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默片时代的巨星 为什么卓别林和基顿在国内知名度存在如此大的差异

2021-04-24 20:01:38 首页

  提问者肖斯塔科维奇·来福

  同为默片时代的巨星,是什么原因导致卓别林和基顿知名度(在国内)存在的差异?

  影评人

  我一直觉得卓别林与基顿的气质差别,与汪星人和喵星人的气质差别颇为类似:

  卓别林的气质就像小狗,想要亲近观众的意图都明明白白地写在脸上,以至于他的电影有时候会显得有些黏人,而它们给人唤起的感情,总是甜腻而感伤的。

image.png

  基顿的气质则更像猫,他并不在乎你是否喜欢他,因为他总是陷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可自拔,但同时他又有九条命,所以总能在九死一生之际化险为夷。而且他也像猫一样,很喜欢追自己的尾巴——他的电影总是有着很强的自反性。

  现在回到正题。为什么卓别林和基顿在国内的知名度存在如此大差异?大概还是和国人讲究「文以载道」的影戏传统,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艺术意识形态化的评判标准有关。

  对于这种传统和评判标准而言,强调叙事、宣教与煽情,并对下层民众倾注着人文关怀的卓别林,就像会看门的小狗一样,比只是单纯用来观赏的基顿更「有用」一些。

  尤其卓别林还在上世纪50年代因为自己较为左倾的政治倾向,遭受过麦卡锡主义者的迫害,而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敌人的敌人当然就是我们的朋友了。

image.png

  卓别林(右)

  不过在对于电影技巧的运用,以及对电影本体的反思这些方面,基顿其实比卓别林要走得更远。基顿电影中的笑点往往不像卓别林电影中的笑点那样直白,这就需要观众把全部注意力倾注在画面之中,留意他精心设计的每个视觉细节。

  至于《福尔摩斯二世》与《摄影师》对于自反式电影的开创性意义,对我们当下这个后现代主义横行的文化时代,就显得更为切题了。或许正是出于这些原因,在当今的西方评论界,基顿的风评渐有超过卓别林的势头。

  《福尔摩斯二世》(1924)

  讲到最后,还是那句话:各花入各眼,爱猫爱狗都有理。然而在除去养狗看门的实用主义考量之外,还能拥有成为猫奴这样一个无用却有趣的备选选项,这对于所有影迷来说,也可以算得上是时代的进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