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玠的贡献可以与岳飞相提并论,为何他的名气那么低?

2021-09-26 16:03:58 首页

  这位名将真的是纵欲而亡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南宋将领里面,如果说张俊刘光世等人有点名不副实,战功、作用没有名气大,那么吴玠恰恰相反,属于“名轻位重”,对朝廷社稷做出的贡献远远胜过他的名气,是可以与岳飞韩世忠相提并论的人物。出现这种情况,可能还是因为吴玠是边军将领,一直在川陕一带与金军抗衡,离朝廷中枢远了点,信息传递也不便捷,导致他的知名度不够高。

image.png

  南宋名将吴玠

  吴玠生于1093年,比韩世忠小3岁,是个耿直硬气的西北汉子,从小习文练武,胸有谋略,骑射出众,属于军政双优的人才。他20多岁投军戍边,先后在曲端、张浚手下效力,与西夏军、金军都战斗过,屡立战功,在军营中展露头角。青溪岭之战,吴玠率部大败金军,追击三十里,“金人始有惮意”。后又率军收复华州,剿灭地方叛乱,凭功晋升为右武大夫、忠州刺史。

image.png

  吴玠鏖战疆场

  吴玠在军事上真正大放异彩还是在宋金富平战役后。这场兵团规模的战役决战,以40万宋军失败告终,主帅张浚对此要担首责,本应据险固守,他却偏偏急躁冒进,最终“五路皆陷,巴蜀大震”,葬送了宋军的大量有生力量和物资器械。吴玠作为张浚非常器重的部下,在战斗中奋勇杀敌,打了几场局部胜仗,但难以改变整个战局的不利,只能在全线溃败中尽量减少损失。

  富平之战后,吴玠担任了都统制,受命整编宋军残部,据险固守,与骄悍的金军进行了三场荡气回肠的血战。第一场战斗是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之战。和尚原是入川的门户,地势险要,金军先后两次发兵数万攻打,目的就是攻入四川,然后迂回进攻江南。吴玠和弟弟吴璘在四面无援的情况下,以数千对数万,死守不退,又巧使计谋,掐断金军粮道,趁乱夜袭,大败金军,取得了和尚原守卫战的胜利。

  第二场战斗是饶凤关之战。1133年二月,吴玠奉命驰援饶凤关(今陕西石泉西),他不辞辛苦,率军一夜奔袭三百里,用金军想不到的速度赶到饶凤关驻守。面对金军的疯狂进攻,吴玠在城头靠前指挥,宋军弓弩齐发,大石砸压,坚守了六个昼夜,金军堆尸如山,始终无法破城。后来有降兵给金军带路,绕到饶凤关后面,前后夹击,吴玠才无奈撤退,金军进占饶凤关。不过因为粮饷接济不上,金军又弃关回撤,吴玠率军趁势掩杀,杀死金军上千人。

image.png

  饶凤关之战

  第三场战斗是仙人关之战。1134年二月,金国最骁勇善战的将领完颜宗弼(金兀术)率军10万进攻仙人关,妄图一举破关,占领蜀地,进而沿长江东下消灭南宋王朝。金军志在必得,很多将领把家眷都带来了,想在“天府之国”安家。吴玠与弟弟吴璘不畏强敌,拒险死守,关上关下尸体密布,血流成河,但宋军旗帜始终高高飘扬在关隘之上。金军长途跋涉,又历经血战,时间一长,疲惫不堪,宋军趁势攻出城外,重创金军。金军军心大乱,加上粮草接济困难,只能灰溜溜地撤军。

  这三场战斗的胜利,意义重大。金军不能入蜀,南北夹击计划无法实施,南宋王朝减少了后顾之忧。而且吴玠率领的川陕宋军在战斗中展露了强大实力,对金军形成了有力威慑,使其在南侵时总感到“后背发凉”,不能倾尽全力,进攻计划受到影响。对于吴玠的贡献,高宗赵构心知肚明,亲笔写信给吴玠说:“朕只遗憾相隔遥远,不能抚摸你的背啊(不得拊卿之背也)。”

  吴玠在川陕地区与金军对抗近10年,耗费了他大量心血。毕竟他据守之地险要偏僻,交通堵塞,四周无援,对粮饷供给提出了严峻挑战。吴玠对此“三管齐下”,其一实行屯田制,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尽量做到自给自足。史记吴玠在川陕九州开发了60多所农庄,耕田850多顷,每年收获粮食20万石。其二裁撤冗员,把很多从军家属搬迁到江南,减少了供给负担。其三是实施粮草水陆转运新法,发行银会子,促进商业贸易,有效缓解了粮草军费匮乏的困难。

  吴玠多年征战,伤病缠身,于1139年六月在仙人关病逝,年仅47岁。对他的死因,有人说是酒色过度、吞食丹药而亡,给吴玠贴了个“黑标签”。元朝宰相脱脱在评价吴玠时说:“晚节颇多嗜欲,使人渔色于成都,喜饵丹石,故得咯血疾以死。”但据《夷坚志》记载,吴玠是饮用了含蚂蝗虫卵的脏水,体内滋长幼虫侵入内脏,造成穿孔而不治身亡,此病症状跟人纵欲过度、吞食丹药后的面色形态相似,所以才被人误解。现在也有专家对吴玠之死进行了探究,认为吴玠不是死于纵欲和吸毒,而是死于腑脏寄生虫病。

  吴玠死后,高宗赵构为其辍朝两日,追赠少师,并下诏在仙人关为吴玠立庙。宋孝宗即位后追封吴玠为涪王,位列南宋异姓七王之一,与鄂王岳飞、蕲王韩世忠、鄜王刘光世、循王张俊、和王杨沂中、信王吴璘共享后世荣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