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8 09:43:02 首页
在胶东地区,于七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历史人物。尤其是在两大山区,栖霞牙山和青岛崂山周边,都流传着众多与其相关的传说故事。于七之所以广为人知,是因为在清朝初年,他曾发动了两次反清起义。在古代,胶东半岛地处海表边陲,鲜有大的战事。而于七起义,算是胶东古代史上比较轰动的大事件。
关于于七起义的经过,此前业内已经有很多人撰文记叙,在栖霞民间,更是有很多绘声绘色的传说,因此,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以往大家关注的焦点,都在于七身上;本文要讨论的话题,则换一种思路。在历史上,于七曾先后两次发动起义,但清朝对待他的态度却截然不同,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呢?
下面就先看看于七前后两次起义中,清朝都是如何态度。
(牙山风光)
首先,看于七第一次起义的经过。清代《登州府志》对此记载较为详细,志称:“(顺治)五年,栖霞民于七,招集亡命,据锯齿山(牙山),肆行剽掠。七年,率众攻宁海,知州刘文淇死之。”根据以上记载,于七第一次起义期间,曾率众攻打宁海州(牟平),当地知州因此而死。
在古代,这种行为堪称“大罪”。不过,当时清朝的态度却颇为柔和。“朝廷以反侧者多,每招抚之。”最后,时任登州府知府张尚贤委任于七为栖霞县把总(低级武官职位),算是将他招安了事。
十多年之后,到了顺治十八年时,情形则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被招安之后的于七,已经成为栖霞当地的头面人物,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社交”上(栖霞莱阳不少大家族都跟于七有来往),看起来并没有再起事的打算。不过,一件意外却成为了导火索。
当年春天,于七的弟弟于九,同莱阳人宋彝秉发生冲突,在庙会上斗殴。正常来讲,这只是一件民间纠纷。但宋彝秉为了报复对方,竟然到兵部控告于七准备谋反。
按照常理,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应该先派人将此事调查清楚,再下结论。然而,史料记载,清朝当时直接就派出官兵查捕,丝毫不给于七情面。官兵上门时,于七不在家中,其家人拒捕,杀伤对方,形势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似箭在弦上,因此于七不得不发动了第二次起义。
听闻于七再次起事,这次清朝毫不犹豫,命征东将军济席哈率大军进驻莱阳,准备围攻牙山。从顺治十八年底,到康熙元年初,清朝的大军在牙山将于七围困了数月之久。如今,栖霞牙山周边的地名,如接官亭(血灌亭)、营盘、上哨等,都是从这段历史而来。后来,因实力对比悬殊,起义失败,于七从牙山突围。相传在崂山隐姓埋名,出家为僧,成为胶东地区螳螂拳的发明者。
从上述记载当中,可以明显看出清朝在于七前后两次起义时的不同态度,第一次态度柔和,虽杀知州而不问;第二次态度强硬,事未查清就派人捉拿。造成这前后两种不同态度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如果视野仅放在胶东范围内,这一问题很难找到答案;而考虑到当时全国的整体形势,原因就一目了然。清朝对于七的态度,与当时国内整体反清势力的声势,有明显的关联。
顺治五年,于七第一次起义时。当时南明的永历政权还在广西存在,金声桓、李成栋、姜瓖又先后在江西、广东、山西等地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一时之间,清朝感觉难以应付,因此对一般的“起义者”,如于七等,采取招抚态度。
等到了顺治十八年,于七第二次起义时,清朝已经实现对南方的占领,永历政权处于崩溃的边缘,东南沿海的郑成功,此时的声势也大不如前。因此,清朝有足够的底气和精力,来处理小区域范围内的“变乱”。
倘若于七第二次起义能够提前两年发动,也就是顺治十六年的时候,或许情形还有转圜的空间。当年,郑成功的兵力正处于鼎盛时期,他亲率十多万大军沿海北伐,一度包围南京,震动东南半壁。假如,于七此时在胶东举兵,不占牙山,而直奔海口(如丁字湾等),与郑成功声势互通,或许还有可能改写明清之际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