病逝,晋成帝继位,并由庾太后临朝,政事都由庾亮决策。王导辅政因风格寛和而得众心,但庾亮凡事以法,因此失掉人心。同时陶侃和祖约都没有被任命为辅政大臣,皆怀疑庾亮纂改遗诏,都有怨言流传。庾亮于是任命温峤为江州刺史,作为外援;同时修护石头城以作防备。同时司马宗等密谋除去以庾亮为首的辅政大臣,庾亮于是因御史中丞钟雅弹劾司马宗谋反派赵胤收捕司马宗。司马宗勒兵反抗但被赵胤击杀。庾亮及后贬司马宗一族为马氏,三子废为庶人,同时免司马羕官,贬为弋阳县王;同时亦将虞胤贬为桂阳太守。事后,很多人都认为庾亮此举是意图翦除司马氏宗室。更有一次,未知司马宗已死的晋成帝见司马宗久久没来,问庾亮:“平日见到的白头公在哪?”庾亮说他谋反,已被诛除。成帝听后却哭着说:“舅父说人是逆贼,就杀了他;那么他人说舅父是逆贼,应该如何办?”庾亮听后大惧,色变。

  王敦举兵

  王敦之乱是东晋初年发生的一场动乱,爆发于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结束于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动乱由出身琅琊王氏的权臣王敦所发动,以诛刘隗为名进攻建康,并击败朝廷军队。后自任丞相,诛杀周顗等人,并在武昌遥控朝廷。晋元帝死后,晋明帝继位,王敦意图夺位,但晋明帝已准备反击王敦。同时王敦亦患病,面对晋明帝的讨伐,只得由兄长王含与部下将领钱凤等领军与朝廷军队作战,但最终失败。王敦亦在战事期间病逝。

  侨置州郡县

  士族门阀鼎盛

  “门阀士族”是在社会上有特殊地位的官僚士大夫结成的政治集团,萌生于两汉,形成发展于魏晋。

  苏峻举兵

  苏峻之乱,又称苏峻、祖约之乱,是东晋年间发生的一场动乱,爆发于咸和二年(327年),由历阳内史苏峻发起,联结镇西将军祖约以讨伐庾亮为名起兵进攻建康。于次年攻破建康执掌朝政,庾亮则与江州刺史温峤推举征西大将军陶侃为盟主,建立讨伐军反抗苏峻,同时三吴地区亦有义兵起兵。乱事于咸和四年(329年)随苏峻于前一年战死和余众陆续被消灭而结束。

  褚裒北伐

  永和五年(349年),后赵皇帝石虎逝世,褚裒乘机上表北伐,即日下令戒严并领兵直指泗口。但当时朝内认为褚裒尊贵而责重,不应深入敌境,建议先遣偏师北伐。褚裒其实已经命督护王颐之入彭城示以威信,后又派督护麋嶷攻下邳。当时后赵守军都崩溃,下邳轻易拿下,褚裒于是以此上奏请求从速北进,以成声势。不久,朝廷加褚裒征讨大都督,督徐、兖、青、扬、豫五州诸军事。褚裒并领兵三万直入彭城。当时每日都有数以千计的北方士民来归降,而褚裒亦安抚招纳他们,很得他们欢心。褚裒又派部将王龛进攻沛国,掳后赵沛相支重并收降郡中二千多人。

  及后鲁郡五百多家人起兵归附东晋,并向褚裒求援,褚裒于是派王龛及李迈率三千精兵迎接他们,但却在代陂大败于后赵南讨大都督李农,王龛更战死。褚裒在此败后引咎请求自贬,并退屯广陵请求留镇。但朝廷以王龛违反节度而不责褚裒,命他南镇京口,并解任征讨都督。

  殷浩北伐

  永和三年(347年),大司马桓温灭蜀后,其势日盛。会稽王司马昱忌之,慕扬州刺史殷浩盛名,故以为心腹,以抗桓温。护军将军王羲之为求内外和协,劝浩不宜与温构隙,浩不从,于是与温颇相疑贰。

  五年,朝廷欲乘石虎新死荡平关河,以浩任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统军进取中原。九年,浩趁前秦内乱之际,自寿春(今安徽寿县)率大军北伐前秦,以姚襄为前锋。浩至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会征西将军谢尚兵败,浩退还寿阳,整军复进,襄怀恨浩谋图己,乃伏甲山桑(今安徽蒙城北),纵兵击之,浩军大败,弃辎重,退保谯城(今安徽亳州),兵械军储皆为襄所获。

