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7 14:32:36 首页
费丹旭(1801—1850),生活在江浙一带,自小便得家传。其父亲擅画山水,费丹旭也画花卉山水,尤以独具一格。他画的仕女图秀润素淡,潇洒柔弱,用笔流利,达到了“如镜取影,无不曲肖”的境界,所以他的画有“费派”之称。费丹旭与当时的画家改琦、余集一起,改变了以往仕女画法,古意较少,新意更多,富有秀美气韵,一变古法的板拙。因此,这三位画家在仕女图的创作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费丹旭的传世作品有《东轩吟社图》、《忏绮图》、《月下吹箫图》等。
“隅翁三绝,尤以画著”的费丹旭
费丹旭生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卒于道光三十三年(公元1850年),字子召,号晓楼,别号环溪生,到晚年感悟人生如寄,自号隅翁,还有环赭生、三碑乡人等别号。按汪曾唯费丹旭传云:“世居乌城瑶阶村。”
“陇雁夜飞边雪白,蒴风卷沙胡天黑,毡车载得汉宫梦,陇上胡儿吹铁笛,汉家戟虏恃红桩,公主早嫁乌孙王,媒药一中丹青手,无双玉貌翻低昂,汉衣禁寒心自焚 ,马蹄迸雹肠俱裂,白登青海靖烽烟,万里关山忍诀吁蹉乎,汉宫粉黛犹三千,深锁梨云化碧烟,娥眉若向长门老,青史当年得传,琵琶艳曲伤幽抱,拨尽冰弦思远道,环佩魂归汉月,黄青二冢红心草,天公特咏美人名,红颜休怨春风情,君不见旄头吹落中,郎节千古名香一窖雪。”
空中几只南归的大雁,吸引了昭君的目光,让她不觉黯然神伤,萌生故国千里、归期如梦之感。他在诗中阐发的美人黄土,名士青山,通过画中人物表现画家慨叹国盛而世态沧桑、美人迟暮的悲凉,以诗意比兴的手法借助笔下的人物寓意世路难行、人生无常的无奈和流光抛人的失落。费丹旭所写的诗据《依旧草堂遗稿》(5)共收录一百七十一首,其中属于题画诗一百二十三首,他的诗环绕题画进行创作,诗是画的灵魂。秦祖永《桐阴论画》评费氏“仕女画为妙品,说他的补景仕女香艳中更饶妍雅之致,一树一石,虽未深入古法,而一种潇洒之致,颇极自然”。如美人图“姗姗倩影月来迟,仿佛罗浮梦醒时,一片春痕何处觅,和香搀雪入新诗”。其意境空灵如梦如烟,将诗意融入仕女画中,善于通过人物的不同姿态、神情和环境背景,表现出人物迥异的内心思绪,达到了情浓意深的艺术境界。钱塘吴淦称赞他:“词以韵度胜,诗不规格调,而神致超淡,字字心声,顾俱为画所掩”。费丹旭四十岁以后在构图布景方面已达到“景愈藏,境界愈大”。《清史稿》记载他“所画仕女,娟秀有神,景物布置皆潇洒,近世无出其右者”。费丹旭的书法得意于东轩社友张廷济、高垲。他入馆汪家潜心研习古碑帖,书法逐渐得到当时人们的推崇,专为朋友写扇、字轴,近学董其昌,远承宋代米芾,笔调恣媚秀雅。当时人们把比费丹旭大二十六岁的改琦并称“改费派”,因他们都精画仕女,有着共同的娟秀风格,影响着清晚期仕女画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