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最后结局怎么样?

2021-09-06 12:54:27 首页

  提前公布一个结果:江南制造总局后来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江南制造局的全称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它是洋务运动背景下的产物,建立时间是1865年9月20日,设立于上海,最初厂址设在虹口,1867年扩大规模,遂迁至城南高昌庙镇。由建立到建制都是曾国藩的手笔。承上下,或说听命实施,进行具体工作的是李鸿章,也是江南制造局这个军事企业的实际负责人。

  从规模上来说,在那个年代,江南制造局是中国当时规模最大的西化兵工厂。得益于自上而下的不懈努力,他的规模也在稳步扩大,最后达到了拥有十几个分厂的庞大规模。不单兵工厂的规模变大,工兵编制也达到了2800人。制造类目包含:枪炮、弹药、轮船、机器。

image.png

  值得一提的是,在江南制造局的体系中,包含了这样两个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和广方言馆。

  翻译官的作用不言而喻,是于1868年创办,即江南制造局创建后3年后才筹办的翻译出版机构。是隶属于江南制造局的分支机构之一。经徐寿、华蘅芳等人建议,曾国藩奏请并成立,负责翻译和引进西方的科技类书籍。

  广方言馆是近代新式学堂,属专业人才教育机构。创始之初,称名为——外国语言文字学馆又同文学馆。主要课程设立有外国语言文字、近代自然科学和儒学,于1863年由李鸿章奏请在上海设立。招收14岁以下文童住馆学习。课程有外国语言文字、近代自然科学和儒学。1869年才并入江南制造局,当时的科目分类已经变更为英文馆、法文馆和算学馆,在并入江南制造局5年后,又增设天文馆。1905年,改为工业学堂。

  爱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以史为鉴”这个词,太熟悉了,但是好像某些经验从来没有被重视过,哪怕在历史上曾经吃过亏,但到如今,还是一直在吃核心技术的亏,除近几年外,也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过,而江南制造局虽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兵工厂,但技术层面仍是由外国技师垄断。最关键的是,在管理上仍然沿袭着腐朽且浓郁的衙门习气,虽然一直想要效仿西方的先进技术,藉此改变现状,但最根本需要改变的却一如既往,仅仅几项技术和革新救不了清廷覆灭的命运。

  若论江南制造局的发展,则发展期间可以界定为——1865年建制-1911年辛亥革命。

image.png

  其中,我以甲午战争的失败(1895年4月17日)作为分水岭,之前的的30年是江南制造局的起步和发展阶段,而甲午战争后,一直到辛亥革命爆发,这段时间可以视为调整和停滞阶段,也可以说是徘徊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果说之前清廷都在沉睡,那甲午战争后,清廷可说是被打的稍微清醒些了,但中国想要先进、富强,仅靠船坚炮利是无法达成的。

  为了大家能耐着性子看完,我将有所选择的为大家呈现一些基本的数据,比如制造类目和用途等等。

  第一个要说的那肯定是枪支,枪支的出现在镇压捻军(后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枪支的制作采用自制+外购的形式,因为一部分生产设备,当时国内是没有的,所以必须依赖国外采购才能正常完成装配。而且初期的时候只能生产旧式枪支,即已经淘汰的前膛枪,而且生产的时候距离建局已经两年了,又过了2年后,才开始尝试生产林明敦式中针后膛枪(1871年),快到1890年的时候,林明敦式也过了时,走火的毛病也始终没有解决,本来是用于战争中进攻和保护自己的武器竟然还会如此不稳定,还会走火,部队对这种武器是不感冒的,根本就不愿意领用这些危险品。这就造成了仓库积压一万多支枪,由此我们也可以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开发和改制方面会如此之慢,当时的枪支制造速度是非常慢的,在缺陷没有解决的情况下,盲目冒进,造成了大量军费(来源于税收)都被浪费,而根本没有人针对问题进行调研改进,更没有人对此重大损失负责,说白了这些都是体制问题,难怪船坚炮利都无法救中国,原因就在清廷自身的腐朽。