  桓温与殷浩有隙,及闻其败,上疏指责浩连年北伐败绩,粮械尽失,反以资敌,请罪之。帝遂废浩为庶人。

  桓温北伐

  桓温北伐,是东晋时期将领桓温分别于354年、356年及369年发动北伐北方十六国的战役。但除了第二次北伐成功收复洛阳,其余两次皆被击退,成效不大。

  谢万北伐

  谢万才能和器量皆优异出众,虽然器量仍不及谢安,但因擅长展现自我,故此早有声誉。成年后,抚军将军司马昱辅政,因听闻谢万的名气,故此召他为其从事中郎。后迁吴兴太守。

  升平二年(358年),任安西将军、豫州刺史的哥哥谢奕去世,谢万任西中郎将,持节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兼任豫州刺史。然而,当时王羲之就认为以谢万出镇豫州,领导军队北伐的决定是违才易务,曾写信劝说桓温不要以谢万外镇,但桓温没有接纳王羲之的建议。王羲之当时亦写信给谢万,劝他要与士卒们同甘共苦,但谢万不能这样作,虽然肩负北伐大任,然而仍表现得高傲豪纵,毫不安抚士众。谢安见此十分忧心,不但亲自慰问和勉励谢万的部下,更要谢万与手下将帅们多见面对话,不要再表现得那么高傲。然而,当谢万召集众将时却无话可说,还用如意指著众将说:“诸将皆劲卒。”因将帅以兵、卒为忌讳,既为将帅就不再想别人以兵卒去称呼他们,故众将听后对谢万更为忿恨。

  庚戌土断

  土断是东晋废除侨置郡县、使侨管土著编入所在郡县户籍的办法。东晋曾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地名设立郡县(即侨置郡县),安置北方士族,保持其封建特权。当时侨置郡县无一定的边界,不征租税徭役。这些士族广造田园,兼并激烈,影响朝廷财政收入。咸康七年(公元341年),晋成帝司马衍为了整理户籍,增加财政收入,命侨寓的王公以下都以土著为断,把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户籍。东晋大司马桓温(312—373)执政时,又于兴宁二年(公元364年)三月庚戌日(初一)行土断法,史称“庚戌土断”。这次严厉清查户口,对隐匿户口的贵族地主也予以惩处。土断之后,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也增多了。康宁元年(公元373年),桓温死后,此法不行。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刘裕再行土断,诸侨置郡县多被裁并。

  北府兵建立

  中国东晋孝武帝初年谢玄组建训练的军队。太元二年(377),朝廷因前秦强大,诏求文武良将镇御北方。朝廷拜谢玄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召募劲勇,徐(治京口)、兖(治广陵)人民纷纷应募入伍。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太元四年,谢玄加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王恭叛乱

  王恭叛乱是东晋时期的历史事件,分别于隆安元年(397年)及隆安二年(398年)发生,皆由当时的青、兖二州刺史王恭主动发起。王恭于第二次叛乱时被擒且被处死,不过至死仍坚持他起兵叛乱是出于他对朝廷的忠心。

  卢循、孙恩起义

  东晋末年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反晋斗争。这次起义是东晋南朝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坚持斗争达十二年之久,转战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对东晋门阀士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桓玄称帝

  元兴二年(403年)十一月,桓玄加自己的冠冕至皇帝规格的十二旒,又加车马仪仗及乐器,以楚王妃为王后,楚国世子为太子。十一月丁丑日(12月17日),由卞范之写好禅让诏书并命临川王司马宝逼晋安帝抄写。庚辰日(12月20日),由兼太保、司徒王谧奉玺绶,将晋安帝的帝位禅让给桓玄,随后迁晋安帝至永安宫,又迁太庙的晋朝诸帝神主至琅邪国。及后百官到姑孰劝进,桓玄又假意辞让,官员又坚持劝请,桓玄于是筑坛告天,于十二月壬辰日(404年1月1日)正式登位为帝,并改元“永始”,改封晋安帝为平固王,不久迁于寻阳。

  桓玄即帝位后,好行小惠以笼络人心,例如他亲自审讯囚犯时,不管罪刑轻重,多予释放;拦御驾喊冤者,通常也可以得到救济;然而为政繁琐苛刻,又喜欢炫耀自己,官员有将诏书中“春蒐”字误缮为“春菟”,经办人员即全被降级或免职。

  刘裕北伐

  东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祖逖、庾亮、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 晋元兴二年(404),刘裕起兵击败篡晋称帝的桓玄。次年,拥戴晋安帝复位,控制东晋朝政。时南燕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加剧,慕容超信用奸佞,诛戮贤良,赋役苛重,激起民众强烈反抗。为了宋朝的强大,刘裕决定兴师北上。刘裕为抗击南燕,外扬声威,遂欲挂帅北伐。 公元409年二月,南燕军队侵扰淮北,就正好给了刘裕一个机会。他上书皇帝,要求北伐,获得朝廷批准后,他迅速出兵,五月就到了下邳。

