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陵之谜:创世母神女娲的陵墓到底在哪里?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5-04-22 11:00:55编辑:xuyajun

出于对女娲的怀念,后代建造了女娲陵和女娲庙进行祭祀,不过由于对女娲的主要活动区域存在着不同看法,因而对女娲陵究竟在何处也就产生了相异的观点。有人认为,女娲陵在女娲当年活动的中心区域,即今山西洪洞县的侯村;有人根据《山海经》认为女娲陵在云南;也有人认为河南淮阳的伏羲陵本就是女娲陵。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艺术形象,也有可能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传说中的女娲是伏羲之妹,被其兄封为女皇,居汝水之阳。她对人类最主要的功绩是“抟泥土造人”和“炼五色石补天”,是华夏民族的一位始祖。

女娲生活在远古时期极端困难的自然条件下,这个时候,“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在人类面临的巨大自然灾难面前,她挺身而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以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爱心,拯救了人类社会,缔造了人类文明。从此以后,“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可以说,没有母亲,就没有子孙后代;没有女娲,就没有中华民族儿女的一切。此外,女娲还制造了乐器——笙簧,为人类制定了婚姻媒妁,为人类后代的繁衍作出重大的贡献。一些学者研究后认为,女娲伏羲结合之后,所生儿女后代主要有飞龙氏(朱襄)、潜龙氏(昊英)、居龙氏(大庭)、降龙氏(浑沌)、土龙氏(阴康)、水龙氏(栗陆)、青龙氏(句芒),此外还有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共工氏(康回)、柏皇氏、赫蛋氏、昆仑氏、葛天氏、屠龙氏、伏龙氏、尊卢氏、祝融氏、骊连氏、无怀氏、金提氏、有巢氏等等。如此看来,全球中华儿女的血管中,都流淌着女娲殷红的血液,都继承了女娲的遗传基因;全体中华儿女的心中,都珍藏着对中华民族伟大母亲深挚热爱的感情。

出于对女娲的怀念,后代建造了女娲陵和女娲庙进行祭祀,不过由于对女娲的主要活动区域存在着不同看法,因而对女娲陵究竟在何处也就产生了相异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女娲当年的活动主要是黄土高原的山西,主要在冀州活动,古人认为两河之间为冀州,就是包括今天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在内的山西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女娲所补的天,很可能是指“穴居野处”的原始人类所住的“山洞”的洞顶。由于当时发生了巨大地震,山崩地裂,人类所住洞穴的天顶开裂、坍塌,才引发了“天柱折,地维裂”,才有了女娲用五色石补天的壮举。今太行山区不少地方都是“五色”的花岗岩地质构造,所以在太行山一带留下了多处补天台、娲皇洞、娲皇窟等女娲的遗迹。

女娲所处的远古时期,文明制度尚未建立,不可能有都城,所以,她实际上是以一个母系部族首领的身份统领、治理天下。《路史》说,女娲治于中皇山之原,这中皇山大概就是《禹贡》所记的冀州之域的中霍山。在北方人口语里,“皇”和“霍”发音相近,因此有可能中霍山被错记为中皇山。可以推测,当年女娲氏“布政统民”所在的“娲皇故都”,就在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侯村。侯村所处就在冀州之域,附近发现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迹也可以佐证这种观点。侯村大概形成于商、周时期,因为这里是诸侯所封之地,故名。

女娲死后,她的长眠之处——“女娲陵”也在侯村。宋初《太平寰宇记》中已经提到了女娲墓,说墓在赵筒子城东南五里,高二丈。清代县志中说,宋初给守陵五户长吏,春秋奉祀。位于侯村东北的女娲陵分为正、副二陵,正陵在娲皇庙正北,是一个高四五米的圆形土丘,周长约50米。副陵在娲皇庙西侧,大小与正陵相近。一般认为,正陵埋葬女娲之体,副陵埋葬女娲生前所用之物。在女娲陵副陵东边,有一座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娲皇庙,全称为“娲皇圣母庙”。庙东西宽约120米,南北长达300米。该庙始建年代无考,唐天宝六年(747)时曾经重修。正殿为补天宫,主要塑像是女娲,墙壁上绘有女娲断鳌、炼石的故事。现在庙中还有三株古柏,最大的一株为“猴头柏”,高20多米,径围在8.5米以上。根据轩辕黄帝曾到山西万荣“汾阴睢”一一女娲“抟土造人”圣地“扫阶而祭”的传说判断,它与陕西桥山“黄帝手植柏”一样,是黄帝来此朝拜“女娲陵”时所植。

自古以来,侯村娲皇庙一直是享受历代帝王祭祀的国家级神庙,庙中有宋开宝六年(973)的《大宋新修娲皇庙碑铭并序》碑和元至元十四年(1277)《大元国重修娲皇庙碑》,以及明清两代多位皇帝遣官致祭的御制碑。宋碑上说:“乃诏诸郡县,应境内有先代帝王陵寝之处,俾建寺庙,四时祭享,庶百姓祈福焉。乃于平阳故郡,得女娲之原庙。遂令中使藏事、有司揆功,选良材,召大匠,以坚易脆,去故就新。”这座建于唐代以前的女娲庙,其实就是很早以前人们认为女娲葬在侯村的见证。历代帝王的御制碑文,使得侯村女娲陵和女娲庙在历史上享受到较高的待遇,大大有别于其他各地的同名庙宇,成了一座国家级的神庙。