image.png

  对于清廷来说,枪支的制造也有阶段性,第一阶段是首先以枪支的制造应对国内的农民起义,对付那些部分人手里还端着农具,连菜刀都未必能配齐的农民起义军。而镇压农民军后,江南制造局的枪支向后膛枪发展,因为当局非常清楚,落后的前膛枪无法应对国外军事势力,后膛枪才是大势所趋,连李鸿章也说,后膛枪制作麻烦,但是海防如果再发起战事,没有后膛枪,那战争是无法取胜的。清廷虽然腐朽,但是当时情势之危急,已经被他们“敏锐”的捕捉到了。

  枪炮嘛,枪大体说完,后面自然是大炮。江南制造局的炮厂于1878年才建成,自1865年起,足足等了13年,而初期情况,也是不要抱太大希望,生产的都是生铜炮和劈山炮。落后到啥程度呢,生铜炮因在当时的实用性已大大降低,逐步演变为“皇家礼炮”,就是仪式用炮。劈山炮也是老式大炮,早在炮厂建立前,工厂就能出产。和枪一样,大炮也分前膛和后膛,最后的仿制目标就是全钢制的后膛快炮。

  无论枪炮都要弹药,这也是江南制造局的第三大生产类目,也是我觉得在五大“产业”中至少相对来说,做的最成功的一个产品:

  枪支一直在落后而且安全性堪忧;

  大炮也是如此,比当时的日本军用炮还差的很远,以至于还没开始制造,李鸿章就有点退而据其次的论调,自知无法赶超日本。

  从船只来说,造船不如买船,成本过高,无非是积累一些生产经验和相对自己来说比较新的军工技术,仅此而已。

  钢铁产量聊胜于无而已。产量低,造成了即便掌握技术,却也无法大量生产,更别说大量用于武器制造了。

  弹药方面,江南制造局的产品并不仅限于自身生产的枪炮,进口枪炮也可以使用制造局的弹药。火药分为:黑色、栗色、无烟三种,从1874年黑色火药厂诞生,到后来研发的栗色火药,一直到1895年的无烟火药,一共历经21年。除了用于枪炮以外,还出产了地雷和水雷。

  钢铁,新式枪炮的生产离不开钢铁这个基础材料,而当时的洋人很明显知道中国国内无法出产,所以有如勒索一般的坐地起价,让制造局蒙受了严重的损失,为了不被洋人的钢铁制品掐住自己的咽喉,所以清廷开始引进国外的炼钢炉,开始自己锻造,虽然产量比较少,但至少可以说是在落后的工业上迈出了艰难的一步,这点成绩应该肯定。

  关于造船,起于1867年,终止于1876年。原因很多,主要是资金方面的。而且在此项工作上,颇具争议,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部分认为无论是原料还是技术,大多还是被洋人掌握,这样的话,和买也没什么区别的,而另一派则认为,关键是要掌握其中的制造技术。不能一味的仰人鼻息。

  甲午战争失败后,江南制造局进入了休眠期,几乎停滞,因为当局发现,搞了很多年的洋务运动并不能拯救中国。后来又慢慢陷入了动迁的争议中,最后有只有毛瑟枪和钢铁还在出产。

  江南制造局的武器弹药,在镇压农民起义、中法、中日战争中发挥了作用,虽然没有籍此致胜,但在抵御列强中所做的贡献也不能一概否定。

  而在文化、科技方面,翻译馆和广方言馆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当然军工制造方面也培养了大量的类似于现在的,工程师、总工类、技术类人才。这都不同程度的推动了,军工、科技发展。这里说的只是局部,并不是说靠翻译和教学、工作经验、军工制造技术就推动了中国整体科技文化等等方面水平。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上海国民革命军接管江南制造总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才是制造局最辉煌的时刻,在这里,人们日以继夜的生产,供给上海本地和其他很多地方革命军以毛瑟枪,局部地区的枪支供应,大多来自上海的江南制造局,清廷重金打造的军工厂为革命军推翻清廷统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