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8 11:18:30 首页
94年的时候,考古学家们对唐昭陵的一座墓葬进行了挖掘,里面的一幕在引起不小的轰动,墓室壁画上侍女体态丰腴美仪,穿着也颇为考究,但几乎所有的脸部全被削凿。
随后便有人根据史书记载对此事进行研究,一时间,人们对墓主人的生平和那些诡异的壁画做出了各种版本的推测。
说起墓主人,很多读者应该比较熟悉,唐新城长公主,这点,确定无疑,正史中,这位公主是极尽荣华的宠儿,但一生情感羁绊,极尽坎坷。
很多人认为,她的骤然猝死,令她的哥哥李治极为悲愤,从而迁怒于她身边的侍女,下人没照顾好主子,任其溘然长逝,有何颜面再去见到公主?所以,这才有了所有侍女的脸部全被销毁的场景。
可新城长公主为什么会猝死,真的是侍女照顾不周吗?还是像所传的那样,死于残忍的家暴之下?
初封衡山公主,长孙皇后之女,唐太宗李世民最疼爱的小女儿。贞观八年生,近3岁丧母,幸得父亲李世民垂怜,虽然在丧母之初因为年幼并没有被李世民带在身边亲自照料,但8岁时便被封为衡山郡公主。
衡山为名山之列五岳之一,也是道家和佛家的宗教圣地,对李唐皇室更是有着重要意义,《唐六典》中也曾明文规定道:“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
那有怎么样,唐太宗太过于宠爱这个小女儿,哪怕是李唐皇室的宗教圣地衡山郡也要封给她,这是何等的怜爱之心。
不仅如此,据墓志载:“封衡山郡公主,(阙八字)唯有辉,平原陋其加渥;汤沐増赋,庐陵愧其逾”,因此可知公主在8岁册封之后,就有了实封,这在唐朝,也是极为少有的在出嫁前就享有实封的公主。
果真是上天的宠儿,从小自带无限光环,但就是这样一位幸运的宠儿,却有着十分坎坷的婚姻。
衡山公主(新城公主)到了谈论婚嫁的年龄(仅9岁,谈论婚嫁并非要当即成亲),李世民起初为她精挑细选了一位如意郎君——魏征长子魏叔玉,魏征对于李世民甚至李唐的重要作用想必大家都知道,就不做赘述了。
但不料的是贞观十七年初,谏臣魏征病逝,随后便被好事者安上了荐人失当并邀名卖职的罪名,唐太宗一怒之下悔婚,可怜魏征尸骨未寒家族即遭此厄运,而衡山与魏叔玉的缘分,也就此断了。
贞观二十三年,二月六日,唐太宗赐婚,将她许配给长孙操之子长孙诠,这一日,也恰是长孙皇后的生辰。因唐太宗于同年五月去世,第二次婚礼中断。
唐太宗用心良苦,他希望自己疼爱的小女儿能在自己死之前出嫁,这样就不用因守父丧再误三年韶光。无奈公主婚礼准备繁琐,没等将女儿亲手交给长孙诠,便去了。
永徽三年,即公元652年,新城公主三年守丧期满,终于与长孙诠喜结连理。第三次婚礼,唐高宗李治在丧期未满的三天前,就迫不及待地进封她为新城长公主,食邑加到五千户,为她庆祝新婚。
年方十八的新城公主,和是一表人才的长孙诠,据墓志记载夫妻二人亦是琴瑟和鸣。
但是,朝政上长孙无忌与武则天的明争暗斗却打破了夫妻二人平静的生活,随着长孙无忌倒台,唇亡齿寒,长孙诠也很快被流放。
这也许是李治在政治之外唯一能帮新城公主做的,就是给长孙诠留条活路。不料,长孙诠刚到流放地,就被武则天一道密旨斩草除根了。
十里相送,等来的却是丈夫惨死的噩耗,出身皇家的她怎么会不知道其中的渊源,她心如死灰,衣带渐宽,却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同是太宗皇帝女儿的东阳公主,怜其新寡的妹妹,便给其牵线世家子弟韦正矩。新近丧偶的新城公主在并未走出丧夫之痛的时候,又匆匆开始了她的第二段婚姻,即第四次婚礼。
公主的病逝:
婚后,新城公主和这位新驸马并没有像先前的长孙诠一样和谐,甚至一度传出驸马待这位公主十分失礼的话。四年后,他们的婚姻随着新城公主病逝,结束了。
公主死于何因?
有一种观点,认为新城公主其实是被驸马韦正矩虐待而死,是死于家庭语言暴力和肢体暴力之下。
因为作为公主尤其是两位帝王都怜爱的新城公主的傲娇,也因为新城公主与武则天之间的恩怨,一说因为这些,新驸马韦正矩常常在家中受公主轻视,在朝廷又遭武则天和大臣的排挤。
这位新城公主不仅没有给他们带来荣耀,还招来晦气,甚至连儿子都没能生一个,当时李治病重,对这个妹妹也疏于关心,由此,夫家便以为新城公主大势已去,不再对新城公主有什么忌惮和尊重,并不时言语讥讽。
后来,新城公主生病卧床,夫妻间的言语不和,导致气愤中的韦正矩丧失理智,最终,新城公主死于家暴。
而后,李治闻得此事,一面羞于自身疏忽,一面憎恶陪在公主身边的侍女照顾不周,也有了墓壁上那些没有脸面的侍女图,同时,更没绕过韦正矩一家,甚至,东阳公主一家也被迁怒,落得凄惨下场。
也有另一种说法,反对上述观点
一说韦正矩因娶亲新城公主,连升几个官阶,好日子不享,却转而去害皇帝嫡亲的妹妹这理由说不通。
而对于夫妻不和,也有着新的解释。新城公主跟第一任丈夫长孙诠的感情颇深,在还没走出长孙诠死于非命的现实时就嫁给韦正矩,一时间接受不了这个新驸马也属正常,再加上新城公主生病之际,家族亦有遗传疾病,突然病逝也不是没有可能。
对于这个妹妹的溘然长逝,李治一时间定然难以接受,恰好韦氏一家轻薄新城公主的传言入耳,这韦氏众向所指,也在意料之中。
据史书记载,正矩不能辩,伏诛。韦正矩为什么不能辩呢?是自愧无言还是不让辩,即便事情真的与他无关,但此刻的李治已在盛怒之下,君要臣死,臣再辩也只是徒劳,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束手待毙。
于是韦正矩一家皆因此而诛,全族流放。东阳公主因为做媒也被迁怒流放集州。
可当李治冷静下来后,细思之下,觉得或许真的是冤枉了韦正矩,所以韦正矩死后,李治又允许他跟新城公主合葬于昭陵。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韦正矩的清白,一个杀了公主的人,李治怎么可能允许他和疼爱的妹妹新城公主合葬?
所以,最终新城公主是因为无法排遣内心的苦闷,郁郁而终,就这样,走完了这短暂、荣耀而又心酸的一生。
两个观点各执一词,也许真相各半,也许真正的答案,还并没有出现。
而历史表达给我们的也在于此,欲说还羞,只有不断求索,一步步接近事情最初的样子,这个过程,也充满了新奇和奥秘,让人欲罢不能,谁说不是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