另一种观点认为,女娲的葬地在今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境内。这是一位叫扶永发的学者通过对《山海经》研究后找到的。《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说:“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他认为这些文字与今日的云南剑川县西北、兰坪县东南之地极为吻合。

当时有座叫不周负子的山裂开来后合不拢了,一山变成了两山。不周负子即今剑川县上兰乡美水行政村驻地美水登之南夫再木村西南的核走山及西北之美水山。白族语夫再木原名“府寨”,即“不周负子”中“负子”两字的近音。核走山与美水山之间隔有一小溪将两山分开,古人以为两山原是一山。“两黄兽守之”是当时在不周负子山的相应位置处用黄颜色所绘的两兽,用以表示不周负子山的位置所在。不周山和不周负子山是两座山。郭璞注《山海经》时说:“共工与颛顼争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维绝,地柱折。故今此山缺坏不周迎也。”其实郭璞是误以不周负子山为不周山了。不过不周山在今丽江县九河乡河源行政村所属水塘箐村北之垭口。该处为古共工国南面的门户,为要道所经之地。

《山海经》提到的“寒暑水”,在今兰坪县东南部通甸乡丰华行政村所属黄木村东南所出的水溪。该小溪今无名,于夫再木东南入于白石江。这条小溪在《山海·西次三经》中称为“流沙水”。白石江发源于剑川县西北界的老君山,这里的一段江在书中自然称为“观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指小溪西有座山叫湿山,就是今小溪西的青岩头,在兰坪县境;小溪东的幕山,是指今小溪东侧的山神岭,在剑川县境。“有禹攻共工国山”,指现今的鸡足山,在两县的交界处。

共工国是炎帝的玄孙之子共工所建的国家,其驻地约今丽江县石鼓镇石鼓街北至红石崖间的金沙江河谷中。共工国在南面的门户不周山处进行了防御,大禹就绕道通过不周山,最后灭掉了共工国。

古代传说女娲是伏羲之妹,伏羲即黄帝。《山海经》中说颛顼之子淑士建了个国家,这个淑士国约在今剑川县上兰乡新生行政村驻地新生邑处,就是在小溪东面的山下。书中又说:“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从文意上看,女娲是葬在“栗广之野”,即栗广山。栗广两字互换就是广栗,相当于今兰坪县通甸乡丰华行政村所属的黄木村南面的山上。此山不高,其上长有树木,大多为松树。在山顶的密林中有一直径10米、高约1.2米的圆形土台,凸起于四周的缓坡之上,猜测这是一座古墓,就是女娲的下葬地。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河南淮阳的太昊陵其实就是女娲庙。淮阳城北保存着完好的太昊伏羲陵,当地人称伏羲为人祖爷,而事实上,“抟土造人”的人祖应是母神女娲。女娲和伏羲关系甚密,常为一体。五代杜光庭在《录异记》中就说到陈州为太昊之墟,在东关城内有伏羲女娲庙,东关外有伏羲墓,时人谓之翁婆墓。这明白地告诉后人,伏羲庙曾经是女娲和伏羲共享之庙,而最早原来就是女娲庙。

在今天的淮阳,每年的二月二至三月三,有长达一月的太昊陵庙会,规模宏大,附近数省的人都前来赶会。这种情况在《诗经》中已有反映。《礼记》中说,仲春之月,以太牢以祠女娲,又说“仲春三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这个庙会其实是渊源于对女娲的祭祀。在太昊陵显仁殿西北角台阶青石台上,有一石窟,俗称“子孙窟”,求子者在那里膜拜,还须用手摸一下窟门,这个子孙窟,是远古女阴崇拜的典型遗迹。

在太昊伏羲陵内有女娲观,观中自古以来一直出售泥娃娃,这种风俗来源于对生殖女神女娲的崇拜。在庙会期间,当地人还出售一种泥泥狗的泥塑,被史学家称为图腾文物活化石。泥泥狗中一种较大的人面猴,似人似猴,腹部涂纹作女阴形,这是泥泥狗中惟一的人面,实为女娲。

中华民族神话系统中的创世母神是女娲,传说她炼石补天,掌管着人类的婚姻和生殖。女娲是母系氏族社会的神祗。随着男子在氏族中地位的提高,又出现了男性神祗,即伏羲。其实女娲应在伏羲之前,但是到了父系氏族时妇女的地位低下,伏羲的地位就高于女娲之上,女娲甚至成了伏羲的妹妹或妻子,所以原来身居人祖的女娲,创世功绩也附会在伏羲的身上了。根据上面的这些论述,这种观点最后的结论是:淮阳太昊伏羲陵的前身就是女娲庙。

女娲陵到底在哪里?从历代官方的态度来看,女娲陵应在山西的侯村。不过,求证古书并加以实地考察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多少有点道理,结合了民俗学来进行研究更是让人不得不相信。女娲本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也许她的陵墓本来就不存在的,所谓的女娲陵无非是后人的纪念处,真真假假的这些纪念性陵墓反倒说明了女娲的确是我们华夏民族公认的一位始祖。

精彩推荐