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6 15:57:22 首页
马勒(GustavMahler,1860—1911)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5岁 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对布鲁克纳的音乐极为赞赏。19岁起先后在布拉格、莱比锡、布达佩斯、汉堡担任歌剧指挥,并开始创作。从1897年起的lo年间担任维 也纳宫廷歌剧院指挥这一奥地利音乐界的重要职位,他与一批出色的音乐家合作,改变歌剧院原来的浮潜习气,使其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歌剧院。由于他在工作中要 求严格,决不妥协,因而遭到敌对者的非议。1907年被迫离开歌剧院时,他年仅4岁的长女夭折,自己被确诊患有无法治愈的心脏病。其后赴美国任纽约大都会 歌剧院和爱乐乐团指挥,1911年因心脏病在维也纳逝世。
马勒是维也纳交响曲作曲家中的最后一位。他创作了十首交响曲、三部声乐套曲和一部交响声乐套曲。马勒是一位具有很强的社会道德责任感的艺术家,他身处奥匈帝国迅速走向没落的年代,满怀人道主义精神,深切同情被剥削压迫的大众,他希望通过自己交响曲和 歌曲的精神以及道德作用去“创造世界”,使少数人摆脱庸俗,多数人免遭苦难而进入到人类之爱的乌托邦式的世界中去。他作品的主题既有大自然、民间传说、人 类的爱,又有命运的痛苦挣扎、绝望的悲哀、死的静寂和对彼岸的向往,表现出世纪末的精神特征。马勒是一位音乐的抒情诗人,他的套曲《旅行者之歌》弥漫着舒柏特式的渴望,《青年魔角之歌》是在德国民间诗歌的启发下创作的,还有动人的《亡儿之歌》,三部套曲都用管弦乐队伴奏。
马勒的lo部交响曲和《大地之歌》像是一部统一构思的概括社会人生哲理的大型诗篇,他的交响曲具有哲学性的宏伟构思,篇幅巨大,乐章数目打破常规,结构复 杂,具有标题的因素,需要庞大的乐队演奏。马勒把他的歌曲与交响曲结合起来,发展了贝多芬首创的声乐交响曲的浪漫体裁。他的交响曲中有四部运用了人声,第 二、三、四交响曲加入了独唱、合唱,唱词选自《青年魔角之歌》。第八交响曲、即“千人”交响曲,起用了庞大的合唱队。他的其他交响曲也与歌曲相联系,《第 一交响曲》主题素材来自《旅行者之歌》;第五、六、七交响曲虽没用声乐,但音乐上与《亡儿之歌》相关。马勒根据中国唐诗译本创作的《大地之歌》是一部歌曲 与交响曲结合的交响声乐套曲。马勒的交响曲渗透着奥地利歌曲、舞曲和波希米亚民歌的音调。具有长线条的旋律,富有表现力的和声和敏感、丰富的管弦乐色彩。 理查·施特劳斯(Richa~Strauss,1864—1949)生于慕尼黑,父亲是圆号手,从小受到严格 的古典音乐教育,曾入慕尼黑大学哲学系学寻。16岁写出交响曲和四重奏。他是20世纪初最著名的指挥家之一,先后在柏林皇家歌剧院、维也纳歌剧院任指挥。 1933年曾任德国音乐局总监。1935年因与犹太剧作家合作歌剧被撤职。战后移居瑞士。
施特劳斯受到李斯特和瓦格纳标题音乐的影响,在19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主要从事交响诗的创作,主要作品有《唐璜》、《死与净化》、《蒂尔·艾伦施皮格尔》、《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英雄的生涯》等。施特劳斯的一些交响诗带有明显的哲学性标题,其中《死与净化为是受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净中前奏曲和“情死”(瓦格纳指挥它们时曾称之为“情死与净 化”)启发创作的,描写一位艺术家弥留时刻对童年、青春和理想的回顾。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受尼采的同名散文诗作启发而创作的,作品试图概括人类 从起源,通过宗教、科学、直到尼采的超人的观念。施特劳斯带有哲学性倾向的交响诗是李斯特交响诗的延续发展,它们明显地体现出世纪末西方流行的哲学观点的 影响。
施特劳斯另一些交响诗是描绘性的。《蒂尔·艾伦施皮格尔》描写了一位叛逆和恶作剧性格的传奇人物,音乐暗示了蒂尔的一些恶作剧场面,以自由的回旋曲式结构 写成。《唐·吉诃德》则是以一个骑士性质的主题为基础而写成的一套幻想变奏曲,表现了唐·吉诃德的一系列遭遇,其中对事物的描写具体得甚至到了自然主义的 程度。在这类描绘性的作品中,作者往往更注重人物的神态、动作及情节和场面的细致描绘,而不在意人物的精神情感的内涵。1900年以后,施特劳斯转向了歌剧领域,创作了《莎乐美》、《埃列克特拉》和《玫瑰骑士》等。施特劳斯是世纪末的技巧大师,他综合了从莫扎特到瓦格纳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音乐技巧,他的作品结构形式自由灵活,管弦乐队以多线条形成复杂的织体。
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显示出世纪末的精神特征。他的作品受到世纪末流行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但是与马勒不同,他没有时代社会道德的重负,他有的是浪漫色彩的 超凡的“乐观”;冷眼旁观的蔑视;幽默的自我嘲笑和傲慢的个人主义。《莎乐美》中的病态的情感则反映出世纪末艺术的唯美和颓废倾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