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8 14:27:21 首页
周章和虞仲都是吴太伯的后代,但虞仲被封为“公”爵,而周章却只是“子”爵,这是为什么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周朝的爵位制度。
其实,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而在西周时期,严格来说,只有公、候、伯、男四种爵位。公是一种荣誉性质的称呼,所有先代王室的后裔都可以被称为“公”,因此在西周时期出现了八大公爵。
侯是一种武官的尊称,后来演化成了诸侯的称呼。伯则是家族领袖或地方首领常用的称呼。在西周时期,侯和伯有时可以混用,没有谁比谁高贵。
然而,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地方诸侯纷纷崛起,《史记》中记载,“政由方伯”,这里的“伯”指的是老大的意思,这段时期的“伯”比“公”和“侯”都更加受到重视。
大多数人普遍认为,“公爵”比“伯爵”更加高贵,但这种认知其实是出自于战国之后的文献记载。男爵则是一个小首领的称号,古籍中有“子男为一等”的说法。
至于“子爵”,则通常是指蛮夷。在西周时期,周天子非常强大,不需要分封“子爵”,但随着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弱,为了能够与蛮夷沟通,诸侯国便开始出现了“子爵”的封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周朝时期的“子爵”是一种贬义词,它代表着“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象征。
那么,根据上述理论,为什么虞仲被封为“公”爵,而周章却只是“子”爵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虞仲是虞国的开创者,他的地位更加显赫。而吴国则是蛮夷,因此周章只能被封为“子”爵。这也说明了,在爵位制度中,身份的高低并不仅仅取决于祖先的荣誉头衔,更取决于自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