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4 20:36:34 首页
在乾隆时期,甘肃发生了一起地方官员以赈灾济民的名义,集体瓜分巨额公款的大案。这就是著名的“甘肃冒赈案”。
案件发生后,包括甘肃总督勒尔谨、前任藩台王亶望、接任藩台王廷赞、兰州知府蒋全迪等在内的60多名大小官员脑袋掉地。一大批官员被革职、流放。而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甘肃冒赈案的办理过程中,还发生了另外的案件,可谓“案中案”。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得从王亶望说起。王亶望是甘肃冒赈案的主犯,他在案发时,已经升任浙江巡抚。事发后,乾隆皇帝下令由闽浙总督陈辉祖带人查抄王亶望的家产。
陈辉祖,祁阳金兰桥(今湖南省祁东县金桥镇)人。他出身官宦家庭,父亲是做过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直隶总督、两广总督的陈大受。陈辉祖沾父亲的光,没有走科举之路,而是以一名荫生的身份出任户部员外郎,从而进入官场。此后,陈辉祖历任陈州知府、安徽布政使、广西巡抚、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河南巡抚、河东河道总督、江南河道总督、闽浙总督等职。
陈大受是朝廷重臣,清正廉洁,有一代名相的美誉。然而,陈辉祖没有继承父亲的优良品德,以至于最终身败名裂。
陈辉祖奉命查抄王亶望的家产,看到眼前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不禁动了心思。
原来,陈辉祖的弟弟陈严祖,是甘肃理环县知县,受到甘肃冒赈案牵连,革职降级留任,但必须缴纳3万两银子的议罪银。陈严祖拿不出钱,只好向哥哥求助。陈辉祖便想从王亶望庞大的家产里敲打一点出来,解救弟弟。
陈辉祖具体是怎么做的呢?一是把金器换成银器,二是将朝珠、玉瓶、玉山子等贵重物件抽出来,换成不值钱的物件,“有将金易银,那掩情弊。”“将抄出朝珠之佳者私自藏匿,反将平常不堪之物当众人耳目挑选添入,以为抽换地步。”
当然,由于前往抄家的人不止陈辉祖一个人,为了掩人耳目,他与参与抄家的官员们串通一气,如安徽布政使国栋、河南粮道王站住,以及浙江前任布政使李封、按察使陈淮、王杲等人,均与陈辉祖“联为一气,突梯脂韦”。
陈辉祖这番“偷桃换李”,自以为干得神不知鬼不觉,然而还是被乾隆皇帝发现了蛛丝马迹。
乾隆皇帝收到陈辉祖等人查抄王亶望的家产清单时,发现有些不对劲。因为几年前,王亶望曾经向乾隆皇帝进贡过玉瓶、玉山子等珍贵器物。乾隆皇帝很喜欢,只是碍于祖宗成法,才不得不忍痛退回给王亶望。现在,清单上并没有这些物品。
那时候,乾隆皇帝虽然怀疑有人掉包,但根本没有想到是陈辉祖搞的鬼,他派陈辉祖协助大学士阿桂调查此案时,还不无欣慰地说:“陈辉祖深受朕恩,必不肯同流合污。”
没想到,随着案情逐步水落石出,陈辉祖最终被发现牵涉进此案,并且还是始作俑者。不仅如此,陈辉祖与当地官员狼狈为奸,“俱各知而不言”,让乾隆皇帝气得发抖,怒斥:“此案竟系总督与司道商同作弊,实出情理之外。”
乾隆皇帝下令,将陈辉祖革职查办,抄没家产。这时候,乾隆皇帝还没有杀陈辉祖之心,说:“辉祖罪固无可逭,然与亶望较,终不同。”乾隆皇帝将他判了一个“监候”。
1783年2月,陈辉祖遭到闽浙总督富勒浑、福建水师提督黄仕简的弹劾。乾隆皇帝终于下定决心,令陈辉祖自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