  法显求经

  北府兵建立

  中国东晋孝武帝初年谢玄组建训练的军队。太元二年(377),朝廷因前秦强大,诏求文武良将镇御北方。朝廷拜谢玄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召募劲勇,徐(治京口)、兖(治广陵)人民纷纷应募入伍。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太元四年,谢玄加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

  莫高窟

  莫高窟(Mogao Grottoes)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义熙土断

  西晋时已出现土断概念。晋初司空卫瓘主张恢复汉代乡举里选法。户籍都按住地编定,取消客籍户,选举由乡里评定。这是针对九品中正制的弊病提出的。东晋、南朝的土断则是针对当时侨人和侨州郡而实行的政策。

  西晋末,北方人民大量南流,东晋建立后,政府设立了许多侨州、侨郡、侨县予以安置。他们只在这种侨立的地方机构登记,称为侨人。侨人的户籍称为白籍,不算正式户籍,入白籍者不负担国家调役。侨人有的相对集中,有的居住分散,“十家五落,各自星处,一县之民,散在州境,西至淮畔,东届海隅”。他们虽在侨县登记户籍,却不住在侨县寄治的地方。侨州和它所属的郡县也不是都在一处,有的相距很远,管理极为不便。侨州、郡、县开始也只是办事机构,并无实土,所以仅在晋陵(今江苏常州一带)一郡就有侨立的徐、兖、幽、冀、青、并六州的十多个郡级和六十多个县级机构。各州侨人既和原来的江南土著百姓杂处,又彼此相互混居,却分属于不同的州、郡、县管理。流民南下之初,多数还想重返故里,所以莫不各树邦邑,思复旧井。而且流人初到,并无产业,为了安抚他们,凭借他们的武力为北伐资本,也不能不给以优复特权。但北伐多次失败,重返绝望,居处既久,人安其业。侨人中的上层已多占有田园别墅;下层的除了沦为部曲、佃客、奴婢者外,也通过开荒或其他手段取得少量土地,成为自耕农民。他们与土著百姓生活无异而负担不同,容易引起侨旧矛盾。而且许多江南农民也逃亡而变成豪强私附。这些都不利于东晋政府的统治,因此东晋政权在江南站稳脚跟之后,便要实行土断政策。

  土断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以便政府统一对编户齐民的剥削。为了编定统一户籍,必须划定郡县疆界,取消一些流寓郡县,同时从南方旧郡县的领土中分割出一部分作为保留的侨郡县的实土。又调整其隶属关系,或把新获实土的侨郡县交旧州郡领导,或把旧郡县割归新立的侨州郡管辖,使州郡与所属郡县不至于相互隔越。与此同时,清查隐匿漏户,把逃亡农民和由豪强隐占的私属搜括出来,充作政府的赋役对象,这也是土断的重要目的,而在南朝后期更为侧重。

  东晋的第一次土断是在成帝的咸和年间(326~334)。以后东晋及宋、齐、梁、陈历代都进行过土断,见于记载者共有十次。其中最著名的哀帝兴宁二年(364)由桓温主持的“庚戌土断”(以三月初一庚戌下诏。故名)和安帝义熙八年至九年(412~413)由刘裕(即宋武帝刘裕)主持的“义熙土断”,都以严格执行见称。庚戌土断时,晋宗室彭城王司马玄因藏匿五户被下狱治罪;义熙土断时,会稽大族虞亮因藏匿亡命千余人被处死。

  土断受到侨人及一些大族的反对,士族害怕丧失作为北来高门的标帜,百姓则深知从此要负担沉重的调役,所以宋孝武帝时,雍州刺史王玄谟要土断雍州侨民,侨居雍州的河东大族柳氏带头反对,宋政府以百姓不愿属籍,停止实行。即使以严厉著称的义熙土断,也把在晋陵界内的徐、兖、青三州流人除外,因为这三州流人正是组成刘裕的基本武力北府兵的主要成分,刘裕不能不考虑他们的利益,在土断时保留部分侨州、郡、县,并从南方原有州郡中划出部分土地来归它们管辖。这是照顾侨人大族利益的措施,也是一部分北来大族赞成土断的条件。

  土断结果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和兵源,“财阜国丰”;侨人则加入了负担调役的行列,从此由北人变成了南人,客观上加速了南北人民的融合。由于每次土断都不能彻底,遗留下一批没有著籍的侨人;又由于北方流人不断南下,新的侨人和侨郡县不断出现,所以土断政策继续推行,贯穿整个东晋、南朝。

