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1 14:41:12 首页
纵观成政一生,在信长身边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作为,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他越中入国至末森合战短短4余年,之后便没落了,即使被转封肥后也无法再兴。末森合战前,有一个人与成政有着非常相似的经历,那就是前田利家。成政与利家两人在信长身边都是马回众笔头;越前时期又同为“府中三人众”;织田家侵入北陆后,一个被封在越中,一个被封在能登,共同协助柴田胜家攻略北陆。末森一战,原本一起出生入死、一起功成名就的战友互举刀枪,此战成为了成政与利家两人人生的转折点。胜利的利家得到了大部分越中国,后来更是位居五大老,在丰臣政权中风光显赫;战败的成政则险些丧命,封地从一国减至一郡,后来因为引发肥后一揆被问死罪。不过,末森合战成就了利家的功名利禄,也成就了成政的人格形象.
某位高人在他的书作中写到:“失败英雄,因无事业可依附,而更见出色”、“此等人物乃被其所努力之事业抛弃在外,因而其全心全人格反而感得特别突出。”(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或许有人会说成政不能算一个忠臣,因为在柴田胜家兵败身死之后,成政选择了议和降伏;后来,又因为无视天下人秀吉的命令实施检地。没错,成政的确没有效忠过胜家和秀吉,从来都只是把他们当作同僚而已。因为由始至终他只忠于一个人,那就是信长。板荡识诚臣,信长死后,家中的各重臣纷纷忙于争夺权利领地,信长的子孙多被用来当作政治筹码。那些先前拜服于信长脚下的家臣,对信长无论是敬佩也好、畏惧也好,总之没有几人会把那种忠心花费在那些没有实力的信长后裔身上。可是成政却不同——末森合战前,成政已经与秀吉议和,保住了自己越中的领地,原本可以安安稳稳的经营越中一国,可是后来却因为无法拒绝故主遗孤的请求而再次陷入困境。成政一定很清楚,与德川·织田联军结盟,就意味着从强势的一方跳到弱势的一方,不过最终他还是选择忠于织田家,使自己从人生事业的最高峰跌了下来。加上成政“さらさら越え”的壮举、德川家康等人的过河拆桥,最终成就了他悲剧角色的形象。
在肥后国他的众多家臣投奔他的时候,他本有四种方法可度过无法收地税的危机1.遣散部分家臣2.让家臣减俸3.向商人和其他大名借钱4.违反丰臣秀吉给成政下达了五条“制书”征税,很明显征税是最不利的。但是身为武士的他不愿意伤害生死与共的家臣,是为其对家臣的义;也不远放下尊严去想商人和那些织田的叛徒借钱,是为其对织田武士身份的忠诚,成政做了最错误的选择,但是和见利忘义抛弃织田的织田旧将又或是谋取主公天下的丰臣秀吉,成政都无愧于武士之名。
身处毫无忠义可言的乱世,却始终执著于自己的小忠小义,而自身才能也仅能治国不足以平天下,只得甘受背叛、任人摆布。这或许就是成政被一些日本学者称为“悲剧知将”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