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武将常何死后留下一物,竟暴露出李世民不为人知的一面

2021-09-26 15:55:09 首页

  古代很多皇帝心中,都有一个忌讳。大臣给皇帝提意见,什么难听话都有人敢说,唯独这个忌讳没人敢提一句。

  这个忌讳就是皇位传承是否名正言顺。从古到今,多少皇帝都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头,成为一生污点,跳进黄河洗不清。

  比如尽人皆知的赵匡胤陈桥兵变叛主自立,宋太宗赵光义烛影斧声杀兄疑案,朱棣靖难之役从侄儿手里抢江山,以及雍正篡改遗诏迷案。

blob.png

  不过,他们比起唐太宗李世民,都是小巫见大巫。李世民当皇帝后虽然功业辉煌,但他这个皇帝之位的到手途径,却实在尴尬。他是巧取豪夺,弑兄逼父,从大哥和父亲手里硬抢过来的。

  为了大唐皇帝宝座,李世民不惜血本,发动兵变血染玄武门,亲手杀害了自己的骨肉手足。

  李世民当皇帝后,深知这段经历不光彩,因此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手段,企图掩盖那一段残酷而黑暗的往事。因此后人从当时官方史料记载中,都会得出一个印象:

  太子李建成嫉妒贤能,企图加害李世民,李世民迫不得已为了自卫,被逼无奈才走了极端,换而言之,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纯属逼上梁山。

blob.png

  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到底是谁的过错,导致了这一场骨肉相残的人伦惨剧?千百年来各种观点一直为此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由于史料繁杂,年代久远,谁是谁非仿佛成为一个不解之谜。

  不过唐朝初年有一员武将,全程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全过程,是此事的亲身见证者,他留下了一件东西,记载了玄武门之变的几个细节,为此事的定论提供有力佐证。

blob.png

  此人就是唐朝武将常何。常何曾经是瓦岗寨义军出身,后来才归降唐朝、说起来他与徐世勣、秦琼、程咬金等人都是战友。

  不过这位常将军,比起上述几个威震天下的名将,无论才能、声誉、职务、战功,都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因此在唐初十余年波澜壮阔的开国战争中,几乎难觅他的一言半语的记载,属于那种泯然众人的普通武将。

  后来常何在玄武门之变后,才渐渐有了起色,历任泾州刺史、右武卫将军、平壤道行军副大总管等官职,于唐高宗永徽六年病逝。

  他的家人请当时的弘文馆学士李义府,也就是后来的唐朝宰相,为常何撰写了墓志铭。正是这片记述常何生平的墓志铭,掀开了玄武门之变的重重迷雾。

blob.png

  常何墓志铭中记载: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赐金刀子一枚黄金卅挺,令于北门领健儿长上。仍以数十金刀子,委公赐骁勇之夫。趋奉藩朝,参闻霸略。又写道:九年六月四日,令总北门之寄

  意思是说,武德七年,唐太宗把常何调入京师,赐给他黄金财物,让他担任皇宫北门、也就是玄武门的守将,并让他留心选拔勇健之人。常何得以成为李世民的圈内人,经常出入秦王府,参与机密大事。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当天,唐太宗特意安排他掌控好北门即玄武门的防务。

blob.png

  仔细品读墓志铭中玄武门之变有关细节,会让人大吃一惊。早在武德七年,即玄武门之变前两年,李世民已经刻意安排武将掌管玄武门防务,并一反常态予以黄金重赏,让他成为秦王府圈内人,明显有拉拢和把控常何的迹象。换而言之,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并非临时被迫起事,而是精心准备蓄谋已久的计划。

  特别是李世民特意嘱咐常何,六月初四日掌控好北门,显示出他两年来苦心拉拢常何的终极目的。

  就在当天凌晨,李世民、长孙无忌、张士贵、尉迟恭、张公瑾、侯君集等九命骨干,和七十余人小分队,全副武装,通过常何把守的玄武门,进入皇宫埋伏起来,毫无阻碍完成了玄武门之变最为关键的一步。而在正常情况下,外臣携带兵器和武士,是根本不可能被放进皇宫的。

  常何墓志铭中的几个细节,初步能证实,玄武门之变绝非临时意外,而是李世民精心预谋多年的夺权计划的一部分。

  早在太子建成与李世民关系恶化之前,李世民就已紧锣密鼓地在关键岗位安插党羽亲信,并在事变当天发挥巨大作用。

  一篇墓志铭,意外戳穿了李世民的精心掩盖的谎言,让他英明正义的形象遭遇巨大挑战,脸面尽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