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8 10:47:25 首页
跟春秋战国、汉末三国及两晋南北朝一样,五代十国时期也是列国互相征伐、礼崩乐坏的混乱期。在这样一个乱世,国家跟人一样,需要根据自身实力和周遭环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生存方式。大致来讲,大国生存靠实力,有兵有枪腰杆硬,可以到处耍横,到处抢地盘;小国生存靠智力,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闪转腾挪,尽量做到在不丢里子(地盘)的同时,还能尽可能的保住面子(尊严)。
当然在某种极端情况下,某些小国为了生计的需要,也会把面子问题搁置在一边,改而采用一些为人所不齿的“勾当”。比如这十五个政权当中领地、实力最小的荆南(南平),便一度靠着拦路抢劫、向各国称臣讨封赏来度日,受尽列国的奚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荆南(南平)由唐朝在今湖北省中部设立的荆南节度使演化而来,治所在荆州,长期管辖荆、澧、朗、峡、归、夔、忠、万等八州,全盛时则有十八州。唐末,荆南所辖各州被周边各大军阀瓜分,其中朱温虽然实力最强,但却仅分得荆州一地而已。公元907年,朱温篡唐称帝,随即任命养孙高季昌为荆南节度使,广义上的荆南政权历史便由此开始。
高季昌出身低微,早年间曾是汴州富豪李让的家奴,李让被朱温收为养子后改名朱友让,高季昌便追随主人加入朱温的阵营。某日朱温在朱友让家中做客时,偶然看到了高季昌,见他相貌不凡,便知非寻常之辈,便命令高季昌从军,并让朱友让收其为养子。就这样,高季昌不仅成了朱温的养孙,也由一介奴仆被提拔为牙将,命运自此迎来转机。
高季昌是朱温的养孙,以军功获封节度使
高季昌在朱温军中因好谋武勇见称,曾因建言朱温讨伐李茂贞、破凤翔救唐昭宗有功,被授予“迎銮毅勇功臣”称号,迁宋州刺史。后来又追随朱温扫荡青州,累功升至颍州防御使,并恢复本性高。后梁建立后,朱温遂任命高季昌为荆南节度使,并授予他符节和斧钺。从此,出身奴仆的高季昌一跃而成为封疆大吏,跻身于诸侯之列。
不过此时高季昌所辖之地仅荆州一城而已,加之久经战乱,人口大量逃散,市井城邑破败不全,完全是一副衰败之象。高季昌到任后,下令招聚流民、减免赋税,让他们回归故土安心务农。同时,又以梁震为首席谋臣,司空熏、王保义等谋士为佐,倪可福、鲍唐为将帅,整军经武,意图收复失地。
荆南的稳定与发展,谋主梁震功不可没
经过多年的辛苦经营,荆南地区的人口开始繁衍,生产得以恢复,兵源、财源都得到补充,高季昌的势力也随之壮大起来。公元915年,高季昌被后梁末帝封为渤海王,9年后又被后唐明宗封为南平王,所以荆南政权至此又被称为南平,而这也是狭义上荆南(南平)政权历史的开始。而在此时,高季昌已因避后唐庄宗祖父李国昌的讳,改名为高季兴。
高季兴在后唐明宗那里不仅获得王的封号,而且如愿得到归、峡二州,至此荆南所辖之地由一州变为三州。可尽管地盘扩大了,但高季兴却依然感觉实力不足、国用匮乏,愁苦无计之余,便寻思起发财致富的“歪道道”。这些“歪道道”,便是拦路抢劫各国贡物,以及向强国称臣以讨求赏赐。
荆南虽然面积狭小,但地处水陆要冲,是江南各国来往中原的交通要道。当时马楚政权向中原王朝称藩,南汉、闽两国也一度向中原表示归附,每年需要向中原王朝献纳大量的贡物以表忠心,而这些贡物照例都要经荆南运送到中原。高季兴垂涎于这些贡物的价值,按捺一段时间后终于开始拦路抢劫,让各国非常气愤。
各国为讨说法,要么威胁发兵讨伐,要么发文严厉斥责。而高季兴则会估量对方的实力,一旦发觉有战争危险,便会乖乖的把截留的贡物原样送回,事后照干不误;如果自认为对方不过是虚张声势,便完全不予回复,实在是无赖的很。
不仅如此,高季兴不仅向中原王朝称臣,同时对南汉、闽、南吴、前后蜀等称帝的国家也大表忠心,目的不过是贪图各国的赏赐而已。高季兴死后,其子高从诲如法炮制,继续拦路抢劫,继续四处称臣,甚至还向一度占据中原的辽国称藩,完全没有节操可言。各国都鄙视父子二人的做法,于是便称他们为“高赖子”或“高无赖”。国家形象败坏到如此地步,高氏父子难辞其咎。
高家割据荆南56年时间后,终于被宋太祖以“假途伐虢”之计吞并,也由此成为首个被北宋消灭的政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