  东晋平蜀

  桓温有雄才,史称他“挺雄豪之逸气,韫文武之奇才。”庾翼在世时很看重桓温,曾向成帝推荐说:“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桓温出任荆州刺史后,为立功以树威,决定西伐占踞巴蜀并已日渐衰微的李氏成汉政权。 永和二年十一月,桓温上疏朝廷要求伐蜀。随后他不等回音,便在当月以江夏相袁乔为前锋,亲率益州刺史周抚、南郡太守谯王司马无忌径自出兵伐蜀,有精兵万余人,溯江而上。朝中闻知,诸臣皆因蜀道险远而温军寡少深以为忧,唯刘惔认为桓温必能克蜀,人问其故,刘惔说:“以蒲博验之,其不必得,则不为也”。 永和三年二月,桓温军至青衣(今四川名山北),成汉主李势以其叔父李福、族兄李权

  和大将咎坚为统帅,发兵阻拦桓温大军。桓温军从另道而进,三月,进至彭模(今四川彭山县)。这时,有人建议桓温分兵两处,异道而进,以分散汉兵兵力。袁乔说:“今深入万里,置之死地,士无反顾之心,所谓人自为战也。今分为两军,军力不一,万一偏败,则大事去矣。不如全军而进,弃去釜甑,赍三日粮,胜可必矣。”桓温以袁乔所言为是,乃留辎重于彭模,命参军周楚、孙盛率羸兵看守,自率大军直趋成都。这时成汉李福等人转头进攻彭模,周楚、孙盛奋力将其击退。桓温大军一路上三战三捷,又击败李权等汉军。汉军溃散,从小路逃回成都。桓温进逼成都,汉主李势倾全部兵力出城,与桓温军激战于成都城之笮桥(在今成都市西南,桥用竹索编成)。桓温前锋出战不利,参军龚护战死,晋军皆惧,意欲退军,前锋袁乔声色俱厉,拔剑督士卒死战,遂大破汉军。桓温乘胜攻入成都,纵火烧成都小城(内城),李势乘夜逃走,远遁九十里。

  不久,李势见大势已去,先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然后舆榇面缚诣桓温军门投降,成汉遂被桓温灭掉。 桓温既平蜀,在李势殿上置酒大宴将佐参僚,当地缙绅皆来庆贺。桓温生性豪爽,气度不凡,加上新平蜀地,志得意满,在宴会上神采飞扬,历数古今成败由人,存亡系才之事。他“音调英发,”“其状磊落,一座叹赏。既散,诸人追味余言”。

  桓温驻军蜀地,援引成汉政权中的贤才为己之用,像成汉尚书仆射王誓、中书监王嘏、镇东将军邓定,散骑常侍常璩等,皆蜀地一时之选,桓温并用为参军。但不久,王誓、邓定等复反,众各万余,桓温一一讨平。桓温大军驻蜀三十日,然后凯旋,回师江陵(今湖北江陵县)。永和四年,桓温以平蜀之功,进位征西大将军、开府、封临贺郡公。一时威名大振。 时晋廷中穆帝年幼,康帝皇后褚太后临朝摄政。桓温伐蜀时拜表辄行,已引起朝廷疑忌,待其平蜀,更怕他威名过大而日后难制。于是辅政的会稽王司马昱乃使在朝野中素具盛名的扬州刺史殷浩参综朝政,以期能对桓温有所抑制。桓温对此很是不满,但他与殷浩素相识,知其不会有多大作为,并不惧怕。此后,桓温经营荆州,“在州宽和,百姓安之”。同时渐露不臣之心,与晋廷虽名为君臣,实际在荆州自行其事。晋廷对桓温已不能征调如意,但求羁縻而已。桓温平蜀后,又加督交、广二州诸军事,此时,他所督荆、司、雍、益、梁、宁、交、广八州“士众资调,殆不为国家用”。但因当时国中无事,君臣尚能相安一时。

  刘裕篡晋

  刘裕篡晋 淝水战后,谢安威望提高,权力增大,引起皇室和其它士族的猜忌,终遭排斥,出镇广陵。朝廷大权为会稽王司马道子所掌握。孝武帝死后,南克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和广州刺史桓玄等相继起兵,反对司马道子父子。长江中游为桓玄所据,下游的京口和江北地区为北府将领刘牢之控制。东晋朝廷的辖区只剩下江东的会稽、临海、永嘉等八郡。朝廷的赋税徭役全部转嫁到江东八郡的农民身上,从而导致了孙恩、卢循相继聚众反抗。之后,东晋大权落人北府兵将领刘裕手中。 刘裕,字德舆,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少年落拓,后投入北府兵刘牢之部下。

  他不仅镇压了孙恩、卢循,而且讨灭了桓玄和割据益州的成都王谯纵。继而又北灭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刘裕威权日重,终于在420年废掉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年号为永初。这是南朝的开始,也是南北朝对峙的开始。 刘裕虽以武功显赫而称帝,但对政治经济也进行了若干改革,制定法律,打击豪强,整顿选举,严肃吏治,重视教育,巩固了统治基础。致使其子刘义隆当政时,出现了小康局面,“余粮息亩,户不夜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